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百兩

承郡王望着知晚問,知晚伸手,茯苓就送上七八張紙,知晚遞給承郡王,笑道,“這‘藥’方是‘藥’,也是幫王妃調補身子的,另外,我還寫了幾張食療的方子,別給王妃吃油膩的吃食,以清淡少糖爲主。79小說小說網”

承郡王聽了這才安心,若是連她都治不好母妃的病,天底下可還有大夫能治,他做兒子的,實在不忍心母妃常年服‘藥’,好在能煉製‘藥’丸,忙跟知晚道謝,把萬兩銀票送上。

等過了兩盞茶的時間,知晚才幫承王妃把銀針取下,承王妃睡的安詳,夜裡少眠,難得能睡個好覺,便沒有吵醒她。

等回到蘇府時,已經正午時分,蘇家上下都在等她回來開飯,讓老太爺老夫人等候,她有些於心難安。

不過,卻發現蘇家有些愁雲慘淡,丫鬟們來來回回的走,都在小聲‘交’談,她聽了兩耳朵,似乎與鹽有關?

進了壽安院,饒過鬆鶴延年的檀木屏風,就聽到蘇夫人焦灼的聲音,“這可如何是好,往年的鹽都安然無事,獨獨今年的出了問題,還被衛國公府逮了個正着,只給七日時間,上哪兒‘弄’那麼多鹽去?”

蘇雪手搭在蘇夫人的肩膀上,寬慰的拍着道,“娘,你別太急了,我聽說小王爺在忻州的封地,就有大量的鹽,忻州如今正在奮力開採中,也許表姐能幫這個忙。”

蘇向行搖了搖頭,“那批鹽是供應北征大軍的,數量龐大,馬虎不得,再者忻州距永州來往,就算是快馬加鞭也需七八日,遠水解不了近火。”

聽到蘇向行否決目前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屋子裡的惆悵越加濃厚。

知晚看的更加一頭霧水,邁步進去,出聲問道,“外祖父,外祖母,出什麼事了?”

還不等他們說話,知晚便瞧見‘花’梨木的桌子上,擺着一袋子鹽,走過去,抓了一把,細細的聞了聞,眸底有抹光亮一閃而逝,“鹽滷?”

知晚的醫術不凡,認得鹽滷不足爲奇,蘇向行嘆道,“朝廷出征將士的食鹽一直是蘇家供應,早前朝廷傳話來,大越會出兵北齊,早早的催蘇家備下用鹽,誰想半年也沒用上,鹽倉也不知何時進了水,食鹽受‘潮’變成了鹽滷,幸好發現的早,否者誤了出征的大事,蘇家多少顆腦袋都賠補不起。”

鹽滷有毒,吃多了會中毒的,甚至會死人的,人也不能許久時間不吃鹽。

知晚就納悶了,鹽倉也不止一個,竟然全部受‘潮’變質,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蘇家上下又何嘗不知,是有人要拿蘇家開刀呢,可負責運鹽的人才不管這些,他只要食鹽,過了期限,他無法與朝廷‘交’代,就會把蘇家的人頭‘交’上去,以平息聖怒。

知晚把鹽滷擱回袋中,用帕子擦了擦手上的鹽粒,笑道,“舅舅別擔心,鹽滷有毒,把毒解了便是,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人手夠了,七天足夠‘交’差了。”

蘇向行的頭猛然擡起,就是正在喝茶,思岑辦法的老太爺都被茶水嗆了一回,捱了老夫人一記瞪眼,不過瞪的很溫和,“知晚說有辦法,定然有辦法,我信她。”

鹽滷解毒,不過是把鹽滷溶於水中,把裡面的毒素過濾掉,辦法很簡單,知晚把‘操’作流程寫下來,蘇向行顧不得吃午飯,龍行虎步的就出去了,順帶把蘇昂也喚了出去,蘇昂餓的不行,臨走前,把糕點盤子也端了,一路喊着,“爹,也沒那麼急迫,先吃些糕點墊墊肚子先。”

知晚辦事,在蘇家人眼裡,那就是穩重可靠的代名詞,有她出手,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愁雲一消,五臟廟就開始反抗了,丫鬟婆子趕緊把飯菜擺上。

等坐上了桌子,才發現今兒的菜式有些不同,蘇柔就忍不住了,“這是我出的主意,表姐帶來的廚子這些日子也沒怎麼下廚,怕他們悶壞了,就請他們好好燒了一桌子飯菜,都是京都最有名的菜式,可是讓我們這些沒踏足京都的人大飽了回口福。”

知晚瞧了便開始嗔她了,“盡說些好聽的匡我。”

蘇柔靠着知晚,嘻嘻的笑着,“我可沒有匡表姐你,府上確實有京都聘來的廚子,怎麼能與鎮南王府出來的廚子比呢,我可是聽說,鎮南王府裡的廚子都是從御膳房出來的,我也嚐嚐御膳是個什麼味兒。”

這話倒是沒錯,鎮南王府確實有御廚,不過不是從御膳房匡出來的,而是從臨墨軒匡去的,每回皇上大擺筵席,葉歸越吃着覺得不錯,就開始打御廚的主意了,以至於每回邀請他,徐公公都提心吊膽着啊,御膳房的廚子那都是‘精’挑細選的,哪是能輕易送人的?

那廝的嘴又叼着,不夠‘精’致的吃食,壓根不伸筷子,是以這回出‘門’,把臨墨軒裡三個御廚全帶了出來。

知晚也很大度,既然他們愛吃御廚做的菜,那便留一個給蘇家好了,老太爺當即就搖頭拒絕了,“你有這份孝心,外祖父就高興了,不能太慣着她們了。”

這一頓飯用的很是盡興,還飲了幾杯酒,這酒自然也是皇宮出來的貢酒佳釀,知晚酒量不大,幾杯酒水下肚,就有些醉醺醺的了。

出了壽安院,竟連方向都‘弄’錯了,回到牡丹苑,又對着兩個孩子呼了好一會兒的酒氣,再扛不住,倒**睡了過去。

姚媽媽看着知晚的背影,笑罵道,“虧得她還數落小王爺酒量不行,也不瞧瞧小王爺的酒量是隨了誰的。”

錢嫂抱着塵兒,看着他紅嘟嘟的小臉,也是一陣無語,就沒見過郡王妃這般做孃的,恨不得用酒氣把自己個的兒子薰暈了,小王爺醉醺醺的,她有什麼好處啊?

不過話雖這般說,可是姚媽媽和錢嫂也糾結了,小王爺酒量差成這樣,將來要是參加皇宮宴會,一杯倒,豈不是要笑死人啊?

鳥獸銅爐裡,薰香嫋嫋,**腳邊還擺了冰盆,知晚睡的很沉,醒來時,天邊晚霞絢爛,倦鳥歸巢。

下午睡久了,夜裡就睡不着了,偏今天夜裡,狂風‘亂’作,吹的樹枝‘亂’響,氣悶難熬,把窗柩吹的哐當哐當響,真擔心是不是要罷工了。

姚媽媽穿着衣裳起來,點了盞蓮‘花’燈進來,燭火被風吹的忽明忽暗,還有幾次險些滅了。

廢了好大力氣才把窗戶關上,把屋子裡幾盞燈點上,纔去看知晚,結果發現知晚坐在**上,伸着胳膊,嚇了她一大跳,“郡王妃醒了呢?”

知晚搖了搖頭,‘揉’着肩膀道,“下午睡久了,夜裡壓根就沒睡,你累了一天了,下去歇息吧。”

姚媽媽望了眼窗外的雨,眸底閃過一抹憂愁和追憶,“奴婢心裡慌着呢,二十年前,永州也是一連乾旱了一個多月不見雨,夜裡開始下後,整整半個月不見停,好不容易停了雨,又發生了瘟疫,奴婢的爹孃兄弟姐妹也是那一年餓死的餓死,走散的走散,幸好得大小姐憐惜,奴婢才進的蘇府伺候,保住了一條命。”

姚媽媽說着,眼眶微紅,用袖子去擦拭眼淚,眸底是是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自進了蘇家起,她無時無刻不惦念着家裡人,當初會跟着蘇向晚去京都,一則是她是蘇向晚的貼身丫鬟,忠心於她,二來便是想離開永州,去尋找失散的家人,她也知道存活的希望渺茫,可總有點期望,纔不會那麼孤單。

越想,姚媽媽的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怎麼也擦不乾淨,知晚也不知怎麼寬慰她,她從沒見姚媽媽哭過,也有些慌了神,“姚媽媽放心,永州是他們故土,若是還活着,肯定會回來找你的,明兒個我叫人寫了尋人告示,張貼在各處,倒是這場雨,若真如你所說那邊,倒是要儘早做防範纔是。”

姚媽媽尋思着怎麼跟知晚開這個口呢,她知道知晚心善,不會不管這事的,當年那餓殍千里,哀鴻遍野的慘狀,她是不想再看見了。

這**,雨下的很大,嘩啦嘩啦的雨聲吵的人壓根就睡不着,姚媽媽怕知晚熱着凍着,根本沒敢睡下,知晚就拉着她問她小時候的事,姚媽媽眸底閃過溫情,與知晚細細的說起來。

茯苓和柏香等也是被吵醒的,都圍在了知晚的屋子裡,她們還沒見過這麼大的雨,有些擔心受怕。

雨一下,就不知道停了,知晚都沒法去壽安院給老夫人請安,當然了,老夫人也不要知晚去,雨天路滑難行,萬一摔跤了,豈不是要她擔心死麼,所以一早就差了心腹媽媽來問知晚昨夜睡的可好等等。

柏香打着雨傘上臺階,瞅着溼了一半的裙襬,清秀的眉頭都能扭成麻‘花’了,竹香忙催促她道,“敢緊喝碗薑湯去去寒氣,免得一會兒着涼了。”

柏香抖着裙襬上的雨水,不以爲然道,“哪裡那麼嬌貴了,這雨雖然大,卻也是夏天,換身衣裳就不礙事了,只是可惜了一院子的‘花’。”

夜裡雨來的太快,大家又都睡着,等起來時,那些名貴的‘花’已經被雨水打的七零八落了,委實瞧得人心疼。

竹香瞧了便捂嘴笑,“那些‘花’遲早是要敗的,只要不傷了根莖,明天又一樣的‘花’開燦爛,倒是難得瞧見你憐惜‘花’朵。”

柏香被她那話打趣的滿臉緋紅,追着她要打,竹香連連求饒,推攘着她回去換衣裳。

正屋裡,知晚正端茶輕啜,冷木把打探來的消息告訴她,聽得她是秀眉隴緊,這場雨很大,她知道,竟是不知道**的雨,就讓不少人無家可歸了。

姚媽媽抹着眼眶道,“窮苦百姓,能有一間茅草房遮風擋雨已是不錯了,遇到大風大雨,那就跟宿在風雨裡沒什麼兩樣,這會兒無家可歸的人怕是都擠在了破廟了,破廟都比茅草房好。”

知晚聽着也覺得辛酸,屋子裡丫鬟婆子更是哽咽,偷偷抹眼淚,農家雖苦,卻也是自己做主,若非‘逼’不得已,她們又怎麼會賣身爲奴,實在是被老天爺給‘逼’的啊!

蘇家是積善之家,當年那一場水澇旱災,蘇家救了不少的人,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知晚看了看外面不停歇的雨道,“趁着下雨,府裡丫鬟沒事做,叫她們幫忙做饅頭,熬粥,還有‘藥’湯。”

想着不少人沒有避難之處,她正好買了兩個小院,打算拆了重建,這會兒正好可以用來安置那些人。

吩咐完,外面就有小廝冒雨進來稟告,“郡王妃,知府大人求見。”

下這麼大的雨,知府大人還來找她,應該很急,輕點了點頭,小廝就趕緊跑出去了,餘下一地的雨水。

一刻鐘後,知府大人才來,官袍也溼了一半,見他神情焦灼,眉目周正,風評也好,知晚便讓白芍端了碗‘藥’湯來,知府大人感‘激’涕零啊,當做酒水一般,一飲而盡,才道,“還請郡王妃寬宏大量,救我永州百姓與水深火熱之中。”

知府大人說着,竟是給知晚跪下了,知晚眉頭一挑,趕緊讓人扶他起來,“有話好好說,怎麼就跪下了,我若能幫,定傾力相助。”

知府大人爲官清廉,雖是文人出生,卻不死板,否則一個錚錚傲骨,又怎麼給一介‘婦’人跪下,實在是心繫百姓,知府大人道,“永州糧倉雖有餘糧,能救濟百姓,可朝廷早有傳令送來,那批糧食有一大半是要送達邊關的,看這雨的架勢,只怕大越朝不少地方會生靈塗炭,北齊南舜有虎狼之心,如此機遇,怎麼會放過,下臣縱是有心開倉賑糧,卻不能不顧及邊關,正不知如何是好,還請郡王妃幫着出出主意,能否幫着寫封奏摺,早日送達京都,早日撥來賑災糧款,以免‘奸’商漲價,到時候……。”

知府大人來求知晚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這雨才下的一天,雖然有些災情,卻達不到需要朝廷賑災的地步,可這雨明顯是要下好些日子的,等到需要朝廷賑災時,已然來不及了,再加上賑災款項撥十萬,餘一兩萬的先例,那不是叫他眼睜睜的看着永州百姓在他任上死去嗎?

一來良心不安,二來他纔來永州一年,受此大災,兩年之內斷無恢復的可能,業績勢必會差,他也就升遷無望,昨夜思來想去了一宿,郡王妃協同小王爺小郡主來永州,就是來拯救永州百姓的。

知晚端茶啜着,琢磨着他的話,心裡有了三分明白,只是她曾聽葉歸越說過,國庫吃緊,皇上已經在調查戶部了,務必想辦法籌措銀錢,好應付戰事。

其實古代的皇帝還是很聰明的,臣子貪墨,他心裡一清二楚,卻是縱容着,等到需要宰他的時候,以前貪墨的銀錢會一滴不漏的回來,這也算是把錢放在大臣家供着吧?

應付戰事都有些吃力了,這時候去打擾皇上,不是火上添油嗎?

知晚想了想道,“知府大人心繫百姓,本郡王妃深感欣慰,只是朝廷國庫空虛,只怕這奏摺遞上去,等銀錢批下來,永州也傷了一半了,知府大人若是想建功立業,就該想辦法解了這次的危機。”

知府大人的眼前一亮,來之前,他就聽到丫鬟們竊竊‘私’語,說做饅頭熬粥賑災的事,可見郡王妃心底寬厚仁愛,定然不會不顧永州百姓死活的,忙作揖行禮,“還請郡王妃賜教。”

知晚瞧了便笑了,“賜教不敢當,我見永州富庶之家不少,這家捐一點那家捐一點,也就不少了。”

知府大人聽了,臉就挎了,“郡王妃有所不知,臣也曾想過賑災籌款,奈何永州商戶同仇敵愾,寧可自己開‘門’賑災,博得善名,也不願把銀錢‘交’給府衙,代爲賑災。”

這倒也是,知晚有些犯難了,眉頭一皺,神情不知所思,知府大人也不敢打攪,怕饒了她的思路,就那麼站着等候,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錢在人家手裡,她也不能‘逼’着人家掏出來,還得人家心甘情願的掏出來纔好。

知晚想了想,眼睛一亮,吩咐茯苓了句,茯苓眨巴眼睛下去了,不一會兒,拿了個錦盒過來,在知晚的示意下遞給了知府大人,“回去把這個‘交’給知府夫人,讓她遍邀永州大家閨秀貴夫人們品茶,明兒我也會到。”

知府大人懵怔了,咱說的是賑災好麼,不是品茶,這下雨天,誰有心情品茶啊,雖然賤內在永州有幾分薄面,可是下雨天,也不知道會有幾人給面子,這茶會不好開啊!

知晚吩咐了,知府大人也不敢不聽,只是心中頗有些抑鬱,臉‘色’沉重的告退了。

待他一走,知晚便吩咐茯苓和柏香道,“之前怎麼做的化妝品,這會兒就怎麼做,越多越好,下去吧。”

茯苓疑‘惑’的眨巴了兩下眼睛,福身領命,下去忙活了。

再說知府大人,一臉惆悵的回了孫府,知府夫人就迎了上來,“老爺,郡王妃答應幫忙了嗎?”

孫知府搖了搖頭,把小廝遞上來的錦盒拿出來給知府夫人,“郡王妃給你的。”

知府夫人面上一喜,郡王妃的賞賜定然不凡,忙打開一看,笑容戛然而止,裡面都是些瓶瓶罐罐,還有捲起來的東西,一個也不認得,小心的打開聞了聞,一股子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

瓷盒之下,還有張紙,上面寫了怎麼用,知府夫人越看越是喜歡,雙眸嶄亮,有些愛不釋手起來,也不理會知府大人了,一頭扎進內屋。

再出來時,嚇的孫知府一跳,“怎的一下子就年輕了這麼多?”

知府夫人‘摸’着柔嫩光滑的臉,還有‘挺’翹的睫‘毛’,嫵媚的掃了眼孫知府,笑道,“得郡王妃相助,老爺這回定能爲朝廷立下大功。”

要擱在平時,哪怕是在書房,孫知府都會心猿意馬,可是外面雨聲陣陣,他委實沒有那風‘花’雪月的想法,反倒有些不耐煩了,“快說說。”

知府夫人不在賣關子,坐下才道,“妾身能一下子年輕這麼多,全是老爺帶回來的錦盒妙用,臣妾第一次琢磨,都有這般效果了,可想珍貴程度了,郡王妃要我遍邀永州貴夫人大家閨秀,定是想借着賑災之名,把這等奇物售賣籌款,老爺也知道,咱們‘女’人,最是愛搗騰這張臉了,哪怕節衣縮食也要打扮的美美的,只要叫永州貴夫人們瞧見我這張臉,會不捨得往外掏銀子嗎?”

孫知府聽了,蹙攏憂愁的眉頭舒展開,端茶啜着,笑問,“那依夫人之見,這錦盒該賣多少銀錢合適?”

知府夫人微微一怔,“怎麼着也要五十兩吧?”

孫知府想到臨走前郡王妃的吩咐,價格是知府夫人開價的一倍,那便是,“一百兩。”

知府夫人身側的丫鬟就開始倒‘抽’氣了,那東西竟是這般昂貴,裡面種類雖多,可是分量卻少啊,估‘摸’着兩個月就能用掉一盒子,尋常的胭脂最貴的也不過二十兩,卻是能用兩三個月呢。

知府夫人也覺得有些貴了,可是想到自己用了一次就如剝了皮的‘雞’蛋般的皮膚,再貴,也狠得下心買啊!

孫知府看了看外面的雨,望着知府夫人道,“去主簿家,讓他夫人也體驗一下。”

知府夫人就有些捨不得了,孫知府笑道,“回頭給夫人多買兩盒,算是賠補,行了吧?”

知府夫人還有什麼話好說,便是不給,她也得去啊,當即吩咐丫鬟,做上轎子,去了主簿家,把主簿夫人引上了勾,又去了另外幾個夫人。

這等好東西,傳播起來,速度快的很呢,第二天上午,便是暴雨傾盆,孫府‘門’前也是停滿了馬車轎子。

品茶是假,賞臉纔是真的,來晚的貴夫人大家閨秀都只有‘摸’的份了,哪還有機會試啊?

等知晚來的時候,屋子裡濟濟一堂,少說也有五六十人,有些是憐惜‘女’兒身子嬌貴,沒許她來的,不然還要更多。

)RS

第5章 大家閨秀第87章 用不完第22章 我家爺來了第15章 農家活第67章 添妝第213章 馬車第112章 獎賞第227章 世子第228章 孩子第206章 多麼幸福第46章 修養第116章 桓府第124章 賠不起第142章 三百兩第203章 禮物第223章 捐贈第197章 功勞第42章 治病第80章 定做第108章 題目第19章 沒分寸第78章 拍馬屁第84章 吃素第112章 獎賞第111章 土匪第56章 長壽麪第47章 赴宴第76章 桓府第7章 糙米飯第111章 土匪第72章 虛言第57章 寒毒第191章 關內侯第91章 名額第76章 桓府第131章 龍顏大怒第137章 狠毒第152章 煤礦第87章 用不完第94章 蓮葉第84章 吃素第7章 糙米飯第178章 禁酒令第4章 珠胎暗結第8章 沒輒第74章 春風樓第147章 失寵第213章 馬車第86章 火坑第174章 心悅第32章 子承父業第40章 找你有事第82章 一念之間第102章 芙蓉宴第220章 抓週第164章 審案第34章 長嫂如母第92章 起賣第5章 大家閨秀第56章 長壽麪第193章 手段第79章 震碎第149章 郡王第204章 進宮第14章 熟絡第148章 御書房第190章 失蹤第102章 芙蓉宴第90章 請帖第47章 赴宴第212章 洞房麻將第140章 兵權第10章 私房錢第105章 內傷第134章 賞賜第210章 信封第223章 捐贈第7章 糙米飯第69章 鐵甲衛第106章 齋菜第220章 抓週第172章 遊湖第88章 祈福第209章 米粥第85章 切磋第175章 治病第11章 逆來順受第16章 自找死路第116章 桓府新文嫁嫡第161章 房樑第42章 治病第141章 添妝第98章 名額第203章 禮物第101章 衣裳第124章 賠不起第38章 第一村姑第70章 撿畫第93章 暖玉
第5章 大家閨秀第87章 用不完第22章 我家爺來了第15章 農家活第67章 添妝第213章 馬車第112章 獎賞第227章 世子第228章 孩子第206章 多麼幸福第46章 修養第116章 桓府第124章 賠不起第142章 三百兩第203章 禮物第223章 捐贈第197章 功勞第42章 治病第80章 定做第108章 題目第19章 沒分寸第78章 拍馬屁第84章 吃素第112章 獎賞第111章 土匪第56章 長壽麪第47章 赴宴第76章 桓府第7章 糙米飯第111章 土匪第72章 虛言第57章 寒毒第191章 關內侯第91章 名額第76章 桓府第131章 龍顏大怒第137章 狠毒第152章 煤礦第87章 用不完第94章 蓮葉第84章 吃素第7章 糙米飯第178章 禁酒令第4章 珠胎暗結第8章 沒輒第74章 春風樓第147章 失寵第213章 馬車第86章 火坑第174章 心悅第32章 子承父業第40章 找你有事第82章 一念之間第102章 芙蓉宴第220章 抓週第164章 審案第34章 長嫂如母第92章 起賣第5章 大家閨秀第56章 長壽麪第193章 手段第79章 震碎第149章 郡王第204章 進宮第14章 熟絡第148章 御書房第190章 失蹤第102章 芙蓉宴第90章 請帖第47章 赴宴第212章 洞房麻將第140章 兵權第10章 私房錢第105章 內傷第134章 賞賜第210章 信封第223章 捐贈第7章 糙米飯第69章 鐵甲衛第106章 齋菜第220章 抓週第172章 遊湖第88章 祈福第209章 米粥第85章 切磋第175章 治病第11章 逆來順受第16章 自找死路第116章 桓府新文嫁嫡第161章 房樑第42章 治病第141章 添妝第98章 名額第203章 禮物第101章 衣裳第124章 賠不起第38章 第一村姑第70章 撿畫第93章 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