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

雁門郡統縣五,分別爲雁門,繁畤,崞,五臺,靈丘五縣,戶四萬二千五百二,人口二十一萬餘。

經過突厥一番肆掠之後,五縣四十一城除了崞縣爲破之外,其餘盡遭屠戮。

即便在雁門一戰中,擊退突厥,解救了被俘的五六萬百姓,故而雁門眼下人口亦不足十萬。

故而眼下雁門郡郡治,暫時遷至崞縣。

天子班師返回東都之後,汾陽宮之圍的事,天下已是傳得沸沸揚揚。

原本剛剛臣服的突厥人,再度向大隋尋釁開戰,雖說被擊退,但這一次令大多數人對大隋的局勢,愈發不樂觀。

李重九在崞縣拜見了雁門郡郡守王確,郡丞陳孝意之後,又參見了武賁郎將王智辨。

隋軍十二衛,每衛爲一軍,下領五十至七十府。每衛設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虎賁郎將四人,虎牙郎將六人。

作爲武賁郎將,王智辨眼下是太原郡軍事上的最高官員。

所以李重九面見頂頭上司後,贈送了一筆不菲的見面禮。

對於天子親封的冠軍侯,王智辨自是沒有太怠慢,加上李重九又以重金相贈,當下對李重九十分親近。

只見王智辨一副長者之風,語重心長地與李重九拉過家常後,講了雁門郡眼下的情況。

雁門郡作爲邊郡,本來軍事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下面八個鷹揚府,必要是可動用八千府兵,另外募有邊軍四千,還有番軍兩千,另外還有不少自建制的鄉兵,地方豪強亦有曲部自保,鄉里大族之間人人習武。

不過突厥一來,雁門郡這些力量遭到毀滅打擊。

不僅是整個雁門郡被突厥人洗劫一遍,府兵之中八個鷹揚郎將,戰死了七個,鷹牙郎將亦戰死六人,府兵幾乎全滅。

至於邊軍亦只剩下一點殘餘,而番軍更好,突厥人一來,即全部倒戈了。

軍事力量一去,數萬百姓需安置,雁門郡上下人心惶惶。

眼下依照着郡守的意思,全郡上下是先打算,放棄長城沿線的防禦,將僅有的兵力,暫時收縮到崞縣附近。話說到這裡,王智辨委婉提示,李重九當初御前奏對時,不該誇下海口,說要當什麼霍去病,早入東都享受榮華富貴纔是真的。

鎮守雁門眼下只是一句笑話,突厥攻陷雁門,胡騎再度牧馬yin山以南,不說邊塞四郡,就是河北亦在突厥人的鐵騎範圍之下。不過李重九對王智辨之舉,只能當作是自掃門前雪的舉動,將長城防線棄守,真得安全嗎?

只能讓突厥以雁門郡爲長城防線的突破口,更肆無忌憚的南侵,至於漠北其他各部,亦可以到此乘機打草谷。同時亦更孤立了馬邑,朔方兩郡。

之後李重九告訴王智辨自己準備建衙懷荒鎮的消息。

王智辨聞此,更是以一種看待死人般的目光看着李重九,挽留幾句後,也只能將李重九當作,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由他去吧。

得到王智辨答允,李重九乘勢向他要起軍糧錢米來。

李重九如此一問,王智辨索xing雙手一攤,直接告之沒有。

得到如此回答,李重九也不氣餒,最後還是從崞縣武庫裡,硬搬了三百具明光鎧,一百具裝,擘張弩二十張,蹶張弩五十張。

取得這一切後,李重九即已心滿意足,準備往懷荒鎮赴任了。

當然臨行之前,李重九還雁門郡以軍屯的名義,募集三千戍民,一併發往懷荒鎮。

對於李重九而言,什麼鷹揚郎將只是浮雲而已,大隋馬上就要傾覆了,就算是官居一品也是沒用。

亂世之中,搶槓子纔是硬道理。

這也是爲何他沒有跟隨楊廣去東都,享受什麼嘮叨子榮華富貴,而是在荒蕪的懷荒鎮上,建立自己的勢力的原因。

這裡纔是他的天下。

次ri崞縣的酒樓上,下面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準備往懷荒鎮的戍民,正在編隊,準備出發。

這邊酒樓上,李重九,李虎,蘇素,孫二孃,與前來相送的李淵,李世民,李芷婉作別。

以李淵之尊,能夠親至送行,給李重九十足面子。李虎更是大喜,心覺得臉上有光。李淵舉杯對李重九言道:“賢侄年輕有爲,此舉懷荒鎮馬上建功,爲國鎮邊,老夫只有瞠乎其後了。”

李重九亦笑道:“哪裡,末將先預賀唐公,升任太原留守。”李淵擺了擺手,言道:“此事天子與衆位大臣尚在商議中,尚拿不得準。”

李淵雖是謙沖淡泊的樣子,但李重九無論從官場上的消息,還是穿越衆的先知先覺,都知此事已是板上釘釘,十拿九穩了。

雁門之圍,乃是李淵政治上起死回生的轉折點,徹底打消了楊廣對他的猜疑。

故而將此太原留守重任交給李淵,並有監督馬邑,婁煩,雁門,太原四郡軍事的大權。倒是李淵將來邊塞四郡之中,最有權勢的人物。

正是因爲這一點,李重九纔在之前,汾陽宮之圍的事,提前告之李淵,讓他欠下自己一份人情,作爲自己的政治投資。

對於李重九將來崛起懷荒鎮而言,萬一面對草原來向的來敵,李淵乃是李重九唯一可尋找的依託。

李淵顯然對李重九亦是十分看重,言道:“賢侄,你立足長城之外,爲朝廷戍邊用意是極好,但是你箭shè始畢可汗,並斬下金狼大纛,削了突厥人的顏面。以始畢的脾氣必會報復。”

“到時還請賢侄小心,若是突厥二十萬鐵騎一至,切莫猶豫,馬上撤回雁門關內,在這裡老夫必護得你周全。”李淵語重心長,十分認真地告誡李重九。見李淵如此待自己如此之厚,無論是真情假意,李重九亦不免有幾分感動。

但凡上位者都有一番籠絡他人的手段,一味以利拉攏,不過是下乘。所以無論是李淵,李世民皆有自己個人魅力所在,與人相交之中,令他人不由爲之心折。李重九笑道:“多謝唐公之言,末將記下了。”

李虎,蘇素,孫二孃數人見李淵如此折節看重李重九,不由身子都爲之一輕。

對於七千寨衆人而言,李淵就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以往雙邊雖有不快,但是這一次李淵能對李重九說出這番話,已令衆人們對李淵打心底地敬服。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章 情定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