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

於是路凱下令,由赤兔號、絕影號對陣英國艦隊中剩下的三艘裝甲巡洋艦克雷西號、酒神祭司號、霍格號。

這三艘裝甲巡洋艦當然是現在英國艦隊中實力最強的軍艦,而赤兔號、絕影號也同樣是人民軍艦隊中實力最強的兩艘軍艦,而且這5艘軍艦均是萬噸級的裝甲巡洋艦,噸位也大體相當。儘管人民軍艦隊的軍艦在數量上以2比3處於劣勢,但在主炮的數量上卻是以16比6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雖然在口徑上要略遜一籌,但在這一組的對決中,人民軍艦隊還是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而濟南號、天津號則是應對布雷克號、布倫海姆號、皇家亞瑟號這3艘防護巡洋艦。

這一組的對決,人民軍艦隊也是以2對3,主炮的數量優勢也不明顯,只是8對6微弱的領先,再加上口徑上要略遜一籌,因此雙方的主炮威力實際是半斤八兩;而且濟南號、天津號都是7000噸級的中型裝甲巡洋艦,而布雷克號、布倫海姆號則是9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皇家亞瑟號也是7000噸級,在噸位上的差距十分明顯,但人民軍艦隊的優勢在於防禦力,畢竟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的防禦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此雙方是各有所長,基本也是勢均力敵。

最後一組,也是雙方艦隊中最弱的一組,由人民軍艦隊的青州號、沂州號對陣英國艦隊的格拉夫頓號、克雷森特號。

格拉夫頓號、克雷森特號與皇家亞瑟號一樣,同屬於埃德加級防護巡洋艦,都是7000噸級的大型防護巡洋艦,而青州號、沂州號則是6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英國軍艦在噸位上略性一籌,但優勢並不大;而在火力上,格拉夫頓號、克雷森特號共計擁有4門233毫米口徑主炮,另外在側舷有可用10門152毫米副炮和12門57毫米速射炮;青州號、沂州號能用的主炮是16門155毫米炮,副炮爲8門105毫米炮,24門50毫米速射炮。總體看來,英國軍艦在大口艦炮的優勢十分明顯,而在中小口徑火炮上,人民軍海軍的軍艦則佔據了絕對上風,另外青州號、沂州號雖然是防護巡洋艦,但裝備了側舷垂直裝甲,因此在防禦力上要勝出一籌,雙方的實力也大體相當。

這樣的三組對位,基本是強弱分明,強碰強,弱對弱,並沒有田忌賽馬式是巧取,而戰鬥的勝負也就看各自的臨場發揮。

於是一直時海面上硝煙瀰漫、炮聲轟鳴不絕,鋼鐵激流的碰撞,血與火的交擊,水柱穿空,驚濤捲揚,兩支艦隊就像是兩條洪荒時代的巨龍一樣,在海面上並駕齊驅,並且互相撕咬打鬥,並不斷的向對方吐射雷火電閃,同時也承受着對方的打擊,互不示弱。

不過在激戰了大約30分鐘之後,英國艦隊終於漸漸有些支持不住了,首先是在第一組雙方最強軍艦的對決中,赤兔號共被對方主炮擊中4炮,副炮及其他火炮擊中18炮,而絕影號被對方主炮擊中3炮,副炮及其他火炮出中16炮,雖然也遭受了相當的損失和傷亡,但這兩艘軍艦良好的防禦,令艦體的損傷基本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而英國艦隊的3艘軍艦則要嚴重得多,克雷西號中主炮10發,副炮及其他火炮14發;酒神祭司號中主炮13發,副炮及其他火炮12發;霍格號中主炮11發,副炮及其他火炮15發,均是傷損嚴重,由其是酒神祭司號,前後主炮均被擊毀,艦側水線位置被轟開兩個大缺口,海水己灌入200餘噸,這時已經退出了戰鬥;而霍格號的指揮部被主炮擊中4次,雖然未被擊穿,但也造成了指揮室內的大量人員傷亡,艦長麥克利裡陣亡,由副艦長威爾金斯接替指揮軍艦。而少了一艘軍艦,雙方以2對2,英國的兩艘軍艦更不是對手。

其次是在第二組的交戰,雙方互相命中的數量差不多,濟南號、天津號都被對方的主炮擊中4發,副炮及其他火炮擊中分別是15和18發,儘管受損比赤兔號、絕影號要大一些,但畢竟是裝甲巡洋艦的底子,因此也還能夠扛得住。而英國艦隊的3艘軍艦,布雷克號中主炮炮彈5發,副炮及其他火炮9發;布倫海姆號中主炮炮彈5發,副炮及其他火炮8發、皇家亞瑟號中主炮炮彈6發,副炮及其他火炮9發。

布雷克號、布倫海姆號好歹也是9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穹甲斜坡部分最大厚度達到了152毫米,因此儘管也受創嚴重,但也能免強支撐,但皇家亞瑟號就不行了,因爲本身體量較小,裝甲也薄,穹甲斜坡部分最大厚度只有127毫米,水平部份更是隻有76毫米,6發200毫米的大口徑炮彈,確實不是皇家亞瑟號單薄的身板能夠承受得起的,因此被打得甲板一片狼籍廢墟,艦體也多處開裂進水,不僅完全失去了戰鬥力,而且吃水也從水線下沉了近2米,儘管艦上的官兵還在奮力的搶救,但誰都看得出來,成功率己經不大了。

最後一組的弱弱對決是實力最接近的,格拉夫頓號、克雷森特號竭力的想要發揮主炮口徑大的優勢,但無奈兩艘軍艦一共只有4門主炮,加上青州號、沂州號利用速度和機動優勢,不斷機動變化航線,因此青州號捱了3發233毫米炮彈,2發擊中側舷,儘管在側舷安裝了100毫米的垂直裝甲,也防不住大口徑炮彈的爆炸威力,被炸開了兩個缺口,不過垂直裝甲也畢竟發揮了一定的防護作用,兩個裂口都不大,不足1米,而且穹甲並未受損,結果缺口很快就算青州號上損管人員堵住,而另一發炮彈則擊中了甲板,摧毀了2座副炮塔;除此之外,青州號還中了近20餘發其他炮彈,部份擊中側舷,被側舷裝甲扛住,但大部份擊中的是甲板或無裝甲區,雖然給青州號造成了相當的損傷,但並非致命。

沂州號則捱了2發233毫米炮彈,一發擊中指揮室,但指揮室的防護裝甲最厚,達到了250毫米,因此硬扛了這一下,雖然造成了指揮室內的不少人受傷,並且陣亡了4人,但總體來看損失並不大;另一發則擊側舷水線上部份,屬無裝甲區,炸開了一個直徑3米多寬的大洞,造成30餘名艦員當場陣亡,但並未進水,而其他炮彈也給沂州號造成了大量的傷亡,但總體來說也並未傷筋動骨。

而青州號、沂州號雖然沒有大口徑主炮,但卻勝在中口徑及小口徑速射炮的數量衆多,因此發射出的炮彈十分密集,格拉夫頓號、克雷森特號中彈均超過了50發以上。兩艘軍艦的整個甲板幾乎都被炮彈洗了一遍,不僅人員設備的損失、傷亡巨大,而且大部份火炮均被摧毀;另外側舷也中彈不少,由於這兩艘軍艦沒有側舷裝甲,結果被打得向篩孑一樣,佈滿了10餘個大小洞口。好在是一來中彈的部位基本都在水線以上,而且中小口徑的炮彈對兩艘軍艦的穹甲也沒有造成太大的損毀,因此這兩艘軍艦的傷損雖重,但卻也還不算致命。不過克雷森特號的左螺旋槳被一發155炮彈擊中被毀,造成速度大減,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戰鬥進行到這個時候,儘管英國艦隊首先付出一艘軍艦的代價,令人民軍艦隊不能發揮出射程上的優勢,但到現在還是有1艘軍艦被擊沉,1艘軍艦也基本失去戰鬥力,其他各艘軍艦也都有較大傷損;而人民軍艦隊的各軍艦雖然也都有一定的傷損,但至少都還保留有5成以上的戰鬥力,由其是4艘裝甲巡洋艦,現在至少還有7、8成的戰力。

而造成雙方戰果不同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由於人民軍艦隊的各軍艦防禦較之英國軍艦相比較強,因此在激烈的鬥中才漸漸佔據了上風。

當然人民軍艦隊的軍艦不僅僅在防禦上強於英國軍艦,在火力和速度方面也並不弱於英國軍艦,在火力方面,人民軍艦隊的軍艦並不追求單門主炮的威力,而是注重主炮的數量,以及在單位時間內的火力投送量,而這個優勢對於防禦力較差的英國軍艦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而在速度和機動性方面,人民軍艦隊的軍艦也要比英國軍艦勝出一籌。這是因爲這次出戰的全部都是華東政府自主設計的軍艦,在艦體設計,由其是水線以下的艦體設計,更爲合理,流體動力外型也更優,再加上又加設了船鼻艏,減搖鰭,以及對螺旋槳、連接杆等動力裝置都進行了優化設計,因此在同等的條件下,華東政府自主設計的軍艦在速度上要比這個時代的軍艦快出至少2節以上。當然這是以華東政府領先這個時代100多年的技術水平爲基礎的,屬於是華東政府特有的優勢。

克雷西號的艦長科爾在收到了各艦傳來的情況報告之後,也知道自己這支艦隊敵不過人民軍的這支艦隊,由其是現在己被擊沉了兩艘軍艦,還有一艘基本己退出戰鬥,再戰下去只能徒增傷亡,因此一面向馬丁內斯發出救援電報,一面下令各艦撤退。

第四三一章 進攻北京(十)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三七零章 談判團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六八五章 結束戰爭(六)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
第四三一章 進攻北京(十)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三七零章 談判團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六八五章 結束戰爭(六)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