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

八門八梢炮猶如巨獸一般,蹲在幽州軍的陣營之中,對着易水上六道浮橋虎視眈眈。

幾名作匠來回的調整炮位,校準目標,待一切就緒,才向周書佐稟報一個可字。

“裝石脂彈。”隨着周書佐一聲喝令。

一旁的士卒,小心翼翼的將漆黑的石脂彈,裝入石窩之中。此石脂彈,用秘法封裝石脂。雖是將石脂密封,衆人搬運時,仍是小心翼翼,生怕疏忽墜落爆炸。

八門八梢炮皆是裝填完畢,周作匠將手一揮,精赤着身子的士卒們,上前拉起了炮索。到了此刻士卒們的呼吸都不由一滯,連周作匠都是神情莊重。

李重九,姬川,王馬漢都將目光放向了八梢炮之上,看費數月之功研製的秘密武器,是否能一舉奏效。

周作匠目光之中,閃過一絲厲色,陡然大喝:“放!”

士卒們猛然拉動炮索,只聽咯咯的數聲,投臂一震,在石窩中的石脂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猛然向渡河之上砸去。

竇建德軍士卒早就防備了這龐然大物,待石脂彈飛射時,夏軍的後排士卒都是下意識的就舉起了盾牌,擋在頭上。

但夏軍士卒從縫隙中看着這黑漆漆的東西從頭頂飛過,不由都是露出了詫異的表情,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砰!

一個石脂彈在河灘附近砸開,似傳來一番碎瓦破罐的聲音。藏身在盾牌之後士卒,瞬間只覺得一股熱浪襲來,

隨即轟地一聲,方圓十步之地皆着。

火!火!

衆夏軍士卒驚恐的尖叫,整個人在火中翻滾,撲打着自己身上,猶如黑油般黏着起火的地方。

不過這撲打根本無濟於事。

只是八梢炮真正的目標卻是橫鋪在河面上的六道浮橋。八梢炮距離浮橋有兩百多步,要準確校正,確實十分有難度。

六道浮橋之上,只有一道直接被石脂彈稍稍擦了點邊,其餘的石脂彈多了落空砸在了河裡。

區區一道浮橋受損失沒什麼,竇建德以及夏軍大將,還有夏軍士卒都是鬆了一口氣。確實河面太寬,六道浮橋又是分開搭設的,敵軍的拋石車要想命中確實不易。

竇建德有幾分心有餘悸的樣子,對左右言道:“敵軍果真是想焚燬我軍的浮橋,若是他們的拋石機再多一點,我們倒也沒辦法,但現在卻是不懼。”

衆將連連稱是,但這時劉黑闥向河面上一指言道:“不對,陛下你看。”

隨着劉黑闥指去,河面上出現異邊,只見這黑漆漆的東西直接在河面上碎裂,整個河面上,卻浮起了一團濃稠的黑油。黑油在河面上,竟然滾滾燃燒起來。

黑油不僅僅會燃燒,而且還是順着河流飄向浮橋,只見燃燒之中的黑油順着河流從上游而下,一座座浮橋沾染而上。

瞬間火勢驟然而起,順着浮橋燃了起來,一旁夏軍防損的士卒,脫下衣襖沾溼河水,拼命地甩打着着火之處。

“哈哈,夏軍一定不懂,石脂彈真正的厲害,是於水面上燃燒,並順水漂浮吧!”周書佐哈哈大笑,石脂彈試射成功,他當然是最高興的。

說完周作匠大手一揮,言道:“弟兄們,將剩下的石脂彈都給我打出去。”

“諾!”

發出命令之後,周作匠發覺自己卻是多此一舉了。

只見濃稠的石脂順水漂浮,連帶的六座浮橋一併起火,周軍的士卒,不知石脂的原理,甚至用水來澆滅燃在河面上的石脂。結果石脂反而順着水勢,越燒越大。

北風再是一刮,風助火勢,浮橋上木頭瞬時燃起。

河面之上火勢越擴越大,六道浮橋竟是眨眼之間一併化作火龍,噼裡啪啦地燃燒起來,不僅僅是浮橋,連河面亦是成一片赤紅色的火海。

夏軍的士卒看的都是目瞪口呆,這樣的一幕,若是旁人觀之,實在蔚爲壯觀。

但是六道浮橋都燒燬,而他們的三千將士,卻是截斷在河水北岸,斷了歸路。

嗚嗚!

北岸號角聲響起,幽州一支上萬人的生力軍出現在戰場右側。

一杆薛字大旗飄揚,正是幽州軍大將薛萬徹。

幽州軍乘着橋斷之時,以猛虎搏兔之力,投入所有兵力,兩萬人馬傾巢出動圍攻夏軍區區三千人馬。

河岸邊上近十萬將士,皆是不忍閉目。

“殺!”

此時此刻,河岸邊三千夏軍,卻是齊齊吶喊。

“誰願與我赴死!”

一高昂的聲音,隔着河岸清晰的傳入夏軍士卒的耳底。

“是,王將軍!是,王將軍!”

看着王伏寶率軍重新向幽州發動攻勢,夏軍士卒不由雙目盈淚。

竇建德這時亦虎目泛淚,奮然來到擂鼓前,從士卒手裡接過鼓槌,奮力朝牛皮大鼓上擂去。

夏軍大將見竇建德魁梧的身軀,在大鼓捶鼓時,亦是自己振作起來,各自奔走。

“快,找人去上游淺灘渡河。”

“有沒有會水的士卒。”

“給我撲滅這大火。”

“對,你給我個準,重新在河面上搭一座浮橋要多久。”

竇建德對此充耳不聞,仍是奮力地在大鼓前錘鼓,激昂的鼓聲,一聲聲響起。

王伏寶仍是在河岸邊,挺槍殺去,一旁圍着王伏寶三千人馬,幽州軍士卒越來越多,夏軍士卒逐漸稀落。

半響之後,王伏寶的將旗,淹沒在亂軍之中。

三千夏軍人馬,亦盡數陷在了河灘旁。

喧囂停歇,竇建德手中的鼓槌,墜落在地,陡然他坐倒在地,雙手捶胸,哭道:“王兄弟,是某害了你啊。”

夏軍大將劉黑闥等人,亦是一併拭淚。

張玄素亦是上前哭道:“陛下,此時悲慟亦是無濟於事,保重龍體纔是。”

衆臣亦是一併跪下,言道:“陛下還請節哀。”

竇建德怒道:“節什麼哀,我是心痛。”

在易水北岸,夏軍與幽州軍第一次大規模交戰,以王伏寶以及三千士卒被殲北岸而告終。

易水之上,一片赤色,浮橋的殘骸仍在,河灘旁的戰場之上,伏屍處處,河水一上一下衝刷着屍體 。

李重九在王馬漢,陳克,趙全庭等大將護衛之下,視察戰場。

走了半響,陳克上前言道:“末將檢查過,夏軍士卒的屍體上,傷口皆在胸前,卻無一人在背後,顯然都是力戰而亡的。”

李重九聞言停下腳步,回首對陳克言道:“這樣的士卒,饒是身爲敵人,亦是爲之敬佩。”

李重九頓了頓,言道:“傳令下去,不論敵我屍首,都需好生收斂,若是敵軍將領,皆用上好棺木。至於夏軍俘虜,亦是好生照顧,不得欺凌。”

“諾。”陳克答道。

姬川在一旁言道:“上谷公,雖剿滅了夏軍,但我軍亦傷亡了千人之數,夏軍實在是勁敵。我軍主力騎兵未至,此前實不易再與夏軍再戰,懇請乘着大勝之勢,退守易縣,以待主力騎兵抵達。”

姬川話剛說完,薛萬徹即反對言道:“此言差矣,哪裡有取勝了又退兵的道理,如此不是明顯讓夏軍以爲我軍但卻。”

姬川言道:“今日一戰若非有石脂彈,我軍焉能守住灘頭。而眼下夏軍不過小挫,但還有十萬大軍在河畔,而我軍不過兩萬人,兵力相距懸殊,而石脂彈已是用盡,萬一夏軍再是渡河,明日如何御之。”

薛萬徹言道:“姬從事,真是謀劃不周啊,夏軍焉知我軍石脂彈已是用盡,在未明底細之前,他們如何敢再搭設浮橋渡河。”

姬川反駁道:“你這是心存僥倖,若是夏軍真敢如何,就算夏軍畏懼我石脂彈厲害,他們也可從易水別處,擇淺灘強渡,到時如何是好。”

言辭功夫薛萬徹如何是姬川的對手。但見姬川得理不饒人,又轉而向李重九言道:“得勝而退,並非是畏懼,而是拉長夏軍的糧道,而我軍不但可以與來援主力騎兵呼應,也可以讓於夏軍側翼活動的徐將軍更多機會。”

李重九聽了略有所思,卻沒有說話,正待這時,一名將領匆匆而來,言道:“上谷公,這是老大人,親自給你的書信。”

李重九微微詫異,心道李虎爲何突然從懷荒鎮,給自己來信。當下李重九抽信一看,數行之後,已是眉頭緊鎖。

“上谷公,莫非草原上又出了什麼事?”

李重九言道:“還不是我們在雁門殺了劉武周,家父說,突厥那得知消息後,處羅可汗十分震怒,決定要出兵替劉武週報仇。”

王馬漢怒道:“突厥人,好沒道理,劉武周那賊鳥,屢次來攻打我們,我們都沒找突厥說道,這一次是他自尋死路,突厥人倒是要替他問罪,這是什麼道理。”

李重九言道:“信裡說,室得峰去拜見處羅可汗求情,但處羅居然言道,他堂堂突厥可汗動怒,難道還要找理由嗎?”

“豈有此理。”幽州軍衆將都是大怒。

薛萬淑言道:“眼下中原竇建德,郭子和,樑師都,劉武周,再加上李唐都是名義臣服上突厥,唯獨我幽州軍沒有稱臣,處羅這是要槍打出頭鳥啊。”

李重九聽衆將議論,當下將信紙一揉,捏在掌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
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