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信使

蕭恆仰天倒在荒草之中,胸口血流如泉未止。

長空青澈、浮雲流卷。

近在咫尺的叫喊咆哮、激烈的廝殺,刀戟相擊、箭簇尖銳破空的厲嘯,似在這一刻像潮水般褪去,唯有從荒草之上刮過的風,越發清晰起來。

兩隻革靴一左一右踩踏過來,一人俯下身子瞪眼看他,扭頭叫道:“節帥,這廝還有一口氣沒有咽過去,似乎死也不服敗在節帥您手裡呢!”

那人譏笑着,手裡卻沒有停下,伸手解開蕭恆頸頷下的兜鍪繫帶,將兜鍪踢到一旁,又伸手拽住他的髮髻往後狠狠拽住,使他的脖頸徹底的暴露出來。

一道刀光抹來,他對人世最後那深烈的眷戀,在這一刻徹底分崩離析。

“恆將軍!”

數十步外正策馬撞殺過的雲州騎將,看到一名楚山武卒將蕭恆頭顱割下後似耀武揚威高高舉起,悲愴大叫,奮力揮舞長槍,將烏敕海斜劈過來的長槊打開,策馬往前怒衝,想奪回蕭恆的屍首。

雲州騎絕大多數軍將武吏都是貴族出身,不少人或是看着蕭恆長大,或是從小與蕭恆一起廝混,看到蕭恆陣前被梟首,心生悲痛之情者自是有之,但絕大多數雲州騎卒,心裡更多是驚!是懼!

徐懷下馬持槊步戰之際,這隊雲州騎已經馳至一百四五十步處,上百將卒自知不容退卻,那一刻也將那深深的畏懼死死壓住心底,血脈賁張,鬥志昂揚。

馬背上擅開強弓的箭士,這時候都已經踩踏馬鐙立起準備開弓射箭。

在雲朔草原之上牧養、筋骨經受冰雪熬練的上等戰馬,速度在這時候也已經拉到極致,馬蹄踩踏着大地,發出沉悶有力的鼓音。

一百四五十步的距離,也許只需要七八個呼吸就能馳至。

蕭恆騎射刀槍皆擅,在雲州年輕一代絕對是一流好手,這三四年敢於衝鋒陷陣,也將武技淬鍊得純粹;他身邊還有十八名侍衛健銳,還有傳令信使、令旗手、鼓號手二十餘人。

十八名侍衛健銳皆是百裡挑一的好手,也及時在蕭恆身邊結陣相護。

而他們這邊百餘騎也將戰馬馳速拉到極致,搏命一般的橫衝直撞過去馳援,換作任何一人手下都會有所猶豫,要防範着避之不及會慘遭數以百計的馬蹄踐踏。

不管怎麼看,蕭恆與身邊都絕對不像支撐不住七八個呼吸的樣子。

雖說大部分雲州武卒被烏敕海等人從兩側縱馬攢制,牽制過去,但蕭恆身前還四名雲州健銳護衛。

然而看着這四名雲州健銳爲徐懷斬殺槊鋒之下,也就眨一下眼或張口喘了一口氣;而徐懷一槊七刺將蕭恆陣斬,甚至短到連一口長息都沒有吐盡……

這是何等的兇殘!

雲州騎將卒大多擅騎射,有不少人以身手強健自詡,但看到蕭恆被斬殺的這一幕,直覺尾

椎骨有股寒氣直竄出來,從內心深處直覺排斥去直面如此強悍的絕強武將。

而楚山騎有如堅壁山崖一般的堅銳戰陣,無堅能摧,又無銳不挫,更令人心驚。

這是他們能戰勝的強敵嗎?

無數雲州騎卒心間這一刻被這樣的疑慮、驚懼緊緊揪住。

看到騎將悲怒交加往楚山敵陣橫衝直撞過去,當即有數騎親衛從側邊搶出,戰刀狂斬之餘,更是從兩側把騎將夾住,強行將其拖停下來,一個個大聲叫道:“恆將軍已爲楚山賊殺害,人死不能復生!”

已經馳至草坡邊緣的百餘雲州騎心生怯意往後退縮,烏敕海等人卻是不會見好就收,縱騎疾馳,咆哮着槍矛狂刺,戰刀在半空揮斬出一道道雪亮的寒芒,頭顱與鮮血齊飛。

直至接連將左翼兩隊敵騎殺潰、四散逃避,烏敕海才收攏兵馬,退回草坡附近。

這時候王舉、王章等人也已經結束右翼的衝鋒陷陣,往草坡這邊聚攏過來。

徐懷重新坐回到戰馬,手執繮繩,睨望四周。

剛剛激戰時間不長,他們所斬殺的敵卒,絕對談不上多,可能也就一百三四十人衆。

雲州騎在縱橫開闊的戰場上迂迴馳騁的機動性極強,他們身邊就三百精銳騎兵,此時也無進一步擴大戰果的可能。

實力並無大損的雲州騎這時候沒有一隊騎兵敢再進逼到草坡之前,但在遠處也是逡巡不去;被殺散的騎隊也在臨近河灘處重新集結。

將戰死將卒的屍體拿馬革包裹起來,傷者進行過緊急救治,將鎧甲從死去敵卒的身上作爲繳獲扒起來,將草坡附近數十匹走散的戰馬收攏過來,徐懷將拓木步弓橫在鞍座前,看了一眼才稍稍偏斜的日頭,下令道:

“我們現在趕去御馬湖!”

…………

…………

御馬湖乃是黃河歷朝破堤南泄,在汴鄭之間形成的一片水澤之地,沙丘低崗間水草豐茂。

大越立朝以來,爲蓄養軍馬,特地將御馬湖附近十數萬畝的草場予以保留,禁止當地民衆圍墾,開闢爲軍馬場。

整個御馬湖草場的邊界距離蔡河古渡其實不遠;而牧馬監公廨所在、位於御馬湖東南畔、槐花岡東側的軍都寨距離蔡河古渡也僅有二十里。

楚山突騎往御馬湖方向逶迤而去之後,一隊隊雲州騎重新聚攏到草坡之旁,但誰都不敢直接銜尾追擊,只是靜靜等候節度使蕭幹渡河過來。

蕭恆的無首屍體靜靜躺在血泊已凝固的雜亂荒草之中,蕭幹下馬過來,看着這一幕幾欲昏厥過去,將佩刀拄立於草地之上,咬牙切齒怒吼:“恆兒,你且安息,待爲父取來徐賊頭顱,以慰你在天之靈!”

蕭幹身爲契丹貴戚,年少風流倜儻,妻妾成羣,生養子嗣也多,但有才幹能而得他歡心的僅有三子,而以次子蕭恆殊甚。

蕭幹一直以來也是將次子蕭恆作爲接班人培養,卻未想今日會在蔡河之畔白髮人送黑髮人。

諸將默然立於蕭幹身後。

三百楚山騎兵往御馬湖而去,衆人當然曉得是奔軍都寨三四千匹良馬而去。

而從昨日黃昏到今日午前,突襲汴梁的賊衆已經分出上千兵馬圍困軍都寨,這也是鄭州節度使府早就偵察到的情況——也恰恰是如此,蕭幹從鄭州城出兵,才兵分兩路夾河而行,使其子蕭恆率兩千雲州騎走北岸,意在驅逐軍都寨之外的賊衆,以解軍都寨之圍,蕭乾親領兩千馬步兵走南岸,奔相距古渡僅兩三千步的中牟殘城而來,意圖以中牟爲據點,在集結更多援兵之後,再往東殺去,以解汴梁之危。

在古渡一戰之前,蕭幹身邊的雲州諸將,並沒有將圍困軍都寨的千餘人馬放在眼裡——楊景臣所遣信使也曾挑明說此次突襲汴梁的人馬,以鄢陵、尉氏等地的賊衆爲主,秘密穿過潁水防線北上的楚山精銳約有三四千,而楚山精銳應該都主要留在汴梁南外城之中。

只是楊景臣所遣信使的話,現在還有可信度嗎?

三百楚山騎兵往御馬湖而去,與之前圍困軍都寨的人馬會合之後,看似也只有一千四五百人,但是他們能啃得下來的嗎?

雲州諸將心裡深深困惑着,但這時候誰都不敢吭聲說個“不”字。

蕭幹身旁一名中年文士,沉吟片晌,跟蕭幹說道:“或將汴梁信使請來,將事情進一步問清楚爲好……”

“將信使請來!”蕭幹壓青筋暴露的手死死抓住刀柄,極力壓抑內心沸騰的怒火,沉聲說道。

要是楊景臣所遣信使不含糊其辭,將龍津橋一戰的詳情說清楚,讓他們瞭解到楚山突騎的強悍之處,恆兒怎麼可能失之大意,輕易將自己暴露在楚山突騎的兵鋒之下?

這一刻蕭幹恨不得將信使活剮了,以祭恆兒在天之靈。

中年文士待要安排侍衛前往南岸,將楊景臣所遣信使揪過來質問清楚,卻見有十數騎從鄭州城方向往這邊飛馳而來。

衆將又驚又疑的盯看過去,不知道鄭州又有什麼天大事情發生,叫來人如此不恤馬力。

“前面可是蕭帥?”來人在外圍勒住馬,揚聲問道,“我乃樞密使嶽帥帳前記室朱孝通——嶽帥已知楚山軍潛襲汴梁之事,特遣朱孝通攜親筆信函呈於蕭帥以議殲敵之事……”

朱孝通作爲蔡府門人,王稟充任嵐州石場監時,爲就近監視王稟,朱孝通曾任石場牢營管營,也因此與徐懷等楚山衆人有過近距離的接觸,算是唯數不多對楚山有着極深認知的人。

雖說希望不是很大,但嶽海樓內心還是希望能說服蕭幹遣精銳兵馬到陳州治宛丘附近,共同攔截楚山突襲汴梁的兵馬南撤,特意將朱孝通遣來鄭州見蕭幹……

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隕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五章 赴任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一章 七寸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第九章 馳援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隕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二十八章 進退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五章 赴任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一章 七寸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第九章 馳援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