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

(感謝新盟主風君子、突福來、adei、分開旅行、笑意捧場……)

巡檢使鄧珪看到徐武江等人空手回來,便知道這些滑頭不肯出力的。

他這個巡檢使,雖然只是九品武職,卻是樞密院正兒八經選授、入了流品的差遣,是官非吏,平時駐紮在緊挨着淮源鎮街市的軍寨之中。

本朝在地方政制上,跟前朝有很大的區別,會在不設縣的重要街市設鎮,因此鄧珪還兼着淮源鎮的監鎮差遣。

他手下包括徐武江在內,除了都頭、節級等低級軍將外,還有主簿、稅吏等屬吏,權轄頗大,泌陽縣之外的山野鄉陌,防盜捕賊緝私等事都歸他管轄。

不過,桐柏山綿延二三百里,又與隨、光、潁等三州相接,盜匪出沒其間,不知凡幾,鄧珪手下僅有百餘奸滑土兵,暗中都有可能與私盜勾結,他哪裡管得了這麼多?

今日在王稟面前,鄧珪卻還是裝腔作勢的問一句: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盜匪攔路劫財,真是膽大包天,他們是視我淮源巡檢司於無物嗎?徐武江,你等可有將這些膽大妄爲之徒逮住?!”

“馬賊馬快,興許還聽過鄧郎君的威名,我們追過去,他們都跑沒影了,哪裡追得及?”徐武江說道,“卻不想小小几個馬賊,竟然驚動鄧郎君親自出馬!”

“馬賊冒犯御史中丞王稟王相公,本官怎敢懈怠?卻是你們這些傢伙竟然偷滑耍奸,不肯出力捉賊,輕易就放走馬賊,真以爲本官不敢拿你們治罪?”鄧珪盯住徐武江問道,聲音也陡然間嚴厲起來。

“……”徐武江愣怔在那裡,琢磨不透鄧珪什麼意思。

徐武江剛纔趕去救徐懷脫困,都沒有細問王稟等人的來歷,還以爲就是普通行旅。

這時他瞥眼看王稟一襲青衫,襟袖間還綴有補丁,心想這祖孫二人身邊僅有一名僕婦、一名兩鬢斑白的隨扈護送,竟會是執領御史臺的御史中丞王稟?

再一個,這麼一號人物抵臨桐柏山,路司州縣拍馬跪舔的官員們呢?

這時候王稟替徐武江等人開脫道:“能將這些馬賊趕走,人沒事回來就好!”

此時能平安脫險已是萬幸,他哪裡會節外生枝去說刺殺之事?

徐武江還矇在鼓裡,但鄧珪到底是入了流品的官吏,聽同僚說過王稟是得罪了什麼人才會被貶到唐州來。

不過,他同時也知道王稟聲望極高,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剛纔那麼說,是不想留下話柄。

這會兒見王稟替徐武江他們開脫,鄧珪見好就收,訓斥徐武江:“王相公體諒,不追究爾等失職之罪,還不快過來感謝王相公。”

“王稟戴罪之身、見逐唐州,不敢當諸位壯士大禮!”王稟見徐武江等人過來行禮,忙還禮道。

徐武江這才知道王稟原來是被貶出京的御史中丞,按刀站在一旁。

鄧珪跟王稟告罪道:“下吏今日按例要巡視南鄉,軍務在身,不能留在淮源鎮,今日便由這徐武江代下吏招待王相,明日也由徐武江挑選一隊兵卒護送王相你們前往泌陽……”

鄧珪又唬着臉訓誡想要找藉口推託的徐武江:“切莫再叫王相受盜匪滋擾,倘有怠慢,仔細我回來收拾你!”

徐武江無奈應下這差遣。

…………

…………

徐懷看着巡檢使鄧珪很快就率隊消失在遠處的莽林之中,心想他是看出王稟遇匪這事不簡單吧?

且不管鄧珪這人,徐懷此時心裡更多琢磨的還是刺客離開時的模樣,心想他們應該不會善罷甘休,又或者說是幕後之人不會輕易放過王稟。

徐懷猜想三名刺客應該沒有看清楚他的相貌,心想只要王稟不將他說出去,刺客就算是捲土重來,也不大可能會找到他頭上來,但他心裡是這麼想着,卻又泛起莫名的情緒,覺得不應該真就袖手旁觀。

他不禁苦笑起來:自己算哪根蔥啊?

之前牽涉進去,可以說是無心,一心想驗證腦海裡閃現的那段文字記憶,但現在不趕緊將自己摘出去,是嫌自己活膩味了嗎?

王稟年老眼神不濟,剛纔站在崖下看徐懷的面貌並不是很真切,等鄧珪帶着一隊武卒離去,他低聲問盧雄:“剛纔崖頭是那少年將刺客攔住?”

“嗯!”盧雄點點頭,低聲說道,“這少年卻是跟與鄧珪手下的這名節級相識,似是同族中人……”

“我剛纔聽鄧珪說徐武江就是從當地徐氏族人裡得薦的兵目,那少年說不定還是你故友徐武宣的子侄輩。不過,這事將你牽涉進來,已不可補救了,卻不能再牽涉再多人,”王稟低聲說道,“你送我與萱兒到泌陽後就直接離開泌陽,也不要去找徐武宣了……”

“我不去找徐武宣,但我留在泌陽,相公跟前從此就多了一個牽馬趕車、沒有姓名的老僕,”盧雄啞聲說道,“相公你也不要趕盧雄離開——倘若一切都是我多心,送相公到泌陽後,我還想着到漠北草原看一看赤扈人的鐵騎到底有多厲害。但看今天之情形,蔡鋌定不會善罷甘休,我怎麼可能放手離開?相公你就當我在泌陽歸隱,每天能相隨相公左右,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盧兄之恩,王稟無以爲報。”王稟見盧雄意志堅定,而這時候看到徐武江朝他們這邊走過來,他嘆了一口氣朝盧雄拱拱手,便不再強勸什麼。

“你個笨貨,快過來感謝王相公報信之恩!”徐武江招呼徐懷一起走到王稟道謝。

“多謝王相公報信。”徐懷裝癡賣傻的上前謝道。

“好說好說,今日相遇便是緣份,還不知道這位小哥姓名……”王稟既然決定不牽涉無關人等,很多事便不會說破。

“王老相公你不要跟這憨貨客氣——徐懷他開竅有些晚,做事笨手笨腳的。他爹徐武宣是我族兄,死得早,他娘好不容易將他拉扯到十四歲,前年也得病去逝了。他這兩年就跟在我身邊廝混。他這笨貨,這幾日卻不知道犯哪門子傻,每日朝出晚歸都跑到鷹子嘴去蹲着,怎麼罵都不聽,今日得虧是遇到王相公,要不然折在馬匪手裡,我都不知道要怎麼跟他死去的爹孃交待……”徐武江說道。

王稟與盧雄對視了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裡滿是震驚跟困惑。

徐武宣早已身故,而眼前這少年就是徐武宣之子?

徐武江說這少年這數日來朝出晚歸都守在鷹子嘴崖上,他們猜想應該是少年身後“大哥”早就猜到他們近日要從這裡經過。

不過,回想這少年站在崖頭面對刺客時的從容不迫,他們怎麼都不想明白,在徐武江這些人眼裡,這少年竟然是個笨手笨腳的憨貨、笨貨?

見王稟及“車伕”滿臉的困惑,徐懷笑得非常的“憨厚”。

神智沒有恢復之前,徐懷渾渾噩噩過活十數年,在別人眼裡他就是一個手腳笨拙的“憨貨”。

這沒有什麼好否認的。

“你拿話矇騙我們吧?”

女孩王萱沒有王稟、盧雄的城府跟顧忌,揭開車窗簾子看了徐懷一眼,忍不住爭辯道,

“他一人就將那些馬匪打退,怎麼可能會笨?”

“……”徐武江哈哈一笑,明明是他們趕到鷹子嘴將馬賊驚走,但他也不會跟一個小姑娘鬥什麼嘴。

徐心庵看女孩極美,三百里桐柏山都無一人能及,情不自禁的碎嘴道:

“這笨貨,就憑他能打退馬賊?他從小跟着我們一起練拳腳功夫,筋骨是壯,也是能將三四百斤石磨輕鬆扛起來,但也就一把死力氣而己……”

除了徐武江、徐心庵外,這一隊武卒十之八九都是徐氏族人或鹿臺寨的異姓莊客,他們從小看徐懷長大——女孩王萱見他們都一臉就是如此的神色,心想真是見鬼了,但她嘴上也不肯輕易認輸,說道:

“漢末名將許諸,因兇猛而癡愚,是謂虎癡——虎癡一樣的猛將,就算笨點,又怎麼不能將三五個馬賊打跑?”

徐心庵心裡喜歡,卻不知道怎麼討好女孩子,下意識爭辯道:

“就他這蠢樣,敢自稱虎癡?那些不開眼的馬匪,都不知道從哪裡跑過來的,只是被這憨貨牛一樣的塊頭嚇住而已,但真要動手的話,一試之下就知道這憨貨純粹是個繡花枕頭。平時族中比試,那些初學拳腳刀槍的少年,只要機敏些,都能將他耍得團團轉。你看他連把刀都沒有,卻撿一把柴刀冒充什麼刀客。說起來那些馬匪也真是蠢啊,竟然被這憨貨嚇跑,真是要笑死人了!”

女孩王萱不喜歡徐心庵動不動就反駁自己,小臉別過去,不再看他一眼。

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七十章 送別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十四章 敵至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三章 貴女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章 人心第九十章 說服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六十章 職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
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七十章 送別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十四章 敵至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三章 貴女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一百章 人心第九十章 說服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四十一章 秋蟲螞蚱豈小覷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三十八章 誤會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六十章 職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