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

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

“他想削藩,還想對付我,孤還得去歡迎他?!”

臘月二十九,洛陽縣福王府內,當福王府的長史前來告訴朱常洵,需要前往王府門口歡迎朱由檢的時候,朱常洵幾乎第一時間就發了脾氣。

“殿下、形式比人強,今日服軟,日後總有機會能找回來。”

福王府長史小心翼翼的勸着,而朱常洵則是咬緊了牙關。

在他看來、當初這朱由校兩兄弟的爹,朱常洛都沒玩過他,如果不是靠文官撐腰,皇位理應就是他的。

現在風水輪流轉,他居然還得出門去迎接自己看不上眼的朱常洛的兒子。

“朱由檢……”

朱常洵咬牙切齒,腦中也想起了他當初就藩前,跟在朱常洛身旁,被朱由校背在背上的朱由檢……

他做夢都想不到,自己居然會在十年後,對那個只懂得躲在朱由校背後的怯懦小兒迎接,還得聽他的話!

一想到這些,朱常洵就覺得有一把火在胸中燃燒……

“鐺……鐺……鐺……”

相較於地方上衛所的反抗力度,實際上真正裁撤二省的阻礙主要源自於朝堂……

陝西的幾位藩王紛紛願意放棄俸田,換爲每年領取俸銀。

百姓不是傻子,看着已經分到手的田,根本就不會相信所謂同鄉的鬼話。

河南和山東已經有了直屬朱由檢的兵馬,他現在即便想招兵買馬也不可能了。

他面部白淨,而朱由檢見到他的時候,就知道了爲什麼自家皇祖父會那麼喜歡他了。

“好好考慮吧,莫成爲了那羣腐儒的馬前卒……”

不等他們打到皇城,駐紮北邊的盧龍、神武、鷹揚等衛就揮師南下,圍剿叛臣了。

如果不是這四十萬兵馬還需要防守漫長的長城,恐怕朱由檢早就騰出手收拾他們了。

朱由檢說着,並起身走到了朱常洵身旁,對朱常洵道:

想到這裡、朱由檢嘴角一挑,隨後對朱常洵道:

“三叔、不請侄子去承運殿坐坐嗎?”

“若是三叔不願意在這裡,那也可以去利未亞(非洲),利未亞雖然沒有經過開發,是蠻荒之地,但當地物產豐富,適合就藩。”

朱常洵瞥了一眼,末了居然只說了一句:“這圖倒是十分精良,比《坤輿萬國全圖》要好看許多。”

朱由檢、那是比眼下坐在龍椅上的那位皇帝,還要難以對付的存在。

“齊王兄(弟)好……”朱由菘帶着兩個弟弟回禮,而朱由檢也點了點頭,隨後對朱常洵道:

“這次來、自然是有事情的。”

迂迴作戰,不行……

朱常洵有沒有認命,朱由檢不知道,但山西、北直隸的兵馬進入山東、河南對衛所進行裁撤卻十分輕鬆。

誰要你的俸銀?!朱常洵在心裡破口大罵。

“既然已經保留了田畝,那麼爲何還會有不滿?莫非是山東、河南二省的軍戶士子,都搶佔了軍屯田嗎?”

“呵呵……”朱由檢沒說什麼,只是笑了笑,隨後才道:

年紀較大的朱由菘還好,但旁邊年紀比較小的朱由矩(屬木),朱由樺就不行了。

海外就藩這個“殺豬盤”就是針對這羣有銀子的宗室的……

“裁撤山東、河南等地衛所,請問陛下,您這樣做!視天下衛所出身的士子爲什麼?!”

“無須多禮,不知道齊王侄這次來洛陽,是準備做些什麼。”

只是他沒想到,大朝會一開始,便有人開始了彈劾。

時間過去、天下迎來了天啓三年正月初一。

軍馬腳步很快,跟在隊伍背後的還有一些穿着粗布麻衣,背上揹着背籮的小孩。

朱常洵大婚時便花費白銀三十萬兩,王府營造又花費二十八萬兩。

要解決這個事情也簡單,那就是朱由檢直接拔刀把自己這個好三叔宰了便是。

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這三大殿,經過二十餘年的時間,終於重新屹立起來了。

說罷、朱常洵即便再無奈,但還是叫人傳來了三個兒子,隨後與他們一同前往了福王府的王府門口。

望着朱由檢嘚瑟的樣子,朱常洵咬緊了牙關,而朱由菘也拉了拉兩個把脖子探得老長的弟弟。

不僅僅是齊黨,東林黨內部也有一部分官員是河南衛所出身的官員,因此在亓詩教站出來後,東林一些文臣也身着朝服,手持笏板,悲慼的喊道:

“陛下、衛所士子難道就不是陛下您的臣子了嗎——”

此刻、齊黨魁首亓詩教正在質問皇帝,完全沒有了往日得過且過的模樣。

他帶兵移駐汜水關,靜靜的等待二省之地的衛所裁撤。

“擺什麼譜……”

人喜歡和自己長得像的子孫無可厚非,朱由檢也能理解,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朱常洵下手。

也因此、氣派的皇極殿再次成爲了大朝會的主場,而朱由校爲了這場大朝會,也準備了很多。

就這點兵馬,還不一定都能聽文官驅使。

若是皇帝把衛所田裁撤之後併入皇莊,他們自然有藉口駁回。

渡海落水而死……

鬼知道文臣會不會找出一份萬曆皇帝留下的遺詔,並且內容還是傳位朱常洵的遺詔。

“散朝!”

多少年了、自從國本之爭後,大明文官已經十餘年沒有這麼團結過了。

說罷、朱由檢並不客氣的說道:

“宗室革新,孤奉了陛下的旨意,裁撤諸藩的俸田,改俸爲現銀。”

也就是說、朱常洵僅僅俸田,每年就能有十幾萬石的收入。

文臣的政治手段是不錯,可政治手段玩得再好,也玩不過鋼鐵做的刀子。

就憑他手下的四十餘萬兵馬,完全就可以對剩下的各省進行兵馬裁撤。

正面作戰,不利……

朱由檢隱晦的提醒,而朱常洵也不是傻子,知道對方話裡的意思。

得到了御馬監的二百多萬兩銀子後,朱由校便迫不及待的令人修葺起了三大殿。

朱由檢處變不驚,卻不知道京城吵成了一鍋粥……

山西、北直隸、遼東還各有兵馬駐守。

“是……”陸文昭應下,而朱由檢也翻身下馬,與臉色並不好看的朱常洵對視了一眼。

但朱常洵就不一樣了,就憑萬曆和羣臣的國本之爭,他就有了可以起兵的名義。

文人的筆桿子有多麼厲害,這點朱由檢已經深有體會。

“朕……難道沒有給軍戶士子發放田畝嗎……”

哪怕朱由檢自己製造意外,讓福藩一羣人死於意外,那些文臣還是會借題發揮。

“既然不會、那就沒有什麼好爭議的!”朱由校將事情定調,並開口道:

當初朱常洵封藩洛陽“享有大國,著聲藩輔”,地位十分顯赫。

“若是三叔不放心,可以自己選船,自己選人,在三年之後跟隨下西洋的船隊前往海外。”

自家那個便宜皇祖父給了自家這個好三叔多少銀子,朱由檢不知道。

四周一丈高的圍牆,建有內宮、外宮,並修建四座府門樓。

“齊王革新,是奉了朕的旨意,軍戶士子家中的軍屯田,都是以當初官職所授時數目,在裁撤衛所後保留。”

——————

朱常洵陰沉着臉對朱由菘開口,而朱由菘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順從道:“兒臣領命……”

九邊已經被裁撤五邊,剩下的四邊兵馬不足二十萬,能拉出來野戰者更是不足五萬。

“陛下、臣等並非說沒有軍戶士子沒有軍屯田,而是……”亓詩教想要解釋,但朱由校卻強行開口道:

“這地圖便留在這裡了,三叔若是有瞧上的地方,大可以選擇。”

眼下京城有多少兵馬?皇城三衛、大漢將軍,宛平、大興營,京營、五城兵馬司……

說着、朱由檢看了一眼朱由菘三人,而朱由菘與朱由檢對視的一瞬間,莫名心虛的低下了頭。

實際上、從國本之爭開始,萬曆皇帝經常把礦監收上來的奇珍異寶送給朱常洵。

見朱由檢眯眼,朱常洵心裡莫名有些驚慌,但很快鎮定了下來。

“縣官們說,一刻鐘前剛剛進了洛陽城,應該快了……”

如果說文臣能夠對付自己兄弟二人,那麼毫無疑問就是支持朱常洵。

入座承運殿,不用朱由檢開口,陸文昭就讓人將張寬一丈的世界地圖給鋪設在了朱常洵面前。

“一畝地換海外百畝,若是不放心兵馬,也可以在三年就藩之後,命孤這三位王兄弟訓練。”

眼下的朱常洵不過三十六歲,身材不算很高,不過五尺四五寸的模樣,體重也沒有晚年那麼誇張,只能說有些微胖。

不過因爲財力問題,中極殿和建極殿的修葺速度很慢,皇極殿倒是因爲朱由校的設計、安排,趕在了正旦節前完工。

臘月尾巴的洛陽風雪並不算大,但還是有些寒冷。

想到這裡、朱常洵又重新振作,而朱由檢繼續道:

“三叔、您這又是何必呢?留在中原來說對您可不是好事。”

或許對於朱由檢來說,其他諸藩還需要和顏悅色,但對福藩他可就沒有那麼禮遇了。

“屆時可以先在海外就藩,建造船廠,隨後用自己船廠的船隻,送自己前往海外。”

“事情就是這些,鹽引和俸田,自今日起便廢除了,三叔每年就好好領取俸銀便可。”

京城、與前兩年不同,這次的大朝會沒有在文華殿召開,而是來到了外廷三大殿的皇極殿。

他們屁顛屁顛的跟在隊伍背後,只爲了等軍馬拉下糞便,把馬糞夾到背籮裡,拿去賣錢。

雖然朱由檢有信心在文臣搞小動作的同時領兵鎮壓,但如果能把事情杜絕,那麼爲什麼要讓它發展到最壞?

“三叔、您留在大明有什麼意思?整日被囚禁在洛陽之中,四處不得走動。”

但他知道的是、吃進去多少,就得吐多少出來。

朱常洵腦中閃過這個念頭,下一秒便開口道:“孤居於中原之地,海外荒蕪,不願離去。”

這樣的舉動,讓齊楚浙宣昆、東林、秦、川、閩等八黨紛紛抱團,難得統一意見的反駁皇帝。

但是五城兵馬司也就是能欺負一下百姓,而京營更是隻有守城的能力。

復遼之後、恐怕就是全天下衛所都要被裁撤了。

留下最後一句話,朱由檢轉身便帶着陸文昭等人離去了。

“想必這就是王兄和兩位王弟吧!”

這一瞬間、他已經想出了朱由檢弄死他的幾百種可能。

“殿下、時間……”王府長史隱晦的提醒了一下時間,但朱常洵卻瞪了他一眼:

“知道了!”

要知道、福藩雖然是新藩,但朱常洵受萬曆寵愛,俸田之數足足有兩百萬畝。

但問題是朱由檢看得出來,自家皇兄可不想落上一個屠害親族的名頭。

但即便他們這次團結了起來,面對皇權還是顯得十分薄弱。

他這樣的質問,也是因爲齊黨內部大部分官員,都是都司衛所、和備倭司衛所出身的軍戶官員。

如果被朱由檢輕鬆復遼,那麼皇帝的聲望將被推到一種無以復加的程度。

“只是這俸田,自今日起便要廢除了,三叔自己買的田地,可以賣給御馬監,也可以留着換地。”

但就區區千里之地,還多爲山林,根本就養不活他麾下的五萬多兵馬。

這還不算萬曆皇帝批給他的一千三百引淮鹽,那淮鹽根本就不用交稅,每年歲入看似只有幾千兩銀子,但朱常洵和朱由檢一樣,用少量鹽引,大量販賣私鹽。

“喔……那既然是這樣,還是留給王侄吧。”朱常洵一副死活不動的表情和模樣,讓朱由檢眯了眯眼。

“授齊王由檢爲復遼總經略,節制山西、北直隸、遼東、山東、河南五省兵馬,於秋收結束前揮師,今歲必須收復遼東全境!”

這兩百萬畝的俸田,是從河南、湖廣、山東等三省各自劃給,按照朝廷三十賦一的田賦收取後交給藩王。

朱由檢的軍事能力已經得到了認可,以這樣的軍事能力去指揮收復遼東全境,必然是輕鬆就能復遼。

“侄兒見過三叔……”朱由檢拱手作揖,而朱常洵雖然百般不願,但還是開口道:

近二十萬兵馬,但實際上真的要玩什麼政變,文臣根本就打不進皇城。

朱常洵話里語氣冷淡,不過朱由檢也不在意,而是爽朗對朱由菘等人笑道:

朱由菘年紀較大,知道自家和朱由檢等人的關係不好,但朱由矩和朱由樺就不知道了。

似乎是從去歲大朝會高攀龍嘴炮之後,大朝會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靜,而這次彈劾的人,並非是東林黨內部的嘴炮,而是齊黨……

“念福藩是皇祖父血脈,皇考兄弟,因此福藩親王俸銀一萬兩,郡王三千兩。”

但眼下南邊正在進行的裁撤舉措,是分田給百姓啊……

二十萬兵馬裡,除去直屬皇帝的三衛二營和大漢將軍,便只剩下十七萬了。

除非這所謂的同鄉能拿出更多的田地來贈與他們,而這種手段、文臣和地方士紳怎麼可能施展得出來?

施展不出來,反駁不了,那麼就只能老老實實的讓齊王朱由檢擔任復遼總經略,在復遼結束後,對舉國進行衛所裁撤。

不得不說、洛陽福王府建設規模宏大,便是與周藩的周王府相比都不遑多讓。

西南之事已經大概敲定,孫傳庭等人領十餘萬兵馬走長江南下,而中原又有朱由檢統帥的十萬兵馬。

“海外就藩,如何?”

“請陛下喝止齊王,勿讓天下衛所士子寒心!”

“陛下三思——”

但問題是他們架不住朱由檢這麼折騰啊,裁撤山東和河南的衛所,這毫無疑問是要掘齊黨的根啊……

平靜到聽不到一絲情緒的聲音在皇極殿內響起,讓諸多文臣心中一“咯噔”。

“呵呵……”這話讓朱由檢聽了發笑,不由說道:

“三叔,你又何必假裝不瞭解呢?侄子在周藩和其他諸藩那裡說的事情,恐怕你早就知道了吧?”

一時間、文臣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因爲不管從大義,還是從其他方面,他們都無法駁回皇帝裁撤衛所田的舉措。

兩人縮了縮脖子,看的朱常洵心疼,因此也不由覺得有些生氣。

“倒不如去那海外就藩,自由自在,不好嗎?”

這麼算起來,福藩每年的歲入就有十幾萬兩,而這只是每年的收入。

“菘兒,今日開始,你與兩個弟弟一起學習兵書。”

朱由檢也沒有叫人驅趕他們,而是帶着人來到福王府門口的時候,對陸文昭道:

“賞點錢,讓他們回家去。”

朱燮元持續的圍剿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平叛。

朱由檢有沒有這個實力?毋庸置疑。

無他、相比自己那個便宜皇考,朱常洵和萬曆皇帝長得更像,可以說比朱由校還像。

在這正旦節、在這皇極殿、在這大朝會上,皇權和文臣展開了交鋒,而這樣的交鋒讓所有人心驚。

他倒是想要反抗,可問題是就眼下的消息來看,山西的外拱衛營已經進入了河南地界,北直隸的拱衛營也南下前往了山東。

“朱由檢那小子還沒來?”他詢問王府長史,而長史則是道:

陸文昭見狀,當即帶着上百緹騎排成兩排,護送朱由檢進福王府,而朱常洵則是懷着嫉妒的眼神,帶着自家三個孩子一起走向了承運殿。

朱由校一席話,把所有人都炸到了。

兩兄弟好奇的看向長道的盡頭,隨後便看到了盡頭出現身着緋袍的上百緹騎,以及被拱衛其中,身穿一身青色圓領袍的少年郎。

朱由校就這樣當着羣臣的面離開,而天啓三年的大朝會,氣氛也無比的僵硬。

百官唱聲,而高坐在皇極殿龍椅上的朱由校,因爲臉龐都被玉旒擋住,所以羣臣看不到他的具體表情。

“……”這詢問讓朱常洵皺眉,但他還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而朱由檢也絲毫不懼的一步跨過,朝着王府內走去。

不過當初的風光卻成爲了現在的燙手山芋,而朱由檢對福藩也是頭疼不已。

河南、山東的百萬流民,以及三省養濟院的懶漢在衛所被裁撤的同時,開始浩浩蕩蕩的遷往了遼東。

“你倒是放心……”朱常洵心中緊張,卻還是強裝鎮定。

“這自然不會,請陛下息怒……”亓詩教繼續迴應,並低下了頭。

朱常洵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鋪在地上的地圖,臉部肌肉抽搐,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朱由檢開門見山,而朱常洵一聽頓時臉部肌肉抽搐。

刀子夾在脖子上,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他們比誰都懂。

“誒……”朱由檢笑着起身道:

“海外就藩是國策,三叔怎麼能貪戀中原溫柔之鄉呢?”

說罷、朱由檢從陸文昭那裡接過自己的梨花木,隨後指着南亞道:

“眼下諸藩都準備在此地就藩,全因天竺之地已經開發數千年,打下之後便能有良田礦藏。”

這次山東、河南叛亂被鎮壓,齊黨本意是想夾着尾巴渡過一年的,畢竟叛亂是在他們的地盤上組織起來的。

他這話剛剛回應,朱常洵等人便聽到了密集的馬蹄聲。

忽的、朱由校不再與文臣辯論,或者說撕破了臉皮。

“莫說三叔伱,便是侄兒日後,也是需要海外就藩的。”

也正是因爲萬曆皇帝的放縱,朱常洵才能以新藩的身份,和周藩平起平坐。

各地的白蓮教叛軍相繼被圍剿,御馬監的兵馬在河南、山東裁撤。

其他諸藩,除了朱由檢在京城的那三個皇叔外,根本就沒有實力和名義威脅到自家皇兄的統治。

可以說、就眼下而言,大明三分之二的地界上,都有與朱由檢所牽連的兵馬在行走。

指望這十七萬人能攻破皇城?開玩笑吧……

貴州三十萬正輔兵大軍一下子撤走了十幾萬,這讓安邦彥等人壓力驟減。

老朱家被殺的宗親可是屈指可數,只要自己不造反,根本就不會落得身首異處,哪怕造反,那以三服以內的身份,也頂多囚禁鳳陽高牆罷了。

不過不難猜出,眼下皇帝應該十分生氣……

因此既然不能打殺,那麼把對方趕得遠遠的就成了一個好辦法,並且還能得到不少銀子。

當着朱由菘等人的面,朱由檢隱晦的威脅起了朱常洵。

“撕破臉了……”

所有人心中都是這四個字,眼下文臣能依仗的,只有地方官員的治理權了。

也不知道憑着這個權力,還能和皇權扳幾年手腕……

晚上八點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466章 終末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179章 出兵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190章 連下三城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8章 初嘗權力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271章 一羣蟲豸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523章 荊棘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352章 直諫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453章 硝煙四起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98章 黨爭再起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
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694章 後記(十四)摩劉之亂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466章 終末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179章 出兵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249章 牆式衝鋒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328章 官逼民反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190章 連下三城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537章 以進固穩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8章 初嘗權力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271章 一羣蟲豸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523章 荊棘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352章 直諫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453章 硝煙四起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98章 黨爭再起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