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私塾

九月十四這天, 衆人吃過了晚飯, 拿着竹凳坐在院子裡乘涼。

“爹, 明兒我孃家爹說要過來一趟, 有事跟你商量。”方氏想了想, 笑着對顧明良說道。

“成, 那明兒你就別下地幹活了, 在家裡等着,等親家一來,就去地裡找我就是。”

“哎, 好嘞。”

爽快地答應一聲,方氏就不再多言。

隔日,辰時剛過, 顧家就來了客人, 來人正是方氏的父親方守華。

方守華是里長,管着周圍的這幾個村子, 因而行事說話之間還帶着幾分傲氣。

“親家來了, 快坐。”顧明良聽到消息, 就從田裡趕了回來, 一面招呼方守華, 一面讓二妞趕緊端水。

“倒是不用太麻煩, 我這坐一會就得走,說是謝家村的堰塘不知道被誰挖了,還得去看看呢。”

方守華擺了擺手, 笑着說道:“親家, 不瞞你說,今天我來倒是要跟你商量個事兒。”

“什麼事?”

“前些日子云濤那孩子到家來玩,我看着我這外孫是個讀書的料子,這幾天反覆琢磨一件事,今天來跟你說說。”

聽了這話,顧明良身子一頓,隨即不露聲色地問:“你的意思是?”

“我看那孩子在顧家族學裡唸書也是學不出個什麼,怕是浪費功夫。”方守華直言道:“我想着是不是把他送到城裡去念書。”

“城裡?”

“不錯,我聽說縣城裡的學堂,那都是秀才坐館,哪一個不比村裡的族學強?”

“只是前些日子我們族學裡的先生跟我談及,說是雲濤什麼蒙學都還沒學完,這樣去城裡唸書,是不是太早了?”

聽到顧明良的話,方守華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我說親家,你想的也太多了,城裡的孩子難道就不學三字經了?雲濤去了城裡,也是可以繼續念現在學的書。”

這話倒是實在的。

顧明良在縣裡當差的時候,就聽說過城裡孩子從四歲就開始啓蒙進學讀《三字經》。

“跟你說實話吧,我有個認識的人,跟城裡姓何的秀才關係不錯,這何秀才在城裡辦學,因而我想讓那人去向何秀才舉薦雲濤,讓孩子能去城裡唸書。”方守華說道。

城裡的學堂自然是不像鄉下這樣好進。

一般進學堂唸書,先要經過先生的考校,只有先生滿意了,才能成功入學。

顧明良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故而方守華這樣一說,也有些心動起來。

若是有熟人相幫,那麼顧雲濤進學的機會自然要大上許多。

“至於束脩,我拿出五兩銀子,就當給外孫唸書用了。”方守華爽快地說道。

五兩銀子並不算少了,還是用在顧雲濤這樣一個外孫身上,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

“先謝謝親家爲雲濤着想,只是這事還得等家裡人齊了,再一起商量才行,等隔兩日再給你答覆吧。”顧明良想了想,說道。

方守華知道他家裡兩個兒子,兩個孫子,也並不着急,只是說道:“應該是要商量才行,只是機會難得,別誤了孩子的前程。”

又說了幾句話,方守華見話已經帶到,就告辭先走了。

這裡只留下顧明良一個人陷入了猶豫之中。

若說這還真是個難得的機會,畢竟能去城裡唸書是十分不容易的。

城裡的先生學識廣博,講學也比鄉下強些,去城裡唸書,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考上秀才。

但是家裡有兩個孫子,又偏偏都是兩個兒子的獨子……

過於偏了誰都是不好。

若是讓大孫子去念書,那麼小孫子怎麼辦?

但是兩個孫子都去,家裡又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來。

顧明良糾結了一番,也是不知該如何決斷。

剛巧這天是十五,衙門裡發俸錢和休假,晚上顧長榮也會回來,到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着看吧。

隨着兩個孫子都長大了,且又都入了學,顧明良也慢慢發現,這兩個孫子看着都是聰明的,因而每次有什麼關乎顧雲浩、顧雲濤學業上的事,他都十分謹慎。

生怕自己做錯了決斷,誤了孩子的前程,讓顧家損失一個秀才。

顧長榮回來的比較早,除了每月的俸錢外,他還拿買了一掛五花肉,另外給孩子們也買了點零嘴。

與顧明良不同的是,顧長榮雖然也只是買了兩包的量,但也分成了五個小份來裝,當然顧雲濤、顧雲浩兩人要分的多些,大妞她們三姐妹要少一點。

不過這也很是值得讓幾個孩子歡喜了。

這天晚上,大娘方氏面色更是溫和了許多,幹活一回到家,也不喊累,直接就奔到竈房裡做飯,平時做飯的二妞、三妞,也只在一旁稍微打打下手,燒燒火之類。

方氏的手藝雖然趕不上大妞,但也是很不錯的。

炒了一大盤土豆絲,又做了一碗紅燒肉,外加各色的野菜一拌,晚飯也就做好了。

“三妞,去叫人吃飯。”

方氏一面吩咐三妞,一面開始收拾桌子端菜。

顧家人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一家人經常在吃飯的時候聊天說笑。

見着衆人都在,顧明良開始說方守華白天提到的事情。

“這去城裡唸書,花費肯定要比族學裡大些。”顧明良說道:“每年給先生束脩要三兩銀子,到時候一日三餐也應該要在學堂裡買來吃。”

聽了這話,大家陷入了沉默。

三兩銀子的束脩,還不管飯食,這倒真的不便宜。

要知道他們家裡現在收入算不錯的,最多每年也只能存十五兩左右。

三兩銀子的束脩,再加上飯食以及筆墨紙硯的開銷,一年怎麼就要花掉近十兩銀子。

很明顯,家裡現在的收入,是不能同時讓兩個孩子都去城裡唸書的。

但若是隻讓顧雲濤去念書,不讓顧雲浩去,那也是不行的。

因爲想到這個原因,所有人不知道該怎麼決斷了。

“爹,娘,我孃家爹說,讓雲濤去念書,他給出五兩銀子,加上我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孃家給了十兩銀子的壓箱錢,我想一併拿出來給雲濤當束脩,前五年的束脩應該是不愁的。”

見衆人都沒有反應,方氏有些着急了,忙道:“只是飯食和筆墨紙硯的花銷,要比在族學裡大一些。”

她孃家得家底要比顧家豐厚些,當初嫁入顧家,帶了些壓箱錢,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這麼多年,也沒人去過問和在意過這筆錢。

但是沒想到居然有十兩這麼多,而且方氏就這樣拿出來給顧雲濤唸書用。

照理說,媳婦的壓箱錢那都是私產,婆家人都是不能用的,但若是其本人願意拿出來給自己的子女用,也很正常。

聽到方氏這樣說,顧明良就有些心動了。

若是少了束脩的開銷,那麼每年到城裡唸書,花費應該不超過七、八兩……

“爹,我看就讓雲濤去吧。”

一直不吭聲的衛氏,突然開口說道:“家裡現在一年比一年強,應該還是能供的起,咱們還是不能爲了省錢,就誤了孩子的學業。”

聽着衛氏這話,方氏自然是感激萬分,忙跟着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這兩妯娌也是很少這麼意見一致。

見着衛氏發話了,顧長光也自然也是沒有意見的。

他本來就對孩子唸書這些事,是一百個全力支持,加上又是自己的親侄子,他哪有不心疼的。

不過爲着不讓女人孩子跟着自己吃虧受委屈,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是聽衛氏的,現在見衛氏也贊同,他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爹,既然大嫂她爹說了,能託人舉薦入學,這也是個難得的機會,還是讓大娃子去纔是。”

“二弟……”

顧長榮原本以爲首先出言表態的會是母親李氏,卻不想居然是二房兩口子,當下心裡瞬間被兄弟親情給暖的感動不已。

“二弟,弟妹,你們放心,等幺娃子十歲的時候,也送到城裡去讀書。”

“行,大哥,有你這話就夠了。到時候幺娃子的束脩也是我們二房自己出。”衛氏立馬含笑應下。

顧雲浩見着衛氏高興的樣子,也不由心裡暗贊。

有個聰明的又一心爲自己着想的娘,還真是他的運氣。

居然就這樣趁着顧雲濤去念書的機會,把他今後進學的事情解決了?

第174章:學弟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39章:決斷第96章:京城第189章:大廈傾覆第170章:難對付第143章:風波第29章:選擇第158章:右相之爭第169章:君子之間第156章:所謂‘黨派’第133章:聖心第10章:秋收第97章:他鄉故知第18章:私塾第19章:自己的書第50章:筵席第44章:院試第156章:所謂‘黨派’第55章:二妞婚事第38章:發案(捉蟲)第120章:豪賭第89章:榮光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74章:學弟第124章:回鄉第154章:難題第183章:老禍害第20章:救人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83章:鄉試第138章:稅改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10章:秋收第117章:宮門第178章:不太平第77章:表妹第8章:認字第136章:冠禮第26章:學業(捉蟲)第134章:戶部事端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44章:死諫(二更)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57章:府城講學第36章:府試第24章:拜師(捉蟲)第187章:君臣默契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94章:新婦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47章:成爲師徒第57章:府城講學第75章:脊樑(二更)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57章:府城講學第167章:李文旭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122章:奪魁第120章:豪賭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15章:名次第26章:學業(捉蟲)第203章:突來變故(三更)弟2章:家常(捉蟲)第112章:新帝第151章:哥也是有脾氣的(捉蟲)第83章:鄉試第160章:彈劾第153章:考量第30章:縣試(捉蟲)第70章:不畏浮雲(二更)第25章:同窗第138章:稅改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31章:放榜(捉蟲)第165章:當年會試第58章:書院讀書第194章:爭奪(三更)第43章:赴考第101章:搬家第11章:開始唸書第120章:豪賭第61章:初治水患第172章:交易第79章:桃花運第7章:意外第175章:分散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200章:託孤(三更)第196章:七年(二更)第58章:書院讀書第70章:不畏浮雲(二更)第81章:親事(二更)第159章:該動手第50章:筵席第161章:顧忌
第174章:學弟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39章:決斷第96章:京城第189章:大廈傾覆第170章:難對付第143章:風波第29章:選擇第158章:右相之爭第169章:君子之間第156章:所謂‘黨派’第133章:聖心第10章:秋收第97章:他鄉故知第18章:私塾第19章:自己的書第50章:筵席第44章:院試第156章:所謂‘黨派’第55章:二妞婚事第38章:發案(捉蟲)第120章:豪賭第89章:榮光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74章:學弟第124章:回鄉第154章:難題第183章:老禍害第20章:救人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83章:鄉試第138章:稅改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10章:秋收第117章:宮門第178章:不太平第77章:表妹第8章:認字第136章:冠禮第26章:學業(捉蟲)第134章:戶部事端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44章:死諫(二更)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57章:府城講學第36章:府試第24章:拜師(捉蟲)第187章:君臣默契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94章:新婦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47章:成爲師徒第57章:府城講學第75章:脊樑(二更)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57章:府城講學第167章:李文旭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第67章:喜事不斷(二更)第122章:奪魁第120章:豪賭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15章:名次第26章:學業(捉蟲)第203章:突來變故(三更)弟2章:家常(捉蟲)第112章:新帝第151章:哥也是有脾氣的(捉蟲)第83章:鄉試第160章:彈劾第153章:考量第30章:縣試(捉蟲)第70章:不畏浮雲(二更)第25章:同窗第138章:稅改第33章:顧雲浩的志向第31章:放榜(捉蟲)第165章:當年會試第58章:書院讀書第194章:爭奪(三更)第43章:赴考第101章:搬家第11章:開始唸書第120章:豪賭第61章:初治水患第172章:交易第79章:桃花運第7章:意外第175章:分散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200章:託孤(三更)第196章:七年(二更)第58章:書院讀書第70章:不畏浮雲(二更)第81章:親事(二更)第159章:該動手第50章:筵席第161章: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