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

(感謝第五十四位新盟主紫東來……)

陳子簫、仲長卿、高祥忠陸續連夜將所部精銳兵馬拉回到淮瀆,凌晨時董其鋒也帶着小隊精銳從黃橋寨撤了回來。

鄭恢這時候鬆了一口氣,卻也是心神交瘁,近乎癱倒的斜躺在錦榻上。

“你也莫要太爲難自己,現在能將十八里塢打起來,事情還不算壞……”董其鋒看案首上,都抓扯下來的斷髮,再看鄭恢蒼白沒有血色的臉,寬慰他說道。

“你也不要來寬慰我,”鄭恢苦澀道,“高祥忠他們可以將一切都推到郭君判、潘成虎等人的無能上,甚至無情的冷嘲熱諷,但我心裡怎麼不清楚,我這是再一次敗給那夜叉狐了……”

鄭恢手指關節捏得發白。

郭君判、潘成虎、周添所率兩千部衆是什麼貨色,他能不清楚嗎?

兩千人馬都塞在跳虎灘兩百餘步縱深的營寨裡,有多擁擠,他能不清楚嗎?

跳虎灘營寨有多簡陋,他能不清楚嗎?

這些情況他都非常清楚,但他沒有讓陳子簫出面去幹涉。

這是他自以爲將徐武富這個人看透了。

他以爲徐武富即便迫於形勢能與鄧珪攜手合作,同意徐氏族兵整編進淮源鄉營,但在做關鍵性決策時,都必然會以徐氏宗族爲先。

他甚至擔心郭君判、潘成虎、周添部衆分守三處,徐武富或許會配合鄧珪強攻其中之一,而將兩千兵馬合於跳虎灘營寨,必能將徐武富嚇退。

是啊,剿匪再多,對宗族來說除了一些賞錢外,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徐武富這樣的人物,會在意朝廷頒給一個賞功牌坊或換一個八九品的官身嗎?

而徐氏要是稍有不慎,三五百最精銳的子弟殞命於戰事,徐氏在桐柏山立足的根基都有可能被動搖掉。

他的謀算環環相扣,沒有一絲錯漏,怎麼偏偏就出了這麼大的漏子?

鄭恢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但知道他再次敗在夜叉狐手裡了,這不是攻下十八里塢就能彌補的——攻下十八里塢,只是沒有叫他們這邊的形勢變得更壞而已。

他想不明白,卻又好氣啊。

鬱悶啊,王稟身後爲何會有這麼一個厲害角色存在,卻誰都識不得其真面目?

“……”院子外傳來腳步腳,董其鋒說道,“可能是陳子簫過來了……”

見鄭恢還是枯坐在那裡不說什麼,董其鋒推開門先走出去。

…………

…………

淮源兵馬暫時還沒有大舉殺入白澗河西岸跡象,鄭恢沒有心思去見聯軍諸頭目,陳子簫也是讓諸頭目都先歇息下來,有什麼事情待明日再商議。

陳子簫安頓好一切,寨子已蒙上清亮的晨曦,黑黢黢的山嶺也露出身影。

他與鄔七走進鄭恢所居的院子,看這裡燈火通明,董其鋒等人皆執刀束甲,看樣子也知道一宿未眠。

“鄭先生可有歇下?”陳子簫問站在廊下拿手搓臉、以消睏意的董其鋒,小聲問道。

“還未歇下,仲長卿、高祥忠他們心思可還安定?”鄭恢從室裡問道。

陳子簫走入室內,見鄭恢坐錦榻前,矮案上鋪有一張職方館描就的桐柏山堪輿圖,坐過去說道:

“到底虧得鄭先生封鎖消息,在軍心震動前終將十八里塢順利拿下。這時候高祥忠他們只是以爲郭君判、潘成虎等人太無能,內心並無太大的撼動,相反還有不少頭目還想立刻率兵馬殺回到白澗河東岸去!他們所言確也有些道理,郭君判、潘成虎太無能,兩千人馬被殺得七零八落,倘若不加以遏制,白澗河以東的大姓宗族勢必會蠢蠢欲動,叫鄧珪這廝能在淮源聚集更多的兵馬跟錢糧……”

“我入夜前死活摁住消息,除了叫你們能心無旁鶩攻下十八里塢,還有一點就是怕你們太急切想反撲回去,”鄭恢心力交瘁的說道,“郭君判、潘成虎、周添三人並非無能,一定要我評斷,他三人比高祥忠只強不弱,實在是郭、潘以及周添三人,手裡沒有多少精銳悍兵可用,新附之衆又太過龐大,沒有經歷血戰淘汰,沒有經過幾天的操訓,兵甲軍械又嚴重不足,只要淮源那邊敢打,慘敗幾乎是註定的。要說有什麼責任,實在是我太過自信,我以爲有兩千人馬在,鄧珪、徐武富絕不敢輕易妄動,責任在我,是我低估了對手啊……”

“從今日跳虎灘戰局看,徐氏族兵似已爲那夜叉狐完全控制……”陳子簫略帶遲疑的說道。

“……”鄭恢有些訝異的看了陳子簫一眼。

他突然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他之前斷定徐武富不會輕舉妄動,卻忽視掉徐武富有被架空,或徐武富有被夜叉狐徹底控制的可能。

徐氏族兵不是徐武富主動想與淮源鄉營整編,實是這一切在夜叉狐的控制之下進行的!

我他媽好蠢,怎麼就沒有想到這點?

鄭恢痛苦得都快呻吟出來。

捅破這層窗戶紙,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嘛!

這一仗,不管徐氏那頭莽虎從北寨牆殺入有多莽撞,更關鍵的還是以徐氏族兵爲主的淮源兵馬毫不猶豫的從東面、南面發起總攻,令郭君判、潘成虎他們毫無掙扎的機會。

他與董其鋒曾隨相爺治邊征戰多年,怎麼可能不知道調兵遣將、戰場之上決策及傳達軍令的複雜性?

要不是夜叉狐徹底的控制住徐氏族兵,怎麼可能在關鍵之時,令以徐氏族兵爲主的淮源鄉營,毫無猶豫的發起總攻?

不過,他有豐富的治軍經驗,尚且一時都沒有想到這些關鍵處,事事對他言聽計從的陳子簫竟然能看透?

鄭恢心裡疑惑,卻也不會承認他是得陳子簫提醒纔想透這一切,不動聲色的說道:“是啊,我以爲徐武富不是那麼容易爲人所掌控的人物,看來到底是我低估了這個夜叉狐!”

“徐氏族兵若已爲夜叉狐完全控制,看來我們卻不能再輕敵了。”陳子簫似沒有注意到鄭恢的驚訝,感慨說道。

鄭恢說道:“是啊,在桐柏山鄉兵裡,徐氏族兵是戰鬥力最強的,這與徐武富十數年來招攬徐武磧、徐武坤、周景等靖勝軍舊卒爲他所用、教授子弟武藝及主持族兵編訓等事直接有關——要是這支人馬,爲夜叉狐徹底掌控,你想想看,我們現在集結六七千人馬殺到白澗河畔,是什麼情形?那裡地形開闊,足以叫我們將兵力展開,但我們能派出哪支兵馬去擋住、遏制淮源鄉營橫衝直撞的勢頭?六七千人馬最終的命運,或許就是被對方六七百人的精兵徹底攪亂掉——淮源兵馬午後沒有大舉渡過白澗河,我看這一切實是夜叉狐有意爲之,他們實是想將我們誘到白澗河西岸去啊!”

陳子簫神色凝重的說道:“鄭先生所慮甚是——虎頭寨、石溪莊及太白頂等山寨,沒有起事之前,八九百人馬就參差不齊,知道統兵治軍的就沒有幾人;而這兩個月爲了控制日益膨脹的兵馬,不多的精銳還都分散出去。現在我們手裡都沒有一支二三百人規模、能衝鋒陷陣的精銳戰力都沒有,更不要說七八百人規模了。所以,我也不主張此時就倉促反撲過去……”

“那大將軍覺得我現在應該怎麼辦?”鄭恢問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似乎也不能坐看鄧珪在淮源聚攏越來越多的人馬,而坐視不理吧?”

陳子簫臉上露出困惑神色,似乎非常的迷茫,說道,

“桐柏山西口出去就是泌陽城,除了州廂兵、縣刀弓手外,帥司在泌陽城還有兩千駐泊禁軍,我們此時還不敢去泌陽城附近找晦氣,現在就怕鄧珪在白澗河東岸站穩腳之後,我們被徹底限制在白澗河以西,那最終就還難逃被剿滅之局啊……”

鄭恢見陳子蕭臉上的神色不似作假,心想他能窺破徐武富被架空這事,也許就是恰巧,稍作沉吟說道:

“其實打不出去也無礙,你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要叫他們不能打進來。你想想看,要是你們三五月都不被拔除掉,陳實、程倫英又或者經略使顧藩就能交待過去?”

“瞧我這腦筋,”陳子簫拍了一擊自己的額頭,恍然大悟道,“我光想着打出去了,卻沒想到我們佔據白澗河以西的桐柏山西段山地,叫官兵三五個月內打不進來,相……他老人家同樣順理成章有機會插手進來。”

www•тт kǎn•¢ O

“就是這個道理,你即便招兵買馬,最後坐有三四萬人馬,最後接受招安時,朝廷也不可能容忍你保留太多的部衆編入禁軍。以他老人家的面子,也頂天叫你保留一兩千部衆,多出的人手必然都要打散掉,編入其他諸部禁軍,或充入廂軍做苦役。那你還不如趁這段時間汰弱留強,好好打造一支兩千人規模的精銳戰兵,”鄭恢說道,“你與高祥忠、仲長卿等人說,讓他們負責較爲容易的方向,而你親自坐鎮黃橋寨,去擋住淮源兵馬的兵鋒,但要叫高祥忠、仲長卿他們各交出數百精壯來。你也不要責怨郭君判、潘成虎、周添他們無能。他們現在被打得赤光溜溜的,你還能接納他們,他們必會死心爲你所用,已與高祥忠、仲長卿等頭目不一樣……”

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二百章 議事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六十章 職事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十五章 制司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章 大捷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
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二百章 議事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六十章 職事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十五章 制司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章 大捷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