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

“停車!”

“停車!”

馬車之上變故驟起,齊王在車內突然疾聲高呼,令趕車車伕不由一愣,當下籲地一聲,收住鞭子,將馬車停下。

不僅是車伕,連一旁路經的百姓,以及巡城的瓦崗軍士卒亦不過側過頭去,看發生何事。

在車一旁的長孫無忌揪住車伕,喝道:“停什麼?沒有我的話,你也敢停車。”

車伕畏縮身子,顯然十分害怕,這時車簾子掀開,齊王露出頭來,喝道:“大膽,長孫將軍,是我的命令,也不行嗎?”

“殿下,”長孫無忌近前一步言道:“齊王,末將正要送你前往安全的地方,這裡人多耳雜,還請入車,以防被人窺破身份。”

楊暕言道:“那好我可以回車,不過你立即調頭,送我回得歸樓。”

長孫無忌臉色一凜,但見周邊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心知不可再作拖延,以免夜長夢多。長孫無忌看向車伕喝道:“還等什麼,繼續拉車。”

楊暕見長孫無忌對自己的話置之不理,當下怒道:“你長孫家不過我楊家一家奴,也敢在我面前放肆。”

長孫無忌聽了額頭青筋一跳,冷笑一聲,言道:“齊王殿下,黎陽城內乃是瓦崗軍之地,末將如此也是周全齊王殿下的安危,萬一有人知道齊王與……”

“來人啊,有人意欲光天化日,強搶良家女子了!”

聽到這聲音,大街上的人,皆是停下腳步一併圍攏上前。

但見車上下來三名青春靚麗的女子,而一旁長孫無忌七人卻是手按刀柄,一臉凶神惡煞之狀,令人不由大生懷疑。

不過衆人固然敢於圍觀,但也沒有敢於出頭之人,只敢圍觀。

這時拂衣故意言道:“這黎陽城內還有男兒了嗎?居然讓幾名奸賊,欺凌我們幾個弱女子。”

聽拂衣如此說,當下圍觀中有幾名年輕男子,當下忍不住上前。

長孫無忌冷笑一聲,就要拔刀。憑他們幾名秦王府衛士出手,這幾名手無寸鐵的百姓,怎可能是對手。

正待這時曲嫣然將口中錢囊取出,往空中一撒,頓時一袋子的銀豆子,從錢袋中飛出,衆百姓見到銀豆子,當下一併轟地一聲上前哄搶。

長孫無忌等人正要上前,卻爲四面衝上的百姓所截,而曲嫣然拉着楊娥皇的手,乘機逃出。

驛站之內。

許敬宗正在李世民面前稟告,許敬宗說得極快,而李世民眉頭微皺。

許敬宗言道:“秦王殿下,現在消息已是確認,徐世績,王君廓他們不僅拒絕了我們的招攬,還投了李重九一方。”

柳燮言道:“秦王殿下,徐世績此人,可是不一般。我瓦崗軍中大將都是出身草莽,粗鄙,大字不識幾個。但對方不同乃是讀書人,可謂我瓦崗軍中,少有的文武雙全之將領,魏公多唯以此人獨擔一面之責,可謂是我瓦崗寨中,僅次於單雄信的大將。”

李世民指節輕叩桌案言道:“我早聽說過徐世績的名聲,此人可爲大將,若失之交臂,着實乃是我大唐之憾。”

許敬宗,柳燮見李世民如此重視徐世績,不由暗暗點頭,李世民折節下士,禮賢豪傑之名早有所聞,眼下徐世績拒絕了,他的招攬,李世民還能如此言之,果真是成大事者的胸襟。

“若是徐世績,不能招攬,對於我們而言,豈非無法據得黎陽城?”李世民問道。

許敬宗當下言道:“秦王,事到如今,不能再好賢了,徐世績既是投靠李重九,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就必須解除其兵權,控制黎陽纔是。”

柳燮言道:“萬萬不可冒失,徐世績在城中深得軍心,將士都依附於其,一旦我們要瓦崗軍士卒對付此人,恐怕會有兵變。”

許敬宗當下言道:“殺又不能殺,抓又不抓,降又不降,那我們就放任徐世績如此嗎?我怕萬一他們先下手爲強,就糟糕了。”

柳燮聞言微微一笑言道:“這倒不會,你不瞭解徐世績此人,徐世績爲人極重情義,城內都是瓦崗軍士卒,若是他要先下手,那麼必與我們的人馬交戰,到時他斷不會見到瓦崗袍澤,自相殘殺之景。”

許敬宗訝然言道:“柳府緣,你說徐世績真的不會動手嗎?就算徐世績不動手,但李重九該是恨不能將我們剷除,他不會讓徐世績出手嗎?”

柳燮笑道:“你來我瓦崗軍日淺,不知徐世績的爲人,徐世績極重兄弟情誼。他是斷然不會對自己弟兄下手,況且此人對魏公十分忠心,相反倒是魏公爲人多疑,反而不能信之,否則焉有邙山之敗。我們這時讓魏公下一道命令,解除徐世績兵權,無論徐世績是否聽令,但其麾下士卒必是動搖,我們可乘機招攬其麾下將領。”

“此是妙計!”李世民言道,“既然如此就勞煩柳先生一趟,前往魏公請命吧。”

柳燮笑道:“秦王言重。”

正待柳燮走出大門時,突然長孫無忌疾步走入了驛站,向李世民抱拳言道:“啓稟殿下,長樂公主,齊王在來驛站的路上,爲曲大家所攔截,二人半路下車。末將顧及二人身份,不敢用強,特來請罪。”

李世民聞言言道:“輔機,你向來行事決斷,爲何犯此大錯,長樂公主與齊王,待我們而言,比這黎陽城得失更爲重要,你居然將他們二人輕易放走了。”

長孫無忌低下頭言道:“末將是顧及秦王與長樂公主之關係。”

李世民言道:“我早就知道如此,何事焉能與我大唐的大業相提並論,先禮不成,就後兵得了。”

長孫無忌愧疚地低下頭,抱拳言道:“末將知罪,請秦王讓末將戴罪立功,將二人抓回來。”

“戴罪立功倒不必了”李世民站起身來言道,“此事現在我必然親自去辦,否則不能安心。”

“諾,”長孫無忌當下言道,“他們往城南去了,三名女子在旁,走得不快,末將派人一直跟着他們。”

“很好。”李世民點點頭。

當下李世民,長孫無忌一併上馬,帶着部下往城南而去。

魏公府前。

門吏與曲嫣然言道:“抱歉,曲大家,眼下李刺史不在府內。”

曲嫣然楊娥皇對望一眼,楊娥皇眼中微微露出失望之色。

“李刺史,不在府內,又在何處?”楊暕當下沒耐性地問道。

門吏看了楊暕一眼,以爲對方只是曲嫣然的隨從,言道:“李刺史的去處,我一個門吏怎麼可能知道。黎陽城說大也不大,你們有腳自己去尋就是了。”

門吏說完甩袖而去,楊暕碰了釘子,當下大惱,言道:“既是暫且找不到那李重九,我們只能回得歸樓了。”

“不可,”楊娥皇言道,“我猜秦王殿下必是在城內四處搜尋我們二人蹤跡,若回得歸樓,豈非自投羅網。”

“秦王是以你們奇貨可居,妹妹切不可回得歸樓。”曲嫣然言道。

“但是不去得歸樓,我們又能去何處呢?”拂衣問道。

曲嫣然細思了一會,答道:“聽聞瓦崗軍的將領王君廓,乃是李重九二叔,我們若往王君廓府上去尋,想必他會在那。妹妹你說如何?”

“也只能碰碰運氣了。”楊娥皇輕輕言道。

當下曲嫣然尋門吏問了王君廓的住處,一併離此而去。

王君廓住在黎陽城南的一處坊內。

因爲王君廓一貫不得李密器重,故而他所住的屋舍也是隨隨便便,不過是一間帶着小院的民屋罷了。

此刻民屋之內,王君廓並不在家,他此刻身在城南軍營之中坐鎮。

不過屋內,數名瓦崗軍將領正坐其中,與李重九,徐世績二人對坐。

其中一人言道:“我們兄弟幾個,還有數百號弟兄,都是清河人,張大帥兵敗後,就投了魏公,若西入關中,豈非背井離鄉。既是徐大眼,都投了上谷公,我們還有什麼話說,若不嫌棄,以後就爲上谷公麾下奔走就是了。”

李重九,徐世績聞言皆是大喜。

李重九站起身言道:“多謝幾位將軍,既是如此,你們回去收拾行禮,明日就率弟兄,與我們一併到城南兵營會合,到時會有人接引。”

幾人一併抱拳,商議了一番細節。

正待這時門外敲門聲響起,屋內之人皆是心底一凜,當下衆人皆是閉口,隨即李重九一名親衛持刀走出屋子,來到大門後,向門外問道:“誰啊?”

“敢問王將軍正在府上嗎?”一名女子的聲音在外問道。

“你是何人,找他有何事?”

“我們是他鄉里人,求他託庇的,請問能暫開大門,讓我們進去棲身嗎?”

聽到這裡,李重九搖了搖頭,左右之人臉色都是一變,皆是一同緩緩將刀拔出刀鞘。

李重九心知王君廓與他都是石艾人,對方自稱乃是對方鄉里人,但說話間卻並無半點鄉音,豈非有詐。不過李重九也不甚擔心,這裡距離城南兵營不遠,哪裡現在已爲李重九,徐世績完全控制,一旦有變故,立即直奔軍營就是。

何況在隔壁屋內,還有二十多人接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弟三百八十九章狹路相見

屋內衆人皆是一番準備廝殺的模樣。

但門後那名李重九的侍衛,一面按手,一面言道:“原來是老家之人,不過王將軍,現在不在軍營內,你們不妨回去,明日再來。”

說到這句後,另外三名侍衛,一併拔刀上前伏地,對方撞破大門之際,他們可乘亂殺出開路,充當馬前卒,爲身後李重九,徐世績,以及瓦崗將領殺出一條道路。

“難道連進門喝口水,都不行嗎?”

“不行。”侍衛乾脆地回答言道,同時心道對方也太愚蠢吧,若是一開始乘着己方不備破門而入,說不定還有機會,但現在屋內屋外都已準備好了,他們要再殺入肯定是受挫,足夠等到城南兵營的援軍抵達。

在門外,拂衣轉過身對楊娥皇,曲嫣然言道:“這裡的人好生無禮,到了門前,也不讓人進去,怎麼辦?”

曲嫣然言道:“那也是無法。”

楊暕言道:“曲大家,你不是有一般護衛,有他們在,諒李世民……”

曲嫣然言道:“現今不同以往,李世民入城後,聽聞魏公已打算降唐,故而現在黎陽城中,魏公也得給李世民三分面子。若有魏公支持,我的護衛又算得什麼?”

“曲大家真是消息靈通啊,那現在如何是好?”楊暕焦急言道。

曲嫣然言道:“我有什麼本事,不過都是從恩客那打聽到了,現在我們只有儘快出城,在外頭莊子裡,我有一戶可信任的人家,暫時棲身。”

楊娥皇點了點頭。

臨走前拂衣氣鼓鼓地言道:“真是的,真想砸開門來進去。”

說罷拂衣也不顧淑女了,伸腳重重地一踹大門。大門晃了幾下。

只聽鏘鏘數聲,從門後傳來,曲嫣然聽得真切,這分明是拔刀的聲音,當然壓低聲音言道:“此地不可久留,我們走。”

正當她們轉身之時,街頭之處馬蹄聲突地響起。

“不好,”曲嫣然拉起楊娥皇的手,向街尾跑去,齊王,拂衣也是倉惶跟上。

但衆人走了沒幾步,街尾那邊又是一隊騎兵兜來,將他們退路截斷。

楊娥皇,曲嫣然只能一併停步,只見幾十騎騎兵,縱馬在街道之內馳騁,炫耀馬術,正是彪悍不已,人似虎馬如龍。

幾十名騎兵從街頭街尾一併從兩側左右包夾而來,數騎故意縱馬,擦肩而過,拂衣害怕之下不由驚叫出聲,楊暕他們直接後退,被堵在王君廓的門前。

戰馬打着響鼻,馬上騎兵臉上面無表情,卻看得出似在嘲弄,彷彿老鷹在玩弄獵物一般。

楊暕心驚膽顫,只能勉強靠在牆根上,拂衣剛纔差點被馬撞到,更是面無血色。

隨即騎兵中間分開,兩騎行出正是秦王李世民,長孫無忌二人。

李世民,長孫無忌二人一併駐馬,之後翻身下馬,一併上前。

李世民抱拳言道:“二位過期不止,世民擔心不已,不知爲何又離去,可是世民招待不週?”

李世民話說得十分客氣,但身後的長孫無忌卻是神色不善,而其餘騎兵各個都是斜眼旁觀,手裡握着馬刀這些騎兵都是秦王衛兵,乃是府兵中百戰精銳。即便是默然站在那,身上都透出一股殺氣,此乃是戰場上經過無數生死搏殺才有。

這樣凶神惡煞的悍兵,旁人見之,哪個不膽寒。

街道之內,本是有行人左右而行,這時早就空巷,家家戶戶緊閉門窗。

楊暕見李世民發問,顫聲言道:“秦王厚情,但事出有因,暫不能前往關中,還請見諒。”

李世民笑道:“這有何煩,若有些許小事,請讓世民爲二位代勞就是了。”

楊暕勉強一笑,手抖言道:“微末之事,哪敢勞煩秦王。”

長孫無忌在一旁言道:“殿下,今**從馬車上離去,末將禮讓再三,並未強留,眼下秦王來到此處親請,乃是厚意,殿下若是拒絕,不僅是傷及秦王之盛情,更是侮辱了我大唐。”

長孫無忌之言咄咄逼人,曲嫣然,拂衣不由都露出憤慨之色。楊暕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輔機,不可無禮,還不與齊王道歉。”李世民言道。

長孫無忌上前一抱拳,言道:“末將無禮之處,還請見諒。但還請齊王三思。”

楊暕聽長孫無忌道歉,當下壓低聲音,向楊娥皇,曲嫣然求助問道:“這該如何是好?李閥這陣仗,恐怕我們若不屈從,他們恐怕是誓不甘休了。”

楊娥皇,曲嫣然對望一眼,曲嫣然此刻搖了搖頭,顯然也別無辦法。

這時楊娥皇上前數步,直走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顧及於楊娥皇的身份,當下抱拳言道:“公主殿下有何示下?”

楊娥皇言道:“秦王殿下的盛情厚意,我心領了,但請恕我直言,既是相請,去與不去,是否由我們說得算,聽聞百姓家裡,拜訪他人時,臨時有事不能前往,也未聽說過主人家要強留的。”

“何況你們率人將我們堵在這裡,敢問你們李唐請人一貫如此陣仗嗎?”

李世民見楊娥皇出面,在己方人馬虎視眈眈之下,朗聲而道。楊娥皇雖言語中有幾分生硬,但出面質問自己,條理清晰,自有一種令人不敢輕侮的風儀。

李世民暗道,當年聽父親說,他入西京覲見天子,皇后時,見蕭後賢惠,母儀天下,令人望之敬重,今日自己卻從公主身上,看到幾分蕭後之風采。雖對方還未磨礪,略見青澀,但天家貴胄究竟天家貴胄,相較於外強中乾齊王,強了不知多少。

李世民當下抱拳,言道:“公主恕罪,公主齊王乃是李某的貴賓,怎能強請,只是城內頗有亂賊出沒,這些人都是我的護衛隨行而來,別無他意。”

當下李世民喝道:“都給退後十步。”

李世民一聲令下,秦王府的親兵,一併整齊後退,如臂使指,行進有序。

李世民拱手言道:“世民已表露誠意,二位還有何顧慮呢?曲大家,父皇在長安素聞你的琵琶,天下無雙,可繞樑三日不絕,故而早想見識一下,就一併前往長安吧。”

李世民話音平和,但卻帶着一股不容人拒絕的味道,這是長期掌握生殺與奪上位者的自信。

曲嫣然臉色微變,李世民不僅是要將他一併帶入長安,也是一種脅迫。他口口聲聲,說不脅迫楊娥皇,但脅迫自己還是輕而易舉的。

李世民這是在強迫長樂公主就範。

曲嫣然嫣然笑道:“多謝唐王及秦王殿下擡愛,嫣然下一站正要去長安呢?”

當下曲嫣然低聲與楊娥皇言道:“妹妹,我在長安多有結交,秦王,不敢爲難我,你自己不必顧及我。”

“姐姐,我不離開你。”楊娥皇回過頭來。

“聽聞秦王豪邁,能推財養士,結納豪傑,但今日見你恃強凌弱,欺負三個弱女子,真是大失所望。”

正待這時,卻有人出聲,這話說得絲毫不客氣,簡直當面剝了李世民的臉面。

話音道出,在場之人皆是勃然色變。

長孫無忌喝道:“到底是何人,在那畏首畏尾,何不站出來說話?”

陡然楊娥皇,曲嫣然身後的大門一開,一名身穿布襖,頭戴皁巾的男子,手中按刀從門內而出。

曲嫣然陡然看到那名男子,不由失聲輕呼,目光中皆是露出驚喜交加的神色,而楊娥皇卻有幾分失神,身軀輕輕顫抖,而齊王,拂衣卻是一愣,心道此人不怕死嗎?竟然駁斥秦王,但仔細一看,又突然覺得此人似乎有幾分臉熟。

李世民掃了楊娥皇,再看向李重九,目光一閃,言道:“原來是李兄,莫非早就等候在此嗎?”

聽李世民這麼說,長孫無忌心底一凜,當下與秦王府的衛士,一併眼光掃向四面屋頂,看看是否有弓箭手埋伏在屋頂之上。

李重九微微一笑,對於李世民的話,並不回答,而是轉向楊暕,楊娥皇,以臣子之禮拜見言道:“李重九叩見齊王殿下,長樂公主,見駕來遲一步,令公主與齊王蒙難,還請恕罪。”

楊暕聽到李重九三個字,露出驚喜交加的神情,當下雙手一張要將李重九攙扶起來,但又端起架子,輕咳了一聲,雙手負後,以昔日對待下屬時的語調,緩緩言道:“李刺史,何罪之有,免禮。”

李重九之前還不能確定齊王,長樂公主心意,但眼見楊暕一副把自己當作救兵的樣子,頓時一陣驚喜。

李世民要爭搶齊王,長樂公主的想法自己再清楚不過,李淵現自稱天子,雖已不需要大隋這旗號,但還是需要大隋的宗室的名義和聲望,來籠絡舊朝官吏,以及民心,同時也防止被其他反王得到,作爲反對自己的口號。

至於對於李重九這般,沒名號,沒大義,沒聲望的卻有十分有實力的諸侯而言,齊王和長樂公主……

正當李重九細思之時,卻看到長樂公主一雙妙目正盯着自己。

看到對方溫柔的眼神,李重九不由心底一凜。(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
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