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

大越與赤扈約定聯兵伐燕,依照秘約雲朔地區以武周山、晉公山及渾河爲界,以北地域歸赤扈所有,以南地域原本就是漢土,應歸南朝;而燕薊地區以燕山爲界,以北地域歸赤扈所有,以南地域亦歸南朝。

至少在天宣七年九月中旬之前,赤扈人並沒有做出撕毀密約的決定,其集結於陰山以東的兵馬,以掃蕩契丹及附屬蕃族在武周山、晉公山附近的殘餘抵抗勢力爲主,擄掠人口及畜產。

因此在應州守軍不戰而逃,劉世中、蔡元攸率驍勝軍、宣武軍佔領應州城之後,赤扈騎兵依舊在武周山以北踟躕,遵照約定,並沒有第一時間推進到大同城下,也沒有分兵進襲朔州北部蒼頭河谷(殺胡口)的跡象。

九月中旬之後的恢河兩岸的草地一片黃綠,稀疏的林木,樹葉飄落。

北方特有的白樺樹,一棵棵虯勁的樹身上像是附了一層白霜。

曾經牛羊遍野的恢河南岸,此時已隨着蕃虜部族的北逃、西逃,變得空曠起來。

百餘騎兵正在恢河南岸的曠野從西往東馳騁,沿途是還有不少漢民村寨,但這時候都緊閉門戶。

第一次北征伐燕時,恢河兩岸的漢民村寨是極其熱烈歡迎的,甚至有數以千計的丁壯附從天雄軍作戰,但誰能想到天雄軍那麼輕易的就潰滅於大同城?

天雄軍殘部狼狽逃往朔州,除了朔州的漢民得以南遷,恢河兩岸其他地區的漢民村寨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報復、清算。

時隔不到一年,大越兵馬再次抵臨恢河沿岸,當地的漢民卻變得謹慎起來,一家家都閉寨自守。

百餘騎從西往東馳騁到懷仁縣南部的飲鶴灘附近,這時候有大股騎兵,大約三百騎不到樣子,大越禁軍裝束,正從北岸涉水渡河到南岸來,看樣子頗爲狼狽。

兩部騎兵猝然間在飲鶴灘南岸相遇,雙方都頗爲謹慎的收攏陣列。

徐懷勒住馬,朝飲鶴灘北岸眺望過去,在三四里開外,有數股胡騎往飲鶴灘前追趕過來,想必這七八百騎兵是胡騎追擊驅趕,在飲鶴灘前倉促渡河的。

對方很快馳出數騎上前詢問根腳:

“驍勝軍第一將都指揮使劉衍率部在此渡河,來者何人?”

“朔州巡檢使、天雄軍第十將都虞候徐懷奉命前往應州參加軍議。”徐懷也使人策馬馳出,喊出名號。

“徐懷,是我!”朱芝從那隊騎兵裡縱馬馳出,他作爲兵部司吏隨劉衍渡河,此時的樣子非常狼狽,長襆官帽早不知所蹤,官袍也是扯破多處,跨下戰馬多處中箭,血跡斑斑,但好在人不像是受傷的樣子。

朱芝遣人將其父朱沆的信函送到朔州,徐懷當然有看到,但他實在不知道就當前的形勢如何回覆朱沆,卻不是他對朱沆、朱芝父子有什麼成見。

桐柏山卒最初能留在朔州,還全賴朱沆的成全。

朱沆在率解忠等部從朔州離開時,還儘可能將不多的兵甲、馬匹以及糧食都留在朔州。

而朱芝在離開嵐州時,也一改以往對他傲慢輕逛的態度——兵潰大同城、艱難逃歸,對朱芝這樣的世家子,觸動還是極大的。

至於王番對他心存芥蒂,不告而薦曹師雄執掌嵐州軍政大權,那是王番的事,徐懷不會怪到朱沆的頭上。

徐懷相信朱沆當時應該也是一肚子意見,而連王番都強拗不過王番,徐懷又怎麼可能怪罪到朱沆的頭上?

徐懷後來連盧雄都不理會,也是不想他們夾在王番與朔州之間兩頭難做人。

徐懷沒想到朱芝隨劉衍渡河北上,會遭遇到敵騎的攔截倉促逃回來。

徐懷下馬朝朱芝迎去,震驚問道:“你怎麼會與劉衍渡河北上,怎麼會遭遇胡騎攔截?那些胡騎是大同守軍嗎?”

“經略使欲不戰而屈人之兵,我隨兵部郎中劉俊劉郎君前往大同投書,卻不想到大同城下,守軍非但不開啓城門相迎,還亂箭射殺過來。劉郎君身中數箭,我與隨行軍士拼命護送劉郎君西逃,幸得與劉衍將軍他們遇上,纔沒有喪命恢河北岸!”朱芝驚惶說道。

“大同守軍吃了豹子膽啦?”隨徐懷一起前往應州參加軍議的鄭屠震驚問道。

雖說徐懷很早判斷蕭辛瀚、蕭幹、李處林等人很可能會率大同守軍向赤扈投降,但也沒有想到蕭辛瀚他們會射殺大越派去勸降的使者。

赤扈人都還沒有最終決定南侵,蕭辛瀚這些人有必要做得這麼絕?

徐懷蹙着眉頭朝東北方向望去,蕭辛瀚等人如此決絕,一方面表明他們投赤扈人的決心,另一方面他沒想到劉世中、蔡元攸這些人竟然還抱有不戰而勝的幼稚幼想。

蕭辛瀚、蕭幹、李處林到最後將嫡系兵馬都收攏回大同,連懷仁、金城等地都棄之不顧,就是打着“良禽擇木而居”的主意,有天雄軍潰滅的先例,劉世中、蔡元攸不趁着赤扈人還有猶豫,果斷出兵恢河北岸,以刀鋒相逼,卻妄想以一紙書信勸降守軍,不是癡人說夢是什麼?

這也難怪蕭林石都走投無路了,最終只是想着舉族西遷,也沒有投附大越的心思,他當真是將大越朝堂都看透了。

徐懷對劉世中、蔡元攸這些人早就看不上眼,卻沒想到劉世中之子劉衍會親自率部渡河偵察敵情,還將爲大軍守軍追擊的朱芝等人救回南岸來。

“劉郎君怎麼樣,傷勢要不要緊?”徐懷問朱芝。

“恐怕是不行了!”朱芝又驚惶又沮喪的說道。

劉世中、蔡元攸想要勸降大同守軍,他們作爲正副帥,不會親自出馬,但又要表現出對蕭辛瀚等人的足夠重視,在應州的將吏之中,僅有劉俊、郭仲熊等屈指可數的人有着相應的地位。

劉俊身爲兵部郎中,從軍北征卻最爲清閒,還以爲勸降之功可期,主動請纓,帶着朱芝等兵部屬吏在一干軍士的護送下抵達大同城下投書,卻沒想到會遭到殺身之禍。

徐懷與朱芝去見劉衍。

徐懷在驍勝、宣武兩軍諸將眼裡,沒有什麼根基可言,朔州兵馬也是不足恃的遊兵散勇,徐懷卻好歹是一任都虞侯,將職僅比劉衍低上一階。

劉衍神色雖然冷淡,卻也沒有阻止徐懷去見就差最後一口還沒有咽過氣去的兵部郎中劉俊。

劉俊身中數箭,此時箭桿已經絞去,但從留在體內的箭簇看,都是從上往下射入胸肩。

劉俊作爲士臣,前往大同勸降又不可能穿鎧甲護身,站在大同城前猝不及防間遭受射殺,左右扈隨軍士根本就來不及上前遮擋,這幾支箭又準又狠,劉俊還能剩一口氣回到恢河南岸,可以說已經是偷活許久了。

劉衍沒有再急着趕路,主要還是看到劉俊在馬背上顛簸,肯定沒辦法熬到應州就會斷氣,只能在南岸暫歇,先派人趕往應州報信。

這時候數百大同騎兵往飲鶴灘北岸逼近過來,他們對恢河的水情更爲熟悉,當下就有十數騎兵直接馳入淺水中,顯然是不想放棄對南岸的襲擾。

徐懷剛要招手喊牛崖山拿弓箭過來,卻見劉衍已先一步取下長弓,率領十數騎人馬往水邊馳去,朝着涉及過來的大同騎兵且馳且射。

劉衍眨眼間的功夫就射出十數箭去,當即就將三名在水中無法靈活閃避的敵兵射下馬來,濺起一蓬蓬水花,令餘下的十名敵騎倉促退回北岸與大部隊會合,不敢再輕易往南岸進襲過來。

劉氏在延州也是世代將門,劉世中及其兄劉世昆皆是經略使一級的人物,劉世中長子劉道早年死於與黨項人作戰的戰場,劉衍是其次子,此時才三十六歲,乃是西軍少壯派將領的代表人物。

“劉軍侯好箭術。”徐懷見劉衍攜弓馳歸,讚道。

“雕蟲小技而已,爲將者不應以武自耀。”劉衍將長弓交給隨扈收着,淡然回道。

徐懷身世可疑不說,在劉衍看來,徐懷更始終是小輩人物,他怎麼可能會多高看徐懷?只是劉俊傷勢態重,不便再強行上路,他纔不得不與徐懷敷衍。

“劉軍侯此時還覺得取大同易如囊中探物嗎?”徐懷絲毫渾然不覺劉衍的冷淡,問道。

劉衍瞥了徐懷一眼,便轉頭看向北岸,似乎徐懷並無資格跟他探討這個問題。

徐懷心裡暗暗嘆了一口氣,大越在西北方向與黨項人戰事頻繁,對西北也長期保持擴張勢態,西軍確實要比武備馳廢的河東軍、河北軍要精銳許多。

徐懷相信西軍也必然有一批武將,要比葛懷聰、葛愧、文橫嶽之流英勇善戰,但很顯然除開自己說不清道不明的身世,除開派系黨爭,他這麼年輕就居都虞侯之位,也必然叫劉衍這些西軍將領看不順眼……



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隕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四十二章 雲陽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章 死士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十五章 登城
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隕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四十二章 雲陽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章 死士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十五章 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