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

錦州之行結束後,宋彪繼續前往海州視察張孝淮的第四步兵師。!.!

海州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新城市,商貿繁華,港口和鐵路運輸都很方便,本地的柞蠶絲、柞綢、羊絨毛、棉花產業都很繁榮,這是海州成爲東三省僅次於錦州、瀋陽的第三大紡織業城市的原因。

比起經濟地位,海州的軍事地位則更加突出。

宋彪想要入關,他必須一防外立,二防日本出兵干涉,日本在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都擁有介入東三省的良好基礎,海州恰好是南臨遼東,東臨朝鮮半島,這就決定了海州是抵禦日軍干涉的第一區域。

除了俄軍,其他外國武裝想要乘機介入東三省,海州也是繞不過去的一道門檻,所以宋彪才讓張孝淮的第四步兵師駐紮在海州。

第四步兵師的前身是胡大林的工兵營,這是最早的開端,胡大林在遼陽會戰中犧牲之後,宋彪就讓張孝淮臨時接管部隊,編入在遼陽緊急招募的一些鄉勇做補充,繼續在戰場上和日軍死拼。

遼陽會戰結束後,這個營在遼陽、本溪、海城一帶招兵擴編爲團,改爲正式部隊在遼陽集訓,此後由涅茲納莫夫中校擔任該團的教導長,結合遼陽會戰的經驗對該團進行特殊戰術改良試驗,後來在此基礎上擴編爲第四步兵旅。

涅茲納莫夫晉升俄國陸軍上校回俄國參謀學院任教後。波普寧中校繼續留在第四旅擔任教導長,直到今日還是該師的俄國顧問官。教導長則換成了徐方謙,主要是協助張孝淮抓思想工作和參謀事務。

此時的宋彪急於回到軍部實施整改計劃。原先預定在海州逗留兩天的行程就被壓縮到一天,上午到了第四步兵師的師部所在地南樓鎮,在張孝淮的陪同下檢閱部隊。

宋彪是一路行程匆匆,等他抵達南樓鎮的師部校場之時,全師2.27萬人早已列隊整齊,全師最重要的72門火炮都位列在中間。作爲本師的核心力量。

這是真正的主力部隊,在火炮配備數量上完全和德軍看齊。

由於該師負責鎮守海州,主要防禦方向是南側和東側的遼東半島,以山區作戰爲主。所以該師在裝備上基本和第三步兵師類似,都屬於山地師的類型,主要配備的火炮是m1906\08式75mm山炮,此外列裝12門m1898\1909型105mm克虜伯輕型榴彈炮、4門m1904型105mm短管加農炮。

m1908式75mm山炮是東北新軍目前主要列裝的山炮,原型號是m1906式75mm山炮,這一型山炮又是在日本31式山炮基礎上和德國合作改進生產的型號。

1908年,克虜伯公司推出了新型75mm山炮,基礎也是利用了m1906式75mm山炮的技術,經德國dwm公司和克虜伯公司合作,相關新的改良技術引入東北新軍就成了m1906\08式75mm山炮。

相比法國願意出售給東北新軍的m1906\09式施耐德75mm山炮。這一型山炮的性能要差一些,但德國dwm公司給出的合作條件是在本地製造,目前就在雙方合資的東德武器公司下屬本溪兵工廠生產。

該型火炮繼承了日本31年式山炮很多優點及彈道數據,火炮自重523公斤,可以分解成六個部分獨立運輸,彈丸重(相比克虜伯版本輕),炮彈初速爲335m/sec,最大射程6550m。

此炮有騎兵型山炮,自重縮減到357公斤。正如很多人猜想的那樣,隨着倍徑的縮減和初速的降低,騎兵型就成了大號的手榴彈投擲器,好在最大射程依然能維持在5230m。

可以說,該師基本算是火炮純德國化。…,

在槍械方面,第四步兵師和全軍都有一些不同之處,由於具備較多的新裝備和新戰術試驗任務,該師部分列裝了遼陽兵工廠在m1891式莫辛納甘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的m1910式遼陽步槍,相比原型號,該槍採用了圓形剖面機匣、下彎拉機柄、準星護罩和分叉式閉鎖,槍管長度和龍騎兵型號相同。

最大的變化則是採用了新型號的中心底火式型步槍彈,相應的也要修改槍機的撞針,這個變化的好處很多,壞處則是在補給上完全和原先的莫辛納甘步槍不同,對應的連馬克沁機槍、麥德森機槍都要修改,而該師配備的毛瑟蔡司精準步槍同樣採用該型步槍彈。

站在校場的檢閱臺上,宋彪看着眼前的第四步兵師,心裡能夠感覺到一種很特殊的懷舊和溫暖,他也能看到東北新軍的未來,新裝備的服役總是會帶來非常多的問題,特別是補給。

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中,這還是比較麻煩的問題,所以宋彪很早決定將第四步兵師留在了海州,同時在這個師不斷着手進行新裝備的試驗。

型步槍彈是他讓遠東兵工廠研製的,中間主要還是請德國技術工程師幫忙從事大量的測試工作,和俄國採用的型邊緣底火步槍彈不同,彈殼相對更厚,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和新型火藥,通過增加裝藥量而減少腐蝕性火藥的配比,裝填速度快,爲後面進一步採取彈匣式步槍提供基礎。

這一步是遲早要走的,而新入役溫徹斯特m1910式半自動步槍同樣採用這種新型彈藥,所以,該型步槍也優先列裝在第四步兵師進行大批量的使用考察。

在這裡。宋彪所看到的確實就是東北新軍的過去和未來,在這裡。他還能看到最早期的馬克沁機槍,以及幾挺哈奇開斯機槍。作爲士兵訓練和學習所用,而這些槍支的來源幾乎都是遼陽會戰。

每個師都有軍史榮譽館,第四步兵師的榮譽史相對要多一些,前後參加了所有戰鬥,以工兵營起步,可以說是爲東北新軍立下了顯赫的汗馬之勞。

雖然下午就必須儘快返回瀋陽。宋彪在這裡還是做了一次長達五分鐘的講話,鼓勵將士們捍衛東三省和第四步兵師的榮譽。

講完之後,在全師將士們熱烈鼓掌之時,宋彪就轉過臉看了張孝淮一眼。道:“我中午吃過飯就要回瀋陽,就不在你這裡多留幾天了,蔣方震他們也沒有跟着過來,中午就咱們兩個單獨吃一頓飯吧,我和你談點事。”

張孝淮默默點頭稱是,站在張孝淮身邊的第四步兵師教導長徐方謙不免有些尷尬。

宋彪走過去和張孝淮先握手感謝,再和徐方謙握手,也看出徐方謙的尷尬之情,就道:“情況特殊,徐教導多擔待。以後有機會我單獨請你在軍部吃飯吧,這一次就先欠着。”

徐方謙匆忙答道:“總座言重了。”

宋彪這些天裡總體還是有點唏噓良多,不像平日那麼嚴厲冷峻,很隨意的拍了徐方謙肩膀一下,道:“多體諒吧!”

說完這話,他就示意張孝淮帶路,兩人先去招待所隨便吃一頓。

張孝淮這一次可是準備了幾桌酒席,只好臨時讓徐方謙去招待軍部考察團的其他同仁,自己單獨陪宋彪。臨時也來不及安排新酒席,好在他對這位老上司是很瞭解的,就讓招待所臨時安排了一個海鮮雜燴鍋和麪疙瘩,看似簡陋的安排其實最得宋彪的喜歡。…,

因爲沒有外人,宋彪比平時隨意很多,和張孝淮在包間裡坐下來就勸說道:“孝淮,光復革命發展至今日,起兵在即,最遲也只是年內之事。我知道你是一百個心思想要跟我一起去南邊,可你自己心裡也明白,我從一開始就已經想好讓你留在海州看守東三省的第一道大門,金州是不能駐軍,丹東和渾江一帶駐軍也有限,只能兩個軍墾局的巡防支隊維持。所以,我必須要留一個真正的主力部隊扼守海州的大門,敲山震虎,不給日本和其他外國勢力任何遐想的餘地。”

張孝淮默默點頭,只等宋彪說要單獨和他談,他就明白總座要和他說什麼話。

他只能點頭承認,道:“總座,您放心,只要我在海州,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不過,我聽說蕭開桂那邊出了不少事,不如,您讓我去吧,我和蕭開桂一起去,我是山地師的配備,到了張家口就能一路打下去啊。再說了,我這個人不懂別的事,雁行兄資歷深,能夠服衆,若是有其他意外的事要處理,他留守瀋陽也更合適。他們第五師留下來,那就換我去關內啊。”

宋彪想了想,很慎重的答道:“他有千般好,還是不如你。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電報電話和無線電都很方便,不管有什麼緊急事,軍部這邊都能聯繫到我,犯不着將第五師留在這邊,吳元澤的第六師雖然是預備師,留在瀋陽也已經足夠了,關內那邊,我需要速戰速決。”

張孝淮嘿嘿笑道:“如果真是速戰速決,我倒也不想去,可這一路總有仗要打,看着別人打仗,我這最不是滋味了。”

宋彪道:“看情況,如果打到一半已經震懾住了外國,不至於有大事,就是要掃平內患的話,我會調一個師回東三省修整,你再過來也行。就算沒有調你,你也不要以爲國內就會一切風平浪靜般的順利,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總還是會用到你這個第四步兵師的。”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山地師,總會有用到的時候。”

張孝淮咧嘴一笑,道:“有總座這番話就行啦,總座,乘熱吃吧,咱這麪疙瘩是頂好的,前段時間正好有人送了一籃子的野雞蛋,太小,我不好吃,這都給您用在了麪疙瘩裡,您以後說到這個事可別說您在我這裡走一趟,連山珍都沒有吃到啊。”

宋彪哈哈大笑,道:“麪疙瘩是我的最愛啊,還是咱們這些老弟兄明白我的喜好!”

張孝淮笑道:“那是,遼陽會戰之前,咱們先搶了小日本的麪粉和雞蛋,您就迫不及待讓弟兄們打麪疙瘩吃啊。”

宋彪想了想,道:“這個事情吧,你不在,你是後面纔過來參加遼陽會戰的。”

張孝淮笑道:“張亞虎和我說的。”

宋彪嗯了一聲,道:“那王八蛋也是聽陳武和別人說的,他也不在場,我那一機槍突突殺過去,搶了日本騎兵第一旅的沈旦堡駐地,黑壓壓的都是好麪粉和雞蛋。張富田和李大憨在,大憨給我打的麪糊子,張富田給我打雞蛋,我親自下鍋燒開水,那好一大鍋的麪疙瘩結果差點都便宜了陳武那混蛋。”

很多人說,人老了纔會想當年。

軍人喜歡想當年,因爲他們的生命幾乎隨時都會凋零,每一刻的歡樂都值得珍惜和銘記。

一大海碗的麪疙瘩吃完,宋彪倒是真沒有吃出野雞蛋的味道,就是這海鮮雜燴鍋煮的不錯,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味道挺雜亂的,但就是一個鮮字最突出。…,

吃完這頓飯,宋彪就不再停留的直接乘坐專列回奉天府,此時在總督府軍部,東三省巡防軍的軍令部部長和奉天省巡防軍總隊長楊鐵生正在等他。

宋彪提前打了電報過去,回到軍部就要和楊鐵生談巡防軍的事。

乘坐火車離開海州時,正好是五月的柞蠶絲養殖進入高峰的時候,大量的柞樹葉在潑水蒙蓋之後封在柳條筐裡,一筐筐的順着火車運往南樓鎮,南樓鎮有居民三萬戶,養柞蠶絲的家庭佔一半,這些人也大多都是從山東過來的。

海州的柞蠶養殖有着明顯的商業行爲,因爲本地缺乏養殖能手,大部分都要從山東、直隸招募,半招半培訓,所以都有很多養殖大戶,僱人在山裡採樹葉,招募工人負責養蠶。

這是海州柞蠶絲養殖規模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現在加入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有些養殖戶直接在岫巖縣紮根,而在金州、莊河廳一帶,柞蠶養殖也越來越多。

說來說去就是靠遼東半島70%山地裡的大量柞樹。

柞樹是一個寶,既能養蠶,又能釀柞樹蜜,最後結出橡實又稱橡櫟子,也是重要的堅果和藥材,東北這邊主要是柞樹在北方的亞種遼東櫟、麻櫟和蒙古櫟。

因爲柞樹是現成的,到處都有,數量龐大,特別是兩條小鐵路在山嶺間穿梭,爲柞蠶養殖帶來了極好的生產和銷售通道,本地柞蠶絲的養殖數量幾乎是以難以估量的速度膨脹,而在遼寧其他各地和吉林省,柞蠶絲養殖也開始迅速擴大。

都是錢在作怪。

只有對日本而言,這纔是一個真正可怕的消息。

宋彪不知道光復革命一旦爆發,日本會做何選擇,可如果是換了他,假如他是日本首相,他就是拼掉一切也要從朝鮮半島打過來干涉局勢,最差也能乘機逼迫對手放棄在朝鮮半島的利益,運氣好則能多佔很多利益,甚至將中國擠壓到舉國混亂的局面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50章 大蕭條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302章 父子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325章 亞盟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204章 北四省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09章 漢武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71章 軍餉制度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178章 整編師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93章 戰略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75章 君權神授238章 帝國風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101章 恐宋症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179章 屠滿第178章 整編師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325章 亞盟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89章 奇襲遼陽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32章 旁觀者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136章 秋瑾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49章 陳光甫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
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50章 大蕭條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302章 父子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325章 亞盟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204章 北四省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09章 漢武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71章 軍餉制度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178章 整編師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93章 戰略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75章 君權神授238章 帝國風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101章 恐宋症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179章 屠滿第178章 整編師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325章 亞盟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89章 奇襲遼陽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32章 旁觀者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136章 秋瑾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49章 陳光甫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