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南京(28)

眼看朱慈烺,崇禎親手捧着大元帥冠服,臉上的笑容大約從崇禎自己記事起就沒有這麼溫和親切過……

皇家歲月,天家親情,實在是淡薄的很啊……

不過眼前這個兒子,孝心沒的說,能力沒的說,這幾個月來,後宮中除了幾個妃子照舊之外,兩位皇后,幾位皇子,公主,都是有點團致一致的味道出來了。

張皇后更是提起朱慈烺就誇,語氣和神情,就是朱慈烺最親近的女性長輩,沒有一點兒的掩飾。

想起這個,崇禎自己都嫉妒

當初他即位時,張皇后這個皇嫂,對他也是寄予厚望來着啊……

崇禎突然想起十七年前的那天,他的長兄,病痛中已經快不醒人事的天啓阿哥,也是在臉上露出這麼溫和而親切的笑容,在向他,十七歲剛從少年往青年過渡的年輕藩王輕輕招手,向着他溫言道:“來,吾弟當爲堯舜”

一晃,就是十七年過去了……

帶着種種複雜的情緒,崇禎輕聲道:“來,吾兒上前來”

“是,父皇”

和崇禎有點多愁善感的樣子不同,朱慈烺卻是赳赳雄健,意氣昂揚。

現在原本就沒到感懷過去的時候

外敵不要說東虜了,李自成還有“百萬”雄師在呢

老實說,李自成分兵兩路,自己率領的那一路原本就是弱師,被阿濟格一路打穿打殘也不奇怪。

倒是田見秀、張鼐、郝搖旗等人率領的另外一路,無損到達湖廣,並且紮下根來。後來李自成死,這一路沒有主心骨,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和明朝合作。

要不是何騰蛟和章曠等明朝官員腦殘到了極點,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仍然對忠貞營加以排擠和分化,在坐擁大順軍殘部近三十萬人的情形下,好歹能得十萬精兵,收復湖北和江南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大順軍實力猶存,張獻忠的大西軍也不可小視,儘管歷史上這兩支兵馬在明末清初的殘局裡都失敗了,大順軍悄無聲息,大西軍內鬨,痛失好局,但既然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誰知道底下會有什麼見鬼的事發生

去冠,再加冠,再易袍服,佩成祖皇帝遺留下來的龍泉寶劍,領印信,背弓箭……一整套儀式下來,眼前的皇太子就正式成爲大明的大元帥,在名義上,有權號令天下兵馬

這樣做法,就等於是在兵部、五軍都督府、軍務處之上再多了一個總理全局的老大而已。

“臣爲皇上賀,爲太子殿下賀”

儀式告成,馬士英領頭,五個軍務大臣心思各異,卻都是相隨跪下,爲皇帝和太子叩賀。

“皇太子領大元帥的告天祭祀文章,着由禮部立刻恭寫,由朕親祭昊天時宣讀”

“着兵部、五軍都督府日後凡有軍務,一律加送大元帥府”

“立刻寫旨,着轉發內閣,明發上諭曉諭天下”

“着工部即刻於洪武門外搭建將臺,皇太子將校閱三軍,誓師北伐”

皇帝連下詔旨,五大臣自是連聲答應。

此時就看出軍務處這個制度處理政務的明快來了。這等大事,擱以前崇禎的脾氣,一定是要內閣和各部堂並九卿,御史言官一起朝會會議,議而不決,甚至私下議好的事又被羣起而攻反對作罷的事,也並不是沒有過。

現在這樣,大政幾乎是一言而決,軍務大臣可以建言,但自己並不是言官,沒有什麼封駁反對的權力,除非當場辭官,不然的話,就只能依命承旨辦事罷了。

當下崇禎連下諭旨,馬士英等人商量細節,因爲茲事體大,不便由舍人們擬旨,於是就由錢謙益和吳偉業親自動筆,一個文壇領袖,一個明詩能排前五的大才子,寫幾份諭旨倒真的是倚馬可就,沒過一會兒,所有上諭全部寫完,呈給崇禎御覽之後,用印下來,便是正式的詔旨了。

到這會子,馬士英還有如在夢中的感覺

一切都太過明快,太過直接,簡直不象是大明朝廷和官場的體制

遙想數月之前,李自成大軍都快到關門了,崇禎和內閣,還有諸部堂的官員們還在互相扯皮,調兵說無餉,南遷無人附議,固然有人是存心想把崇禎留在北京,賣皇帝當投名狀,但更多的就是因循守舊,不願出頭,不願意擔責任,就是不願意惹一點兒麻煩來沾包

現在這種軍務處的體制,簡直就是絕妙

想想自己總理軍務大臣的位子,前幾天還覺得不能入閣,引以爲恥,對入值軍務處也是疑慮重重,而此時此刻,對皇太子也就只有感激之情了

真真是不入山中,不能取寶而回,不入局中,不知其中甘苦滋味啊……

“你們下去,或廷寄,或明發,或是當面交待,今日早朝議定的事,要及早辦理,不能拖延。接到諭旨的,三日內必須復奏,能否及時辦事,能者,所需時間,經手官員和吏員名單要列上去,若不能辦,寫明理由,復奏給朕知道。若超時限無復奏的,按會商辦法,一體辦理,曉諭各部、督撫知道”

“是,臣等遵旨”

這個復奏歸檔制度,也是朱慈烺的堅持。

明朝官僚在很多方面和清朝有異曲同工之妙,辦事拖沓就是其中一條,有了這個,想拖沓疲玩,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官帽是否還戴的牢靠。

處理了半天的國政,崇禎自己也很覺得疲憊,但召見軍處大臣只是朝會第一步,底下還有內閣,六部五寺都察院各衙門,各地督撫的緊急奏報等等。

這些都是極爲耗人心神,苦人心志的活,他才三十來歲,但在後世,一眼看過去卻最少也四十多的長相模樣,身體也並不康強,也就是因爲長期的勞累和心情壓抑所造成的原故。

內閣現在還是保有票擬權和表面上大政的綜衡處治的權力,所以在體制上,內閣仍然很受尊崇,最近已經在下部議,大學士將由從一品一律升爲正一品,並且賜給朝馬,座位,總之實權漸漸侵削,而表面功夫,卻是把大學士捧的越來越高了。

部院寺卿大臣,到現在還沒有配齊。

不過,這是不急之務,崇禎經歷生死大關,也不是以前那樣食古拘泥的性子了,有些事,不妨從容一些,反而更好。

……

……

“皇太子將要於淮、徐之間成立新軍,餉、糧、軍械軍服,人員調配,你們軍務處先和太子一起協商,商議妥當了,再復奏給朕知道。”

皇帝累了,看完所有諭旨,用印,下發。看外頭的光景,已經快接近辰時。

天光大亮,乾清宮附近漸漸有了竊竊低語的人聲和沙沙的腳步聲響,外朝那邊,也是漸漸有了動靜。

皇帝召見內閣和部院大臣和召見軍務處大臣不同,後者就在乾清宮,前者就是在左順門或是奉先殿的平臺,要麼是奉先殿大朝會,那就是正兒八經的朝會,內閣和部院奏事,也是事前上過奏摺,並且有處理辦法,皇帝只要說一聲:“知道了。”

或是說:“依議。”

或是“該部知道。”

總之就是官樣文章,和軍務處正經議事時的光景絕然不同。

此時就算是頭起召對正式結束,由馬士英領頭,五大臣叩頭退出,皇太子跪,叩頭跪謝皇帝,並且又略談了一會馬士英的表現,崇禎首肯,皇太子亦是加以誇讚,耽擱了這麼一會之後,朱慈烺然後退出。

因爲是奉旨,所以皇太子直接到軍務處。

而此時軍務舍人們已經把適才擬好的上諭聖旨抄發完畢,歸檔,並用軍務處印,接着送內閣的送內閣,兵部的送兵部,同時軍務大臣們寫條子,派雜役去召各部的堂官或是郎中,或是該負責的官員過來說話,交代事情,等朱慈烺耽擱這麼一會趕過來的時候,軍務處已經是人聲鼎沸,十分忙碌的模樣了。

而此時此刻,皇帝才往外朝去

朱慈烺到此時也是覺得,儘管自己用了建奴制度,不過明清相隔不遠,清的這些集權化下的產物,用起來,果然是十分的得心應手。

得意之餘,也是頗覺擔心,但暫且也只能如此改革大政,否則,神仙也救不得大明

“臣等叩迎太子殿下”

雖說是加了徵虜平賊大元帥的銜頭,不過向來中國最重的就是皇權,清季時候,有臣下勸皇帝加兵馬大元帥,惹的清廷中樞大怒,因爲皇帝尊貴遠在什麼勞什子元帥之上,蠻夷規矩,豈能盡學?

現在朱慈烺所加的大元帥在以前還有點太子監國的味道,在大明,皇太子不臨政務,不管軍事,只管讀書已經近二百年,到了此時,雖說諭旨已經下來,衆人在迎接的時候,還是有點兒懵懵懂懂,似乎不知道怎麼措手的感覺。於是迎接之時,衆人仍然是隻稱皇太子,反正起跪禮節按這個規矩,也準定沒錯兒。

朱慈烺倒是十分隨意,揮了揮手,笑道:“剛剛這麼點功夫,起拜叩頭的,十分無趣。我看,我們不必鬧這些虛禮,還是趕緊說正事吧。”

衆人剛剛忙了個臭死,但心中一直是七上八下。太子開府,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體制,調用哪個大臣,駐節何處,兵馬錢糧打哪兒來?

這些,比起登壇誓師當然都是瑣碎無趣的事,不過,這才都是急待解決的急務啊

第317章 會戰(53)第203章 餘波(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178章 變化(4)第95章 風雲(11)第20章 巧遇第138章 南京(26)第231章 轉折(11)第294章 會戰(30)第90章 風雲(6)第340章 決勝(15)第153章 南京(41)第72章 六率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32章 轉折(12)第44章 變數引子第272章 會戰(8)第330章 會戰(39)第249章 轉折(29)第348章 決勝(23)第141章 南京(29)第35章 羣英會(5)第62章 熱血(5)第151章 南京(39)第37章 羣英會(7)第268章 會戰(4)第164章 淮上(2)第73章 盛京第235章 轉折(15)第205章 餘波(13)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64章 序幕(10)第213章 收穫(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99章 立基(1)第229章 轉折(9)第98章 風雲(14)第309章 會戰(45)第31 羣英會(1)第107章 立基(9)第287章 會戰(23)第325章 會戰(60)第189章 變亂(6)第43章 軍師第171章 練兵(3)第84章 睥睨第152章 南京(40)第344章 決勝(19)第271章 會戰(7)第155章 南京(43)第265章 會戰(1)第68章 熱血(11)第189章 變亂(6)第114章 南京(2)第201章 餘波(9)第87章 風雲(3)第51章 兄弟第229章 轉折(9)第277章 會戰(13)第204章 餘波(13)第164章 淮上(2)第147章 南京(35)第5章 賜刀第137章 南京(25)第281章 會戰(17)第145章 南京(33)第89章 風雲(5)第219章 火器(2)第144章 南京(32)第226章 轉折(6)第215章 收穫(8)第34 羣英會(4)第344章 決勝(19)第340章 會戰(40)第56章 出宮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5章 賜刀第18章 非常第268章 會戰(4)第320章 會戰(38)第12 揉搓第42章 好手第77章 驕兵第172章 李巖(1)第300章 會戰(36)第178章 變化(4)第213章 收穫(6)第113章 南京(1)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57章 陷落第104章 立基(6)第164章 淮上(2)第36章 羣英會(6)第207章 餘波(16)第205章 餘波(13)第3章 武官第338章 決勝(13)第299章 會戰(35)第91章 風雲(7)
第317章 會戰(53)第203章 餘波(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178章 變化(4)第95章 風雲(11)第20章 巧遇第138章 南京(26)第231章 轉折(11)第294章 會戰(30)第90章 風雲(6)第340章 決勝(15)第153章 南京(41)第72章 六率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32章 轉折(12)第44章 變數引子第272章 會戰(8)第330章 會戰(39)第249章 轉折(29)第348章 決勝(23)第141章 南京(29)第35章 羣英會(5)第62章 熱血(5)第151章 南京(39)第37章 羣英會(7)第268章 會戰(4)第164章 淮上(2)第73章 盛京第235章 轉折(15)第205章 餘波(13)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64章 序幕(10)第213章 收穫(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99章 立基(1)第229章 轉折(9)第98章 風雲(14)第309章 會戰(45)第31 羣英會(1)第107章 立基(9)第287章 會戰(23)第325章 會戰(60)第189章 變亂(6)第43章 軍師第171章 練兵(3)第84章 睥睨第152章 南京(40)第344章 決勝(19)第271章 會戰(7)第155章 南京(43)第265章 會戰(1)第68章 熱血(11)第189章 變亂(6)第114章 南京(2)第201章 餘波(9)第87章 風雲(3)第51章 兄弟第229章 轉折(9)第277章 會戰(13)第204章 餘波(13)第164章 淮上(2)第147章 南京(35)第5章 賜刀第137章 南京(25)第281章 會戰(17)第145章 南京(33)第89章 風雲(5)第219章 火器(2)第144章 南京(32)第226章 轉折(6)第215章 收穫(8)第34 羣英會(4)第344章 決勝(19)第340章 會戰(40)第56章 出宮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5章 賜刀第18章 非常第268章 會戰(4)第320章 會戰(38)第12 揉搓第42章 好手第77章 驕兵第172章 李巖(1)第300章 會戰(36)第178章 變化(4)第213章 收穫(6)第113章 南京(1)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57章 陷落第104章 立基(6)第164章 淮上(2)第36章 羣英會(6)第207章 餘波(16)第205章 餘波(13)第3章 武官第338章 決勝(13)第299章 會戰(35)第91章 風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