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

這中間軍方爭奪最多的,就是目前留守的定海軍的最高將領薛玉。

軍方將領,因爲歷史的關係,雖然定海軍在成立的初期,接受了一部分的廂軍,可是廂軍是一個什麼層次,除非是達到了評判資格,能夠晉升爲禁軍的那種,其他的,就只能夠算的上民夫。

就算是廂軍的那些將領們,也不算什麼,可是在趙信的身邊,還有一批的宮廷守衛,不說的孫吉這樣的待御器械,就算是薛玉這樣的統領,在軍方的級別也不低。

先入爲主,信任的關係,再加上本身的實力的,四大護衛,幾乎都成爲了軍方的高層。

在孫吉已經前往琉球,成爲了琉球軍方的第一人的時候,很自然的,薛玉就成爲三人之中的佼佼者,成爲了軍方的第一人。

在之前,軍方只有一個不足2000人的隊伍,最多,位於定海軍岸邊的衆多的棱堡,由軍方來管理,雖然級別不低,可是整體的實力卻不強。

對於定海軍而言,首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生產,賺到更多的錢,才能夠逐步的發展。

可是在開發琉球之前,定海軍的資本優勢,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有餘力發展的時候,定海軍的軍方,得到了足夠的投入。

無論是歷史,還是未來的發展,軍隊,都是定海軍最爲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否重要,無論花費多少,趙信都不可能放過軍隊的。

在之前,趙信讓孫吉來管理,在孫吉去了琉球之後,交給了薛玉,這兩個人,都是在卡牌系統之中看過的,忠誠度超過90的。

趙信沒有嘗試過,九成以上的衝程度代表着什麼,可是根據一般的觀察,9成以上的,忠誠度都相對比較的高,一般情況之下,不會出問題。

孫吉曾經參加過一次海戰,這一次對海盜們的戰爭,當時,薛玉雖然沒有去,可是他認真的學習了孫吉的作戰記錄。

在對海盜的攻擊上面的,主力並不是艦船,是孫吉帶領的陸軍,沒有陸軍登上島嶼,就不可能有最終勝利。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陸軍似乎還是最重要的軍種,可是在敏銳的孫吉看來,他知道水軍在的整個定海軍的作用,一個島嶼,如果沒有了海軍,單憑陸軍,只能夠守衛不能夠進攻。

跟隨在趙信周圍的這些守衛,以孫吉和薛玉的關係最好,他們也在閒聊之中,逐步的探討接下來的路怎麼走,在跟隨着趙信來到了苗家莊之後,幾乎,他們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趙信隱退,假死託生,這對於趙信來說,是金蟬脫殼的一步,可是對於他們的跟隨者來說,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比如說,跟隨着趙信,最初的人來說,他們清楚趙信的身份,這種情況下,只要他們離開了趙信,又能夠去什麼地方,就算是仁宗也護不住他們。

再加上趙信對他們非常的好,不知不覺之下,忠誠度就刷的非常的高,所以就死心塌地的跟着趙信來幹。

作爲趙信最信任的人之一,就算是周重他們,都沒有孫吉他們被趙信信任,因爲能力的關係,目前琉球的負責人是周重,可是一定程度上面,槍桿子是掌握在的孫吉的手中。

一旦周重有什麼變數,孫吉就可以迅速的反映過來,這對於琉球的穩定,非常的重要。

孫吉等人很明白趙信現在的情況,趙信的身份,他的出身,決定了他肯定不可能平庸下去。

其他人對於定海軍根本就不瞭解,北宋的中樞,根本不知道,趙信在定海軍,到底做出了多麼可怕的一個洪水猛獸,可是作爲一直都跟隨着趙信的手下,他們很清楚這一點。

打仗的話,無外乎錢和糧,再拓展一下人口,現在的定海軍,除了人口還有所欠缺,對於子民們的照顧還不太足夠之外,其他都已經足夠的強大了。

在北宋整個中樞的財政,不過是獲得2000多萬貫的資金的時候,定海軍的財政收入,早已經突破了3億貫,這幾乎是北宋15倍。

同樣的,伴隨着定海軍的城市擴張,對於人口的需求越來越強大,從130萬到200萬的變化,不過是半年的時間,定海軍有足夠的實力,承接這麼多的人口的,而在關鍵時刻,這些人口,都會成爲軍隊的一部分。

在薛玉看來,趙信別無選擇,龐大的,賺錢無數的定海軍,必將成爲了某些人心中的香餑餑,就算是葉清臣,在知道定海軍這麼賺錢的前提下,都不會放過定海軍,未來,定海軍的發展,幾乎必然,要走上對抗的道路的。

在目前的前提下,對抗是不可能的,趙信也做的非常好,刻意的避開了這些的這些情況,低調的發展,這是最正確的選擇。

趙信除非準備扛着整個北宋開戰,不然的話,幾乎必然,不能隨便的伸手,要把觸角伸到海上。

出身貴族孫吉,不希望整個北宋生靈塗炭,趙信的選擇,或許不是最佳的選擇,是卻是最溫和的選擇。

從跟隨着趙信之後,來到了定海軍,如果不被仁宗召回的話,幾乎不可能再上場作戰了。

仁宗會不會徵兆,幾乎是不可能的,趙信的身份,在普通民衆的眼裡,那就是定海侯,定海軍的節度使,可是在中高層,只要是2品以上的大員哪裡,幾乎不是秘密。

或許,在其他的朝代,重視倫理道德的,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面,存在着一些的固有的理念,比如說,立長立嫡。

可是在北宋,因爲子嗣的關係,真的不存在什麼爭奪的,北宋一朝,兄死第繼的有,過繼的有,好幾代,都只有一個繼承人的也有。

比如說仁宗,真宗一直都沒有子嗣,在絕望的時候,仁宗出生,他也就成爲了繼承人,可是如果沒有仁宗呢,或者說,仁宗當時沒有得到支持,還真的就不好說,誰作爲皇帝。

趙信作爲皇子,在已經退出的前提下,沒有人會把心思放在他的身上,如果說,只有一個人的話,還有可能,但是8個人,共同的培養,選擇最出色的作爲繼承人,這一點,可以選擇的餘地太多了。

孫吉哪怕再怎麼的出色,哪怕是如同狄青那樣的戰神,也沒有生存的空間,跟別說他不是。

狄青這樣的人,說犧牲就犧牲了,北宋的文武之爭,簡直是殘酷到了極點,文人和政客,不會以爲,一個絕世名將死了就可惜了,在他們看來,文人才是最珍貴的。

作爲一個戰士,失去了戰場那是可悲的,孫吉當然不願意作爲趙信的護衛存在,那麼轉向海軍,就是最正常的選擇。

孫吉已經出手了,他作爲琉球軍方的最高將領,負責整個琉球海陸軍,已經前往琉球了,薛玉就當仁不讓的接手了孫吉留下來的權利的。

孫吉參加過海戰,薛玉沒有參加過,當時,只有一個人能夠前往,薛玉也沒有意識到,海戰的重要作用,也就沒有參加,實際上,他相當的後悔。

好在,孫吉把整個戰爭的一切,都告知了薛玉,讓孫吉明白了的海軍艦船的可怕。

到了薛玉的這種程度,除非他本人不想,否則,要了解任何一艘戰船的戰鬥力,那是沒有問題的。

在之前海戰之中,風帆的短暫出手,讓孫吉看到了風帆戰艦的可怕,在之後的,也特別的介紹了薛玉關注,薛玉在認真的瞭解了之後,才明白這個風發汗戰艦的強大。

36個的弩炮,加上了裝填裝置,讓弩炮可以被兩三個人操縱的,這樣可怕的武器,可以越過數裡進行攻擊,這是普通牀弩無法想象,純鋼製作的弩炮,他個體的強橫,已經相當可怕了,36個齊發,威力絕對不小。

在趙信離開了之後,薛玉成爲了軍方的第一人,他在秉承了的孫吉的理念之餘,對於海軍,也是投入了全部熱情。

薛玉的想法,幾乎代表着大部分將領,可是那一艘戰船,最終去了琉球的,連曾經掌控的張忠和都沒有掌握,更別說他們。

軍方一直都在謀求着更多的戰船,可惜之後的3艘,基本上,都改造成了其他的船隻,趙信給出了明確的信號,最近的時間之中,不會支持海軍,薛玉不是一個願意爭奪的人,他在知道了趙信的心意之後,開始退縮了,在定海軍目前的盤子之中,認真的發展。

琉球的開發,除了大量的人員之外,還有軍隊,抽調了定海軍幾乎全部的熟練軍隊,剩下,都是在民兵,還有志願兵之中抽取的,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夠排上用場。

孫吉已經離開,唯一的一艘戰船,也從定海軍前往的琉球,這關係到未來的戰略,無從的反駁,在薛玉看來,他應該吧人訓練好,等待着未來,戰艦的擴張。

或許是太過專注的關係,薛玉把心思更多的着眼於軍隊的訓練,他根本不知道,運河上面興建了這麼多的船廠,還有這麼多的船。

這些船的性能,薛玉不知道,可是經過了差不都一個月的修改,這些船的性能,怎麼也比之前的船強大的多。

薛玉的出售,也代表着軍方的意思,軍方當然希望,這是戰艦,一艘36門弩炮的戰艦,就展現了那麼強大的威力,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十個艘,會形成一個團隊,所展現的力量,肯定是壹加壹大於二的力量,到時候,定海軍在海上,將會不懼怕任何人的挑戰。

軍方的意圖非常的明確,增加海軍的戰鬥力,以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挑戰,這個挑戰,可能是來自於大陸,也可能是來自於海盜。

軍方的加入,讓整個的情況亂了起來,政務方面,工業局是反對的最強烈,他作爲工業生產的協調者,很清楚海運對於定海軍工業的作用,他們更希望他投入到運輸之中。

這兩者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理由最明確的,就是保障局,整個從定海軍的穩定下來才成立的部門,對於定海軍的各項事務,都沒有多少的管轄權,他的唯一作用,就是買買買。

定海軍是一個島嶼,本身,是沒有任何的產出的,這就決定了,他的大部分資源和原材料,都依託於運輸。

沒有原材料,最多工廠停工,這對於定海軍來說,只是蒙受着工資的損失,可是如果沒有了生活必需品,那個麻煩就大了。

趙信很清楚,未雨綢繆的好處,對於定海軍而言,糧食,生活必需品,這是最重要的東西。

沒有原材料,最多定海軍沒有辦法繼續生產,繼續的創造利潤,可是沒有了糧食,那就可怕了。

定海軍看起來只有一縣之地,這個土地,在北宋看來,最多就是10萬人,實際上,整個北宋中樞,也是這麼看待定海軍的,以爲定海軍沒有什麼發展,根源也在這裡。

可是現在的定海軍,已經擁有了200萬人,雖然,常駐丁海軍的微乎其微,可是總人口高達200萬人,這個非常可怕。

哪怕一個人吃兩升的糧食,200萬人,一天下來,就是4萬石,一個月高達120萬石,這個銷量非常的驚人,一旦定海軍的運輸線被堵住,以定海軍的現狀,可能支持不了3個月的時間。

保障局的要求很簡單,不但是現在的20艘船,甚至未來的,一年之間,定海船廠的產出,都必須要納入到保障局,必須到保障局的運力,達到了30萬料以上,纔可以解除這個命令。

三個部門,權利不一,可是每一個部門的理由都非常充分,特別是保障局,他們出於整個定海軍生死存亡的高度,似乎更加的有理由。

三個部門,誰也說服不了誰,相互之間,也沒有所謂的管轄權的關係,最終,爭吵不休,甚至影響到了定海軍的辦公效率,在調節幾次的無果的前提下,最終官司打到了趙信的頭上。

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十二章 蠻橫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
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十二章 蠻橫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