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

韓琦抵達隴西的時候,已經是6月了,可是在此之前,他早在三四月份,就已經接了四路總管的職位,在鐵料生意確定,三司預計可以節約一大筆的時候,葉清臣雖然無法在資金上面,給他巨大的支持,卻可以方便的調動物資。

實際上,加上直接從大名鐵匠作坊獲取的,還有葉清臣輸送,韓琦能夠調動的資源是大大的增加。

接近2.5萬的長弓手,還有的大量的訓練用箭矢,這些消耗,三司都全包了,而且三司也用所有的能力,支持西北的這一戰,就物資上面,韓琦非常的充足。

長弓容易訓練,隴西這邊,本身就有弓箭手的基礎,以弓箭爲主,這不是說笑,在邊軍,廂軍,甚至是禁軍之中,大量集中有經驗,卻力量不足的弓箭手,本身只是的軟弓的使用者,一躍成爲真正的戰兵,這個誘惑,可不是一般。

隴西以作戰立足,對於戰功的獎勵,非常之高,滕子京的問題,就是把邊貿的一部分資金,用於士兵的賞賜上面,這本身就是一個潛規則,滕子京太不小心了,同時被政敵所利用,最終無奈貶謫。

韓琦當然不會犯他的錯誤,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中,之前是沒有達到標準,現在長弓的出現,徹底的降低了這個標準,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了。

戰兵,獲得戰功,更高的封賞,這纔是吸引衆多軍士投入的關鍵,而充足的後勤物資,又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給養,用伙食來激勵訓練,是最好的方法。

基礎,容易掌握的長弓技巧,再加上嚴格的訓練,最終長弓隊已經成型,所有的攻城和野戰的技術項目,都訓練完成,只等戰爭開始。

韓琦這邊在厲兵秣馬的時候,元昊卻是滿頭是包,遼國真的來了,而且是遼興宗率領10萬大軍,御駕親征。

他也沒想到,一系列的事情,最終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遼國已經出征了,他不可能退縮,作爲一個一生都在戰爭之中度過的帝王,元昊有自己的驕傲,三戰定北宋,贏下了立國戰爭,西夏在他的手上,也獲得了擴張。

遼國境內的党項族,是既定的路線,西夏狹小,党項立足,時間太短,人口並不多,大規模的掠奪漢人,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容易讓國內出現問題,那麼位於遼國境內的党項人,是天然的目標。

同時,遼國境內的党項人,也是受到了巨大的欺壓,一邊是最底層的牧民,一邊是主要種族,位列上層,誰都會選擇。

本身,元昊的方法是勾勾搭搭,慢慢的吞併,並且獲得部族,可是最終引起了遼國的注意,在党項叛亂的時候,派遣大軍,卻被元昊殺掉了,這也是一切的根源。

當然了,也有其他的事情,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元昊是一個君王,更是一個戰士,他立身之戰,就是在進攻甘州的一戰,他的父親打了六次,都沒有打下來,他一戰而成,以此奠定了繼承人的位置,然後一生之中,轉戰南北,很少敗績,這也是這個時代,三國之中,戰績最爲可怕的一個統帥,說是天然的將軍,毫不爲過。

在將軍的眼裡,迎擊是肯定的,一些必要的準備也是必要的,他很清楚,10萬大軍,並不是遼國的極限,作爲三國之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遼國有動用50萬,甚至是更高軍隊的實力。

在這一點上面,他甚至的要感慨,如果不是北宋頂在前面,不是在河北一線,牽扯了幾十萬的大軍,遼國稍稍動用更多的軍力,就不是他能夠阻擋的。

河北,不但是北宋防禦的重點,也同樣是遼國防禦的重點,雙方在這裡囤積了百萬大軍,長達百年的對持,在軍事領域,是非常少見。

強大的駐軍,拖住了北宋和遼國的力量,也給了西夏發展的機會,否則的話,無論是遼國,還是北宋,在沒有外部的影響,可以調動全部軍隊的話,西夏怎麼可能存活。

元昊是無雙名將,這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一點,克並不代表着他,可以以一敵十,實際上,無論是北宋跟西夏的戰爭,還是遼國跟西夏的戰爭,在軍事力量上,佔據優勢的,反倒是西夏。

一個只有五洲的小國,居然在軍力上面,壓倒了遼國和北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話,雙方都在跟西夏的作戰之中,充當了第三者的盟友的身份。

哪怕是遼宋之中最弱的宋,能夠調動20萬以上的大軍,還是最爲精銳的中央禁軍,那會是什麼後果。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在漫長的對持之中,軍費和人力都消耗在了河北前線,當經濟環境逆轉,災害天氣不斷的情況下,又有了昏君,一切都無法挽回,強悍的,可以跟遼國和西夏的重騎兵爭鋒北宋禁軍,真的就變成了儀仗隊了。

現在一切還來的及,仁宗不但擁有璀璨的文臣,也擁有一批能文能武的儒將,更有還沒有徹底沒落的將門,開國的將門,或許已經腐朽,可是新成長起來將門,卻成爲了中流砥柱,更別說,狄青這個不世的名將還在。

這一點,元昊根本不知道,他還沒有意識到,北宋準備向他下手。

在立國三戰之前,元昊或許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爲,當時北宋是主攻的,當立國三戰之後,伴隨着軍事上面的大量失利,伴隨着重要軍事的區域的佔據,北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攻擊西夏的能力,戰略態勢逆轉。

元昊是軍事天才,也很注重於情報收集,可是,韓琦做的更好,他所在的隴西,距離西夏前線,最少有千里之遙,對於步兵爲主的北宋而言,要調動,並不容易。

前線的軍力,自保有餘,攻擊不足,重要的兵力都是放在內線,準備隨時支持,這是一個防守態勢。

在元昊看來,或許北宋並沒有得到,西夏跟遼國大戰的消息,或許,已經準備簽訂的合約,給了他信心,或許,是遼國的壓力,總之,元昊在這裡犯錯誤了。

元昊忘了一點,北宋也是有馬的,雖然不是什麼軍馬,沒有可能上陣廝殺,可是在極端的前提下,大量調動,還是沒問題。

同樣的,早在幾個月之前,韓琦已經在準備了,大量物資,孤注一擲的送往了邊境。

如果,在這個時候,元昊派遣大軍,對北宋邊境,進行攻略的話,效果肯定比拿到遼國的一點點部族強的多。

長弓隊的好處衆多,這也是韓琦毫不猶豫的普及長弓隊的根本原因,這也是手底下的驕兵悍將,從來都不拒絕的根本原因,連貴爲將門,守衛北宋西北邊陲的種家和楊家,都認可的前提下,這一切順利的鋪開了。

長弓的種種優勢,如果說有一個唯一的弱點,那就是,對於後勤的要求巨大的。

長弓的威力,來源於強大的動力,箭頭和長度,是關鍵,西北連樹木都很少,箭頭箭桿,都是加工好,送到了邊境。

同短弓不同,長弓的箭的重量,比短弓差不多重了一倍左右,再加上在戰鬥中,三四倍的射速,帶來了長弓巨大的消耗,如果後勤沒有保證的話,長弓,根本無法做持久戰。

韓琦的打算是,一旦西夏跟遼國,在賀蘭山,打成一片,新組建的15個軍的禁軍,將會兵分三路,共同攻擊夏州,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繼續攻擊興慶府,以直搗黃龍的方法,瓦解掉西夏。

4萬人左右,8萬匹馬,還有大量的輜重車隊,現在,大部分的後勤物資和民夫,都已經抵達邊境的,在三個地方緩慢的聚集。

這是最佳的瞞天過海的方法,民夫不同於軍隊,調動起來更加隱秘,更加不引人注目,當然了,唯一的弱點,就是,把大量的物資,還有沒有多少抵抗能力的民夫,丟在邊境,如果遭到西夏大規模的攻擊,那麼損失慘重。

韓琦這麼做的原因,就是有情報的支持的,在調查了西夏和遼國的情報,雙方的主力,最少是一大部分的主力,都集中在遼國和西夏的邊境,遼國的先鋒,距離金肅城,已經不足600裡了,對於全是騎兵部隊的蕭惠部來說,可能要三天,就抵達金肅城。

遼國的強大,這是西夏和北宋都清楚的,御駕親征,其中包括了最爲精銳北院,南院,還有鐵林軍,這些精銳部隊,不是遼國軍力的全部,卻是很強大,元昊哪怕是本土作戰,可是實力上面的差距,讓他不得不全力以赴。

這種情況之下,連桀驁不信的元昊,都主動的向北宋求和的,爲此不惜把條件一在降低。

換成之前,北宋是求之不得的,減少西北的支出是終點,可是現在,必須要從這一戰之中,獲得足夠的好處,滅亡西夏是最高的想法,最不濟,也需要佔據戰略上面的優勢,保證不被西夏主動進攻。

在這種的情況下,看起來冒險的舉動,卻成爲了節約時間,增加效率的最好的方法,現在,一切都要看另外一邊,遼國方面發展,特別是身爲死間周文秀,在這一戰之中,能夠做到多少。

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
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