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

關於俄國最終放棄旅順港的原因有很多,但據宋彪所知道的一點,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取決於庫羅帕特金總司令官的判斷,在俄國徹底喪失海軍權,並且在未來二十年都缺乏足夠時間和財力恢復俄國海軍,而日本海軍之發展已經難以遏制的前提下,讓出旅順而死保鐵路權和陸權是俄國唯一的合適選擇。

作爲俄國讓出旅順海軍駐軍權的一個退讓,英國同意將東三省的海關控制權轉交給俄國,承認俄國對整個東三省的特殊控制,雙方各得其所。

簡而言之,海洋歸屬英日同盟,陸地歸屬俄國,清政府在東三省就是一個“屁”字,一無所有。

雖然失去了旅順港,俄國海軍還是可以使用大連港,只是作爲軍港,大連港相對要差一點,其實意義不大,至少在可預期的十五年內,俄國海軍是回不來的,而俄國從清政府手中得到的旅順租借權實際上到1923年截止,而日本也只能租借到1923年。

如果在這一時期,俄國能夠完全控制東三省,俄國就可以利用這一條款逼迫日本撤出旅順,再次取而代之。

關於這一點,日俄雙方心中都很清楚,至於誰能笑到最後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在宋彪看來,雙方基本都笑不到最後,只是他在那時候也不可能有強大的海軍,想要逼迫日本撤出旅順港。這實在是有那麼點困難。至於俄國,二戰結束的時候都沒有能力重新恢復它的海軍,更沒有指望和日本海軍硬扳。

幾天後,沙俄帝國的米哈伊爾大公代表俄皇抵達奉天,在汪家堡舉行慶功儀式,宋彪正式被授銜爲俄國陸軍步兵少將,踏入將軍一級,但這已經是他在俄軍的最後軍銜,如果清政府正式任命他擔任東三省總督,那時。他就會正式從俄軍退役。

俄國也是做兩手準備,如果清政府不用宋彪,他們就會破格授予宋彪步兵中將軍銜,留在俄軍中長期聘用。一如當年的安託萬.亨利.約米尼步兵上將。

俄國一直有聘用外國人擔任軍事高級將領的例子,並且是比較常見的,包括聘用大量的拿破崙舊部打拿破崙,只是以前都是在歐洲聘請,這一次極其罕見的聘用了一名中國人。

僅此而已。

除了授銜步兵少將外,宋彪還和俄國遠東軍總司令庫羅帕特金步兵上將一起,由米哈伊爾大公代表俄皇親自授予沙俄帝國最高榮譽聖安德烈.別爾沃茲萬內勳章,這一勳章由沙皇彼得大帝於1698年創立,授予皇室高級成員和立有特殊軍功的軍隊統帥,創立至今僅有1035人獲得該榮譽。

在此之前。宋彪已經被授予兩枚戰爭紀念一等勳章、聖葉卡捷琳娜勳章、約米尼服役榮譽勳章、聖安娜勳章,在俄軍中算是真正的榮譽滿身。

宋彪從黑溝臺會戰、三道嶺奇襲戰、遼陽會戰到遼東半島二次決戰,除了錦州圍攻戰役和俄軍此前的多次潰敗戰役,他幾乎打滿了日俄戰爭中的所有惡戰,堪稱是常勝將軍和福星高照,但凡是有他參加的會戰幾乎都是大獲全勝,他未曾參加的會戰,俄軍就一潰到底。

就在宋彪被俄國聘用爲步兵少將後不久,收到消息的清政府終於下定決心正式任命宋彪爲東三省總督,電報一式兩份抵達盛京將軍府。繼續任命趙爾巽爲協辦大學士兼盛京將軍、奉天府尹,同時將任命宋彪爲東三省總督的電報也發到趙爾巽的手中。

這讓趙爾巽非常爲難。

趙爾巽和宋彪的關係肯定不好,此前滿清朝廷內部爭論是否招安宋彪爲東三省總督時,趙爾巽嚴詞上奏,認爲既然是招安。最多也只能是授命其爲副都統,不宜保爲總督。包括像積極推行新政的四川總督錫良等人也堅決反對。

真正支持宋彪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直隸總督袁世凱,另一個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兩人都以爲東三省局勢危在旦夕,除宋彪之外再無別人能夠穩住局勢,必須冒險用宋彪。

趙爾巽的反對是最爲堅決,因爲宋彪是在搶他的位置,在官場熬了這麼多年,總算得到了一個封疆大吏的位置,趙爾巽怎麼捨得放手。

在此期間,趙爾巽也派人去和宋彪交涉過,說自己還是很欣賞宋彪的,如果宋彪願意跟着他效力朝廷,他必將保薦宋彪擔任盛京副都統,總之派出去的人被宋彪一腳踹出了軍營。

拿着朝廷通過郵傳部和電報局發來的新電報,趙爾巽此時的心情是多麼的複雜啊,他不停的在自己的西花廳裡踱步,心裡也不知道該是如何是好。

若是隻任命宋彪爲東三省總督,再另外給他安排一個兩廣總督的差事也就罷了,偏偏給他安排了一個協辦大學士的頭銜,再保留盛京將軍的官位,如此一來,東三省到底是該聽他這個大學士的,還是該聽總督的?

自從自己的幕僚被宋彪一腳踹出軍營,趙爾巽就知道宋彪這個人不識禮數,目中無人,根本不會守規矩,跟這種人在東三省一起爭權奪利,恐怕不是他寫兩封奏摺暗算一番就能得逞的,搞不好,別人直接殺過來斃了他全家老少都是很正常的事。

事情真的是到了這種地步嗎?

太后啊,你究竟是要老臣何去何從呢?

趙爾巽心裡感到很離奇的痛苦,既是感激太后的重用和信任,感覺到身上的擔子很沉重,又覺得朝廷給他安排了一個極其痛苦的差事。

感嘆一聲,趙爾巽將頒給宋彪的那份電報再抽出來看了一遍。這才下定決心。繼續讓幕僚去找宋彪前來領旨。

大清國在最後的這段時期也是不斷改革的典範,連聖旨在這幾年間都是直接用電報取代了,特別是皇帝被軟禁,幾乎無聖旨可下達的情況下,一般只是在事後再補上那道懿旨,有時候則連懿旨都沒有,通過軍機處和各部衙門下令即可,任命總督在很多時候也只是蓋上軍機處和吏部的印戳。

趙爾巽在那裡搖擺不定的時候,宋彪則正在整理《戰爭論》的翻譯稿,遠東士官學校已經正式開辦了。除了蔣方震等人翻譯的日軍教材訓典外,屠格涅爾和俄語翻譯也整理了一部分的俄**事教材,可這些都還是顯得過於凌亂,未能立刻成型一個統一的體系。

所以。《戰爭論》是必須儘快翻譯出來。

進修班的那批學員目前大多都在遼中縣隨軍作戰,錄取班則還在進行基礎教學,這就讓宋彪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來整理這份翻譯稿。

乘着這個時間,宋彪就又和舒方德談起了籌辦印書局的事,兩人正談着,李大運就匆匆跑了進來,敬禮之後就大聲道:“稟報軍座,盛京將軍趙爾巽又派那個幕僚來了。”

宋彪很不高興的擡頭瞪了一眼,和李大運問道:“你愣着做什麼,將那個愣子踹出去。告訴他,趙大人對我的侮辱,我一輩子都會記得的,總有一天會回報趙大人全家老少。”

李大運訕訕的怔了一下,壞笑道:“他花了不少錢收買我才讓我過來傳話的啊,這一腳真有點踹不出去,不過,他說是趙大人有請,說是朝廷有了任命公文。”

“哦?”

宋彪很是狐疑,沒有好氣的說道:“告訴他。就說我請趙大人過來再談。”

“是!”

李大運應承一聲,立刻返回去通知對方。

至於宋彪剛纔說的那句話,他此前已經說過一次,真是將趙爾巽嚇的狗膽都碎裂了,因爲趙爾巽全家老少都住在鐵嶺。他家是漢八旗嘛,一門四進士。如今就有兩人擔任總督之職。

要說起來,老趙家也是大清帝國的重臣之家,無人敢於怠慢。

問題是宋彪全然不在乎這些,他私底下說的更加**,只說是機槍一架,沒有道理殺不死別人全家老少,此話在奉天城裡傳播的不太廣泛,但也能讓趙爾巽聽清楚。

等李大運走了,宋彪就繼續要和舒方德商量印書館的事,舒方德卻提醒宋彪道:“大人,是不是朝廷的聖旨到了,正式任命您爲東三省總督?”

宋彪反問道:“是不是要過去接旨?”

舒方德道:“現在似乎不是這樣了,我也不清楚具體的情況,可要是得過去接旨,對方應該明說吧?”

宋彪現在也覺得這個事情很古怪,就道:“那你帶人去一趟盛京將軍府衙門,如果沒有什麼大事,直接將趙爾巽給我帶過來就行了。”

舒方德道:“行,我這就帶人去看看吧,免得事有萬一!”

說完這話,舒方德就出去招呼李富貴和警衛營跟着他一起去趟盛京將軍府衙門,而宋彪只能一個人留在辦公室裡琢磨新的翻譯稿。

從東陵衛到盛京將軍衙門也有不小的路程,差不多等了近一個小時,舒方德才和李富貴匆匆回來,並且將趙爾巽一路接了過來。

趙爾巽自然也不是一個人來的,將盛京副都統恩慶帶了過來,一路有數百人的清軍八旗營護送,聲勢煊赫,大轎子一直擡到了東北新軍的辦公所前才停下來。

等別人替他掀起簾子,趙爾巽才從轎子裡走出來,身穿二品大員的滿清官服,胸口繡錦雞,頂上是紅寶石加一眼花翎。

從轎子裡走出來,趙爾巽看了看這空蕩蕩的校場,不知道宋彪到底是在唱什麼空城計。此時的他已經是六十一歲的老者,白鬚飄然,長辮宛若銀絲,身形消瘦,雙眼深凹,雖無縛雞之力,眼神卻是精明內斂。

聽說對方已經到了,宋彪這才帶了幾十名警衛連士兵從辦公所裡走出來,此時的他還身穿着俄軍軍服,一襲灰白色的軍裝,佩戴着多枚勳章,畢竟此時還沒有從俄軍退役。

看到趙爾巽帶了幾百名的八旗營士兵在辦公所的空地前。宋彪心裡只有一聲冷笑。這種破軍隊,隨便找一批土匪就能打的他們滿地亂滾。

宋彪還是走上前去,皮笑肉不笑的和趙爾巽握手道:“想不到趙大人親自前來慰問本營軍士,宋某感激不盡,就請趙大人隨我到公辦所裡一聚吧!”

趙爾巽擡起頭看了那一排辦公所的房間,估計沒有多少危險之處,就道:“那就去吧!”

言語之間,趙爾巽倒真是有種隻身赴險的英勇姿態。

風蕭蕭兮易水寒,老夫六十一歲闖龍潭。

趙爾巽就這樣在心裡鼓勵自己。

宋彪直接將趙爾巽帶到自己的書房,請他坐下來。讓舒方德給趙爾巽泡了一壺西湖龍井。

這間辦公室裡幾乎是完全採用了俄式的安排,連辦公桌椅和茶具都是從哈爾濱那裡購置的俄國貨,這一切讓趙爾巽頗有點不習慣。

趙爾巽在不是很習慣的沙發裡坐下來,很是文雅的品畷一口龍井茶。暗中含刺的讚道:“想不到宋將軍也是愛茶之人,都說善嘗龍井者,品行高雅,能知上音,想必宋將軍也是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啊。”

宋彪懶得在乎這些文人的酸刺,很直接的答道:“我一般都喝紅茶暖胃養血,東北苦寒,軍人又長年在外作戰,多少還是要注意養生。茶是好東西,喝多了也刮油脂。適當加點糖比較有益身體和腸胃。”

趙爾巽微微頷首,讚道:“喝茶之中也有如此多的養生之法,宋將軍着實是有過人之處啊。”

他心裡是很驚訝的,雖然說早知道宋彪年紀不大,據說不過是二十一二歲的年紀,真的見到了還是非常驚訝,此外也覺得宋彪似乎不像傳言說的那樣野蠻不知禮數。

趙爾巽一時也琢磨不透,這就將朝廷發來的電報公函拿出來,正式的交給宋彪道:“趙某此番前來是要恭賀宋將軍,朝廷知將軍之才。欲要招攬日久,如今已經正式下令任將軍爲東三省總督,總督東三省等處地方兼管三省將軍、奉天巡撫事,加尚書銜,太后欽賜一品紅寶石頂戴和二眼花翎。此乃本朝歷來未有之的隆恩,還望將軍自珍啊。懿旨還要等些時日纔到。頂戴花翎和各番章用也在那時一起到此,不過,將軍眼下就先可着手此事了。特別是和俄人洽談退軍之事,還望將軍抓緊,勿要辜負太后和朝廷的厚望。”

宋彪哦了一聲,大致明白了整個事情的流程,就是現在因爲有電報這種東西了,各地都有電報局,朝廷公文就以電報的形式先過來,後面再補形式上的那些東西。

稍加思量,宋彪就和趙爾巽道:“不着急,我這已經再談了,前幾天剛和俄國米哈伊爾大公談過,應該說進展還不錯,具體能談成什麼結果,那就只能等以後談妥才能清楚。另外問一句,大人如今身居何職?”

趙爾巽悄然有些得意,心想你也未曾將我擠下去,便道:“協辦大學士兼鎮守盛京等處將軍和奉天府尹,宋總督,以後我等就要一起爲朝廷辦事,理當相互攙扶,還請宋大人多多關照老朽。”

宋彪也不是很驚訝,袁世凱給他回電的時候,他就猜到會是這樣的結局,袁世凱那邊肯定早就得到了消息。

他沉吟片刻,和趙爾巽道:“這樣也好吧。”

趙爾巽不是很理解這句回答的用意,轉念一想,又提醒道:“宋大人,如今你我同朝爲官,老朽便想提醒你一句,別的事也就罷了,這辮子乃是本朝祖制,你當留意啊,還是儘快蓄髮爲好,也是我漢人根底,勿要盡學洋人。”

宋彪這才注意到這個小小的細節問題,他倒是不太在意,道:“我會處理的。”

趙爾巽道:“儘早處理爲妙,若是有損國體,必有諸官檢舉,怕是對您很不妙啊。”

宋彪不是很在乎的嗯了一聲,心裡則在感嘆居然真的讓他撈到了一個東三省總督的寶座,雖然有很多權利被朝廷控制在趙爾巽的手裡,可對他來說,趙爾巽控制的那些各地副都統的軍權對他而言都是狗屁,他一點不在乎。

成了東三省總督,意味着什麼?

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237章 世界華商130章 vanderbil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99章 舊部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325章 亞盟第254章 MB第72章 紅土崖(一)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132章 旁觀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245章 下南洋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34章 201工程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71章 軍餉制度第4章 殺人越貨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8章 學霸之子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143章 立藩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250章 大蕭條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256章 1958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72章 紅土崖(一)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83章 有炮無彈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
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237章 世界華商130章 vanderbil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99章 舊部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325章 亞盟第254章 MB第72章 紅土崖(一)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132章 旁觀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245章 下南洋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34章 201工程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71章 軍餉制度第4章 殺人越貨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8章 學霸之子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143章 立藩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250章 大蕭條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256章 1958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72章 紅土崖(一)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83章 有炮無彈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