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

李三娘目光凜然,眼下她雖對李重九有所改觀,但卻絕不會認爲對方,有一ri會成爲自己夫婿。作爲世家之女,若她成婚,三媒六聘,必須選擇門戶相當世家子弟,貴胄之後。

至於每個女子待未來夫婿,如何心底皆是有一個美好的憧憬。似李三娘如此,眼光更是挑剔,作爲一個女兒家的心思,是會常常拿對方與自己父親比較的。

當時李三娘其母,竇氏年幼時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養在宮中,深得寵愛。兼之她髮長過膝,光可鑑人,擁有絕世的容貌,故而自小求親者無雙。當年他的外公大將軍竇毅爲了選婿,亦是看花了眼。竇家於門屏前畫二孔雀,凡有世家公子前來求婚者,則給他兩箭shè之,約定shè擊雀目者爲婿。

結果聞風而來的前後數十人來shè皆未能shè中。後來一男子親至,不顧舟車勞頓,一下馬亦不吭聲,拔出兩箭擡手就shè。兩箭皆中雀目。竇毅看之不由驚歎對方的箭術,待詢問對方家世,乃知是太尉李虎之孫,柱國將軍李昞之子,而其母又是獨孤皇后的姐姐,當下拍手定下這乘龍快婿。

李三娘自小聽了,雖嘴上不說,但心底亦深深嚮往之。眼下她也到了適婚,來求親者亦是踏破門檻。只是世家的俊傑子弟,她皆是瞧不上,更不用說是一般男子了。看着這玩笑般的婚事,李重九,李三娘二人,皆相視一笑,彼此間隔閡卻是少了幾分。

李三娘皺眉問道:“你說你也姓李,祖上從哪裡遷徙而至呢?范陽?頓丘?渤海?還是安邑?”

李重九聞絃歌而知雅意,這麼說,顯然是攀交情了。可惜是,李虎從未將之告訴過自己,恐怕連他也是不知道。

當下李重九如實,言道:“我世代居於此,落草爲生,已有幾代,至於祖上早已不可知。”

李三娘聽了,頗有幾分露出了失望之意。

她原想,李重九若是報個本家旁系一支,亦好親近,如此將來給李家做事,地位也會高一點。沒想到,李重九爲人亦太實在了。或許,這亦是這男子的本sè吧。當然李三娘將長髮撩在身後,一雙細眉如劍一般直入鬢間。她看着李重九言道:“我不知你從一介布衣,而至王侯將相的可能有多少。”

“你需知道,就算你投靠李家,我們亦不會輕易承諾你們什麼,一切需自己來取,但是我們李家一貫賞罰分明,若是你真有才具,並立下功勞,一定會有前途。”

李重九聽李三娘幾句話,說得頗具大氣,果真並非是普通閨閣之中女子可道出的,當下正sè言道:“這我自然曉得。”

李三娘點點頭後,擲地有聲地言道:“既然如此,三個時辰之內,你們必須放我和兩位家僕一起下山,若是遲上片刻,一切休談!”

“什麼?”李虎重重地往大腿上一拍,言道,“你說我們劫來的小媳婦,是唐國公府上的千金?”

“正是,句句屬實。”李重九正sè言道。

李虎霍然站起身來,之後頭轉向蘇素,又是一面迷惑言道,“這唐國公府,這到底是,到底是什麼來頭?”

王君廓,孫二孃亦是一臉茫然的表情。四人之中,倒是蘇素有些明白。他當年遊學過,亦算是見識不少。

蘇素言道:“唐國公府,其祖上,當年乃是上柱國……”

“上柱國!”

李虎已是坐不住了。

“哎呀,你姥姥!你這醋大,不早說,要死啦!”孫二孃不由大罵。

王君廓將手一壓,示意孫二孃不必吭聲,當下問道:“四弟,這天下世家子弟多了,旁門庶門,你只需說現在,這唐國公身居何職?”

“似乎上一次聽跑關外的馬隊說,是樓煩郡守。”

猶如晴天霹靂,在座諸人,皆是蒙了。樓煩郡,正在於太原郡以北。一郡太守的女兒,居然給劫上七千寨了,這如何得了。而且此女子,還是隴西李家之後,聽說還是當今天子的親戚,別說劫來,平ri就是拿香供着也來不及。

蘇素這麼說,李虎,王君廓,孫二孃頓時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xing。

蘇素搖了搖頭,言道:“不過現在並非樓煩郡守,聽說爲聖上貶官,調往懷遠鎮,爲平遼大軍督運糧草了。”

聽到對方現在被貶,衆人皆是舒了一口氣。

李虎當下問道:“這李淵到底是何來頭?”

蘇素言道:“推及門第,李氏唯乃趙郡,隴西最貴。李淵李叔德,聽聞祖上乃是隴西李氏一支。”

“但隴西李氏對李淵一族,聽說甚爲排擠,更何況之前,洛陽有童謠,‘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傳言李氏會奪取天下,因而朝堂上但凡李氏之人皆是人人自危。想來李淵應是爲猜忌,故而貶官。”

“但是這樣的人物,也不是我們的惹得起的,隨便一句話,就可以將我們七千寨給平了。這一次可是失了眼了。”

李虎此刻臉上皆是凝重,看向李重九言道:“小九,此事你可要拿準啊!”

李重九看着李虎這樣子,搖了搖頭,融合了這個時代的記憶,對於李虎這個父親,他亦是發自心底認可。李虎對於別人如何不提,但對於這個兒子絕對沒話說。

當他被李三娘打得吐血躺牀時,李虎爲他cāo碎了心,雙目如血,白髮一夜生了幾十根,不僅如此,還將能救自己xing命的藥丸轉贈,如此恩情,自己作爲兒子的怎麼報答得完。

李重九當下言道:“爹爹,我絕不敢胡言。”這時蘇素開口言道:“小九,你爹爹懷疑亦有道理,若真是門閥子弟,出行一駕馬車,不需僕人護衛,倒也是太簡陋了一些。我看還是先探清那女子的底細,再作決定。”

聽着蘇素質疑,李重九並未反駁,點點頭言道:“四叔所言正是。”

當下李虎一拍交椅的扶手,沉沉有聲地言道:“那如此,而我們去盤問另外與那女子抓上山寨的兩人,不可輕易造次。”

過了一個時辰之後,聚義廳之中,衆人皆是一臉垂頭喪氣。顯然李虎的盤問已有了答案。

由於忌憚於李淵的背景,山寨的拿手手段如老虎凳,沾鹽水皮鞭皆是不用,更不用說山賊的看家本領,掛甲穿花了。

李虎,王君廓親自出馬審問,這李家二人本是滿口胡謅,卻亦然爲幾位當家找出破綻,終而識出他們的身份,正是李淵麾下幾名家養的僕人,名字上都冠着李字。其中還有一人,是喬裝的侍女打扮。

當下七千寨的衆位當家,心知很可能爲山寨招惹來一個大禍事。此刻山寨之中,五把交椅中,薛神醫之位空懸。

真正議事的只有,李虎,王君廓,蘇素,孫二孃,加上一個李重九。面對衆人長吁短嘆,孫二孃倒是殺伐果斷,當下一拍椅子言道:“事到臨頭,也是不懼,殺了這三人,想來不會走漏了風聲。”

一旁的蘇素搖了搖頭,言道:“不可能,我們當初劫下這一行人時,就走漏了風聲,只要有人去客棧那一查,必然知道是我們七千寨動的手。”

孫二孃皺眉言道:“難道真依了小九之言,我們七千寨上下,接受李家的招安?”

李虎搖了搖頭,言道:“招安不可,七千寨的弟兄,很多都是犯了死罪,託庇於我的。我不信李淵一句話,就可以赦免他們。但若要我棄他們而去,吃這口衙門受氣飯,我亦是不甘願。”

“大當家!”

王君廓虎目閃動,他之前在長平一地聚衆殺官,乃是叛亂重罪,絕不可能赦免。

而李虎寧可冒着得罪李淵的風險,拒絕招安,亦不肯棄之兄弟,可見他之義氣深重。

李重九聽了,心底亦是暗暗敬佩,這纔是做領導的擔當。

王君廓當下起身,言道:“大當家對我之厚意,我甚感動。事實上,有番話,我早想對大當家說了,當時一直因故不便,今ri想直言道出。”

李虎聽了不由訝異,言道:“你我都是一家兄弟,有什麼話來不可說的。”

王君廓點了點頭,言道:“大當家,實不相瞞,我有一兄弟單雄信,乃是五路綠林總瓢把子。他在潞州(注一)二賢莊廣邀天下好漢,曾多次寫信來邀我。”

“但是我念大當家待我恩重如山,故而一直不忍而去。眼下山寨遭逢此事,我當去之。”

當下王君廓站起身來,向李虎深深抱拳。

李虎尚未答話,坐在王君廓交椅下首的孫二孃,起身言道:“好啊,二當家的,當初我們五人聚義之時,說過同生共死的,眼下山寨有難,你倒好,第一個作了落跑的主意,嘿嘿,好個同生共死啊!”

王君廓沉默了一會,言道:“二孃,我並非這個意思。”

“哼!”孫二孃還待再說。

“五當家!”

這時李虎出聲止住他,嘆了口氣,言道:“你說的單雄信,莫非是潞州(注一)赤發靈官單二爺?”

“正是。”

注一:潞州,原上黨郡,開皇時廢除,大約爲今山西長治市。

ps:新書榜,懇切求會員點擊,推薦票,晚上還有一更。;

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七章 遊獵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
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七章 遊獵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