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

現在人民軍正是需要擴大規模的時候,軍委也曾下達軍委令,要求各部隊在執行任務時,要儘可能多吸引多的人蔘加人民軍。

當然人民軍也不是來者不拒,不分青紅皁白,什麼人都招進人民軍,向什麼地痞流氓、無業遊民當然是要嚴格篩選把關,因此人民軍招兵的主要對像還是普通百姓,農民等中下層民衆。

而義和團的成員則有些特殊,儘管在義和團的後期確實混雜進了不少流氓無賴,但從總體來看,義和團主要還是由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民衆組成,而且義和團的成員多少都會幾下把式,另外大多都參加過圍攻教堂、甚致和官兵對抗,有點實戰經驗,儘管這種經驗實際是打羣架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也都是對人民軍有用,多少比普通老百姓強,有利於他們快速成爲合格的戰士。

不過義和團的種種行爲也確實過於極端而偏激,由其是義和團是以十分愚味迷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強烈的反外情緒,而且還是一味的排外,這些顯然是人民軍,準確的說是穿越者所不能接受的。儘管穿越者的最終目地是將所有的外來侵略者都趕出中國,收回所有失土,租界並取消一切不平等條約,但並不表示穿越者會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完全不與外國接觸交流,畢竟穿越者都明白人,知道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避免,因此只要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穿越者將會釆用更爲開放的政策,更好的融入世界,而絕不會保守。

那麼對於義和團成員,必須要進行再教育,讓他們接受穿越者的觀念,而完全擯棄以前義和團那種愚味迷信狹礙守舊的思想,才能將他們吸納到人民軍來。

姜海東、楊傑、張朔、劉宗海四人離開以後,人民軍很快就清理完了戰場,帶着收集到的戰利品、押着俘虜退下華樓峰,而這時第二隊部隊也到達嶗山地區,雙方在華樓峰下匯合,重新建立營地。

羅嶽立刻向指揮官諸亞平詳細的講說了這一戰的過程,以及雙方的傷亡戰果。因爲現在人民軍剛剛成軍,每一戰都是重要而寶貴的經驗,都要推廣到全軍,進行認真學**結,以儘快提高全軍的戰鬥力。

聽完了羅嶽的講說之後,諸亞平對這一戰的結果十分滿意,道:“羅營長,這一戰你們打得很不錯,即打了勝仗,又煅煉了隊伍,也讓我們看到和這個時代最強的軍隊的差距,可以說是收穫滿滿啊。”

羅嶽道:“指揮官,這一戰需要總結的地方太多了,總的來看,我們軍隊的素質和徳軍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德軍即然己經在這裡設置了陣地,就說明徳軍的兵力比我們收集到的情報所得知的600餘名要多,因爲僅這裡的徳軍就有150人左右,而且他們顯然是己經在青島做好充份的準備,因此我們並不宜和徳軍正面硬拼。”

諸亞平點了點頭,道:“羅營長,你說得很對,我們這一次進攻青島,是海陸兩線並進,並不是只靠我們陸軍,現在我們己經到了青島的外圍地區,就應該立刻通知威海衛,讓海軍出動,施行海陸夾擊。而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弄清徳軍的兵力和佈防情況,不僅是爲我們,同時也爲海軍的進攻提供便利。”

羅嶽道:“我們這次抓獲了20多名德兵,可以審問他們,也許可以瞭解德軍的兵力,以及佈防情況。”

諸亞平笑了一笑,道:“這是一個辦法,另外我也會出動無人機,對青島地區進行詳細的偵察,這樣雙管齊下,應該可以弄清徳軍的兵力和佈防情況,審問俘虜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羅嶽道:“嗯,這樣不錯,我馬上就去安排。”

諸亞平接着又道:“羅營長,嶗山離青島的中心地區還是太遠了,大部隊到是可以駐紮在這裡,但我想在老鴉嶺設置一個前沿陣地,做爲我們下一步進攻青島的前沿基地,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營,你看怎麼樣?”

老鴉嶺是嶗山西南部山脈的延續山地,大體位於舊時空是青島市李滄區東北,距離華樓峰約10公里左右,而距離青島灣只有20餘公里。因此如果人民軍在老鴉嶺建立前沿陣地,將可以直接威脅到青島地區,等炮兵營到達以後,在老鴉嶺上佈置105毫米的大口徑火炮,甚致可以直接轟擊到俾斯麥山的炮臺。

於是羅嶽點了點頭,道:“是,我們營保證完成任務。”

諸亞平道:“好吧,那麼就事不遲疑,把受傷的士兵留下來,你們營現在休息一下,等午飯以後就出發,可以在黃昏以前到達老鴉嶺,建立陣地。”

吃過了午飯,羅嶽正要帶隊出發,這時姜海東、楊傑、張朔等人找了過來,而且來的不僅僅是他們三個人,還帶來了八名同寨的年輕人,原來都是在他們幾個人的鼓動下,想出去闖闖,幹些大事情,姜海東的表弟劉宗海也在其列。羅嶽帶着他們來見諸亞平,自己則帶着部隊,趕奔老鴉嶺去。

諸亞平己聽羅嶽說起過他們的情況,對羅嶽的處理方式十分贊同,而且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來的人當然越多越好,因此諸亞平親自接見了他們十二個人,並且鼓勵了他們幾句,將他們都留在軍營裡,並且派人告訴他們人民軍的紀律。而第二天後續的炮兵營、火力加強營也到達嶗山地區,諸亞平將他們十二人分成兩批,分別安排到炮兵營、火力加強營做事,主要是幹一些打雜的話,於是姜海東等人就這樣留在軍營裡。

――――――――分割線―――――――――分割線――――――――

內徳維茨中校帶領着一隊德軍,拼死力戰,到是突破了人民軍的陣列,逃出了華樓峰陣地,收隴一下敗逃的德兵,共計招集到了50多人,其中受傷的多達30餘人,連忙趕回到青島灣,向德軍的指揮官瓦徳西報告戰況。

聽完了內徳維茨中校的報告之後,瓦徳西十分憤怒,在建立華樓峰前沿陣地之前,自己曾再三嚀囑內徳維茨,不要死守陣地和敵軍硬拼,遇到敵軍就立刻撤回來。因爲這支徳軍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卻都是正規的陸軍,可不是從軍艦上抽調的海軍士兵,屬於靑島德軍中的精銳,也是瓦徳西十分看重的力量,在瓦徳西的計劃中,這支軍隊撤下來之後,將會編入預備軍,這樣自己手裡就有足夠的機動兵力了。

但內徳維茨卻違反了自己的命令,堅守陣地與敵軍硬拼,那知不僅陣地沒有守住,而且還減員超過百人,這樣的損失雖然不算是傷筋動骨,但也是傷亡重大,同時還大挫了德軍的士氣,因此怎麼能讓瓦徳西不惱火呢?不僅將內德維茨痛斥了一頓,而且還撤去了內徳維茨的職務,讓他到擱淺在海灘上薩克森號上去指揮艦炮。

當然,處理內徳維茨當然好辦,但現在的局勢可就更加艱難了,瓦徳西只能下令各處陣地,嚴密堅守,因爲海外華人的軍隊己經到達了青島。

到了黃昏時分,瓦徳西收到報告,偵察兵發現,海外華人的軍隊己經前進到了老鴉嶺建立陣地。

老鴉嶺在那裡,瓦徳西當然是知道的,也知道海外華人的軍隊在老鴉嶺建立陣地,對青島的威脅有多大,如果海外華人的軍隊擁有重炮,架在老鴉嶺上,至少可以打到俾斯麥山的炮臺。當然俾斯麥山炮臺的重型火炮也同樣可以打到老鴉嶺,不過這需要知道敵軍的詳細位置,以及在老鴉嶺附近設置觀察哨,爲火炮提供射擊單元的修正參數才行。否則老鴉嶺地區方圓數十平方公里,誰知道打哪裡。

瓦徳西精通兵法,當然不會消及防守,於是立刻下令,派出一個排連夜出擊,趕到老鴉嶺去探明敵軍陣地的俱體位置,並且利用黑夜的掩護,設置暗中的觀察哨,然後用俾斯麥山炮臺的重型火炮轟擊老鴉嶺。

不過敵軍顯然也料到了徳軍會有這一招,因此在陣地附近設置了大量的哨點,結果德軍分別從三個方向靠成敵軍的陣地,但都被敵人的哨點發現,不僅沒能靠近敵軍的陣地,相反還陣亡了十餘人,只好放棄後撤。

其實人民軍並沒有設置那麼多的哨點,畢競羅嶽手下也就不到400人,那有那麼多的人手,不過人民軍有無人偵察機,還有大量的夜視設備,因此德軍的行蹤完全被人民軍掌握,才成功的攔截到德軍。

而等到天亮之後,瓦德西收到了報告,也只能悻悻的做罷。好在是敵軍也並沒有向徳軍的陣地發動進攻,雙方就這樣互相對持了一天的時間,但並沒有發生任何戰鬥,連小衝突都沒有,十分平靜。

不過瓦徳西清楚,這種平靜只是表面顯像,就好像在土層之下,無數的岩漿正在巨烈的運動,積聚能量,一但噴射而出,將會是驚天動地。

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五三一章 調查報告(下)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二三五章 作戰計劃(三)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一三零章 海軍假期(一)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動(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二九九章 革命者(四)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
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五三一章 調查報告(下)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二三五章 作戰計劃(三)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一三零章 海軍假期(一)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動(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二九九章 革命者(四)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