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

當然這一戰完全成爲裝甲部隊的表演秀,不僅證明了裝甲部隊的強大實力,同時也增加了裝甲部隊以後在軍方的言權。而且朱達也相信,軍委不可能不認識到裝甲部隊的戰鬥力,因此在這場戰鬥結束之後,肯定會下大力氣展穿越者的裝甲技術,那麼裝甲部隊不禁不會解散,而且還會佔有重要的地位。朱達甚致開始幻想自己在將來成爲穿越集團的裝甲軍團司令官,指揮着數以萬計的鋼鐵洪流,橫掃歐亞大陸,邁向星辰大海。

“司令官,左右約2ooo米的地方現有生命跡像。”就在朱達沉醉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中的時候,觀測員張勇軍把他拉回到現實中。

觀測員是ztd-o5式兩棲指揮車上一個特有的人員編制,一般主戰坦克的乘員是4人,爲車長、架駛員,炮手、填彈手;有的坦克只有3名成員,因爲裝配了自動裝填系統,因此取消了填彈手。

但ztd-o5式兩棲戰車在本質上還是步兵戰車而不是正式的坦克,而且由於有水面航行的功能,因此戰車的體形要比坦克更爲龐大,能夠容納更多的士兵,一般的ztd-o5式兩棲戰車一共可以容納11人,分別爲3名駕駛乘員和8名戰鬥乘員,而作爲指揮型的戰車,由於裝備了較多的其他設備,如雷達、功率更強的紅外線觀測糸統、電臺等等,需要更多的人手來操作,除了車長、架駛員,炮手還有2名觀測員,2名通訊員,當然在這輛車裡,還有指揮官的位置。

朱達立刻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顯示屏,果然現在隊伍左右前方約2ooo米左右的地方有大量的紅外線信號,而且似乎還有大量的四足動物,估計應該就是俄軍的騎兵。而稍稍一想,朱達就明白了俄軍的戰術,大概是想在人民軍進攻前衛鎮的時候,用騎軍從人民軍的側後方動進攻。

原來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等人撤到前衛鎮之後,立刻組織前衛鎮的俄軍佈置防線,準備抵抗海外華人的進攻。

不過前衛鎮的俄軍並不多,只有兩個營,構建的防禦工事還不如高嶺鎮的俄軍營地,雖然前衛鎮是俄軍的後勤據點,但畢竟是一個臨時據點,而旦又是在大後方,遠離戰場,因此也沒有必要留守太多的兵力,更沒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去修建什麼防禦工事。

但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等人都十分清楚,以前衛鎮這樣的防禦力,是肯定抵擋不住海外華人的進攻的,因此有人提議,利用俄軍的騎軍部隊。

這次俄軍當中還帶來了一個騎兵團,共有騎兵約3ooo餘人。儘管己經進入了火器時代,但在這個時代,騎軍仍然是戰場上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俄國的哥克薩騎軍,是公認最有戰鬥力的騎軍。不過進攻山海關的戰鬥,屬於攻堅戰,騎軍揮不了什麼作用,因此阿帕利科夫纔將騎兵團留在前衛鎮,一則是讓他們養精蓄銳,在以後的戰鬥中揮作用;二則也是增強前衛鎮的兵力,協助守衛前衛鎮;而現在也是俄軍的最後一張牌了。

在火器時代,騎軍自然不像冷兵器時代那樣稱雄戰場,由其是正面進攻,畢竟現在己不是“三段射”的排隊槍斃時代,拉栓式步槍可以輕鬆的達到一分鐘2o左右的射,完全可以給突進的騎軍造成重大的殺傷,因此在這個時代,騎軍的主要作用是偷襲、迂迴包抄、側翼進攻等。而且在這黑燈瞎火的夜晚,也不利於大規模的騎軍作戰。不過幾個人也有些鬱悶,海外華人怎麼就能在晚上向俄軍動進攻呢?

於是幾個人簡單商議之後決定,將騎兵團分成三部份,每部份爲1ooo人,在前衛鎮附近的左右各設一支,還有一支留在營地裡,等海外華人向前衛鎮動進攻時,左右埋伏的騎軍殺出,攻擊海外華人的側後方,而海外華人的軍隊亂了以後,留在營地的騎兵再從正面進攻,這樣三面夾擊,有望一舉擊潰海外華人,甚致是一舉反盤。

而俄軍的騎兵們到是都興奮異常,原來以爲在突破山海關之前,騎兵團是沒有出戰的機會的,只能看着6軍、炮兵他們在戰場上建立功勳,而沒有自己的份,但卻沒有想到幸福會來得這麼突然,因此一個個都擦拳磨掌,鬥志高昂的進入埋伏的陣地。

不過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等人可沒有戰兵們那麼輕鬆,只有無知者才能做到無所畏懼,而他們都剛剛經過高嶺鎮的戰鬥,雖然到現在還沒想明白海外華人到底是用的什麼手段,但海外華人的戰鬥力強大是無庸質疑的,因此這一戰能不能翻盤成功,誰心裡都沒有底。

而且幾個人也明白,就算是這一戰翻盤成功,俄軍想要突破山海關,攻佔北京的南進計劃也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了,因爲就算這一戰不成功,海外華人還可退守九門口,再不就退到山海關防守,而經過這一戰之後,俄軍的損失巨大,是肯定再沒有強攻海外華人防線的能力了,最終還是隻能退軍。

只不過這樣一來,起碼這一戰要好看一些,衆人的臉面上也過得去,回去以後大可以說成是強攻山海關不下,因此才退軍的而並不是敗退,這樣衆人以後還能在軍隊裡混下去,說不定還能光榮退役。

其實俄軍這樣的佈置,不算不好,而且也確實存在着翻盤的可能,只是遇到的是穿越者,再巧妙的佈置也瞞不也穿越者的偵查,因此穿越者可以十分輕鬆的佔據先手。

由於穿越者希望儘可能多的繳獲俄軍的物資,進攻前衛鎮是不用軍艦先行使用導彈打擊,萬一那一導彈擊中了火藥庫,那麼損失可就大了,因此進攻前衛鎮的戰鬥,全部由人民軍和裝甲部隊來完成,當然,有12輛ztd-o5式兩棲戰車押陣,無論是朱達還是羅嶽,對這一戰的結果都是信心十足。

這時距離前衛鎮的俄軍營地不到2ooo米,其實這個距離己在戰車的主炮射擊範圍之內,不過朱達和羅嶽協商之後,還是決定暫緩前進,先解決兩側埋伏的俄軍騎軍,然後再集中兵力進攻俄軍營地,力求一舉擊破俄軍營地,繳獲俄軍的作戰物資。

朱達立刻下令,命裝甲部隊中的4輛步兵戰車分別向俄軍騎軍埋伏的方向開火,而羅兵也下令人民軍就地佈防,準備迎戰俄軍騎兵的進攻。經過了進攻高嶺鎮的戰鬥之後,人民軍的士兵們己經對穿越者佩服的五體投地,別說現在穿越戰士說有俄軍的騎軍埋伏,就算是穿越戰士說太陽從西邊出來,都會讓他們深信不疑。

“嗒嗒嗒嗒!”

4輛步兵戰車上向3o毫米射炮,已經開火向俄軍騎軍的埋伏地點射擊。因爲是騎軍,又是在黑夜中的匆忙佈置,因此俄軍也不可能構建什麼防禦工事,其實就是躲在附近的樹林裡,一來是在黑夜中敵人現不了,二來樹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不過3o毫米射炮的炮彈,可不是樹木能夠抵擋得住的,僅僅一3o毫米炮彈的勢能,就足以將一棵水桶口粗的大樹打成兩截,這還不算炮彈爆炸之後的殺傷力。

而在樹林中埋伏的俄軍騎兵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海外華人會現他們,並且將他們列爲要打擊的目標,結果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有的炮彈落在林中爆炸,殺傷俄兵和戰馬,有的炮彈擊中大樹,將大樹攔腰打成兩截,而被打斷的大樹倒下以後,還可以砸倒一片俄兵人馬,頓時給俄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當然,遭到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之後,俄軍騎兵們經過了短暫的慌亂之後,立刻就明白過來,倖存下來的騎兵們紛紛催開戰馬,衝出了樹林,向人民軍的方向衝殺過來。儘管俄軍騎兵們想不通海外華人是怎麼現自己的藏身之處,但既然對方己經現了,那麼俄兵也不可能還留在樹林裡捱打,而且戰鬥民族的榮譽感也不允許他們從戰場上逃離,而是決定衝上去和海外華人大戰一場。

反正這一戰原來的計劃就是這樣,利用騎軍來打擊海外華人,雖然海外華人不知用什麼手段,現了埋伏的騎兵,但這樣一來左右的騎兵也能吸引海外華人的注意力,在前衛鎮的營地裡還有1ooo騎兵,他們從營地裡殺出來,也能起到側翼進攻的效果。當然有的人在這個時候仍然保持着淸醒的頭腦,還分出一支小股騎軍,繞到海外華人的身後去進攻。

這也是因爲俄軍騎兵沒有經歷過高嶺鎮的戰鬥,在這時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戰鬥和充份的信心,希望通過這一場意外的戰鬥建立自己的功勳。

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四九三章 襲取海參崴(二)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二十章 投降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九十二章 安置營(八)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
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四九三章 襲取海參崴(二)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一七四章 南下上海(四)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二十章 投降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二零六章 艦隊出發第九十二章 安置營(八)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