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

第二回

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

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財定親事。

原來這老和尚是廣園寺方丈,因出外訪友,路過黃河邊救了許秀京。這和尚法名印然,當下印然和尚領着許秀京在路上走了兩天,這天來到寺裡,印然長老親自給許秀京行戒,並給他起名法慧,印然方丈見發慧性情正直,又有才學,就讓他當了大徒弟,不到兩年印然方丈因病圓寂,法慧便當了方丈,一晃多年過去了法慧和尚已是道深學淵的高僧了。

且說法慧給小彥紅診脈看病時見彥鴻長的眉清目秀,活像自己的兒子許存孝。坐在禪房心思不定,不由的想起了家中的妻子史雪妹和兒子存孝。心想這多年來沒和家中通過音信,也不知她母子怎樣了。法慧回想了一會兒,不覺笑道:“我已是佛門弟子還思念這些凡事做甚?”於是萬心歸一聚精會神閉上雙眼打坐起來,第二天一早法慧來伙房看彥鴻,見彥鴻在睡覺,摸了摸他的頭已經退了燒,便對智光道:“這孩子醒了你可問清他父母姓名,等衆弟子吃好飯後你就下山到他家去告訴他父母,就說孩子在廣元寺養病,叫他們父母親放心,等病好了就送他回家。智光答應。法慧又從葫蘆裡倒出幾粒藥丸交給智光,吩咐他等孩子醒了讓他喝下,囑咐完了回禪房而去。

再說孫氏見烏雲滿天,颳起了大風,眼看天要下雨,盼望彥鴻早點回家,工夫不大就下起了大雨,孫氏着急,有心去找兒子,又想雨下的這麼大丈夫陳興又不在家,心想等雨住了再說,誰知等了一會雨不但沒停反而越下越大。一直到天黑還沒停下來,這下孫氏可真着了慌,叫了兩個相好的鄰居打着雨傘提着燈籠往山裡找去,到了山下四周黑的對面看不見人,道路泥濘無法上山尋找,孫氏喚了一會無人答應,鄰居勸孫氏回去,等明天再來尋找,孫氏無奈,只好和衆人回去,這一夜孫氏愁的沒閤眼,天還沒大亮孫氏一直跑到縣衙,找到陳興把兒子彥鴻昨日上山拾柴到現在還沒回來說了。陳興一聽大吃一驚,急忙和孫氏直接往山裡找去。走到半路上一個和尚從對面走來,陳興上前施禮說道:“請問師父可曾看見一個拾柴的孩子?”那和尚一聽住下腳步把陳興和孫氏打量了一下說道:“你們倆人可是陳彥鴻的父母?”陳興和孫氏一聽說道:“正是,師父怎知我們?”原來這和尚就是智光,他正要去找彥鴻的父母,恰巧在半路遇到。智光笑道:“ 我正要去找你們,”接着把彥鴻在廣元寺裡的事情說了一遍,又道:“我師父法慧特意讓我到你家告訴你們,也免的你夫妻掛念,陳興兩個口子一聽大喜,說道:“多謝師父留住小兒,這樣我夫妻也就放心了。就請師父回去替我夫婦致意方丈,我夫妻改日再來拜謝。”智光回去後,陳興對孫氏說道:“我們回去備些禮品再到寺裡看望,方顯的我夫妻有禮了。”孫氏點頭。第二天孫氏到街上買了些新鮮瓜果,並備了些香紙和孫氏一同來到廣元寺,智光見他們來到,從禪房出來。陳興和孫氏見一個道貌岸然的和尚從裡面出來,知是方丈便一齊彎腰施禮,說道:“多謝師父費心關照小兒,我夫妻感激不盡。”法慧雙手合胸念聲“阿彌陀佛”我們出家人以慈悲爲本,何言感謝?陳興便和孫氏到大殿拜了佛像燒了香紙回來和法慧到伙房來看彥鴻,這時小彥鴻的病已經改好了,正在牀上坐着想告辭和尚回家,一見方丈領着父母來到從牀上跳下來拉住父母的手高興的不得了,孫氏不由得也歡喜的掉下眼淚來。正是:“一日不見如三秋,世上難此骨肉情。”法慧見他母子如此情重,點了點頭叫他們都坐下,吩咐智光端上茶來,對陳興和孫氏說道:“我看此子天廷飽滿,雙目明亮,必定聰慧,日後定成大才,在家中可曾入學唸書?”陳興一聽長嘆一聲默然不語,孫氏說道:“師父不知,我們貧苦人家生活都顧不上,那裡還有閒錢讓他進學堂唸書?只有每天讓孩子上山拾柴將就度日,我們也無辦法,實在也難爲孩子了。”說着又掉下眼淚來。法慧聽了沉思一下說道:“施主如不嫌棄,老曾願收他爲徒。”孫氏一聽和尚要收彥鴻爲徒,慌忙說道:“這可使不得。”法慧說道:“婦人誤會了我的意思,我收他爲徒是教他學習功課、文章、經諭。不是讓他出家當和尚,想當年老僧也在朝中爲官,後來我纔出了家,你們夫妻如願以讓彥鴻留在我身邊,老僧會把他教育成才的。好歹寺內有的是柴米,也不在乎他一口吃的,這樣方不會耽誤了孩子,還是孫氏心眼來的快,等方丈把話說完,急忙站起身來拉住陳興給和尚施禮道:“我夫妻願意讓小兒彥鴻認大師爲師。只是讓師父費心了,我們無法報答。”說着又叫彥鴻快來拜謝師父,小彥鴻倒也乖巧,趴在地上給方丈磕了個響頭說道:“多謝師父收下學生。”法慧大喜,雙手扶起彥鴻說道:“真是個好孩子”又對陳興和孫氏說道:“你們只管放心好了,在老僧身邊,他當然受不了委屈。”陳興和孫氏見兒子有了老師自然歡喜,又囑咐了彥鴻一番,兩人這才告別方丈高興的回了家。

陳彥鴻在廣元寺跟法慧學習,法慧想起當年上京趕考時妻子史雪妹帶着兒子送出門外,那時兒子跟現在的小彥鴻差不多,模樣長得很像,這多年來早把他們母子忘了,如今收下陳彥鴻爲徒,視如親子,命僧人到城裡買回四書五經唐詩等、、、、、、又把自己滿腹經綸儘教與他。陳彥鴻本來天資聰明,過目不忘,不到兩年光景,竟能作詩答對,出口成章,把法慧方丈樂的心花怒放,暗思,此子長大以後定成人傑。

陳興夫妻平日也不斷到寺內看望,見兒子認真學習,刻苦攻讀,言語行事彬彬有禮,心裡暗暗感激法慧,因此每次去寺內看望總帶些瓜果豆腐之類的素品,以表他夫婦的一點心意。

一晃五年過去了,陳嚴鴻長到十二歲時懷來縣考童生,陳興回家和妻子商量,想讓兒子考試,孫氏說道:“我們去請法慧師父看他意下如何?”兩人來到廣園寺見了法慧方丈,陳興把縣裡開考場錄取童生之事說了,法慧聽了說道:“讓彥鴻入場也好,一來可開眼界;二來尚能考中,大小也是個功名,於是把彥鴻叫到跟前說道:“縣裡開考場錄取童生,你可去報考,這是你第一次考試,定要考好。”彥鴻點頭道:“謹慎師命。”於是辭別師父和師母一道回家,第二天陳興帶着彥鴻來到考場把他安頓好後自回縣衙,這時全縣少年童子也都趕到,知縣親任考官,考畢,童子們自回家中,彥鴻和父母說了一遍,第二天仍回寺裡,過了幾天縣裡貼出榜文,陳興聽說,趕到那裡去看,卻見榜下早己站滿了人,他擠進人堆,雖說識字不多,但彥鴻的名字還是認得,他往榜上一看,見頭一名正是陳彥鴻的名字,陳興見自己的兒子得了第一名,心裡着實高興。回到家中對孫氏說了,孫氏自然也歡喜,第二天跑到集市上買了一籃子雞蛋往寺裡送去,見了方丈說道:“彥鴻能考中第一名,這全是師父之功也,我夫妻深感師父之情。”法慧說道:“嚴鴻考中,正在我預料之中,你們家中貧寒,往後來寺內再不要破費買東西了,老僧也不是外人,只因塵念未斷才收他爲徒,若日後彥鴻能成了功名爲國爲百姓出力,也了卻我一番心願,孫氏點頭回去。

卻說小李莊村南六裡地有一大村趙家莊,村中有一大戶姓趙名廣清,趙廣清田園衆多,家景豪富,人稱員外,這趙員外年近六十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志男小姐,生女兒那時趙大清和夫人朱氏說道:“我一生行善,可卻乏子無後,這大概是天意,當絕我趙門,夫人半路生個女兒我也高興,就給她取名志男如何?“朱氏說道:“志男不像閏女名字,老爺怎麼給女兒瞎起名字?”趙廣清笑道:“我就拿女兒當兒子,願她長大以後不以紅顏薄命,能像男子頂立門戶,纔不會使我趙氏家業衰落。”朱氏聽了嘆了一口氣說道:“就依老爺罷了。”這趙廣清中過舉人,才學深厚,女兒志男長到七歲時便親自教她詩句文章,志男姑娘不僅長得好且聰明過人,長到十歲時,便能寫文章作詩,把個趙員外高興得不得了,視女兒如掌上明珠,親自在小姐閏房裡題了一首詩: 紅玉木蘭巾幗才,大鵬俯首視燕雀;皆是同類分高低,何謂男兒與裙釵。

且說這日趙員外無事,喚管家趙春說道:“你去那廣園寺把法慧師父請來敘談。”趙春答應去了。原來趙廣清樂善好施,常去廣園寺佈施,且脾氣和法慧相投,因此和法慧成了好友。趙春來到廣園寺,見了智光和尚對智光說:“煩師父進去後告訴方丈,就說我家老爺有請方丈師父到趙府敘談。”智光到禪房見了方丈道:“趙員外派管家趙春來請師父。”法慧聽說便出來見了趙春一同來趙家莊到了趙府。趙廣清上前拉住法慧的手說道:“多日不見師父,近來老朽心情煩悶,請師父來談心解悶。”說道把法慧請進書房,命家人端上茶來,法慧喝了一口茶念道:“人生如夢幾時醒,萬物皆真萬物空;萬物歸來萬物去,難盡塵世不了情。施主家業富有,施捨爲善。心胸堂然,何有煩悶之說?”老僧與施主下兩盤棋與施主解悶如何?”趙廣清大喜,忙命家人把棋拿來,二人下了三局,趙廣清勝了一局,敗了兩局。法慧道:“趙施主心情不暢,棋法也不如以前了。”趙員外笑道:“師父棋藝高明,老朽認輸,其實老朽並無爲難之事,只不過老在家中常坐,自然空虛無聊,心中苦悶,師父若是寺內無事,可同老朽到西南小孤山遊玩散心,也不辜負了這深秋風光。”法慧也想出外觀賞山水,便道:“寺內之事自有主持料理,施主如感興趣,貧僧自當相陪。”趙員外心中高興,說道:“聽說師父有一個學生,我幾次去廣園寺都未見過,明日師父何不帶了同去?”法慧點頭。

第二天法慧把彥鴻叫來說道:“你每天在寺內攻讀,今日可跟爲師到趙家莊同趙施主一起遊山逛水?”彥鴻聽師父要帶他去山中游玩,自然滿心高興。吃了早飯師徒二人來到趙家莊,卻見趙廣清早己門外等候,法慧對彥鴻說道:“這就是施主趙員外。”彥鴻一聽便上前施禮道:“學生陳彥鴻拜見老員外。”趙廣清看彥鴻舉止大方,彬彬有禮,且又長得眉清目秀,不覺滿心歡喜,說道:“老朽和令師是好朋友,不必多禮,你今年多大歲數?”彥鴻聽他說和師父是好友,便改嘴說道:“伯父在上,小侄十五歲了。”他這一改嘴呼伯父不要緊,倒把個趙員外高興的眉開眼笑,暗想,法慧和尚果然好眼力,竟收了這麼個好學生,於是三人往小孤山行去。這小孤山在趙家莊西南三裡多地,趙員外一路問起彥鴻的身世,彥鴻說道:“學生是陳家莊人,夫親陳興在縣衙當班頭,母親在家裡種地料理家務,因家貧無力上學,纔跟師父在廣園寺讀書。”趙廣清聽了點頭,心說有志不在窮富年少,法慧滿腹經論,他這個學生還不知道怎樣,別空有其貌相,我今天何不試他一試,看他才學如何?想畢,三人便順着小路向山頂慢慢攀登而上。這時己是深秋天氣,風高氣爽,花草凋謝,樹枝上卻掛滿了野果,林中猿猴在樹上竄來跳去摘果子吃,樹上從中獐鹿時隱時現,林中鳥兒到處喳喳亂叫;一條小河圍着山腰從上往下流去,河水清澈見底,這小孤山雖不是大山明川,但景色迷人,三人邊走邊看,這時樹上一隻老猴抓着一個秋桃亂咬,見有人來把桃子一仍竄進林裡去了。正巧樹技上一隻野雞叼着一條小蟲正欲吃,被猴子一竄,也驚的叼着蟲子飛到遠方草中去了,趙員外看見,開口說道:“金猴仍仙桃,彩雞銜蟲飛。勁風掃落葉,秋色勝似青。唸完對彥鴻說道:“賢侄也來一首。”彥鴻聽說略一尋思,對道:“奇草已枯朽,異果獨凋零;嚴寒即將至,衆盼萬花景。

趙員外聽了點了點頭,法慧卻不言語,這時來到一個山溝裡,小河彎曲的流下來,水中的魚兒卻向上遊游去,趙員外又說道:“河內魚兒逆水遊。”唸完說道:“賢侄接着來。”彥鴻不加思考,開口說道:“天上燕子頂風飛。”趙員外又道:“水綠不在深淺。”彥鴻道:”山秀哪管高低。”這時天己中午,三人便下山往回走去,走到半路上看見一個屠戶用車子推着一隻肥豬在前邊行走,趙員外又道:“刀進刀出血染紅,白皮嫩肉味道鮮。”彥鴻接道:“禽畜皆是盤中菜,美餐佳餚席中歡。”法慧聽了,暗暗得意,趙廣清暗思想不到陳彥鴻小小年歲竟能對答如流,真乃神童也。正是名師門下出高徒,又想剛纔在山中時我說“秋色勝似青“他卻道“衆盼萬花景”

這分明是他少年氣盛,不服我這晚秋的老頭子,想了一會兒說道:“賢侄果然才學滿腹,不過今後還須努力攻讀認真學習,日後方能成爲國家棟梁之才。”嚴鴻施禮謝道:“伯父誇獎,伯父教誨之言,小侄謹記在心。”說着話三人來到趙家莊。法慧師徒便要告別趙員外回寺裡去,趙廣清哪裡肯依,一把拉住法慧的手說道:“平日老朽苦悶早己煙消雲散,還望你師生到舍下一坐。以表老朽敬慕之意。“二人見趙員外盛情難卻,只得隨他去了趙家。趙員外把法慧師徒領進書房,命家人端來飯菜,又叫來管家趙春陪同二人吃飯,自己推說有事進了後堂夫人屋裡。趙員外坐下對人夫人朱氏說道:“我已年近六旬,雖有志男,可惜是個女孩兒,爲此老夫每日苦悶,今日我和法慧師徒同去遊山玩水,他那個學生雖小但人品出衆,且才華橫溢,老夫幾次考他,他竟能對答如流,我看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日後定成大器,我欲把女兒許配與他,若是現在定下親事,等他長大再招爲女婿,豈不是好?也完了你我夫妻心頭之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朱氏聽了說道:“法慧這個學生姓甚名誰?家景身世如何?”趙員外便把嚴鴻家境說了一遍。朱氏聽了皺起眉頭說道:“老爺此言差矣,陳彥鴻家裡如此貧寒,他自己都無力進學堂讀書,還的住在寺院讓和尚教他,這樣的子弟,有甚出息!我家女兒乃是舉人之女,堂堂的閨秀,若和陳彥鴻定親,豈不成了笑話,也誤了我女兒終身,這可萬萬使不得。”趙廣清說道:“夫人見識如目視鼻子,眼光如此短淺,怎能以家庭身世來定人成敗?古時有個韓信,出身貧寒,曾受辱於胯下,以後輔佐劉邦滅了西楚霸王項羽,成就大業,定了漢室王朝,封了三齊王。三國有個劉玄德,是個賣草蓆的,以後定都成都,建立蜀國,分了漢室。後唐有個薛平貴,沿街乞討,以後不也當了皇上了?”趙廣清話說的朱氏默然無語。趙員外又道:“陳彥鴻十二歲考取了全縣第一名童生,我想現今就拖法慧師父到陳家說親,陳家貧窮,必然應允。等定下親事後,嚴鴻在寺院也不是常法,就把他接到我家讓他住在後花園書房內,攻讀文章,那時老夫也可指教於他,等嚴鴻長大後再行過聘。他願進京求功名由他,願在家務農也可於我頂立門戶,這是兩全之策,夫人三思。”朱氏聽趙員外說的有理,心裡雖不情願,卻也無話可說,只得點頭說道:“老爺看着好,就依老爺罷了。”

趙員外見夫人答應,心中高興,拉住朱氏的手得意地說道:“今日我和他師生同遊歸來。留他們在書房內,趙春正陪他師生吃飯。夫人可同我到書房看看老夫給你挑選的女婿如何?”朱氏見他這樣,心裡又好氣又好笑,也正想看看陳彥鴻的人品。便起身和員外來到書房,這時趙春等三人正在吃飯,見員外和夫人進來,便都立起身來,法慧因趙廣清常帶夫人女兒到廣園寺拜佛,因此也不迴避,只低頭念:“阿彌陀佛。”這時彥鴻乖巧的走到朱氏面前施禮道:“伯母可好?”朱氏說道:“我聽老爺說師父在這裡,特來看望師父,大家不必多禮,坐下一同吃飯吧!”說着和員外一同坐在椅子上,命家人添了飯菜。衆人都低頭吃飯,只有朱氏目不轉睛的看着彥鴻,法慧見朱氏這樣,心裡卻也明白了幾分。朱氏見嚴鴻脣紅齒白,面目清秀,真是個美男子,金童降生,賽過當年潘安宋玉之美。又看身上衣服卻甚是陳舊。倒顯得樸素大方。朱氏看畢,早有了幾分歡喜,心中想道,怪不得老爺今天相中了他,一個窮家孩子竟能與衆不同,也是一件怪事。

飯畢,家人端上茶來,趙員外這才說道:“我還有事要和師父商量。”趙春聽說便和彥鴻往花園去了。

這時書房剩下法慧趙員外和朱氏三人,法慧不等趙員外開口,站起身子念道:“阿彌陀佛,施主莫非看中了我的學生?”趙員外站起身躬身向法慧施禮道:“實不相瞞,老朽正是這個意思,老朽已年近六旬,膝下無子,今日我看令徒人品才學兼之,還望師父從中搭橋引線,到陳家說親。就說老朽願把彥鴻爲婿,現今定下親事,等長大後再行過聘。”法慧笑道:“趙施主想仗富招聘,那陳興夫婦只有彥鴻一個獨生兒子,將來還要靠他養老送終,招到你家豈不斷了他陳家香火?他夫婦如何肯應允?”趙員外也笑道:“只要 陳家肯應允親事,讓彥鴻過聘到我家,我就把陳興夫婦接來同住,橫豎我家也不在乎多添兩個人吃飯,等以後彥鴻子女多了趙陳兩家再平分子女各立門戶,到那時彥鴻再到陳家莊興建家業,我趙家也不管他,你看這也算公平合理吧?”法慧聽趙廣清說的有理,便道:“貧僧就試試看,可貧僧不敢擔保一說就成。”趙員外說道:“師父和老朽是多年好友,老朽一生爲人師父你也知道,萬望師父成全此事,日後我夫婦再到寺內重修佛祖金身,以表心意。”說畢,喚丫鬟秋芳到花園裡讓趙春把彥鴻領回來,秋芳來到花園,見趙春和彥鴻在水塘邊談笑風生,便說道:“老爺讓二爺回去。”趙春聽說便和彥鴻回到書房。法慧見彥鴻回來,便起身對趙員外說道:“天色不早,貧僧該告辭了。”說着和彥鴻走出書房。趙員外和朱氏一直把他們送到大門外。

過了幾天,法慧來到陳家,正巧陳興也在,陳興夫婦忙端茶倒水問道:“師父親來寒舍,有何指教?”法慧便把趙廣清夫婦託他求親之事細說了一遍。孫氏聽了低頭深思,陳興卻不言語。過了一會兒,孫氏才慢慢說道:“師父可知那趙家小姐人品如何?”法慧說道:“趙廣清夫婦常到寺內拜佛還願,有時他女兒也跟着去,那志男小姐年方十三,聰明伶俐,模樣俊秀,趙廣清乃舉人出身,他在家常教女兒文章,我看那志男姑娘才學不在彥鴻之下。”孫氏說道:“以師父之見這門親事倒也使得?”法慧笑道:“此乃你們兩家之事,與老僧無關。”這孫氏是個乖巧之人,暗想,彥鴻雖是自家兒子,也是法慧的學生,這和尚不反對,想必這門親事使得,想畢,便說道:“趙家讓師父做媒,必無差錯,但有一件事,嚴鴻以後長大到他府,京裡開考場,趙家可允許彥鴻求取功名?”法慧笑道:“趙員外知書達理,也是又功名之人,他如何肯誤女婿前程?”孫氏向陳興說道:“你看如何?”陳興本是個直性子,見妻問他,便說道:“你和師父看着辦好了。不用和我商量。”法慧見他們應下親事,便起身說道:“你夫妻願意,老僧就去通知趙家,你們兩家這門親事就算成了。貧僧告辭。”陳興夫婦送至門外。

法慧來到趙家,趙員外把他迎到書房落坐,法慧便把陳興夫婦應下親事說了。趙員外大喜道:“多謝師父費心,老朽想把彥鴻從寺內接來,在我書房內攻讀,不知師父意下如何?”法慧說道:“這倒不必,彥鴻如住在府內必然遊山玩景,耽誤學業。再者如常與小姐碰面,也多有不便,還是讓他在寺內爲好,等一後彥鴻長大,貧僧還你一個如意女婿罷了。”趙員外聽法慧說得有理,點頭稱是。

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第十三回 主僕遇難黃土坡,尼姑酒店敵雙賊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十三回 主僕遇難黃土坡,尼姑酒店敵雙賊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大惡霸仗勢硬逼親,多情女贈蝶小書生。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許知府訴說當年,史雪妹帶子尋夫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第十五回 官進京銀子被盜,獨耳重禮賄賂奸相第十三回 主僕遇難黃土坡,尼姑酒店敵雙賊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第十九回 女雄戰場顯奇能,彥鴻順說北國王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第十九回 女雄戰場顯奇能,彥鴻順說北國王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第十九回 女雄戰場顯奇能,彥鴻順說北國王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許知府訴說當年,史雪妹帶子尋夫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第十五回 官進京銀子被盜,獨耳重禮賄賂奸相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大惡霸仗勢硬逼親,多情女贈蝶小書生。多難女巧遇蕩子,名隱士恰收絕路人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多難女巧遇蕩子,名隱士恰收絕路人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許知府訴說當年,史雪妹帶子尋夫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多難女巧遇蕩子,名隱士恰收絕路人
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第十三回 主僕遇難黃土坡,尼姑酒店敵雙賊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十三回 主僕遇難黃土坡,尼姑酒店敵雙賊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大惡霸仗勢硬逼親,多情女贈蝶小書生。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許知府訴說當年,史雪妹帶子尋夫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陳彥鴻樹林被劫,佔山王鬥佔山賊第十五回 官進京銀子被盜,獨耳重禮賄賂奸相第十三回 主僕遇難黃土坡,尼姑酒店敵雙賊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十七回 邊關告急派援兵,志士爲國去出征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第十九回 女雄戰場顯奇能,彥鴻順說北國王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十二回 趙志男改裝夜奔,貧女子酒店賣唱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第十九回 女雄戰場顯奇能,彥鴻順說北國王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第十九回 女雄戰場顯奇能,彥鴻順說北國王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陳班頭喜得親生子,方丈僧睹情憶當年許知府訴說當年,史雪妹帶子尋夫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第二十一回 陳彥鴻回家探母,常世公引線搭橋第十五回 官進京銀子被盜,獨耳重禮賄賂奸相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大惡霸仗勢硬逼親,多情女贈蝶小書生。多難女巧遇蕩子,名隱士恰收絕路人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小彥鴻攻讀廣園寺,趙員外愛才定親事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多難女巧遇蕩子,名隱士恰收絕路人第十六回 金榜寒生得頭名,宰相府千金選女婿許知府訴說當年,史雪妹帶子尋夫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多情女癡心綿綿,少意男憂心忡忡第十八回 別師出庵尋彥鴻,爲國二女武較量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陳彥鴻花園讀書,趙小姐披孝送父。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常世公欲殺狗縣官,陳書生登程去趕考第二十回 衆功臣金殿受封,陳欽差捉拿貪官第十四回 二尼顯威黃雲觀,主僕拜師冷月庵常世公痛罵貪官,小王南誤傷班頭常世公夜盜馬府,陳班頭奉命拿賊。多難女巧遇蕩子,名隱士恰收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