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猶豫不定

武厲邏城以南六十里的沖積平原上,宇文化及與武厲邏城大模達位拂流,相距二里,各自列陣。

化及這邊的兩萬八千人,有四千騎兵,剩下的清一色步卒。

而對面的位拂流,有八千具裝甲騎,剩下爲步卒。

所以化及擺出的是防禦陣型方圓陣,而對面的位拂流擺出的是攻擊性的魚鱗陣。

щщщ✿тTk án✿℃o

要麼說高句麗這個地方必須幹它,中原有的,他這邊都在拼命的學,長處短處一個不落,都學了。

方圓陣,大將在中,中爲圓陣,四面爲方陣。

左右前翼的兩個方陣,呈傾斜狀,像個八字,中間留有一個大缺口,就是要放人進來,再圍殺。

進來之後左右前翼負責堵門,而後方的兩個槍兵方陣,用來剿殺入陣之敵軍。

如果敵軍數量過多,那麼前翼就不堵門了,而是放任敵軍進來,然後陣內軍團負責圍堵路線,將敵軍逼迫至中間大圓陣。

大圓陣呈防禦時,是閉合的,外圍全部是持盾的排矟手,將敵軍擋在陣外,等到陣內的敵軍漸呈飽和,那麼圓陣便會打開,向外擴展,部署在中央的槍兵就會出陣,剿殺來敵。

這個陣法,是孫臏首創,第一個使用他的人,是趙國的趙括,也就是長平之戰輸的一塌糊塗的那位。

反觀魚鱗陣,是攻擊型大陣,主打一箇中央突破。

兩邊的人馬太多,陣型已成,已經不好再變陣了,而且雙方的兵馬差不多,所以化及與位拂流之戰,就是方圓陣和魚鱗陣的正面較量。

Www¸TTκan¸℃o

隨着敵軍戰鼓敲響,浩浩蕩蕩三萬人的魚鱗大陣,朝着隋軍緩緩行來。

雙方的前翼,都是防禦標配,長矛手在前,弓矢隊在後。

具裝甲騎是用來衝陣的,但不是一上來就衝陣,尤其是人家陣型已經擺開,你只派騎兵衝陣,那是找死呢。

人家只要把你的騎兵放進陣中,那就是包餃子。

宇文化及坐鎮中軍,身邊是十餘名將領,以及超過五十人的旗官。

他是大陣的樞紐,一旦交戰,陣型變化靠他來指揮。

“報!前軍接觸,正在廝殺,未見騎兵,”一名旗官奔馳而來,稟報道。

宇文化及凝眉擺了擺手,旗官退下。

最開始的短兵相接,就是硬幹,主打一個消耗。

左右兩個前翼的方陣,一旦缺員,後面會不斷補上,以保證防禦陣型,高句麗那邊也同樣如此,大家就是耗。

耗到什麼時候呢?耗到對方的後備兵員沒有及時補充上來,陣型出現缺口。

像這樣的廝殺,能打好一陣,拼的也是耐心。

你敢衝陣,我就放你進來,否則咱們就這麼耗着。

化及是不怕耗的,因爲他背後的遼澤,燕州城和石臺子城的敵軍,已經被紇豆陵部、薛祚部、黃世郎給拖住了,而段文振的主力大軍,也正在往北行軍,他只要能抗三天,援軍就到了。

遼澤低窪地,薛祚部靠着兵甲之利,已經將敵軍打的七零八落,紇豆陵認爲,好鋼應該用在刀刃上,於是他派遊騎聯絡薛祚,希望對方能夠北上支援化及,沼澤地的敵軍,由他和黃世郎剿滅。

於是只損失了兩百人的薛祚部,開始跨過沼澤,往北行軍。

一天後,他的斥候探查到,西面七八里外的平原地帶,化及和敵軍已經幹上了。

雙方都是完整陣型,薛祚去了,是幫不上忙的,甚至還有可能拖後腿。

靠他這六千人,去沖人家的魚鱗陣,這顯然不切實際,交戰雙方共六萬大軍,大陣綿延七八里,他過去就是送菜呢。

思量片刻,薛祚打算直接去幹武厲邏城,你主力不是傾巢而出嗎?我去抄你老家。

於是他帶着六千精銳步卒,一路急行軍,直奔武厲邏城去了。

段文振和張謹在三佛寨休整一日,便緊急上路,還帶着李景。

人家壓根就沒算去幫化及,我的主要任務是打武厲邏和扶余城,只要拿下武厲邏,化及之危自解,這叫圍魏救趙。

當他於行軍半路,得知薛祚部已經跑武厲邏去了,立即召來史萬寶:

“我給你四千騎兵,立即離軍北上,策應薛祚,以防扶余城援軍,若是武厲邏能打,你們就打,打不了就結陣等我。”

“末將領命!”史萬寶接了令牌,便帶着自己的隨從幕僚,前往點撥兵馬。

張謹坐在馬上,皺眉道:“薛祚是麥鐵杖的部將,歸李靖節制,這是要往南打的,現在卻跑北邊了,要不要跟李靖打個招呼,乾脆將薛祚調入我部?”

段文振搖頭道:“咱們北面,其實很好打,李靖任務艱鉅,兵只宜多,不宜少,我們速速行軍,拿下武厲邏之後,便令薛祚立即南返,那時候,遼東就要打起來了,李靖需及時南下開闢路線,責任重大。”

張謹道:“這個人是個將才,從渡河至今,沉穩調度,三佛寨周邊防禦,我看了,頗具章法,此人調度之嫺熟,頗類越公。”

很多老一輩的,還是習慣稱呼楊素爲越國公。

段文振點頭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都老了,此番征討高句麗,肯定會冒出一些年輕將領,而這批人,就會接替你我,成爲未來軍方的中堅力量,麥鐵杖已經封爵了,李靖就是下一個。”

張謹點了點頭:“陛下定的,是五月五拿下遼東,而來護兒,也會在這個時間內出兵,打完遼東,纔是真正艱難的開始,兩軍合兵的時間,不容有失啊。”

段文振冷哼一聲:“宇文化及真是一個蠢貨!”

李靖在得知化及防線崩潰的第一時間,就安排薛祚北上,同時向民部請調糧草,撥給了屯兵於南邊的辛世雄部。

辛世雄早期開拔的時候,只帶了半月的隨軍糧草,但是宇文化及這麼一漏,吐萬緒攻打遼東城的時間就被拖延,所以李靖必須儘早將糧草給辛世雄送過去。

他現在還不能離開三佛寨,需要等到吐萬緒發起總攻。

辛世雄的任務,是主攻遼東城以南的岫巖娘娘城、安市城、浮屠城、得勝城,但是現在,他的身邊多了史詳部。

吐萬緒也是爲了爭一口氣,因爲當初李靖擔心他們攻打遼東城不順利,所以才部署辛世雄南下,但是吐萬緒認爲,我會很順利,不用你幫忙,所以他把史詳部的兩萬人,調到了南邊。

史詳早就跟四座山城的人幹上了,不過他不像韋雲起那樣放火燒山,而是不惜代價的猛攻,畢竟這四座山城的兵力,跟五女山那邊沒法比,這裡的敵軍還不到六千人。

但是史詳前期打的也不順利,人家居高臨下,往下面扔滾石滾木,屬實讓他吃了不少虧,但是隨着山城內的滾木滾石耗盡,接下來就很順暢了。

四城被順利拿下,史詳長出了一口氣,總算沒丟人,否則就會被李靖的西路軍看笑話。

他的任務就是跟着吐萬緒打遼東,所以拿下四城之後,史詳俘虜了六千餘人的平民,押送着往遼東方向去了,而辛世雄負責留下接收四城。

韋雲起這邊,是最慘的,兩萬人傷亡一半,已經有潰敗之象,畢竟他是跟高建武的主力幹上了。

當然了,高建武這邊也不好過,他們急於逃離山火區域,完全是玩命的突圍,以至於連破韋雲起佈下的好幾道關卡,但自身的損耗也是頗爲慘重。

無奈之下,韋雲起只能下令撤軍,再不撤,剩下的一萬人他就控制不住了,到時候全是逃兵,那就等於全軍覆沒,他是要被砍頭的。

吐萬緒得知遼東主力在韋雲起方向之後,也是陷入猶豫。

到底是去打高建武,還是繼續圍遼東,他一時間也不敢拿主意,畢竟陛下已經把期限給他定死了。

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得請示皇帝了。

於是一封軍報被緊急送往後方,是打高建武,還是打遼東,皇帝你說了算。

蘇威道:“遼東乃孤城,若破高建武主力,則遼東自潰,臣以爲,應令吐萬緒立即整軍,與史詳部、韋雲起部,合圍高建武,一舉破之。”

楊約皺眉道:“衛玄部眼下正在渡河,這個時候你將吐萬緒調走,若遼東城內的敵軍傾巢而出,怎麼抵擋?”

蘇威立即道:“機不可失,我軍遼東防線在三佛寨,李靖部眼下就在那裡,若是遼東敵軍出城,令李靖御之,務必給吐萬緒爭取時間。”

楊約搖頭道:“李靖是西路軍,主開闢南下之路,在遼東要是打殘了,我主力如何南下?”

“戰事變幻無常,我等要因地制宜,”牛弘也道:“李靖損失多少,後面給他補多少,但是這一次,關鍵在高建武,若擊潰此人主力,於我大大有利。”

兩種意見,各有各的道理,不要以爲人家楊約不知兵,人家於兵法一道,比蘇威牛弘利害多了。

他覺得,高建武在外,完全可以抵禦之,以給主力爭取攻城時間,無需大費周章誓要斬殺敵軍主將,這玩意聽起來挺漲士氣,但是實際作用不大。

就算擊潰高建武,遼東城你還得打,費那事幹什麼?

人家高建武爲什麼在外面,不就是爲了襲擾你攻城主力嗎?只要明白高建武的目的,其實很好下決策的。

可惜,楊廣選擇聽取蘇威牛弘的意見,準確來說,這本來也是楊廣的打算。

斬殺敵軍主將,面上有光。

於是在衆臣爭吵半天后,楊廣道:

“着令李靖部署防線,吐萬緒集中主力,剿滅高建武。”

楊約內心嘆息一聲,無可奈何,貪小利而失其大利也。(本章完)

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39章 隔代親二六七章 教坊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八章 個子最高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703章 如嫡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07章 殘部補充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第552章 弒君者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九四章 三推讓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45章 雙眼皮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751章 十五道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二九一章 滎陽王六六章 是非之地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734章 禮部侍郎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32章 一觸即潰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758章 清理門戶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69章 大冢宰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709章 大昏招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62章 一世英名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八七章 楊廣留京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八零章 齊國公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七二章 佛道領袖
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39章 隔代親二六七章 教坊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八章 個子最高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703章 如嫡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07章 殘部補充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第552章 弒君者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九四章 三推讓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545章 雙眼皮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751章 十五道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二九一章 滎陽王六六章 是非之地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734章 禮部侍郎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32章 一觸即潰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758章 清理門戶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69章 大冢宰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709章 大昏招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62章 一世英名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八七章 楊廣留京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八零章 齊國公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七二章 佛道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