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序幕(6)

羨慕歸羨慕,不過在場衆人都是心智高絕之士,倒還沒有那麼淺薄。

各司都對自己的事物負有全責,哪一個司正都是大權在握,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獨斷專行,並不需要事事請示,縮手縮腳。

大權在握又春風得意,待遇又極爲優裕,這些人都是志得意滿,十分驕傲的光景,又哪會與方以智當真計較。

況且,各人自己也是在寫清江行營的行狀,預備將來自己著文寫書用,真在報紙上寫豆腐塊,還真的瞧不上眼。

“殿下這是在瞧什麼哪?”

候方域惦記着老家送來的幾瓶好酒,想着早點回去享用,此時已經快近正午,皇太子帶着大家從早晨轉悠到現在,好幾個時辰下來了,他早就飢腸轆轆,看衆人臉色也好不到哪兒去,這會子,自然也是有點焦燥起來。

“殿下當是在憂心泗州之事。”一直在衆人身後默然旁聽的郭叔華,在此時策馬上前,朗聲答話。

在場的人都是各司的主官或是負重任的人,原本輪不着郭叔華這個效力時間很短的小小參軍事上前答話,不過此人在軍事上確有長才,效力時間雖短,但在最近的前方極爲密集的戰報中總能發覺最該優先處理的問題,然後處斷明快,意見準確精到,所以現在朱慈烺出巡已經帶同他一起。

相信不要多久時間,這個年輕的參軍事就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在朱慈烺這裡,完全沒有資歷這麼一說。

現在任司正的這些官員,除了陳名夏原本就是給事中,任職清要顯貴之外,其餘所有人都並不得志,甚至是沉淪下僚,混的並不得志。

就算是在復社中呼風喚雨的也代表不了什麼,只能說是處於權心中心的外圍,根本摸不着權力的邊。

這些書生,原本指點江山,自以爲自己是極爲要緊的人物,但只有真正叫他們置身其中,給他們事做,嚐到權力的真正滋味,到這時,他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麼淺薄。

所以在行營這裡,所有人都是有一股昂揚志氣,有一股積極向上的氣氛,這其中關鍵,還是在於他們原本並不是體系中人,到了此時摸到了邊,看到了訣竅關鍵所在,自然就再也不會放手了。

“泗州麼,”軍事是陳名夏最短板的一面,不過他天資聰穎,學習的很快。此時聽了郭叔華的話,也是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殿下是不放心劉良佐吧?”

“是!”

郭叔華的姿容叫很多自詡美男子的復社名士們嫉妒有加,此時侃侃而言,英俊漂亮的臉孔上卻滿是自信的光芒,看向衆人,侃侃言道:“前些天我就去過一次泗州,老實說,防備實在不大行。將士驕肆,軍紀敗壞,甲胃兵器也很差,火器也少。”

有人問道:“報兵三萬,實額多少?”

“聽說劉鎮最多快到十萬人了,不過多是裹挾的民壯。後來殿下敕令整編,於是仍然留報兵的三萬人。不過,以我去看,應在五萬左右。”

“去掉夫子輔兵,戰兵最多在萬五左右。”

“差不離。”郭叔華點頭道:“除掉他的中軍親兵家丁,能戰之兵十來個營,依城防沿線布來,實在說,防禦很差。”

原本的泗州防禦更差,幾乎是被清軍前鋒一個前突就打了個雪崩瓦解,然後清軍就是長驅直入,直切揚州前線,威脅南京。

清軍進逼太快,也就是直接打跨了南京軍民人心,原本是感覺很遠的威脅,呼拉一下就到了眼前,城中官員包括普通軍民在內士氣民心一下子就全跨了,根本無人敢於想起抵抗之事來。

而且,也根本談不上長江天險,清軍原本自己就有水師,阿濟格在上游又奪得大量江船,用來渡江是綽綽有餘,就是清軍在揚州渡江時,也是不缺乏船隻。

福建鄭家原本也是參與江防,鄭彩等人就是在鎮江一線佈防,不過軍無戰心,將無死意,一條長江根本就擋不住野心勃勃的敵人。

現在的泗州仍然不可以指望一條淮河可以發揮多大的作用,而劉良佐的部曲不論是實力還是戰鬥意志,士氣,軍紀,沒有一條能提的起來。

各人原本就是擔憂,聽了郭叔華的話,自然也就對泗州方向憂心忡忡了。

而且泗州到整個淮北都是行營戰略方面的短板,黃得功雖然個人武勇,部下也很有一些精銳,論起整體戰略也就和劉良佐差不多,只是主將的戰鬥意志稍強一些罷了。

比起高傑和劉澤清部,這兩鎮的實力都要弱上不少。

現在黃得功被調至太平府一帶駐防,警備上游,原本就很吃力,朱慈烺顧不得黃得功不肯依附的舊惡,還是請兵部和戶部優先給黃得補給人力和甲胃,充實強加黃部的實力。

預計在半年之後,黃得功部能分擔相當的壓力,在沿線上遊會建立很多餉械充足的駐防營,九江、廬州、蕪湖等地都將立鎮,分協,在充足的財力和物力之下,江防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實。

當然,這還需要時間。

“參謀司有什麼具體的計劃沒有?”

一想到現在瞬息萬變的敵情,陳名夏的心情也變的沉重起來。清江這裡一切順利,如果再有一年時間,不,只要半年,他覺得事情就會有決定性的變化!

新軍已經基本訓練成型,騎兵三營已經全部出擊,炮營動員也在計劃之中,步軍營每天在晝夜不停的訓練。

最多一個月,新軍就可以全部宣告練兵結束了。

到十一月時,這就是練了差不多整整半年的新軍!

這是和以前陳名夏等人認知之中完全不同的訓練方法,完全不同的伙食標準,完全不同的薪俸水平,還有完全不同的榮譽感所錘鍊,培養出來的軍隊。

何等可怕的一支軍隊!

每天是間隙不斷的體能和隊列訓練,在軍棍和皮鞭加上孜孜不倦的軍法官的督促之下,在魏嶽等有經驗的將領的統領之下,新軍幾乎每隔幾天就會發生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

四萬餘戰兵的平虜軍已經訓練完成,只要再過一年,召集的續備兵再練出十萬大軍亦非難事。陳名夏雖不懂軍事,但一支軍隊的強弱好歹還能看的出來。

就眼前這四萬平虜軍,就是把明朝現在所有的軍鎮都拉過來,恐怕也未必能打的過。

時間,所需要的就是時間!

因着此點,陳名夏對孫傳庭和張煌言都極爲不滿。

皇太子可能有他的考慮,但爲臣子者,應該爲君上建議一條最穩妥和最保險的道路來走,而不是孤擲一注的冒險。

皇太子殿下是不需要冒險的,現在皇太子的政治聲望已經無可比擬,在很多人心中早就高過了崇禎皇帝。

皇帝畢竟都是太子從京師救出來的,如果現在南京城中沒有皇帝或太子在,不難想象,眼下的大明是何等情形。

現在的情形,只要皇太子打贏一次漂亮的防守戰,稍挫東虜南下的野心,朝野之間的聲望就會再上一層,達到狂熱而不可動搖的地步。

到那時候,就算有人想對太子殿下不利,有人想在皇位之中攪和,就算最惡劣的情況發生,皇帝對太子有嚴重的不滿……但那已經遲了。

那時候太子的地位就相同於玄武門之變後的李世民,哪怕高祖再不情願,唯一的做法,也就是禪位而已!

現在主動出擊,吸引清軍主力南下,在陳名夏看來是沒有必要,並且十分不智的。

“參謀司的計劃是太子殿下親自帶着全司上下擬定,在下達執行之前是絕不能泄露。”

郭叔華臉上是很誠懇的笑容,拋開話語中的堅定不可移的話意,笑容看起來還十分的漂亮好看。

陳名夏吃了這麼一個硬釘子,也是忍不住冷哼一聲,不過以他的地位去和一個小小的參軍事計較也實在太跌份了些。

當下也只能轉過頭來,繼續看着源源不斷北上的車隊。

這些車隊也是那一夥泰西人的功勞,在官道修葺之後,行走重型車輛成爲現實。

在中國一直沒有發展出優秀的能載重很多的大型馬車,或是載人馬車,原因很多,一則是人力充足,畜力不足。

二來是北方缺乏大規模的商業流通的傳統,而南方水網密集,船運發達。至於物資最重頭的漕運,更是由水運完成的。

這樣一來,在西方一直很注重的馬車運輸,在中國的進步則十分緩慢,到明末這會子已經被歐洲佬甩了很遠下去了。

不過好在沒有技術上不可逾越的差距,在軍工司和雜作局的配合下,再加上泰西傳教士們的努力,就是在很短時間內,步軍和炮營都配給了大量的工藝先進的馬車,至於軍需司的大車,更是載重在以前的五倍以上,眼前的這些車隊,是大量的人員,挽馬,加載重優良的車輛,源源不斷的把各種物資送上前方。

“糧食,火藥,火炮和炮子,各種甲仗兵器,甚至是草藥,罐頭、布匹,士兵用的背囊,雜物囊,子藥囊,甚至還有棺材……”

陳名夏神色陰鬱,做爲軍政司的司正,他其實很知道一些內幕,最近以來,海量的物資一直在向前方輸送。

他忍不住打量了一下在近處的朱慈烺,心中實在不大明白,皇太子葫蘆裡頭,究竟賣的什麼藥?

第284章 會戰(20)第259章 序幕(5)第92章 風雲(8)第222章 轉折(2)第57章 陷落第184章 變亂(1)第92章 風雲(8)第275章 會戰(1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36章 羣英會(6)第246章 轉折(26)第212章 收穫(5)第262章 序幕(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85章 風雲(1)第17章 渭南第66章 熱血(9)第62章 熱血(5)第161章 南京(49)第267章 會戰(3)第268章 會戰(4)第49章 城門第296章 會戰(32)第319章 會戰(55)第272章 會戰(8)第98章 風雲(14)第37章 羣英會(7)第38章 羣英會(8)第198章 餘波(6)第71章 犧牲第54章 理想第13章 異心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288章 會戰(24)第306章 會戰(42)第11章 瘋狂第153章 南京(41)第85章 風雲(1)第330章 決勝(5)第24章 各方第321章 會戰(56)第77章 驕兵第272章 會戰(8)第151章 南京(39)第42章 好手第256章 序幕(2)第186章 變亂(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96章 風雲(12)第24章 各方第156章 南京(44)第168章 淮上(6)第228章 轉折(8)第119章 南京(7)第108章 立基(10)第28 松山第153章 南京(41)第274章 會戰(10)第336章 決勝(11)第38章 羣英會(8)第143章 南京(31)第27 年末第162章 南京(50)第332章 決勝(7)第142章 南京(30)第62章 熱血(5)第343章 決勝(18)第21 晉商第158章 南京(46)第64章 熱血(7)第4章 拉攏第156章 南京(44)第27 年末第310章 會戰(46)第300章 會戰(36)第177章 變化(3)第224章 轉折(4)第119章 南京(7)第247章 轉折(27)第174章 李巖(3)第250章 轉折(30)第52章 京城第77章 驕兵第84章 睥睨第51章 兄弟第151章 南京(39)第259章 序幕(5)第178章 變化(4)第137章 南京(25)第232章 轉折(22)第148章 南京(36)第42章 好手第4章 拉攏第332章 決勝(7)第14章 先聲第39章 羣英會(9)第183章 變化(9)第31 羣英會(1)第36章 羣英會(6)
第284章 會戰(20)第259章 序幕(5)第92章 風雲(8)第222章 轉折(2)第57章 陷落第184章 變亂(1)第92章 風雲(8)第275章 會戰(1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36章 羣英會(6)第246章 轉折(26)第212章 收穫(5)第262章 序幕(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85章 風雲(1)第17章 渭南第66章 熱血(9)第62章 熱血(5)第161章 南京(49)第267章 會戰(3)第268章 會戰(4)第49章 城門第296章 會戰(32)第319章 會戰(55)第272章 會戰(8)第98章 風雲(14)第37章 羣英會(7)第38章 羣英會(8)第198章 餘波(6)第71章 犧牲第54章 理想第13章 異心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288章 會戰(24)第306章 會戰(42)第11章 瘋狂第153章 南京(41)第85章 風雲(1)第330章 決勝(5)第24章 各方第321章 會戰(56)第77章 驕兵第272章 會戰(8)第151章 南京(39)第42章 好手第256章 序幕(2)第186章 變亂(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96章 風雲(12)第24章 各方第156章 南京(44)第168章 淮上(6)第228章 轉折(8)第119章 南京(7)第108章 立基(10)第28 松山第153章 南京(41)第274章 會戰(10)第336章 決勝(11)第38章 羣英會(8)第143章 南京(31)第27 年末第162章 南京(50)第332章 決勝(7)第142章 南京(30)第62章 熱血(5)第343章 決勝(18)第21 晉商第158章 南京(46)第64章 熱血(7)第4章 拉攏第156章 南京(44)第27 年末第310章 會戰(46)第300章 會戰(36)第177章 變化(3)第224章 轉折(4)第119章 南京(7)第247章 轉折(27)第174章 李巖(3)第250章 轉折(30)第52章 京城第77章 驕兵第84章 睥睨第51章 兄弟第151章 南京(39)第259章 序幕(5)第178章 變化(4)第137章 南京(25)第232章 轉折(22)第148章 南京(36)第42章 好手第4章 拉攏第332章 決勝(7)第14章 先聲第39章 羣英會(9)第183章 變化(9)第31 羣英會(1)第36章 羣英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