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

草原上的疾風勁吹。放眼所及,皆是一片草木生長的情景。安固裡淖湖以北,兩千三百多名奚部部民,已在湖邊定居。對於奚部的動向,李重九顯然是很關注的。奚部族人一匯齊,李重九即與王馬漢,曇宗三人策馬至山坡上觀察。

以當初約定,胡漢兩邊以安固裡淖湖爲分野,奚部的營地背湖而居,而外圈則用奚車,用索頭連接,環以兩重。

營地zhong yāng羊毛大纛之下,則是俟斤所居之地,按照奚部五部的習俗,俟斤軍帳外,需以‘五百人持兵衛帳中’,餘部散於四處,不過以室得悉眼下的處境,能有五十人居中護衛已是不錯了。

大寨立好之後,奚族紮好牛羊圈。作爲遊牧民族,奚人主業還是放牧,輔以狩獵,偶爾竟還有少部分人,進行農業耕作。

當然奚人的農耕,就是最基礎的刀耕火種。

從族源而論,奚人乃是東胡一支。秦漢時東北一地,有東胡,濊貊,肅慎三族。濊貊之後,除了被他族兼併外,多半與扶余人融合,乃是現在的高句麗人,肅慎則是而今靺鞨七部。

至於東胡就是匈奴以東之民族,後被匈奴擊敗後,分居於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爲兩大族源。

不說鮮卑,柔然二族,現在李重九附近幾個鄰居,奚,室韋,契丹都是東胡之後。

就算李重九自稱,這些來自漢地的懷荒鎮戍民,麾下亦有四分之一以上,胡人,以及胡漢血統,不少人都是當初內附北朝漢化後的柔然人,以及漢化後的鮮卑人,這都是北朝當初民族融合的結果。

“師兄,你真是的,平白一張口,就得奚部兩千部衆,本來我還以爲有一場戰好打的。”曇宗似有所不滿意言道。

王馬漢哼地一聲,言道:“你知足吧,若非少鏢頭出面,兩邊打起來,就是一番惡戰。”

曇宗言道:“怕他個鳥毛,我一杆鐵杵,再多奚人腦袋也是一併開花。”

李重九笑了笑,以馬鞭指着奚部營地,言道:“奚部雖說是內附,但是胡人狼xing難服,不知什麼時候就被他反咬一口,我們要在這裡設置哨卡,隨時盯住他們動向纔是。”

“索xing,待二孃他們帶着兄弟們,從漠北迴來,我們乘夜夜襲,將這羣胡人,徹底斬草除根,以絕後患。”王馬漢作了一個殺的手勢。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在草原上關憑打打殺殺,是成不了氣候的,若將奚部上下殺之,今後哪還有胡人來投我們。”

曇宗,王馬漢聽了皆是訝然,他們皆沒有想到李重九居然有這麼大的志氣和野心。

李重九指着這安固裡淖湖,言道:“就以這安固裡淖湖爲界限,將奚人給我們的三千頭羊,就在湖南放牧,此事就交給十二至二十歲的少年來作,不夠我們再配以人手。”

“這天是羊羔下崽的時節,接羊羔之事十分重要,需多以婦孺來作,另外牧草必須跟上,草原人常說畜生三膘,膘最重要,若這些羊,到了秋天若抓不到三指厚的膘,就一律宰了,否則絕過不了冬天。”

李重九這麼一說,王馬漢,曇宗皆是點點頭,他們皆知李重九這幾ri,都是向牧羊人,農人,請教農事。

“之後再組織可以行動的老人,以及婦人,去安固裡淖湖附近捕魚,作爲短暫食物的來援。”

“我們不種麥子嗎?再過幾ri,就誤了耕的ri子了。”王馬漢開口問道,作爲漢人,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種田,這乃是農耕民族的第一生產力。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種麥子是要的,不過不是重中之重,奚部給了我們不是一百頭牛嗎?組織五百人,將南面的坡地整一整,將麥種播種下去。”

草原部落用牛,一般是用來馱車的。草原上有,人住在馬背上,而家住在牛車上的說法。牧人搬遷營地,大件小件,都是靠牛來馱車的,當然牛對於農耕民族而言,更爲重要,在隋唐時殺耕牛,是要被判刑的(注一)。

李重九想了下,如此人手分配下去,就不夠了。自己本來今年還想,將懷荒鎮收拾一下,至少把坍塌的外牆補齊,將來萬一遭到其他勢力,進攻,也可以抵禦一番。

要知道作爲六鎮之一的懷荒鎮,城牆當初建得是極其堅固了,修補一下,就是一座堅城,可惜自己流民中,都是老弱婦孺,沒有青壯。修補城牆之事,看樣子只能放到明年了。

不過李重九剛剛得知,一貫還算太平的上谷郡,這時也反亂了。

上穀人王須拔,自號漫天王,國號爲燕,副帥魏刀兒,自號歷山飛,起義不多短短十幾ri,即聚衆十幾萬。而正在遼東的楊廣,立即調駐守幽州的羅藝,出兵平叛。若是上谷郡叛亂,李重九心道自己應該也能從此地,獲得不少將來逃亡草原的部民,甚至可以派人手前去聚攏一番。

亂世中流民到處皆有,但是收容流民前,亦要考慮自己的糧食儲備,否則就是大腦袋頂着小帽子,到處受凍。李重九看了王馬漢,曇宗二人,對於自己所說之事,仍是一臉茫然的樣子,當下搖了搖頭。這二人打打殺殺還可以,但是要他們組織內部之事,絕對幫不上,這樣的幹才不好找,自己只能當萬金油先兼任了。

李重九看向他們,決定說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至於奚人給我們的三百匹馬!”果真一聽馬匹,王馬漢,曇宗皆是神sè大動。

李重九眼下全部駐紮在懷荒鎮的軍力,分作兩部分,王馬漢率領的兩百名鏢局好漢,還有李重九,曇宗手下當初少林弟子,還有撿流民中青壯的兩百五十人。

室得悉的女族長是有說,要讓一百名族人加入戍民,一來表示忠心,二來也可以節約眼下的食物,要知道室得悉部本來就是流落到此的,給了李重九大批牛羊後,族人剩下的本就已經不多。眼下室得悉的ri子,過得也是緊巴巴的。李重九對於室得悉部,自還是不甚放心,萬一給對方看透自己這邊虛實,那就是取禍了。故而李重九暫時沒有答允,他是想等實力再強大一些後,再正式將室得悉併入懷荒鎮體系。

三百匹馬,已是足夠自己部下大多騎上馬了,不過馬匹並不能都作戰馬使用。

奚部能贈給漢人的,也並非是部落之中的好馬,其中馱馬並不少。

李重九當下對王馬漢,曇宗言道:“戰馬你們分配下去,不要人手一匹,撿一百五十名騎術最好的,一人雙馬,以一匹好馬,一匹馱馬配備,其餘一併作爲步卒。”

李重九這麼說,曇宗當下言道:“師兄,俺不想作騎兵!但要一匹馬來代步。”

李重九點點頭,答允了,對王馬漢,曇宗言道:“將弟兄們都打散了,重新編整,王兄弟你作爲騎兵校尉,率領騎兵,師弟走位步兵校尉,就率領步卒了。”

見了有官作,王馬漢,曇宗皆是高興地點點頭。

王馬漢當下言道:“少鏢頭,既然我們立足草原,那這批弟兄,總要有個名號吧。”

李重九點點頭,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名號很重要,不過其中計較很重要。

李重九決定還是高舉我大天朝,一個衙門兩面牌子的偉大傳統。

李重九言道:“我們雖駐紮在懷荒鎮,但是對朝廷內,絕不能被視作割據一方的勢力,所以大夥就自稱是李家分鏢局懷荒鏢局的,至於對於草原部落,鏢局名號,顯然沒用,我們照舊,以皁巾包頭,自稱爲蒼頭軍。”

注一:《唐律卷十五.廄庫》:主自殺馬牛者,徒一年。

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
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別做夢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