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

李鴻章道:“元帥閣下,我己經外任爲官兩年多的時間,對朝中的事情己不太熟悉,因此這夥海外華人是否和朝廷有關,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朝廷和這夥海外華人有關糸的可能性並不大。”

瓦德西聽了,若有所思道:“中堂閣下可以確定嗎?”

李鴻章呵呵笑道:“我剛纔了,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只供元帥閣下參考。而且元帥閣下也知道,我大清在海外有數千萬華人同胞,所有華人都心糸中畢,因此有人想要回歸中華,也不足爲奇啊。”

瓦徳西“哼”了一聲,他當然聽得出李鴻章的弦外之音,其實就是把清廷和海外華人的關係徹底推得一乾二淨,等着看徳軍和海外華人去火拼。不過瓦徳西並不以爲意,儘管現在瓦德西己經知道了天津的戰局,但其實並沒有太擔心,因爲在瓦德西看來,天津失守、艦隊被全殲,只是八國聯軍太沒用了,並不是這夥海外華人的實力有多強,而德國艦隊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擊敗這夥海外華人,而他找李鴻章來,主要是爲了東南互保的事情。

原來德國派出這樣一支強大的艦隊來到中國,表面上的理由是因爲德國駐中國公使德克林在北京被一名清兵打死,因此要向中國展示一下徳國的實力,教訓一下中國人,但實際是希望借這次戰亂,在中國多佔幾塊殖民地,擴大徳國在中國的利益範圍。

但就在這時,清廷的東南督撫大員和以英法美爲首的列強達成了【東南互保協議】,這個協議幾乎包括了中國東南部沿海的所有地區,讓德國根本就無從下手搶地,因此瓦徳西希望找出清廷的東南督撫大員和這夥海外華人有聯繫的證據,這樣就可以用清廷的東南督撫大員違反【東南互保協議】爲藉口,在中國搶奪地盤了。

李鴻章雖然將清廷和海外華人的關係徹底推得一乾二淨,但這個答案也在瓦德西的意料之內,因此瓦德西道:“中堂閣下,我還想知道,您對這夥海外華人是什麼態度?”

李鴻章呵呵笑道:“我對這夥海外華人的情況一無所知,就連是真是假都不知道,怎麼能談到對他們有什麼態度呢?我到是有一個部下在天津,前幾天他給我發了一份電報,他和這夥海外華人有些來往,因此我讓他到上海上,希望瞭解一些這些海外華人的情況,可惜他要等到戰事穩定之後才能來上海。”

瓦德西道:“那麼有這夥海外華人介入以後,我想知道中堂閣下現在是否還打算尊守【東南互保協議】?”

李鴻章聽了,也咪起了眼睛,道:“瓦德西元帥,我也想問一下,徳國現在又是否還打算尊守【東南互保協議】?”

瓦徳西道:“當然,我們德國一向重視尊守協議,如果中堂閣下,還有貴國的東南督撫大員,保證不首先破壞【東南互保協議】,我們徳國自然也會尊守【東南互保協議】。”

李鴻章也了頭,道:“那麼我也可以告訴元帥閣下,凡事參加了【東南互保協議】的官員,是絕對不會破壞協議的。”

瓦德西道:“那麼我可以理解爲凡事參加了【東南互保協議】的官員,是絕對不會支持這夥海外華人,否則就算是破壞了【東南互保協議】?”

李鴻章用力的了頭,道:“對,我可以向元帥閣下保證,絕對不會。”

瓦徳西的嘴角露出一些笑意,道:“很好,有了中堂閣下的保證,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們就會啓航出發北上,和這夥海外華人一較高低。”

李鴻章的心裡一動,道:“元帥閣下對這一戰有把握嗎?要知道八國艦隊都己經全軍覆沒了。”

瓦德西看了李鴻章一眼,傲然道:“這一中堂閣下可以儘管放心,我們德**隊是世界上最強的軍隊,我們完全有信心,完成皇帝陛下交給我們的任務,中堂閣下不妨就在上海聽候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李鴻章聽了,臉上依然不動聲色,道:“好,我就在上海靜聽貴軍的捷報。”

談到這裡,該的話都己經完了,因此李鴻章這才起身向瓦德西告辭,而瓦德西也起身將李鴻章送到船舷邊,看着李鴻章下了舷梯之後,才轉回到船艙裡。

而離開了德國艦隊的駐泊地以後,李鴻章立刻吩咐從人,道:“告訴盛宣懷,讓他立刻給參加東南互保的所有人發電,嚴令任何人和海外華人聯繫,如果己有聯繫,必須立刻切斷,否則絕不輕恕。由其是張之洞和劉坤一。”頓了一頓,李鴻章又道:“算了,張之洞和劉坤一那邊由我來發電吧,其他人都交給盛宣懷處理。”

瓦德西回到了船艙裡,副司令法爾肯海因立刻道:“元帥,怎麼樣?”

瓦德西道:“明天照常出發,等我們攻下了天津以後,還怕找不到淸國的官員和這夥海外華人有聯繫的證據嗎?就算是沒有,也能製造出來,總之我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絕對不能空着手回去。通知青島方面,讓他們做好接待的準備工作。”

這時瓦徳西還並不知道,德國艦隊到達中國以後,其他的各國也並沒有閒着,都開始了緊急的運作。

在舊時空裡,德國艦隊到達中國的時候,八國聯軍己經攻佔了北京,實質性的戰鬥己經結束了,因此儘管德國艦隊的實力強大,到達中國以後,使德軍的實力一舉增強到聯軍第一,但由於那時中國的局勢大局己定了,德**隊能夠做的事情也就是打劫、搶掠一些財物而己,然後就是在賠款中多要一,但最重要的目地,擴大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卻並沒有達到。除非是德國打算和英法爲首的其他七國徹底翻臉,不過這個時候的徳國還沒有這樣的勇氣。

但在本時空裡,由於穿越艦隊的到來,使中國北方的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勢也變得異常的複雜起來,而在這個時候,德國艦隊再介入這場戰場,讓中國的局面趨向進一步的複雜變化。一方面現在八國聯軍確實需要德國艦隊的增援,來對抗這夥突然出現的海外華人,而叧一方面,各國又對德國艦隊的到來十分警惕,不能讓德國成內主導中國戰場的主要力量,並且在戰後獲得在中國的巨大利益。

八國聯軍本來就是各國鬥爭加妥協的產物,從八國聯軍組建的那一刻開始,內部的矛盾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但各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擴大自已在中國的利益,而削弱其他國家在中國的勢力,或者是不能其他國家在中國獲得的利益比自已大,只不過各方互相制衡,又是爲了共同的利益,纔在各國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讓八國聯軍在大的行動方面保持着一致。

但海外華人的出現和德國艦隊到來,卻打破了這種平衡,因此其他國家紛紛展開行動,試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英法美三國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列強國家,因此他們也是目前在中國獲得利益最多的帝國主義國家,他們當然希望能夠繼續維持中國的現狀,並且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對外開放力度,也就是中國不要再出現義和團這樣排外運動,但他們不希望中國徹底大亂,甚至就此被分裂支解,這樣就有損自己在中國的利益。

在組織八國聯軍的時候,三國的主要目標是俄國,英國主要遏止俄國在中國北方的擴張,損害自己的利益;法國則是要將俄國的主意力從亞洲打回到歐洲,幫助法國對抗德國;而美國則是要維持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政策,也不能容忍俄國的擴張,三國的目標基本一致。

而現在三國的目標則是要面對德國艦隊的強勢介入,只是這三個國家目前卻都各自都有各自的問題,英國深陷於布爾戰爭的泥潭,而法國則是要在歐洲全力防守德國,美國現在雖是世界第一的工業國家,但這時卻是大而不強,自身的軍事力量十分有限,而國內又盛行“門羅主義”,對擴張不敢興趣,因此目前這三國都難以再向中國投入更多的力量了。

不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之所以能夠縱橫捭闔,並不全是靠軍事實力,有的時候借勢而爲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當然想要借勢也是需要自身有足夠的實力才行。

而英法美三國借的勢就是曰本。早在組建八國聯軍的時候,英國就是借仗日本來壓制俄國,而日本也想抵消俄國在東北地區對自己的壓力,因此雙方一拍即合,日軍出動的軍隊最多,果然有效的壓制住了俄國。

現在要對抗德國艦隊,英國認爲日本最爲可靠,因爲日本離中國最近,而且又有相當的軍事實力,法國、美國也同意英國的意見。因此三國立刻聯名和曰本聯糸,要求日本増加對中國的兵力投入,而三國則付責爲日本提供在政治、資金上的支持,四國保持一致的行動,維持組建八國聯軍時的目地,並保持中國的現狀。

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2D型驅逐艦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戰(六)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
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2D型驅逐艦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戰(六)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