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二十七章 神奇山水謎樣人(二)

不牽牛就不牽牛吧,幹別的總行吧?於是於廣源指使兒子去鋤草。半晌後於廣源去看看兒子的戰果,不看則已,一看差點把肚皮氣破:整個地裡不見人影,只有長鋤橫在那兒,鋤頭明晃晃地似乎向着他冷笑。氣急了的於廣源到處尋找兒子,卻發現他在龍吟河岸向陽的凹處呼呼大睡!

讓他鍘牲口草,沒有二分鐘的功夫,續草的覓漢就再也不見鍘刀落下來,擡頭看看他,發現他已經拄着鍘刀把睡着了!

於昭湘回到不到一年,於廣源好像老了十歲!

妻子李氏勸他說:“孩他爹,算了吧,有咱孃的時候不是經常說‘能管不如別攤着’這句話嗎?別管了,樹大了自直。”

極少反駁妻子的於廣源這次毫不客氣地訓斥李氏:“你知道個屁!都是因爲你,孩子不好拉(四聲)送給二孃,三要是從小在家會現在這樣子麼?慣子如殺子,殺子出孝賢。我在打三的時候你別多嘴,再多嘴連你也打!”

最氣人的事發生在四月中旬。

於廣源知道兒子力氣大,那一天,他量才而用,讓兒子打掃牲口棚。約莫一個時辰過後,於廣源去看看他到底清理了多少,一進場院門口就發現他騎着棗紅馬在場院裡轉圈,再進牲口棚裡一看,八十歲的老吳卻在牲口圈裡拿着鐵杴揮汗如雨!

氣憤之極的於廣源隨手拿起一根棍子朝着於昭湘的脊樑狠狠地砸過去,力量之大,讓旁邊的覓漢嚇得目瞪口呆。棍子落在於昭湘的脊樑上,“嘎吱”一聲,手脖子粗細的棍子斷爲兩截!於昭湘一頭從馬上栽下來!棗紅馬驚得在場院裡亂竄。

怒氣未息的於廣源還想繼續打兒子,被兩個覓漢死死抱住了。這兩個商姓覓漢一個叫商志忠,一個叫商懷德,從族上論兩人是叔侄,不過早已經出了八服了。外面的吵嚷聲驚動了正在棚裡幹活的老吳,他出來一看於昭湘在地下坐着,急忙上前扶起他。這一下子實在太狠了,脊樑上漫着衣服滲出血跡!

老吳一看,火往上涌,他的眼睛瞬間血紅血紅的,從眼前的情形他馬上判斷出是於廣源打了於昭湘,他三步兩步追上正在被兩個覓漢架着走的於廣源,二話不說就把他的上衣領子揪住了!旁邊的覓漢看到老吳瘋了一樣,急忙去拉他,誰知道老吳雖然年邁,力氣卻是大得驚人,兩個人硬是拉不開他!

老吳雖然神經有點問題,但是幾十年的主僕之情終究沒讓自己的拳頭落在於廣源的身上,他只是揪着於廣源的衣領對其怒目而視。

這時候,於昭湘從地上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走到老吳的跟前,一個耳光朝着老吳打過來,耳光結結實實地落在老吳的臉上,老吳一下子懵了!他鬆開手,站在當地,兩隻手貼在大腿外側,一動也不動,就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在挨訓一樣!

第二天本來是上學的日子,但是於廣源的那一棍子打得實在太狠了,於昭湘走路的時候只能是趔趄着身子,兩個肩膀一高一低十分滑稽。李氏和丈夫請來了醫生給他診治。

鳳鳴鎮上的醫生姓黃,單名一個祁字,黃家是祖傳的醫術,據說其祖上曾經給乾隆爺瞧過病,並深得乾隆爺的賞識。黃家行醫最重醫德,多少年來,黃家奉行“先醫後錢,先窮後富”的行醫原則,在鎮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黃家傳到黃祁這一代是十三世了。黃祁今年三十多歲,他的父親當年因爲給人開錯藥方致人終生殘疾悔恨不已,最終上吊自盡,死前給兒子留下一句話:奉養因自己之錯而致殘的人天年。母親隨後也用一根細繩尾隨父親而去!

黃祁黃醫生自此行醫更加勤謹小心,只要有人來請,他不管黑天白天,不管颳風下雨一定是隨叫隨走。論輩分,黃祁喊於廣源叔。

鳳鳴鎮的姓氏比較雜,粗算起來有四十多個姓氏,其中的於家和孟家人口最多,其他比較大的姓氏有李、王、魏、崔等。在鳳鳴村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旦兩姓之間結親,後人必須遵照結親時的輩分稱呼,下去幾百年依然不改。就拿於家來說吧,於家在鳳鳴鎮的歷史有五百多年了,自從於家的第一世祖和孟家結親以來,於孟兩家一直恪守當初的輩分,幾百年來一直相互論親,從不越軌。

黃祁急匆匆來到廣源家。

於昭湘此時正趴在炕上看書。

李氏站在炕前看着兒子血肉模糊的脊樑直掉眼淚,看到黃祁進來,李氏急忙噓寒問暖。黃祁恭恭敬敬地回答完畢李氏的問話後,上炕揭開於昭湘的上衣。不看則已,一看不禁倒抽一口冷氣:一道棍痕紫中透黑,皮*,紅黃色的汁液不斷滲出來!

“廣源叔真下得去手!”黃祁心中暗道。

對於皮肉之傷,黃家歷來講究內外夾攻。黃祁黃醫生很快開出藥方,李氏按方從黃家藥鋪裡抓來中藥,每一副藥都是兩包,一包熬藥內服,另一包放在蒜臼子裡搗碎,用溫開水和好敷在傷處。

處理完傷口,黃醫生交代了忌口的食物就要離開,於廣源要留他吃飯,黃祁堅辭不就。

於廣源雖然對兒子怒氣未息,但是對於兒子在關鍵時候的表現還是心懷感激的。

於廣源知道老吳的一些底細,深知他身懷絕技,知道老吳的拳頭一旦打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據鳳鳴鎮的老人們說,老吳在同治年間就在龍吟河兩岸流浪,那時候於廣源還沒有出生呢。

老吳的精神時好時壞,遇上陰雨天他經常獨自一人跑到山北的老石坑邊上放聲痛哭,哭聲悽慘,聲震數裡之外。兩個商姓覓漢經常聽到老吳在深更半夜哼着誰也聽不懂的歌謠,他們最經常聽到的是“兄弟姐妹啊,紗青襖啊”,翻來覆去就這一句,誰也不知道什麼意思。於廣源心細,他想起了小時候經常聽到父親給他講滅“捻子”的故事,他很早就懷疑老吳是一個僥倖活下來的“捻子”!所謂的“紗青襖”很可能就是“殺清妖”。

爲了弄清事情的真相,他曾經去鎮公所找到鎮長張啓己,向他借來一本民國初年編寫的《河陽縣誌》,找到了關於捻軍在河陽縣活動的記錄。結果他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同治七年仲夏,清兵追小寧王甚急,於河陽城東三十里之大麻灣及之。時暴雨如注,霹靂震天……白刃相接,血積麻灣,一水盡赤!然終不得(小寧王),其率三十餘騎東下,不知所終……看過了河陽縣誌的於廣源還記起了老吳初次見到他父親於繼祖時候的情景:老吳遠遠地看着於繼祖,眼裡的表情非常複雜,有仇恨,還有恐懼。於廣源現在認爲這是因爲於繼祖是將軍出身,舉手投足之間帶着清兵印記,而作爲清兵死對頭的捻子老吳自然是既恨又懼。

引起於廣源對老吳懷疑的還有老吳的功夫。

一般人是不會騎馬的,尤其在鄉下,馬都是用來拉車耕地的。但是老吳不但會騎馬,而且騎馬根本不用馬鞍,騎光背馬如腳抿杏核一樣簡單!老吳生活邋遢,不修邊幅,鬍子亂七八糟很長了也不剃,走在街上十足一個要飯的。村裡幾乎家家養狗,每家的狗都是撒着養的,老吳的形象自然經常惹得狗兒圍着他咆哮,老吳對此毫不在意,看都不看這些狗們一眼。但是有一次一隻惡狗好像瘋了一樣呲牙咧嘴地朝老吳衝了過來,朝着老吳的大腿就要下嘴,就在狗嘴就要碰上老吳大腿的時候,誰也沒有看清老吳是怎樣擡起的腳,只見他的穿着布鞋的左腳準確無誤地踢在狗的下巴上,惡狗的上下兩排牙瞬間把舌頭咬了個對穿,當場閉氣而亡!

紅槍隊在龍吟河南岸如火如荼的時候,鳳鳴鎮鎮長張啓己和幾個富戶商量後請來武師教鎮裡年輕人練武術。武師姓蘭,長得膀闊腰圓,打起拳來虎虎生風。於廣源作爲出資人也去看過蘭武師的表演,但是他認爲蘭武師的花架子太多,如果讓武師和老吳過招的話,那個武師一定不是老吳的對手。老吳的功夫,簡捷而實用,很像當年自己的父親於繼祖的功夫。於廣源出外做事,只要有老吳隨從便可高枕無憂。

老吳自從於昭湘回到老家以來一直顯得極爲興奮,一天之內,他只要見到於昭湘一面,一整天都樂呵呵的。一天見不到於昭湘他就喪魂落魄,晚上難以入睡,兩個覓漢極力勸說也不管用。對於於昭湘的話,老吳言聽計從,他在別人面前是一個耄耋老漢,但是在於昭相面前卻像一個靦腆的孩子。

“湘兒一定是長得太像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影響了老吳的一生。”於廣源想。

因爲年齡的關係,於廣源早已不讓老吳乾重活了,只是讓他喂牲口而已,他於是整天呆在牲口棚和旁邊的小屋裡消磨時光。老吳極少外出,只是每到下大雨的時候常常獨自一個人偷偷不知道跑到哪裡,但是很快自己就回來。他向來不多說話,在街上見到別人和他搭腔,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鳳鳴鎮人歷來有不欺生的優良傳統,對於老吳,人們更是對他客客氣氣,畢竟他是於廣源家的覓漢。

別看老吳邋邋遢遢,卻做得一手好菜,尤其對於肉食,那真是一絕啊!鳳鳴山上多的是野兔,同樣的兔子在老吳手裡做出來那真是山珍海味一般。老吳做菜非常講究,兔子扒皮之後絕對不立即烹調,他一定要不辭辛苦從龍吟河挑來河水把扒皮的兔子浸泡一個晚上。經龍吟河水泡好的野兔渾身雪白,沒有一點血污,然後不管是煎炒還是烹炸,老吳樣樣俱精。當野兔半熟的時候,其香氣慢慢向四周溢去,讓無數的人爲之垂涎三尺!老吳平常時間很難見到他洗手洗臉,穿着也是邋里邋遢。但是每次做菜之前,他都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乾乾淨淨。如果有人問老吳一年刮幾次鬍子,只要弄清他做了幾次飯就知道了!做菜的老吳兩眼發光,神采奕奕,比正常人還要機靈十分。看老吳做菜實在是一種享受,他切土豆根本不用菜板,而是一手拿土豆,一手拿刀,土豆在他的手裡三轉兩轉就成了土豆絲,切的最細的一回是把一個土豆切成了五千多根土豆絲——有人當面數過!“能吃老吳一頓飯,豁出性命也划算”,鳳鳴鎮逐漸有了這種俗語。鳳鳴鎮闊氣一點的人家有喜事的時候都拿出十二分的恭敬請老吳幫着做菜,但是沒有一家請得動他,有時候人家讓於廣源幫着說和也無濟於事。不少人想偷學老吳的手藝,於是研究他使用的調料,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卻發現老吳使用的調料不過就是桂皮、丁香之類。

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三)第一卷_五十章 主僕和力土變金(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一)第一卷_二十一章 湖光山色兩相和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二)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二)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三)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一)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二)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一)第一卷_二十四章 刺頭兒做刺頭事(三)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三)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九十八章 膽大心狠手也辣(一)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二)第一卷_八十九章 風馳雨驟立腳跟(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一)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一)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二)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一)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三)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三)第一卷_四十八章 欠下錢來是大爺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三)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二)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三)第一卷_二十二章 山無陵江水爲竭(一)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一)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一)第一卷_七十四章 於昭湘義劫縣長(一)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二)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二)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二)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一卷_一三三章 徐燭獻計搶存糧(一)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三)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三)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一)第一卷_九十三章 桃花有意逐流水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卷_九十章 生日宴耀武揚威(二)第一卷_九十六章 衆志成城反掃蕩(二)第一卷_三十五章 閃電成親爲哪般(二)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三)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一)第一卷_五十章 主僕和力土變金(二)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一)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二)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四十七章 槐蔭侯功虧一簣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一)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一)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三)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二)第一卷_四十五章 人之*我靈芝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第一卷_四十六章 一隻猛虎鬥羣狼(二)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一)第一卷_一一九章 蝴蝶雙雙舞春風(一)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一)第一卷_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一卷_第七章 搬起石頭砸了腳(二)第一卷_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二)第一卷_第四章 於繼祖盡享天倫樂(二)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一)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一)第一卷_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卷_三十八章 商志英視死如歸(二)第一卷_十一章 拄杖侄子襁褓姑第一卷_十五章 韓晉點撥於昭秦(一)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二)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二)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三)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一)第一卷_十九章 徐明候論天下事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二)第一卷_九十章 生日宴耀武揚威(二)
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三)第一卷_五十章 主僕和力土變金(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一)第一卷_二十一章 湖光山色兩相和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一零六章 伊仁伍大限將至(二)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二)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三)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一)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二)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一)第一卷_二十四章 刺頭兒做刺頭事(三)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三)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九十八章 膽大心狠手也辣(一)第一卷_二十章 徐明候智對逼婚(二)第一卷_八十九章 風馳雨驟立腳跟(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一)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一)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二)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一)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三)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三)第一卷_四十八章 欠下錢來是大爺第一卷_一二零章 憶君清淚如鉛水(三)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二)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第一卷_九十五章 李琪天下第一覓(三)第一卷_二十二章 山無陵江水爲竭(一)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一)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一)第一卷_七十四章 於昭湘義劫縣長(一)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二)第一卷_二十八章 開店不怕大肚漢(二)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二)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第一卷_一三三章 徐燭獻計搶存糧(一)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三)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三)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三)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一)第一卷_九十三章 桃花有意逐流水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卷_九十章 生日宴耀武揚威(二)第一卷_九十六章 衆志成城反掃蕩(二)第一卷_三十五章 閃電成親爲哪般(二)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三)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一)第一卷_五十章 主僕和力土變金(二)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八十七章 何景泗死裡逃生(一)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二)第一卷_五十七章 兩利相權從其重第一卷_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二)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一)第一卷_四十七章 槐蔭侯功虧一簣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一)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一)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三)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二)第一卷_四十五章 人之*我靈芝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二)第一卷_四十六章 一隻猛虎鬥羣狼(二)第一卷_一百章 全軍上下齊扮豬(一)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一)第一卷_一一九章 蝴蝶雙雙舞春風(一)第一卷_一三零章 “從了”二字值千金(一)第一卷_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一卷_第七章 搬起石頭砸了腳(二)第一卷_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二)第一卷_第四章 於繼祖盡享天倫樂(二)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一)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一)第一卷_十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卷_三十八章 商志英視死如歸(二)第一卷_十一章 拄杖侄子襁褓姑第一卷_十五章 韓晉點撥於昭秦(一)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二)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二)第一卷_一一一章 靈秀山水多情種(三)第一卷_第六章 雛鳳清於老鳳聲(一)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一)第一卷_十九章 徐明候論天下事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二)第一卷_九十章 生日宴耀武揚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