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陸軍編制(四)

丘亞輝點了點頭,道:“75毫米炮做團級主力火炮,105毫米炮可以做爲師級主力火炮,125毫米炮和155毫米炮則是可以獨立組成作戰單位。這樣編制明確,後勤保障也好統一安排。”

羅嶽也點了點頭,道:“關鍵還要看火炮的質量,另外就是牽引工俱,一門75毫米炮至少需要兩匹馬拉,還需要一匹拉炮彈,光是這些馬的後勤保障,就是一個大麻煩。”

邱亞輝道:“馬的事情慢慢再解決吧,現在還是先把炮整出來再說。”又問唐能志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

唐能志搖了搖頭,道:“沒有了,現在兵工廠裡就生產出了這些武器。”

這時諸亞平道:“現在兵工廠能夠生產出來的武器都在這裡了,我們的軍隊應該怎樣編制,各位都回去好好想想,最好是寫個大概的計劃出來,三天以後我們再一起討論,決定軍隊的編制方案。”

從兵工廠回到青島城裡以後,其他人都回軍營裡去休息,只有羅嶽沒有回軍營,而是去了秦錚的家裡吃晚飯。其他人也都知道他和秦錚一家的關係,因此只是說笑了幾句,就分道揚鑣了。

由於秦錚和周萍是夫妻,而且女兒也還沒有出嫁,因此分到了一套兩居室帶獨立廚房的住房,雖然周唯穎在家的時候並不多。當然用的爐子是磚砌的竈臺爐,主要的燃料是燒蜂窩煤。不過周萍爲人十分能幹,小時候也見過家裡燒蜂窩煤爐,沒過幾天就學習了使用蜂窩煤的技巧,可以在家裡開伙做飯。

不過他們夫妻都是華東政府的重要官員,平時的工作都很忙碌,因此在家裡開伙的時候很少,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各自工作的食堂裡吃飯,只有在周唯穎回家的時候,周萍纔會儘早的下班,並帶新鮮的菜瓜回家做飯,而秦錚也會早早回家,一家三口團聚晚餐。

在回到青島以後,羅嶽也隔三差五到秦錚家蹭飯吃,只要是周萍能夠回家做飯,都會讓周唯穎去叫羅嶽也來家裡吃飯。雖然羅嶽覺得有過意不去,但周萍一句“別把自己當外人”,讓羅嶽也說不出什麼來。

而秦錚就更是歡迎羅嶽來家裡吃飯,因爲可以借這個機會喝幾杯。其實秦錚並不是貪杯的人,但做爲軍人,早就練出了一付好酒量,而酒是這個時代極少的幾種不比穿越前差的物品,因此沒事小酌幾杯,也是平常事,可偏偏周萍是學醫的,總能找出一大堆理由來阻止秦錚喝酒,就算阻止不了,也會限制秦錚的飲酒量,只有羅嶽來的時候纔不說什麼,畢竟總要給女婿留幾分面子。

來到秦錚家的時候,己是傍晚6點多鐘的時候了,周萍正在廚房裡炒菜,而在客廳的餐桌上,己擺好了兩盤炒好的菜。周唯穎笑道:“你先陪爸爸坐一會,我給媽媽打下手,很快就好了。”

由於己和秦錚一家十分熟悉了,因此羅嶽也沒有客氣,來到餐桌邊,對秦錚叫了聲:“秦伯伯”然後在秦錚的側邊坐下。

秦錚呵呵笑道:“小羅啊,你來了就好,你來了就好啊。”

這時周唯穎拿着一瓶酒,放在桌上,板着臉道:“爸,你是等着他來了好喝酒吧。”

秦錚笑道:“這可是孔府家酒,山東的名酒,以前一直都是進貢到北京皇宮的供品酒,政府也是好不容易纔弄到一批,那能不讓小羅償償呢?”

周唯穎擰開酒蓋,給他們一人倒滿一杯,道:“只許喝一瓶。”然後把酒瓶放到羅嶽的手邊,道:“讓爸少喝一點,我去給媽媽幫忙去了。”

羅嶽點了點頭,道:“叫阿姨別做那麼多菜,簡單一點,趕緊來吃飯吧。”

周唯穎離開以後,秦錚才道:“小羅,你今天去兵工廠裡參觀,那裡的情況怎麼樣?”

羅嶽將自己在兵工廠裡參觀的見聞,兵工廠展示的各種武器的詳細情況等都對秦錚詳細的講說了一遍。

而聽羅嶽說完以後,秦錚也點了點頭,道:“唐能志這小子,到是幹得不錯,這段時間還是拿出一些乾貨來,我也放心了。”

雖然秦錚現在儘量減少參與軍隊的事務,但他畢竟是穿越軍隊的最高指揮員之一,在人民軍裡仍然有巨大的影響力,重大的軍事事務還是要請他參與。而兵工廠佔據了華東政府的大量資源,雖然都在元老議院裡得到了通過,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微辭,而且兵工廠的廠長也是軍方的人,因此軍方,包括行政院也爲此承擔了不少的壓力,如果兵工廠還拿不出什麼有說服力的成績來,恐怕是說不過去的。而現在兵工廠交出的成績單基本還算是讓人滿意的,秦錚也能鬆一口氣了。

這時羅嶽又道:“秦伯伯,關於陸軍的編制,您有什麼意見?”

秦錚呵呵笑道:“我能有什麼意見,你們都是在第一線作戰過的指揮員,有戰場的實戰經驗,這一點要比我們強得多了,因此部隊怎麼編制,裝備什麼武器,你可要比我更有發言權,所以就別來問我,自己看着辦吧。但有一個原則,我們當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大概兩三年以後的日俄戰爭,那纔是對我們的一次大考,過了這一關,我們以後的路就好走多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不會有什麼重大的危脅,如果這一關過不了,那麼就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日俄戰爭是華東政府未來最主要的軍事計劃,羅嶽雖然只是一個營長,但一來他帶的營是人民軍的王牌部隊,而且身份又比較特殊,因此成爲知道這個計劃最低級的軍官。

秦錚又道:“所以這一次軍隊的編制,裝備的武器,都應以打贏下這一場戰爭爲最高目標,什麼武器的造價、產能都不是你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只管確保把仗打好,打贏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就讓我們這些政客們來操心好了。”

羅嶽點了點頭,道:“好的,我明白了。”

就在他們說話之間,周萍也把剩下的幾個菜都炒好,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圍着桌子就座,周萍道:“好了,吃飯就吃飯,不要談工作了。”

秦錚趕忙道:“好好,不談工作,不談工作了,不過有一件事情還是應該讓小羅知道,一但陸軍編制的方案通過以後,就會立刻着手進行整編,你們一團是第一批合併成師的部隊,而且還是甲種師,軍委差不多己經決定了,由一團團長張振杰出任師長,團部基本都升級成師部,再從其他團補充幾名人員,而由你出任一團的團長,團和營有本質的區別,己經是戰鬥級別的作戰部隊了,而且肯定會有直屬的炮兵部隊,所以你要做好這個準備。”

羅嶽點了點頭,其實他早就有這個思想準備了,因爲他擔任營長的時間是目前人民軍裡最長的,己有14個月的時間,而且戰功卓越,論理早就應該晉升團長了,何況背後還有秦錚的大力支持。只是秦錚不希望羅嶽晉升太快,營一級己是可以獨立作戰的部隊,因此希望羅嶽能在這個位置上多留一段時間,多積累一些基層經驗,畢竟一但晉升到了團長,雖然職務提升了,但卻離基層部隊的距離卻要遠了。

另外秦錚也不想讓羅嶽晉升團長以後,帶得卻是一個新團,這不僅對羅嶽的個人前途不利,畢竟新團的人員配置、武器裝備都不會好到那裡去,自然就不利於羅嶽建功立業,而且對部隊也不利,像羅嶽這樣有豐富實戰經驗,又有出色戰術指揮能力的指揮官,就應該給他配備一支精銳部隊,因此秦錚認爲羅嶽最好是晉升一團團長,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羅嶽的軍事能力。

而現在終於等到機會了,因此羅嶽對自己晉升團長並不意外,而且也早就開始考慮,等自己晉升團長以後應該怎樣做。

這時秦錚又道:“所以在部隊整編之前,你應該還會在青島停留一段時間,而我們認爲,不如就趁着這段時間,讓你們正式結婚吧。”

雖然早就己經有這個思想準備了,但聽秦錚正式確定結婚,羅嶽還是又驚了喜,而周唯穎也低下頭去,臉上一片紅暈。

周萍笑道:“其實你們兩個的年紀也不算小了,既使是在穿越以前,結婚也是正當時候。”

秦錚也道:“是啊,軍委己經決定了,第一個師成立之後,將會馬上派駐到濟南,駐防山東西北的邊境,因爲那裡是我們和清廷的主要交界地方,由其是清廷馬上要出兵征剿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義和團餘衆起義,戰場會離山東很近,因此需要一支精銳部隊在那裡駐守,以保衛我們的邊境。另外濟南也是我們的最要城市之一,但我們在濟南的統治還不穩定,而且離青島太遠,也需要有精銳部隊在那裡駐守,將來甚致有可能會成立濟南分軍區。所以你有可能在濟南長期駐守。”

周萍道:“你們結婚以後,我打算安排小穎到濟南去負責衛生醫務工作,這樣你們倆在濟南可以住在一起,互相照應起來也方便一些。”

羅嶽點了點頭,道:“好吧,就由秦伯伯、周阿姨安排。”

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六七章 回訪日本(中)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一八七 封存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
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六七章 回訪日本(中)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一八七 封存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三八零章 對馬海戰(七)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