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騎戰(一)

天的比鬥結束,趙石雖然身體上沒有什麼,但這精神倦的意思,回到王府居處,左右無事,又覺得有些飢餓,索性自己動手,燉了滿滿一鍋牛肉出來,他前世時一個人生活慣了,在做菜上自然純熟無比,大秦地處西北,人們普遍喜歡酸食,但他這人比較喜歡吃鹹的東西,早就覺得口味不對,此時有了閒暇,又爲了放鬆精神,便操起了廚事。

惜紅在旁邊連連勸阻,嘴裡自然說的都是君子遠庖廚之類的話,反正只有一個意思,大丈夫志在四方,做這些事反而是小了志氣,不過聽在趙石耳朵裡都是廢話,自然都當作了耳旁之風,刮過也就算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調料卻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蔥薑蒜他都認得,鹽到也算精細,胡椒之類的調品聞聞也能辨別出來,至於其他的各色調料他可就一無所知了,比如說芥,小粒兒,味辛辣,是這個時代主要用於替代辣椒的佐料,秋天時正是當用的,可惜趙石壓根不認識,還有諸如藠子,,陽霍,紫蘇等等,不過茱他是認得的,這還得歸功於他前世時的野外求生訓練,當然了,用作調料的是食茱的果實,也有辣味的。

不過在那兩位廚子的殷勤指點之下,這鍋牛肉總算被他做出來了,味道差強人意,主要是因爲沒有辣椒,有些東西他又不知該放多少的份量地緣故,不過因爲加入了藠子。一鍋牛肉湯卻很鮮美,不過因爲牛肉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上等細肉,就連這些佐料也都是天然生長,這味道自然也不會差了多少,香氣濃郁,勾人食慾。

這也便是王府之中,若是換個平常人家。不。就是那些中等康泰之家也沒這麼多的東西供他揮霍的。

李全壽這幾天是跟定了他。晚飯過後便尋了過來,正趕上燉牛肉出鍋兒,他生在王公之家,什麼好東西沒有嘗過?不過這裡人比較多些,趙石又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和幾個侍女同桌吃飯也是理所當然般的自然,這樣一來。本就沒好好吃東西的李全壽也是食指大動,在他這裡吃了個肚圓兒,那位吳太監雖是有些拘謹,但也吃的眉開眼笑,不住口地將那些諂媚之詞拋了出來,聽得旁邊幾人都是笑個不停。

李全壽此時已經吃地差不多了,一邊一臉滿足地慢慢咀嚼着嘴裡筋道的肉筋,一邊笑嘻嘻的看着趙石。頗有些神秘的道:“老趙。你要是能得個狀元回來,我這裡可有一份厚禮在等着呢,不過要是得個武進士。禮物可就減半了。”

趙石斜瞅了他一眼,“不是又是什麼小玩意吧?”

李全壽皺了皺眉頭,小孩子皺眉頭總是跟大人學的,他皺起眉頭的樣子就和趙石一個模樣,臉板着,眉頭微微蹙在一起,趙石作出這種表情還算自然,但他一個孩子看上去就不免讓人有種裝模作樣的感覺了。

“什麼啊,這禮物可是我在父王那裡給你求來地。。。。。。。”一下說漏了嘴,小臉上立馬變得訕訕的,不過還是接着說道:“這禮物可不是什麼小玩意,你得了武狀元就知道了,保管你滿意的不得了。”

說到這裡,他也是想到時給趙石來個驚喜,便是話鋒一轉,還是神神秘秘的道:“你知道現在我父王他們在忙什麼事情嗎?”

見趙石搖頭,這才略微有些得意的道:“聽說西夏那邊來人了,使臣是個叫。。。

懊惱中一巴掌便拍在吃的正歡的吳太監腦袋上,這個傢伙正叼着一塊牛肉,一下便被拍了出來,旁邊的幾個女人見了,笑地是前仰後合,吳太監無比幽怨地看了李全壽一眼,估計這些動作都是和此間主人學的,以前是踢人屁股,如今換成了拍人腦袋,要不是力氣不夠,一定會抓住別人的領子拎起來算,是越來越不好伺候了。

李全壽可不理會他地這些心思,拍着額頭想了半天,才眼睛一亮,大聲道:“對了,那個傢伙也是姓李,名字記不住了,聽說還是個西夏皇族。。。

趙石和西夏人接觸過的,雖說這些西夏人已經漢化的快差不多了,估計西夏若不滅國的話,也就是再數十年的事,估計就快和漢人一個樣子了,當時戰陣上見到的党項士卒,除了腦袋上還扎着些細小的辮子,無論是說話,還是使用的兵器,穿着的甲冑都和大秦差不多少,長相上就更不用提了,都是亞洲人種,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自然和大秦一般無二。

後來查點戰果時,更是發現其中有不少漢人,據別人說鐵鷂子裡以前都是正經的党項羌族,如今出現了這麼多的漢人,可見漢胡雜居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相互融合也是早晚的事兒。

雖說西夏來人和他沒有關係,但他還是問了一句,“他們來大秦是爲的是什麼事?”

李全壽搖了搖頭,“不大清楚。。。。。。。那個皇帝好像快要老死了,幾個王子正想着爭位份,也都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了,派了個人過來是爲了求和的,詳細的你還是問齊子平他們幾個去吧。

呃,金國也來人了,他們來幹什麼我卻知道的,父王母妃都氣的不得了,他們竟然想娶大秦的公主,嘿嘿,是來求親的,也不知誰倒黴,會被選上去那蠻夷之邦。”

這樣的信息也只有像李全壽這樣的人才能隨手得到,西夏,大金兩國使臣雖然已經來到了長安,但朝廷並未聲張,三國交戰日久,使臣早已絕跡,相比較之下。到是西夏在八年之前曾和大秦有過和議,不過這和議早

前被西夏人打破了的,此次紛紛派出使臣,這裡面地簡單的,至於是戰是和上面,大秦此次卻是佔了主動,不過武舉以及衆多的事情趕在了一起,朝廷上下對此次和議都還沒做出相應的反應。甚至一些五品以下官員還不知這些使臣已經到京的。

西夏和金國都是來和好的?趙石算是聽明白了。不知怎麼。大秦成了香餑餑,這內裡的原因自然沒那麼簡單的,但這些國家大事離他還很遙遠,他自不會費神去猜什麼不着邊際地東西,略一思索便放了下來。

。。。。。。

第二日,武舉照常進行,這次卻是到了武舉最精彩地騎戰科目。騎戰雖是精彩,但總的來說卻也最是兇險,想像一下,被一匹奔馬踩踏的情景,也就不難明白其中所蘊含的兇險之處了。

這次大家大部分拿的都是長槍,護具更是齊全,但和歐洲騎士的對決有很大的差異,經典地騎士對決大家都在電視上看過的。手中拿着騎槍。兩匹馬對面疾奔而來,接着就看誰眼力或是機會拿捏的好了,很多情況之下都是你戳我一下。我也戳你一下,鬧個兩敗俱傷的局面,沒有什麼格擋之類的動作。

但漢人的馬上對決絕對不同,便拿梨花槍來說,梨花木雖然堅硬,但在這些武將手裡一挽便是好幾個槍花,格開對方的兵刃的同時,一槍便能將對手挑下馬去。

這些具有民族特色地東西就不在這裡細說了,趙石也是知道,他在騎術上肯定是不如這裡大部分人地了,除非遇到的是個一輩子也沒騎過馬的步兵,不然在馬上對決肯定輸多贏少。

不過活人總是有辦法地不是,這一天天氣不怎麼樣,秋風刮的厲害,獵場之上凋零的草木隨着秋風打着旋兒的到處遊走,趙石站在場邊靜靜的盯着場上的兩個人,經過了幾天的比鬥,受傷者不少,本有一千零九十八位舉子,到了騎戰這一關便只剩下了一千零九個,那八十九個人輕重傷害不一,覺得自己無望得中,便也不再參加這危險更大的騎戰了。

場上兩人催動馬匹,坐騎由慢到快,馬蹄踏在草地之上,泥土翻飛,如同鼓點般的聲響動人心魄,兩人都是雙腿控馬,眼睛緊緊盯住對手,手裡的長槍平舉,只這一手現在趙石就做起來有些困難。

兩人越來越近,幾乎是同時舉起手中長槍,二馬錯蹬之間,閃電般換了兩招,其中一人身子一晃,歪了一下,不過還是沒有摔下馬來,趙石看得清楚,其中一個長槍一點便已經準確的點在對方的槍幹上,記着便是一抖手,給對方的肩頭來了一下,若不是對方勉力閃躲了一下,與其說是刺中,不如說是被對方的槍尖劃了一下,不然的話,只這一槍,便能將人刺下馬去,這樣的眼裡,這樣的技巧,在兩馬對衝之間,便是趙石也自忖很難躲得開的。

兩人跑開一段之後,勒轉馬頭,接着再戰,這要比之前步下對戰慢上一些,但勝負卻更好判斷,接下來兩人接近,然後出槍,這次那人沒有上次般的幸運了,對方一槍如同毒蛇般正刺中他的胸口,木槍在刺中的那一剎那便弓了起來,然後狠狠將那人推下了馬,接着這人慘叫了一聲,被馬拖出老遠才掙脫開來,不過卻沒受什麼傷罷了。

到了此時,才真正顯示出門閥子弟的優越之處來,馬在這個時代畢竟還屬於一種奢侈品,就像是後世的汽車,若不是趙石前世時的經歷,後來又在趙家村弄了許多馬匹,他估計連真正的馬長個什麼樣子都沒清楚的見過的。

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人家來說,更是不會出現買上一匹好馬在家裡放着,一來是買不起,買回來也養不起,二來馬這種資源被軍隊控制的很嚴,所以能有一匹馬代步絕對是這個時代一種身份的象徵。

這樣一來,除非軍中之人,還得是騎軍,其他人也就數這些門閥子弟騎術最爲精熟了。

聽到場上喊自己的名字,趙石也不遲疑,立即上前抽取號碼,然後換好護具,翻身上馬,如今他已經是這些舉子中的名人,不像科舉考試那樣,不到最後不知誰能上榜,場場比試都有衆多的人圍觀,這個少年一場場的搏鬥下來,已經進了步戰二甲之列,這樣的人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的,都是已經知道此人乃景王府護衛都頭,這少年的根底衆人雖不甚清楚,但已經有人想及了他鞏義猛虎的名頭,不過看他的年紀,只是聽過傳聞,連鞏義猛虎名字都不知道的舉子們已然將其當成了那人子侄,所以幼虎之名不脛而走,他剛一進場,便已經有人高呼出聲,幼虎上場了,場面力趨熱烈,不過多數之人還是心中慶幸,沒有碰上此人,武舉中也許便能多進一步的。

腰桿微彎,手裡拿着槍擺動了幾下,又帶馬慢跑一段,覺得還算順手,就是有些彆扭,很想換上橫刀樣式的木刀,不過他也知道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以之前觀察,在疾馳之中這些人最少能出兩招,若是用橫刀的話,實在有些危險,便也作罷。

兩人相隔百多米,並不能將馬催到最大的速度,這也是爲了衆舉子的安危着想,對面那人也是使槍,趙石心中略定,若對手是個使長柄砍刀的,或是那種長柄戰斧,可就難應付的多了。。。。。

第1561章 碰撞第1363章 進言第823章 天妖(五)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695章 宮爭第248章 立誓第94章 應答(二)第732章 決斷(三)第1386章 興革第448章 武學(一)第739章 嘮叨第645章 生員第1522章 長亭(四)第1044章 北遷第630章 來人(三)第265章 拜訪(三)第1512章 宮闈第386章 狂戰(二)第671章 伴駕第1353章 失誤第20章 戰後第226章 進京(一)第808章 打動第189章 府中第1186章 種家第483章 金州第369章 始末第134章 先生(五)第103章 先生第1294章 城歡第566章 謀算第850章 鬧劇第1409章 情仇第849章 侯府第1412章 明遠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1352章 陰私第800章 頒賞第1278章 猶豫第1018章 說服第842章 風浪第298章 夜襲(一)第1472章 名醫第33章 驚議第1421章 建軍第176章 壽宴(三)第963章 突襲(二)第1348章 周枋第26章 突襲第564章 謠言第10章 十八(二)第444章 可笑第1357章 察覺第824章 天妖(完)第1420章 書信(二)第648章 完工第419章 拜訪第1233章 山匪第555章 漢中第1044章 北遷第1451章 揪心第845章 牢獄第1414章 笑話第1248章 西涼(十三)第772章 鏖兵(五)第1188章 氣惱第733章 決斷(四)第1389章 兄弟(三)第1405章 夜宴第429章 遊園(二)第510章 雲涌(十)第1079章 改變第96章 計劃第344章 突圍(三)第1399章 戰爭(三)第490章 勞軍(二)第752章 大火第814章 內衙第718章 開端(七)第1124章 盟約(完)第304章 爲將第840章 明瞭第1309章 君臣第733章 決斷(四)第1458章 北上第1149章 國策(五)第571章 孤行第933章 問答第528章 七娘第217章 年關(十)第679章 相遇(二)第1224章 豪情第760章 誘敵第220章 校場第234章 血夜(二)第629章 人來(二)第352章 祝壽(二)第967章 殘酷第367章 狂戰(三)第289章 戰略(二)
第1561章 碰撞第1363章 進言第823章 天妖(五)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695章 宮爭第248章 立誓第94章 應答(二)第732章 決斷(三)第1386章 興革第448章 武學(一)第739章 嘮叨第645章 生員第1522章 長亭(四)第1044章 北遷第630章 來人(三)第265章 拜訪(三)第1512章 宮闈第386章 狂戰(二)第671章 伴駕第1353章 失誤第20章 戰後第226章 進京(一)第808章 打動第189章 府中第1186章 種家第483章 金州第369章 始末第134章 先生(五)第103章 先生第1294章 城歡第566章 謀算第850章 鬧劇第1409章 情仇第849章 侯府第1412章 明遠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三十九章 國武三第1352章 陰私第800章 頒賞第1278章 猶豫第1018章 說服第842章 風浪第298章 夜襲(一)第1472章 名醫第33章 驚議第1421章 建軍第176章 壽宴(三)第963章 突襲(二)第1348章 周枋第26章 突襲第564章 謠言第10章 十八(二)第444章 可笑第1357章 察覺第824章 天妖(完)第1420章 書信(二)第648章 完工第419章 拜訪第1233章 山匪第555章 漢中第1044章 北遷第1451章 揪心第845章 牢獄第1414章 笑話第1248章 西涼(十三)第772章 鏖兵(五)第1188章 氣惱第733章 決斷(四)第1389章 兄弟(三)第1405章 夜宴第429章 遊園(二)第510章 雲涌(十)第1079章 改變第96章 計劃第344章 突圍(三)第1399章 戰爭(三)第490章 勞軍(二)第752章 大火第814章 內衙第718章 開端(七)第1124章 盟約(完)第304章 爲將第840章 明瞭第1309章 君臣第733章 決斷(四)第1458章 北上第1149章 國策(五)第571章 孤行第933章 問答第528章 七娘第217章 年關(十)第679章 相遇(二)第1224章 豪情第760章 誘敵第220章 校場第234章 血夜(二)第629章 人來(二)第352章 祝壽(二)第967章 殘酷第367章 狂戰(三)第289章 戰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