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

秦莫漫緩緩道:“這樣的條件,我想國內是很難接受的,因爲貴方提出的這些利益,我們和其他國家組成聯軍,奪回青島也同樣是可以得到的。頂點小說,..”

李三傑笑道:“但是戰爭的事情,誰有絕對必勝的把握,如果戰爭失利,那麼貴國就什麼也得不到了。而且我們和貴國的合作還不止於此,另外在軍事領域裡,我們和貴國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我們有一份禮物送給貴國的皇帝,相信貴國皇帝會感興趣的。”

秦莫漫道:“不知是什麼禮物?”

李三傑道:“我們可以向貴國提供英國威嚴級戰列艦、老人星級戰列艦、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這三型軍艦的全套設計圖紙。”

秦莫漫怔了一怔,雖然他不是軍人,對軍艦也不熟悉,並不清楚這幾型軍艦的性能特點,但也知道戰列艦是一個國家海軍的主力艦種,而裝甲巡洋艦則是海軍的重要輔助軍艦。而現在德國正在大力發展海軍,力圖打造一支能與英國皇家海軍抗衡的艦隊,和英國爭奪海洋控制權。既然是要和英國競爭,那麼如果能夠得到英國戰列艦,裝甲巡洋艦的圖紙,瞭解英**艦的性能,當然是對德國海軍建設大有幫助的。

不過任何一型軍艦的圖紙,在每一個國家都是極爲機密的文件,何況是戰列艦、裝甲巡洋艦這樣重要的艦型,那麼這夥海外華人是怎麼弄到英**艦的圖紙呢?會不會是他們在騙自己,因此秦莫漫道:“貴方是怎樣獲得這些圖紙呢?”

李三傑笑道:“我們自然有我們的渠道,不過不能對領事先生透露,領事先生不訪將我們今天會談的內容都發回國內,看貴國皇帝,還有貴國政府的態度,如果貴國對我們提出的這些合作有興趣,那麼我們可以進一步協商,而如果對這些圖紙有疑問,可以讓專業人士來鑑定,現在貴國的瓦德西元帥,還有幾名高級軍官在青島,其中就有海軍的軍官,我們可以將這些圖紙交給他們審閱,然後讓他們做出專業的評價。”

秦莫漫聽了,雖然覺得有些面上無光,因爲李三傑所說的這些高級軍官實際就是海外華人的俘虜,這當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不過李三傑的建議到是很有道理,畢竟讓專業人幹專業事。而且將今天會談的內容發回國內,對自己也沒有什麼損失,怎樣決定由國內決定。如果國內不願和海外華人合作那就算了,而國內對海外華人提出的合作項目有興趣,那麼自己就算立下了一功。

雖然各國有口頭協議,在協商組織多國聯軍的時間內,禁止各國單獨與海外華人進行接觸協商,但秦莫漫心裡清楚,只有傻子纔會把這種協議當一會事,只要是對本國有利,別說是口頭協議,就是簽在紙上的協議,比手紙的價值也大不多少。

於是秦莫漫起身向李三傑告辭,回到領事館以後,立刻將剛纔自己和李三傑會談的內容詳細整理成一份文件,然後發回國內。而且由於電文內容較長,因此足足發了一個下午才發完。

二天以後,秦莫漫就收到了以德國內閣的名議發來的回覆,要求秦莫漫立刻與海外華人進行協商,並且儘快讓在青島被俘的徳**官鑑定這三型軍艦的圖紙。隨電同來的,還附帶着德國參謀部發給瓦徳西元帥的命令,要求他見令之見,立刻組織被俘的海軍軍官,鑑定圖紙,並且寫出一份詳細的鑑定報告,發回國內交參謀部討論。

收到回電之後,秦莫漫也有些意外,因爲他沒有想到,國內會這麼快回復,而且居然還是以內閣的名議發來回電。原來他認爲怎麼樣也要四五天的時間,而且最多是由外交部回電,回覆的層級提高,說明國內對自已的發出的電報內容十分重視。看來自己向國內報告和李三傑的會談內容是做對了。

而從回電的內容來看,則是明顯對海外華人提供的軍艦圖紙感興趣,對其他的經濟合作之字未提,這說明國內主要還是看重軍事方面。

既然國內顯示出興趣,秦莫漫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刻又來到天津新區政府行政大樓,求見李三傑,向李三傑表達了徳國政府的要求,希望穿越者儘快安排人員攜帶圖紙和自己一起趕赴青島,讓德**官鑑定圖紙的真假。

李三傑自然是滿口答應,並且和秦莫漫約定,今天晚上就可以安排人員和秦莫漫一起出發,晚上就在船上休息,明天一早就可以到達青島。秦莫漫也十分滿意,又要求向青島發電,先給青島那邊通個氣,然後才告辭回領事館去準備出發。

秦莫漫離開以後,李三傑立刻向留守天津的夏博海和徐濟超報告。

聽了李三傑的報告之後,夏博海也點了點頭,道:“李部長,你處理的很好,我會馬上安排人員,晚上和秦莫漫一起出發去青島。

李三傑道:“司令員,德國真的對那幾艘軍艦感興趣啊。”

夏博海呵呵笑道:“當然,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做夢都想打造一支能和英國相抗衡的海軍,來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而這幾艘軍艦,都是目前英國的主力軍艦,因此德國是決不會放棄得到這幾艘軍艦圖紙的機會,這也是我們的王牌之一,而且我們手頭上的軍艦圖紙何此是這幾艘,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把德國當做分化八國聯軍的突破口呢?”

徐濟超道:“這麼說我們可以用這幾艘軍艦的圖紙使徳國退出八國聯軍隊了。”

夏博海道:“只能說機會很大,但現在也並不是絕對的事情,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這一次讓徳**官鑑定圖紙,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因爲在德國,軍隊有很大的發言權,如果軍官的報告對這幾艘軍艦的圖紙感興趣,當然有政委在那裡,我也可以放心。這方面的事情,政委比我要強。”

討論完了德國的事情之後,衆人各自忙自己的工作,畢竟現在天津的事務越來越多,而全局主管的只有夏博海、徐濟超二人,因此差不多都忙得團團轉。

夏博海現在還兼管着軍事委員會的事務,因此離開了執委會辦公室以後,夏博海立刻來到軍委辦公室,這時昨天從青島回來的岳陽艦艦長王海龍、懷化艦艦長***、長白山艦艦長路凱,以及留在天津的太湖艦艦長謝騰四人都在等着他。現在穿越軍隊的其他營級指揮官都在青島,軍委的事情,目前主要由這五人付責。

見夏博海回來,衆人立刻起身,給夏博海行禮,夏博海還禮之後,道:“大家都等久了吧,大家都坐吧。”

王海龍忙道:“司令員,也沒有多長的時間。”

夏博海道:“時間裡迫,我就不多客氣了,這次招集大家來,主要是兩件事情,一是我們昨天收到情報,俄國從海參崴抽調了八艘軍艦,組成一支艦隊,準備進駐旅順港。”

王海龍立刻笑,道:“這可是送上門來的買賣,不能不做啊,司令員,不會放過這幾艘軍艦吧。”

夏博海道:“當然不能放過,這正好又是給我們立威的機會,雖然我們現在的重點是外交方面,但軍事力量同樣不能忽視,兩手都要硬,只要我們在軍事上表現越強勢,我們在外交場上也就越有利。王艦長,你們明天就出海,在渤海口一帶巡視,一但發現俄國艦隊的行蹤,立刻回報,過兩天軍委會把昆明艦和襄陽艦都調回來,準備這場戰鬥,這是這八艘軍艦的資料,等一會兒會發給你們,現在先用我的平板看看。”

衆人接過夏博海遞過去平板電腦,翻看資料。

***道:“一艘老式戰列艦、二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二艘大型防護巡洋艦,這實力可要比德國艦隊弱不少啊,還敢開到旅順來,俄國人難到認爲他們的海軍比德國艦隊強嗎?”

謝騰笑道:“他們又不是來和我們打仗,只是加強旅順港的防禦力而己,在這個時代,如果沒有足夠的情報支援,是很難堵住一支艦隊的。”

***道:“那到也是。”

王海龍道:“就這幾艘軍艦,只用岳陽艦、懷化艦也就夠了,沒必要把昆明艦和襄陽艦調回來。”

路凱呵呵道:“你們不要吃獨食啊,也分一些給其他軍艦。”

夏博海道:“現在青島的戰事己經結束了,只留一艘軍艦在那邊就行了,因此把昆明艦和襄陽艦調回來,是正常的程序,並不是特意爲了這一次戰鬥。”頓了一頓,夏博海又道:“第二件事情就是徵兵的事情,現在我們佔領的地區擴大了,因此人民軍的規模還要進一步的擴大才行……”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只聽門口傳來衛兵的聲音:“報告。”

夏博海轉頭道:“什麼事?”

衛兵道:“司令員,徐主任讓您趕緊過去,青島那邊出事情了。”

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三二六章 李鴻章來訪(三)第三八一章 對馬海戰(七)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一九一 訪問天津(三)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
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三二六章 李鴻章來訪(三)第三八一章 對馬海戰(七)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八十五章 戰前準備(二)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一九一 訪問天津(三)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