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異心

-----

兄弟們,晚上十二點還有更新的,不敢說衝太高名次,但好歹還想着能上榜,到時候沒睡的,一定來支持幾票,謝了。

另,瘦BIRD兄弟,大道周成,霞飛,書評區留言的讀者諸君,在這裡一併謝了。

-----

“先生們也在啊。”

朱慈烺的情緒似乎還沉浸在剛剛的情境之中,訓話完了,衆武官蜂擁而上,紛紛效忠……何等痛快,何等的快意。

在他狂呼誰敢之後,能有如此效果,還有什麼可說?

京營之中,畢竟還是有幾個熱血豪膽的男兒,並不全是坐享膏樑,殘害百姓,臨事一無可用的廢物。

因爲正在高興,所以他沒怎麼注意到兩個講官的臉色……這些書生,平素的臉色反正就是這個樣,倒也瞧不出來什麼。

“臣見過太子殿下。”

兩個文官深揖下去,講官不必如外臣那樣禮節備至,相反,太子反而要給予適當的尊重……大戶人家的私塾先生,也是如此。

“先生每請起,看茶。”

“殿下,茶就不必了。”吳偉業性子率直,最近這一段時間,太子講學授課都很認真,和以前的光景大不相同。所以講官們越發盡責,說話自然也是少了很多含蓄客氣,當下只道:“殿下召集京營武官教習內操,這原本也沒有什麼。不過,殿下說話需小心謹慎,心免被人抓着把柄。”

王鐸也道:“現在小人輩甚多,殿下早晨的話一出,浮議譁然。據臣所知,頗有幾個言官想說話……一旦有人真的要興風作浪,臣惶恐……殿下怕是很難向皇上解釋清楚。”

朱慈烺在校閱內操之前,對文官們的反應也是有所考慮。最爲擔憂的,便是拿太子有不臣之心,或是防微杜漸這兩個說法來攻訐。

崇禎的帝王心術還是有一些的,李邦華請太子南巡被拒,就是因爲崇禎擔心太子到南京後,會仿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故事,把他晾在北京成太上皇,對一個皇帝來說,哪怕是他兒子來奪他的權位,也是萬萬不允許的。

“先生們說的是,這些,我都明白。”兩個講官雖不大客氣,態度也生硬了一些,但話語中的關切之意還是很容易能感受的出來,“只是……”朱慈烺話鋒一轉,語氣也是變的沉重起來:“現在這會子,如果顧忌太多,畏首畏尾,怕是什麼事也做不下來。真有什麼人尋事起釁,父皇要責罰,只管罰,哪怕就是用大杖打我一頓,我也只一身當之,受了便是。”

“太子何必如此……日後多加小心,不必說太多就是了。”王鐸其實確實有受人之託的意思,皇太子如果鬧的太過份的話,託他傳話的人想壓也壓不住了。

現在朝中局勢詭異,老實說,皇上也會漸漸壓不住場面,國家無力,連刑殺都快嚇不住人的場面,很快就會到來。

託他傳話的人也是一片好心,以數朝老臣之尊榮,強壓了幾個蠢蠢欲動的後輩,但可一不可再,如果太子再有什麼逾規過份的舉動,恐怕別人也就不好說話了。

吳偉業卻道:“國事尚有可爲……臣覺得殿下是太過慮了。”

吳偉業的話,王鐸便首先不贊同。只是兩人一併來勸說皇太子循規蹈矩,所以當面拆臺不得,聽了他的話,王鐸也只是一皺眉,卻又接着來勸朱慈烺。

“尚有可爲?”朱慈烺啞然失笑,想了一想,笑道:“兩位隨我來吧。”

吳偉業一皺眉,問道:“去哪兒?”

“還是萬歲山。”

兩個講官面面相覷,朱慈烺笑道:“放心……斷沒有叫你們兩位混在內操裡頭胡攪的道理……帶你們去,是叫你們看一樣物事。”

“是,那麼,臣尊太子令諭。”

一君二臣,心思迥異,皇太子騎馬,兩位文官和東宮太監們侍從在後,一行數十人,又是浩浩蕩蕩向着萬歲山的方向而去。

李繼業混在人羣之中,也是亦步亦趨的向前走着,不管小爺幹什麼,他這個掌事太監,都得老老實實的跟着。

現在皇太子的變化,跟着小爺十來年的李繼業也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變化是好是壞,他暫且還分不清楚,只是知道,東宮太監榮枯都在這位小爺身上,任是誰都跟隨了十年以上,打從小爺在鍾粹宮居住時就是如此……現在想改換門庭,也是晚了。

唯今之計,也只有一步步的跟着,拼死效力,搏一個日後的榮華,至於小爺在萬歲山和壽皇殿做些什麼,又或說什麼,現在的他,卻是管不得那麼許多了。

“李老爺,借一步說話。”

“怎麼?”

走到日精門附近,一個小答應跑了過來,向着李繼業低聲道:“丘老爺請李老爺到乾清門那兒,等着商議事情。”

“好,我這就過去。”

以李繼業的身份,自是不需回稟,悄悄兒和另幾個太監交待一聲,自己帶着幾個小使宦官,悄悄兒向着乾清門方向而去。

離的老遠,卻是看到丘執中和幾個緋袍太監站在一處,俱是面色難看,顯然是剛有一番爭執吵鬧。

“怎麼啦?”李繼業問:“列位老爺怎麼如此模樣,有什麼事不能好好兒說?”

丘執中面色鐵青,拂袖道:“你問方老爺他們,就知道端底。”

方正化卻是昂起了臉,一副難說話的樣子。

他這個司禮太監是內操總領,宦官中第一等的好手,不論是騎射還是武功都是一時之選,崇禎一直放在身邊,取他的忠心和武藝,向來寵溺的很。所以此人在司禮中竟是個炮仗,一點就着,完全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這個人可以不理他,方正化身邊的張彝憲爲人驕縱陰毒,胸襟狹隘,是司禮中有名的不好相與的,唯有一條,此人是王德化的心腹,也就只有王德化治的住他,使喚的動。

這兩人是正經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從內書堂出身再到司禮,直到太監,這條道也不比文官們十年讀書,再授進士,然後庶吉士翰林,再歷任翰詹科道,最後任九卿,再會推入閣要容易些兒。

都是華山一條道,能攀上頂峰的,沒有一個是善與之輩。

要說起地位來,李、丘二人比眼前這兩位自是天差地遠,但東宮太監權勢上升是遲早的事,所以常人等閒也不願得罪,如今日鬥雞般的場景,實在也是少見的很。

方正化不答,張彝憲卻是笑容可掬,只向着李繼業道:“老丘太心急了些……咱們不是不給,小爺的東西還有什麼可說的?將來皇爺的江山都是他的,咱們做奴婢的還敢勒掯着不給?就是現在委實是沒錢,無械,更加沒有甲。十幾年了,各地不停用兵,請餉請械用甲,京營兵的裝具都被皇爺扒了幾次皮了!看看現在都穿的什麼?要是有,又何必小爺再要?原本京營具甲,就是天下第一麼。”

此人雖然陰狠小氣,此時說的倒也是事實。打崇禎即位之後,戰亂不休,京營兵也出兵過好些回,就是戰績不佳,而且越來越無用,所以現在也根本沒有人再請派京營兵出戰的話了。但營兵不動,餉械甲胃卻是不斷支應前方,到了今日,京營也確實是內囊都上來了。

只是張彝憲的話當然是推託,爛船還有三斤釘,幾百人的甲胃餉械湊不出來,也只能說,司禮這邊,大約是別有用意,絕不是沒有保留的支持。

“兩位大約還不知道吧?”見李繼業微微點頭,方正化又上前來,怒氣衝衝的道:“前方又在請餉,內閣又請發內帑,可現在內帑銀連十萬之數也沒有,總得留幾萬,以備非常?國家現在這般窘迫,皇爺今天下朝回來,在轎子裡很掉了幾滴眼淚……咱家站在一邊,瞧着心裡是個什麼滋味!唉,現在國事是這般情形,漕運都可能保不住,各方起火,四處走風,皇爺着實是煩,和兩位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小爺那裡,能怎麼着就怎麼着,該有的,咱們不會不給,宗主爺也是這樣的話,有就給,沒有,也就只能沒有。”

他說完,就是一拍手,意思也很簡單,就是絕不再討論了。此人雖然粗魯,但也很率直,說的話也有一些是實情。

李繼業微嘆一聲,向着丘執中道:“既然如此,我們回明小爺,瞧小爺怎麼說吧。”

“嗯,也只能如此。”

丘執中是奉命前來,朱慈烺在內操那邊挑好了人,接着就是要軍服、鎧甲、兵器,弓箭和相關的物資,當然也是要儘速拔下。再有,就是要定下餉銀,還要有大量馬匹,因爲朱慈烺滿心打算好的,是要練一支強悍的騎兵隊伍出來,所以要馬,還要上等的戰馬,再加上備用的馬匹,鞍具,還有從役馬伕,大料的精料……這些加起來,甭看只有四百人的額子,所需要的費用和物資,粗略一算,卻是嚇死人的天文數字。

原想要不到全部,有一半下來也可以回去交差,不料到了司禮這邊,王德化託詞不見,叫方正化這個大炮筒子出來,加上張彝憲這個陰微小人,兩人一剛一柔,要錢要甲要馬都是兩個字沒有,到是軍服布匹,生膠牛皮一類,可以要多少給多少。

丘執中也是知道,這是惠而不費,這些玩意以前是各地衛所年年交進,二百多年,十個大庫裡頭裝的都要走不進人,插不下腳,拔再多出來,這些司禮太監們也是絕不心疼。

想到這裡,丘執中也唯有與李繼業相顧嘆息,小爺那邊,怕是沒有想到,做一些事情,幫手少而掣肘多,不但外臣會指手劃腳,便是內裡的家奴,也未必同他一條心了。

第195章 餘波(3)第350章 會戰(41)第233章 轉折(23)第34 羣英會(4)第323章 會戰(5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282章 會戰(18)第137章 南京(25)第173章 李巖(2)第17章 渭南第143章 南京(31)第10章 校閱第336章 決勝(11)第179章 變化(5)第45 離去第74章 誓師第61章 熱血(4)第180章 變化(6)第310章 會戰(46)第286章 會戰(22)第216章 收穫(9)第264章 序幕(10)第107章 立基(9)第224章 轉折(4)第94章 風雲(10)第163章 淮上(1)第135章 南京(23)第133章 南京(21)第65章 熱血(8)第176章 變化(2)第38章 羣英會(8)第100章 立基(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38章 羣英會(8)第232章 轉折(12)第270章 會戰(6)第17章 渭南第327章 決勝(2)第288章 會戰(24)第213章 收穫(6)第264章 序幕(10)第156章 南京(44)第98章 風雲(14)第19章 都中第245章 轉折(25)第186章 變亂(3)第270章 會戰(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42章 好手第187章 變亂(4)第315章 會戰(51)第119章 南京(7)第154章 南京(42)第109章 立基(11)第244章 轉折(24)第334章 決勝(9)第108章 立基(10)第138章 南京(26)第279章 會戰(15)第67章 熱血(10)第15章 一揖第196章 餘波(4)第104章 立基(6)第342章 決勝(17)第299章 會戰(35)第52章 京城第263章 序幕(9)第6章 人心第200章 餘波(8)第247章 轉折(27)第155章 南京(43)第153章 南京(41)第348章 決勝(23)第88章 風雲(4)第173章 李巖(2)第2章 親人第75章 告示第51章 兄弟第114章 南京(2)第265章 會戰(1)第320章 會戰(38)第334章 決勝(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41章 走路第72章 六率第350章 會戰(41)第327章 決勝(2)第14章 先聲第295章 會戰(31)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44章 南京(32)第260章 序幕(6)第151章 南京(39)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163章 淮上(1)第163章 淮上(1)第46 父子第73章 盛京第215章 收穫(8)第104章 立基(6)
第195章 餘波(3)第350章 會戰(41)第233章 轉折(23)第34 羣英會(4)第323章 會戰(5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282章 會戰(18)第137章 南京(25)第173章 李巖(2)第17章 渭南第143章 南京(31)第10章 校閱第336章 決勝(11)第179章 變化(5)第45 離去第74章 誓師第61章 熱血(4)第180章 變化(6)第310章 會戰(46)第286章 會戰(22)第216章 收穫(9)第264章 序幕(10)第107章 立基(9)第224章 轉折(4)第94章 風雲(10)第163章 淮上(1)第135章 南京(23)第133章 南京(21)第65章 熱血(8)第176章 變化(2)第38章 羣英會(8)第100章 立基(2)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38章 羣英會(8)第232章 轉折(12)第270章 會戰(6)第17章 渭南第327章 決勝(2)第288章 會戰(24)第213章 收穫(6)第264章 序幕(10)第156章 南京(44)第98章 風雲(14)第19章 都中第245章 轉折(25)第186章 變亂(3)第270章 會戰(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42章 好手第187章 變亂(4)第315章 會戰(51)第119章 南京(7)第154章 南京(42)第109章 立基(11)第244章 轉折(24)第334章 決勝(9)第108章 立基(10)第138章 南京(26)第279章 會戰(15)第67章 熱血(10)第15章 一揖第196章 餘波(4)第104章 立基(6)第342章 決勝(17)第299章 會戰(35)第52章 京城第263章 序幕(9)第6章 人心第200章 餘波(8)第247章 轉折(27)第155章 南京(43)第153章 南京(41)第348章 決勝(23)第88章 風雲(4)第173章 李巖(2)第2章 親人第75章 告示第51章 兄弟第114章 南京(2)第265章 會戰(1)第320章 會戰(38)第334章 決勝(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41章 走路第72章 六率第350章 會戰(41)第327章 決勝(2)第14章 先聲第295章 會戰(31)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44章 南京(32)第260章 序幕(6)第151章 南京(39)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163章 淮上(1)第163章 淮上(1)第46 父子第73章 盛京第215章 收穫(8)第104章 立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