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

李重九抱了抱拳,言道:“莊主,酒是美酒,但卻有幾分不夠喝,未免太小氣。”

小九,蘇素正待示意李重九不可無禮,卻被李虎止住。

單雄信雙目之中,jing芒四shè,言道:“好,還是那句話,我二賢莊雖沒有上等飯食,但是酒管夠,肉管飽。”

說罷單雄信連連擊掌三下,當下又是一名莊漢吃力的捧了一罈子酒上來。

單雄信以手指酒,言道:“此乃是波斯的三勒漿,乃是天子王公方可享用,一個弟兄劫了貢道,順手捎給某的,眼下取來與小兄弟同飲。”

聽單雄信如此說,李虎,蘇素皆是sè變,這纔是五路綠林總瓢子的氣度,連貢品都敢劫了。

單雄信見李重九亦一臉驚詫之sè,不由一笑。哪知李重九這驚異的意思,卻是沒想到自己穿越回古代,居然可以喝到如此佳釀。

所謂的三勒漿(注一),乃是用摩勒,毗梨勒,訶梨勒這三果釀製而成。此三果在古印度,乃是三種常見果藥,皆可入藥,又可作漿飲之。只可惜到了元代此三勒漿已是失傳。

這無疑令上輩子嚐遍各種名酒李重九食指大動,果真酒罈子一揭開,一股果酒甘美香甜之氣迎面而來。

一旁莊丁一連擺上酒碗,將罈子三勒漿盡數倒出後,滿滿十大海碗。

單雄信笑道:“這罈子裡莫約有十杯,我們各飲其半如何?”

李重九抱拳言道:“敢不從命!”

“痛快!”單雄信當下一捋持須,舉起一碗三勒漿大口牛飲,果真是一派綠林梟雄的豪邁之風。

李重九當下亦是舉起酒碗,與單雄信對比,他卻喝得極慢。

這一番斗酒,自是讓在座之人極其關切,不僅是二賢莊管事,甚至莊丁亦是一併聚集在門口觀看。

衆人低聲議論着,不少人冷笑言道:“莊主可是千杯不醉,三山五嶽的豪傑來二賢莊不知多少,可是從來沒見在這裡,站得走出去過。”

片刻之間,單雄信五碗落肚,面上方纔是微微泛紅。

反觀李重九這才喝到第二碗,衆人皆是在打賭李重九第幾碗醉倒。卻未料到李重九居然轉眼又拿起第三碗。

“嘿,第四碗了,看來這小子有點斤兩。”

“看第五碗也喝乾了。”

就在李重九一亮碗底的片刻,單雄信雙目亦不由爆出讚賞之sè,當下一時忘形,一掌拍在李重九肩上,言道:“小兄弟,好酒量!再喝下去,某可要破財了。”

一旁莊丁亦不由喝彩。

“謝,莊主賜酒!”

李重九一抹嘴邊的酒漬,哈哈一笑,向着四面叫好的二賢莊的莊丁,一一抱拳。

在一片喝彩聲中,李重九心底卻在回味這三勒漿的滋味,果真是好酒,難怪千年之後,如何仿製亦釀不出這味道來。

單雄信見李重九雙眼晶亮,絲毫沒有醉sè,心知對方酒量絕不遜sè於自己,一時心服口服。

衆人重新入座。

李虎,蘇素見李重九居然能結交這位綠林巨梟,皆是大感高興,卻不知爲何單雄信放下身段。

實際上李重九明白似單雄信這樣的綠林豪傑,本身乃是心高氣傲,目無餘子,若與他客氣,主動套近乎,反會惹得對方看不起你。

李重九初時故意擺出一副年少氣盛的樣子,反而令單雄信覺得與你有共通之處,對於客氣謙虛的人打交道,需更彬彬有禮,萬萬不可一見面擺出自己的傲氣來。

端上飯食之後。

雙方推杯食肉,氣氛yu佳之時,李虎舉杯向單雄信言道:“單莊主,此番我七千寨被朝廷圍剿,失了根基,成了喪家之犬。並非我冒昧,只是山寨四百多口飯食尚無着,冬無衣遮,頭頂沒有個片瓦遮蓋,故而纔在此懇求莊主。希望莊主能幫我們一手,緩一口氣,此恩當永世不忘。”

當下一名似乎在單雄信面前,頗爲說得上話的管事對李虎,言道:“李大當家的,今年朝廷征伐遼東,爲了打點上下,二賢莊內外都頗爲緊困,方纔你也看到了,莊內還有好幾百莊客,皆託庇於門下。”

“呸!”單雄信啐了一口,喝道,“李大當家,這二賢莊雖不比皇宮,但住下四百口人,不成話下。”

有單雄信如此一諾,衆人皆是大喜。李虎連忙起身拜謝。

傍晚之時。

一行二十多騎在石艾縣縣衙前停下。馬上下來四五個人,直入縣衙而去。這時縣衙門口的幾名衙役見之,正要手持着水火棍攔上去,但見了來人,連忙退下在一旁點頭哈腰。

這四五人,直入縣衙中堂。而中堂之上,那位殷縣令,率軍圍剿七千寨的白衣書生,高坐於桌案之上,正持筆似在批改着公文。聽聞有人來,殷縣令擡起了頭,本是緊繃的臉上頓時露出笑容,起身離椅。“三娘。”殷縣令笑着言道。

李芷婉着仕女騎服,站在公堂之上,見對方笑迎,眉頭微皺,不過仍是施禮言道:“開山兄。”

“請坐!”

殷開山縣令坐回了椅子之上。一旁衙役上來搬了一張矮交椅給李芷婉。

李芷婉開門見山地言道:“開山兄,我此來是爲了七千寨幾名被押的山賊。”

殷開山將手一擡,言道:“此幾名山賊,我已批了公文,不ri處死。”

李芷婉變sè言道:“開山兄,這一來一去,你公文尚未報知郡府,朝廷,卻私下決斷,這不合規矩。”

殷開山笑了笑,言道:“三娘,你有所不知,近來各地流寇作亂,流毒四方,朝廷下文,凡各地州縣遇流寇,皆是可自行決斷,不必報之。”

李芷婉雙目一眯,言道:“但按照本朝刑律,這等山賊流民亦罪不至死,最多乃是徒刑。”

殷開山揮了揮手,笑道:“對於這類不服王化之山賊,當用重典,何況公文已下。”

“殷明府,這可是數條人命,豈可草率處置,若是明府執意,我當報之郡守。”

殷開山微微一挫,看了李芷婉一眼,當下沉默了一會,言道:“三娘,我這可是爲你出氣,這些山賊冒犯於你,難道不該殺之嗎?”

李芷婉搖了搖頭,言道:“此事已過去了,實話言之,這夥山賊本已答應於我,準備接納朝廷招安,但是yin錯陽差,卻爲殷明府,你率軍圍剿。”

“此事因我而起,而死了幾十條人命,現在我只能盡力彌補,使我李家名聲無礙。”

殷開山聽後笑道:“區區山賊,殺了也就殺了,何勞三娘你親自費口舌。你放心,我定然會將之斬草除根,不爲李家留下絲毫後患。特別是那個搶你上山的小賊,我必然抓之,將他千刀萬剮。”“開山兄!”李芷婉面sè一沉,當然霍然站起言道,“你乃是我大兄的好友知交,故而我本想此事拜託你周旋一二,眼下看來是我來錯了。”

殷開山不動聲sè,當下背過身去。

“請恕我冒昧了。”李芷婉當下快步離去。

聽着李芷婉的腳步遠遠而去,殷開山看着縣衙內的璧照良久,終於長嘆一聲,自言自語地言道:“芷婉妹妹,你的xing情還是一點沒變,若是你能求我一句,千難萬難之事,我都替你辦了,又何況眼下區區此事。”

又沉默了許久,殷開山轉過身來,將桌案上一疊公文拿起,喝道:“來人。”

“是,明府。”一名衙役上前。

殷開山當下拿起一疊墨畫着人物頭像,可以看出上面此人與李重九竟有幾分相似,下面還明確說着他的身高,面貌特徵。

“將此賊殺我旅率,隊正,夥長三人,罪不容恕,我誓要將他,緝捕歸案,明正典刑。此海捕發至太原,上黨,河內、長平,還有雁門、馬邑、定襄、樓煩等邊郡也不要漏了,提防對方逃至塞北。”

“告示貼出去,就說遇上此人,生擒者,賞錢五十吊;殺之者吊,賞錢三十吊!去辦吧!”

“是,明府。”當下衙役匆匆而下。

石艾縣的客棧之中。

當李芷婉風塵僕僕地下馬趕回時,劍雪迎了出來,焦急問道:“小姐如何了?”

李芷婉擺了擺手,言道:“那殷開山一口拒絕,救人之事,恐怕難了。”

劍雪聽了不由緊張,言道:“殷開山,不是大郎君的好友,怎麼這地卻不賣我們李家面子,小姐,是否讓大郎君去信。”

李芷婉皺眉言道:“大兄在懷遠鎮,這去信一來一往,人頭早就落地了。”

劍雪聽了言道:“這該如何是好?”

隨即李芷婉凝思想了一下,言道:“殷開山不過一介縣令,如何亦不能強項,我這就寫信給郡守,再奉上足夠的錢帛打點上下,量殷開山亦不敢如何。”

注一:《唐國史補》所裁唐代酒名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榮陽之土窟、富平之石凍、別南之嬈、河東之乾和、葡萄,嶺南之云溪、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之淚水,京城之西市腔、暇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青三勒漿類。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謂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ps:新書期間,急求推薦票,兩更六千字,實打實的,特懇求大家幫助。請下一週的推薦票都砸給我吧!

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
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剛起復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