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笑話

洛陽國武監分院在規模上自然比不上長安國武監,而且。。。。。。它還經歷了一場大火。。。。。。。。

不過,洛陽國武監分院選址不錯,依山傍水,景色別緻,環境清幽。

這是在一處佛寺舊址上修建起來的,中心處,便是當年佛寺的大雄寶殿,只是裡面沒了佛像,變成了洛陽國武監分院的講武堂。

有講武堂,有校場,有馬場,有生員宿處等等等等,雖然大火燒了一小半兒,但還是留下了幾個還算完整的建築羣。

趙石一行人略略轉了一圈,清幽冷落,給趙石的感覺就像是如今的河洛,滿是戰火燃燒之後留下的痕跡。

不過,也不算太蕭條,春天到了,這裡一直在重建,雖然匠工不多,進度很慢,但還是給這裡增添了幾分人氣。

“生員們都還在嗎?”趙石問道。

滿腦門兒官司的鮑勇趕緊答道:“應該。。。。。。。還在,只是現在這個樣子,也沒辦法主人,好像都在洛陽城裡呆着。。。。。。有些,重新補入軍伍,有些,進了衙門,有些聽說正在備考文舉。。。。。。”

不過很快,鮑勇後悔了。

離着分院講武堂還很遠,就已經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

鮑勇當時就懵了,但他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絕對不是個笨人,一想就已經明白,今日晉國公巡查洛陽國武監分院,不管旁人怎麼想,國武監分院這裡。定然會擺出一個樣子來纔對。

但入監至今。也沒看到分院人等出現。還道是都躲起來了,以免觸了晉國公黴頭,原來,卻是把門面活兒擺在了這裡。

鮑勇哭笑不得,根本不知道該埋怨有些人太聰明,還是該埋怨自己太笨。

事情辦的這麼不地道,他到也能理解,現在河洛太亂了。上上下下心驚膽戰不說,還有無數事情都在等着,而這等顏面工夫,不定是哪個人自作聰明的決定呢。

不過,來的可是晉國公,就算張大將軍自己不上心,底下的難道就沒明白人了?

他這裡訕訕的不知該說些什麼,隨行在趙石身邊的一羣護衛可不管那麼多,咧開嘴,就都樂了。

好在這裡還有趙石在。也沒讓這位鮑將軍太過下不來臺。

不過,在這些傢伙眼中。河洛這地界在張大將軍治下,可是樂子頻出,也怨不得去年的時候,仗打的那麼窩囊呢。

趙石瞅了鮑勇一眼,也沒說什麼,帶着人來到講武堂左近便停了下來。

讀書聲清晰入耳,趙石等人略微一聽,就知道里面正在講孫子兵法。

走的也是教書的老套路,學生先一遍遍的唸誦,然後由夫子講解析理。

趙石駐足聽了半晌,終於裡面一個略微蒼老的聲音出現,開始講解兵法要義。

始計篇,孫子兵法第一篇。

即便是講解,之乎者也的,也讓趙石聽着有點費勁兒,再聽一會,便興致索然了。

趙石招了招手,“趙葵,吳綠蓑。”

兩個年輕人立即排衆而出,來到趙石身前行下軍禮。

趙石擺手讓他們不必多禮,然後便問:“聽聽這位先生的講解,和你們在國武監中所學有何不同?”

趙葵略一思索,便答道:“回國公,孫子兵法太過艱深,涵蓋也廣,依學生之見,精研孫子兵法者,無以爲將,此又乃春秋時著述,相隔幾有千載,有些地方,早已不合時宜。。。。。。。”

他的話頭頓住,旁邊吳小妹則接着道:“我長安國武監,也教授孫子兵法,卻只其中四篇有詳解,其餘略略,始計篇學生等皆能背誦,也知其義,但從不曾深究其理,只因其於學生等無用爾。。。。。”

兩個年輕人說的不同,但意思卻大致一樣,這麼逐字逐句的講解始計篇,或是孫子兵法全篇,徒費工夫罷了。

趙石點了點頭,孫子兵法和春秋戰國時其他著述其實沒什麼分別,更多的則是專注於人心和行爲,卻疏於細節,這就是華夏古代著述的老毛病了,不需贅述,所以,可以將之看做是一門哲學。

真正對於中下級軍官有用的地方並不算多,起碼在趙石看來是如此。

就像孫子兵法中的行軍篇,讀過之後,確實會覺着大有道理,但它不會告訴你,行軍路途上,那些細節工夫,比如說一個壯年漢子,該負重幾何,氣候差異,又該準備怎樣的衣物,糧草走多遠,纔會來到馱馬負重的極限。。。。。。。

高大上的東西,從來不注重這些細節,而這些細節,纔是初入軍旅的傢伙們所必須知道的東西。

孫子兵法,其實不是給中下級軍官讀的,他是給一軍統帥準備的,始計篇,作戰篇,反間篇等,對於中下級軍官根本沒多大用處,讀了也是白讀,你沒那個權力和視野,去實現孫子的謀略。

一羣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本正經的學始計篇,除了耗費大好光陰之外,看不出什麼用處。

就像趙葵所言,精研孫子兵法的人,沒那個時間去當什麼將軍,上了戰陣,估計比趙括還趙括。

兩個年輕人的回答,讓趙石很滿意,到底沒在長安國武監白呆,對兵法的認識,皆都偏於實用。

實際上,他這個對孫子兵法一知半解的人,領兵作戰,卻也能百戰不殆。

當然,這並不能說兵法無用,這些前人智慧的結晶,無疑是留給後來人最可珍貴的寶藏。

而你當三年兵,經歷一場場的惡戰,其實不用讀什麼孫子兵法,便能曉得行軍打仗的一切,但兵法韜略,卻可以讓你大大縮短這個時間,其實這就是讀過書的人和沒讀過書本的人的本質區別了。

兩個年輕人的回答,之所以讓趙石滿意,只在於讀書無用,和讀什麼樣的書無用,這兩者微妙的區別之間了。

其實,連他自己,也不很清楚這裡面的差異,只是覺得,兩個年輕人的回答,很符合他的心意。

當然,他來到洛陽國武監分院,並不是只爲了挑刺來的,隨後他便問道:“你們也應該知道這些的情形,那我問你們,若你們掌管了這裡,又該怎麼做呢?”

兩個年輕人有些發愣,也就是胡烈不在這裡,不然的話一定心裡嘀咕,大帥對這兩個年輕人真的是不同尋常,之前可沒聽說誰有過如此際遇,能時不時得大帥親自指點。

其他的護衛,不管是趙石親兵,還是張培賢派來的人,注意力都不在這裡,他們注重的,還是晉國公的安危。

只有鮑勇,聽的有點目瞪口呆,心想,這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也不知什麼來歷,竟然能得晉國公如此看重。

先開口的還是趙葵,略一沉吟便道:“國武監最重要的還是生員,依學生之見,只要有了合適的生員,加以教導,不難維持下去,至於其他的,皆外在工夫罷了。”

吳小妹卻比他想的更多一些,這處國武監分院,沒什麼好瞧的地方,又剛剛經了戰火,更好笑的是,還有個老頭兒在裡面教一羣人讀孫子兵法,也不知給誰看呢。

現在山長大人卻又問起重建之事,別是想讓自己兩人在這裡教書吧?

這個差事,吳小妹還是覺着敬謝不敏的好,瞧瞧這個破地方就知道,河洛上下,對這裡沒怎麼上心,他們這些過客,何必替人家操這個閒心?

當然,這話她是斷然不敢出口的,等到趙葵說完,她才做沉思狀,半晌才道:“學生以爲,生員重要,教授其實更不可或缺。。。。。。。河洛戰火方熄,不如仿效當年長安國武監初立之時,於河洛軍中傷病者,選其一二能者,來此教授生員,再輔之以兵法之學,假以時日,不難讓這裡重換光彩。”

一個說生員,一個說教授,其實都是以人爲本,誰也沒將建築什麼的放在心上。

鮑勇琢磨了一下,終於琢磨出點味道,於是有些惱火兒,這兩個小崽子不是在說,大家夥兒捨本逐末,光想着表面光鮮吧?

趙石笑了笑,擺了擺手,讓兩個年輕人退下。

瞅着眼前這座講武堂沉默半晌,也不知在想什麼,過後,也沒再說話,轉身帶着人就此離開。

直過了盞茶工夫,堂內聲音漸漸小了起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大袖飄飄的從裡面邁步走出。

先左右故作不在意的左右張望了一下,才眨巴着眼睛,愣神兒的想,就這麼走了?連進來瞅瞅,給生員們說兩句的表面工夫都不願做嗎?

想到此處,老頭兒不由有些氣悶,大袖一甩,哼聲連連,悶頭兒走了。

接下來,裡面好像開了鍋,一羣年輕人魚貫而出,大多神思不屬,低聲議論着,紛紛散去,來到這裡上了一堂兵法,然後。。。。。。。他們還得趕回洛陽城去。。。。。。。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其實鮑勇雖是瞎猜,卻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此事正經是下面人自作主張,弄出了這麼一番笑話罷了。(未完待續。。)

第1214章 財富第310章 心結第742章 勤政第933章 問答第772章 鏖兵(五)第951章 知府第1163章 下風第1428章 稍定第1133章 盟約(八)第1009章 功勞第536章 勇氣第1556章 拜會(六)第680章 相遇(三)第601章 來人(二)第515章 雲涌(十五)第424章 來客(二)第23章 衝動第817章 天香第1337章 邀約第842章 風浪第233章 血夜(一)第1529章 相議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103章 先生第1081章 平胡第1534章 遼東第155章 比鬥第28章 等?退?第794章 抽絲第560章 劫後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469章 女國第1149章 國策(五)第28章 等?退?第1294章 城歡第612章 不歡第1415章 心眼第272章 開拔(二)第1541章 怨恨第1434章 縱談第422章 雜事第112章 夜宴(三)第925章 部衆第1136章 回京第1558章 攻防第998章 號角第1499章 暴烈第1538章 交易第1024章 揮兵第331章 山匪第1189章 廷議第588章 君言第1435章 驟聞第212章 年關(五)第1153章 拜會(三)第197章 孤僻第963章 突襲(二)第1528章 大勢第424章 來客(二)第1003章 活着第235章 血夜(三)第1291章 大事第909章 人心第375章 汗王第3章 鹽監第1395章 虎牢第89章 較技第420章 明尊第1374章 雄心第382章 豪傑(六)第916章 請降第1279章 兵敗第256章 變起(二)第74章 夜戰第198章 軍營第751章 崎路第779章 議和(一)第44章 麻衣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2章 親戚第1429章 提議第628章 人來第499章 不安第529章 艱途(五)第278章 關下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322章 兩軍第920章 死戰(三)第1449章 隨行第63章 殺戮第1355章 踏青第1185章 家事第99章 捉賊(三)第93章 應答(一)第726章 解州第1430章 書信(二)第1221章 奪門第44章 麻衣第1131章 聖旨第704章 亂子(四)
第1214章 財富第310章 心結第742章 勤政第933章 問答第772章 鏖兵(五)第951章 知府第1163章 下風第1428章 稍定第1133章 盟約(八)第1009章 功勞第536章 勇氣第1556章 拜會(六)第680章 相遇(三)第601章 來人(二)第515章 雲涌(十五)第424章 來客(二)第23章 衝動第817章 天香第1337章 邀約第842章 風浪第233章 血夜(一)第1529章 相議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103章 先生第1081章 平胡第1534章 遼東第155章 比鬥第28章 等?退?第794章 抽絲第560章 劫後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1469章 女國第1149章 國策(五)第28章 等?退?第1294章 城歡第612章 不歡第1415章 心眼第272章 開拔(二)第1541章 怨恨第1434章 縱談第422章 雜事第112章 夜宴(三)第925章 部衆第1136章 回京第1558章 攻防第998章 號角第1499章 暴烈第1538章 交易第1024章 揮兵第331章 山匪第1189章 廷議第588章 君言第1435章 驟聞第212章 年關(五)第1153章 拜會(三)第197章 孤僻第963章 突襲(二)第1528章 大勢第424章 來客(二)第1003章 活着第235章 血夜(三)第1291章 大事第909章 人心第375章 汗王第3章 鹽監第1395章 虎牢第89章 較技第420章 明尊第1374章 雄心第382章 豪傑(六)第916章 請降第1279章 兵敗第256章 變起(二)第74章 夜戰第198章 軍營第751章 崎路第779章 議和(一)第44章 麻衣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2章 親戚第1429章 提議第628章 人來第499章 不安第529章 艱途(五)第278章 關下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322章 兩軍第920章 死戰(三)第1449章 隨行第63章 殺戮第1355章 踏青第1185章 家事第99章 捉賊(三)第93章 應答(一)第726章 解州第1430章 書信(二)第1221章 奪門第44章 麻衣第1131章 聖旨第704章 亂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