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

雖然張威並不想參加這些繁文縟節的活動,但也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且海軍不同於其他的軍種,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外交使命,因此外交能力也是每一個海軍艦長必備的能力之一,張威在穿越之前就多次帶軍艦參加外訪活動,因此有足夠的經驗來應付這些活動。

時間不長,馬車隊伍就到了漢堡的海軍軍營門前。漢堡是德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德國本土艦隊的母港所在地,因此這裡也是德國海軍的大本營所在地。

馬車在軍營的門前停住,接艦工作組的成員都從車上下來,迅速的列好了隊伍,而帶領他們來到軍營的德國軍人進去報信。時間不長,只見一隊軍人從軍營裡出來,爲首的軍官是一個年約40歲左右的人,來到張威面前,敬了一個禮,道:“我是德國海軍少校,萊茵哈特·舍爾。”

張威怔了一怔,回了一禮,道:“我是中國海軍少將張威。對不起,我剛纔沒有聽清您的名字,是叫舍爾嗎?”

少校立刻又重複了一遍,道:“萊茵哈特·卡爾·弗里德里希·馮·舍爾,長官,您和您的軍隊在漢堡期間生活都由我來負責,因此有什麼需要,您可以向我提出來。”

張威也點了點頭,終於可以確定這個人的身份,在舊時空裡,舍爾也算是一位海軍名將,是提爾皮茨的繼承人,也是未來德國海軍的掌門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先後擔任戰列艦分隊司令,公海艦隊指揮官,與英國主力艦隊會戰於日德蘭,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列艦海戰。到了第三帝國的時代,德國還建造了一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型巡洋艦(也叫袖珍戰列艦)。

當然,現在舍爾還只是一個有前途的海軍少校,而張威現在扛得可是少將軍銜,雙方的差距相當大的,因此舍爾在張威面前也是一付恭恭敬敬的樣子。這也讓張威的心裡暗爽不己。於是道:“舍爾少校,那麼這段時間就要麻煩你了。”

舍尓道:“那裡,這是我的職責,現在我帶你們去宿舍安頓下來,然後給你們辦理軍營的出入證。”

張威點了點頭,道:“好的。”

於是舍爾帶着衆人進了軍營,穿過了幾個訓練場地,在一片紅磚瓦的房屋建築羣裡,在兩棟三層樓高的樓房中間,道:“這兩棟宿舍就是給你們居住的,一共有136個房間,可以保證4個人同居一間房,最好是每間房設一名管理員,我好進行登記。”

張威立刻命令分配人員,並指定宿舍的管理員,然後在舍爾那裡進行登記,領取鑰匙,由其他軍官帶領去房間裡休息。

趙平與何新又被分到一個房間,和他們同住的另外兩人叫楊仕成、郭慶,都比他們的資歷短。而雖然何新和趙平的軍銜相同,但何新晉升少尉的時間比趙平要早,因此由何新擔任宿舍管理員。

引他們進屋的徳國軍官走了以後,何新立刻將行李箱一扔,倒在牀上,道:“太好了,總算是可以睡一個踏實覺了,天天在船上搖,我在剛下船的時候,還覺得大地在搖晃呢!”

郭慶也坐到牀上,道:“可不是啊,現在我都還覺腿直打晃呢?”

楊仕成道:“何新,你不是漁民出身的嗎?怎麼也受不了海上的生活呢?”

何新道:“我家以前雖然是打漁的,但每次出海最多也就是3、5天的時間,那像這一次差不多有兩個月都是在海上漂着,老實說現在我也好不到那裡去。可要好好的休息幾天才能恢復過來。”

他們這一次在海上航行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其間只有在港口補水加煤加食物的時候,才能得到極爲短暫的上岸活動時間,而客船基本是加完就走,除非是遇到惡劣天氣或複雜航道,纔會停泊過夜,在整個航行途中,也只停泊了4個夜晚,而且既使是停泊過夜,船隻也隨着波浪起伏不定,因此還是在搖晃中睡覺。這次到德國來接收軍艦的士兵大多都只有一年左右的從軍經歷,以前雖然也隨軍艦出過海,但也只有5、7天的時間,而像這樣近兩個月的航行,確實是一件相當辛苦的事情。

在整個航程中,生病的人次多達60餘次,好在是出發之前,對醫療的準備相當充份,而且整個航行都是在冬季,儘管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熱帶、亞熱帶海域行駛,但也沒有出現過高溫天氣,因此最終所有的人都平安的到達了德國。

現在只有趙平一個人還能支撐得住,正在從行李箱裡向櫃子裡放東西,聽了他們的話以後,趙平道:“你們也別想得太好了,我們在這裡也住不了幾天,等接受了軍艦之後,馬上就要搬到軍艦上去住了,要想完全恢復過來,大慨只能等到從德國回去以後才行了。”

正說着的時候,只聽樓下一陣鈴聲響起,這是集合的信號。何新等人立刻從牀上跳起來,匆匆整理了一下衣服,又都帶好了軍帽,匆匆的出了房間,趕到樓下去集合。原來房間已經分配完畢,舍爾領衆人去食堂吃晚飯,明天才能給所有人辦理好出入證。

吃過了晚飯以後,衆人在宿舍樓前再度集合,張威吩咐衆人今晚好好休息,明天聽候安排。而衆人回宿舍休息之後,張威又和兩家造船廠的代表協商,布洛姆-福斯造船廠就在漢堡,而基爾造船廠離漢堡也不遠,只有約80公里的距離,每天有5、6趟火車來往兩地,只用2個多小時就到了。因此交通是十分方便的。

現在兩艘軍艦都在造船廠裡進行最後的調試檢修,預計還需要7-10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再次進行試航,當然軍艦在停泊檢修的時候,也可以上艦去熟悉軍艦的環境,並且初步瞭解軍艦的操作,但也不用急於一時,而且現在還有30餘名士兵的身體狀態並不理想,需要休養幾天。因此張威決定讓所有人員都先休息3天時間,調整好身體狀態,然後再去船廠裡熟悉軍艦,隨便也可以把來往應酬的事情都解決掉。

接下來張威連續參加了多場公共活動,第一天參加德國方面舉辦的歡迎宴會,並和提爾皮茨、海因裡稀進行了會談,提爾皮茨對雙方前段時間在海軍方面的合作十分滿意,並希繼續加強合作與交流,而張威也對徳方造艦人員的工作表示了感謝,同時也表示華東政府也希望更進一步加強深化和德國的交流合作。

同時徳國最關心的就是青島型巡洋艦的修改方案,雙方也作了詳細的溝通。針對徳國提出的要求,穿越者做了兩個方案,第一原設計的船型、結構、動力、防護依舊保持不變,只是對艦載武器進行調整,按德國海軍的要求,增加兩座雙聯裝203毫米口徑艦炮。

俱體的調整方案爲原設計艦首艦尾的三座雙聯裝155毫米口徑艦炮,改爲呈正“品”字型佈置在甲板上,而在“品”字的中間,原來設計的揹負結構佈置中的擡高位置的一座雙聯裝155毫米口徑艦炮,改爲雙聯裝203毫米口徑艦炮。這樣在艦首、艦尾將各有2門203毫米口徑艦炮,6門155毫米口徑艦炮可以同時開火;而在側舷則可以集中4門203毫米口徑艦炮,8門155毫米口徑艦炮,不僅火力強大,同時還能保證火力的投送密集度。這是甲午海戰給各國帶來的經驗,一艘軍艦的火力不僅要看火炮口徑的大小,而且還要看火力的投送密集,由其是對巡洋艦這種交戰距離較近的軍艦,在單位時間內火力的投送密集程度,比單炮威力還要更爲重要一些。

由於青島型巡洋艦原設計已經比較重視防禦和動力,因此在這兩方面基本都不做改變。這樣改變之後,全艦的排水量預計會増加500噸左右,最終在6800-7000噸之間,航速將在24-25節之間,依然相當可觀,而戰鬥力也更爲強大,既使是和中型裝甲巡洋艦,如意大利的加里波第級也有一戰之力,而和這個時代同型的防護巡洋艦中,如俄國的瓦良格號、阿芙樂爾號,英國的埃德加級防護巡洋艦,甚致是9000噸級的布雷克級防護巡洋艦,基本都可以輕鬆戰勝。

瓦良格號、阿芙樂爾號的主炮是10門單裝152毫米口徑,在火力上要比青島型巡洋艦差了一大截。而埃德加級、布雷克級的武器相同,主炮口徑是234毫米,但只裝備了2門,而副炮是10門單裝152毫米口徑火炮,要少2門,而且德國火炮的水平要比英國高一些,因此在火力上仍然要勝過英國這兩型防護巡洋艦一籌,雖然布雷克級的穹甲上要強一些,頂部厚76.2mm,斜面厚152mm,但沒有設側弦裝甲,在防禦上也是要略差一些。而在航速上,埃德加級、布雷克級都只有20節,更是不能相比。

由於英國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防護巡洋艦主要用來維護殖民地的治安,保持威攝力,因此英國對防護巡洋艦的要求主要是大型化,自持力強;而對火力、航速相對較低,畢竟對付殖民地的土著,用不着強大的火力,而且英國在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港口,軍艦可以駐泊在當地,也就沒有必要高航速。

而徳國的海外利益少,防護巡洋艦的作用主要是破交,要求航速快,單艦的戰鬥力強,但卻沒有必要追求高大全而建造超過7000噸的大型化防護巡洋艦。

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六七七章 大獲全勝(八)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
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六七七章 大獲全勝(八)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四十三章 天津分治(一)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