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開中法

這個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王承恩自覺的去把大殿內的燈點亮了,沒有讓別人插手。

鍾進衛沒有等王承恩,他呵呵一笑,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在之前已經說過,就是用市場手段來做,降低官鹽價格即可。”

王承恩在一邊聽到,不由得對鍾進衛說道:“中興伯,您可能不知道,經袁世振革新鹽政之後,兩淮一代鹽業已全部由商人經營,即不再由官府售賣。中興伯的意思是讓那些商人強行降低價格?”

崇禎皇帝在上面接道:“朕看可以,他們富的流油,讓他們降低價格,讓利一點給大明百姓,也算是一件功德。”

鍾進衛卻搖搖頭,道:“陛下,強行壓價不好,他們必然不甘心利潤減少,肯定會想出其他招數來把利潤賺回去,只要他們的壟斷地位不變,這種現象就不會改變。”

“那鍾師傅的意思,朝廷也要賣鹽來打破壟斷?”崇禎皇帝只好求教鍾進衛了。

“這樣也不好,朝廷最好當裁判,當規則制定者,讓商人去賣。按照慣例,有什麼辦法能增加賣鹽的商人?”鍾進衛先否決了崇禎皇帝的想法,然後又問了一個問題,他對明朝的鹽政並不是很瞭解。

崇禎皇帝拿眼睛看看王承恩,王承恩知道皇上是讓他來講,於是,他答鍾進衛道:“朝廷除正常渠道之外,還用過開中法,開中法又分爲兩個階段。孝宗弘治前,是以糧換鹽引;孝宗弘治後,葉淇爲戶部尚書﹐改舊制爲商人以銀代米。”

王承恩簡略的說了明朝特有的開中制度。

“爲什麼要分爲兩個階段,用糧換鹽引不是很好麼?”聽王承恩這麼一說,鍾進衛也想起開中法這個東西,只是瞭解一點而已,並不清楚這個演變。

“因爲用糧運到所需之地換鹽引,所換到的鹽引又可能換不到鹽,常要排隊等候,運糧之人等不起,常虧損,所以此法日漸少人運糧,迫不得已,只好讓他們直接用銀買鹽引,朝廷收到銀兩之後,再撥給所需之地自己買糧。”王承恩細心的解釋道。

“我暈,你們是怎麼想出來這招的,這些腦子都有病。”鍾進衛對這些明人的行爲感到有點無法想象。

“鍾師傅,何出此言?”崇禎皇帝不解的問道。

“陛下,我敢斷定,這個戶部尚書葉淇,肯定是鹽商代理人,他是哪裡人?”鍾進衛轉身問了王承恩一個問題。

“山陽人氏。”王承恩答道。

“山陽?沒聽過,是兩淮的麼?”

“是的,在江蘇北部,江淮平原東部。”

“這就是了,他是爲他家鄉的人謀福利,良心大大的壞。”也許是抗日電視劇看多了,鍾進衛不小心用上了一句鬼子的臺詞。

崇禎皇帝已經問了好多問題,都不想再開口了,用眼睛示意鍾進衛解釋。

”陛下,這個戶部尚書只是因爲鹽引積壓,就改了法子,這個法子明顯有問題。他完全可以增加食鹽產量來消化這些鹽引,但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折成現銀直接買。這對朝廷其實一點好處都沒有,對他們這些當官的,那些鹽商卻都有好處。”

“有何好處?”王承恩主動接過配合鍾進衛的角色,問鍾進衛道。

“第一,鹽商少了收糧運糧的不可控風險,直接用鹽買,讓他們節約了成本。”

“第二,糧食變成銀兩之後,有關負責的官員可以伸手貪點,大家都有好處。”

“第三,朝廷收到銀兩後,撥到所需之地去買糧的時候,有關官員又可以漂沒一點。”

“第四,銀兩到了所需之地後,到底會用多少銀兩去買糧,又是一個問題。”

鍾進衛最後總結道:“所以,看似國庫銀兩多了,但其實對於朝廷來說,用銀換糧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崇禎皇帝震驚於鍾進衛的分析,這麼一說,便宜了鹽商和所接觸的官員,最後百姓,或者軍隊與朝廷當了冤大頭。難怪那些官員對於此次革新個個稱頌不已。

“鍾師傅,你快快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吧,朕等不及了。”崇禎皇帝眼睛泛着紅光,就像盯住了一個將要開採的金礦一樣期待着。

“陛下,臣聽了王公公的話之後,是有了一個比較具體的想法,臣說出來,陛下看看是否合理。”鍾進衛謙虛的道。

“鍾師傅,你再拖延,朕扣你俸祿。”崇禎皇帝假裝嚇鍾進衛道。

鍾進衛呵呵一笑道:“陛下,可別啊,臣和陛下一樣也是窮鬼,手頭就幾百兩銀子了。”說到這裡的時候,腦中冒出是不是也要想點法子賺賺小錢的想法。

不過不敢讓崇禎皇帝等太久,直接說道:“陛下,臣以爲,加大食鹽產量,重新啓用以物換鹽的開中法,把價格定低點,讓商人有利可圖,對了,東北不是有戰事,西北有災情麼,就讓商人往這些地方運糧,然後換取低價鹽引,要讓小本錢商人也能用糧換鹽,這個度可以具體衡量,反正就是要打破目前那些大鹽商壟斷就成。當然,價格不能一下放開,要慢慢的衝擊現在的售鹽格局,直到沒有私鹽的空間爲止就差不多了。”

“中興伯,您可能不知道,現在竈戶經常逃亡,鹽量提升不上來。”王承恩偷眼看看崇禎皇帝,見他沒有一絲對自己說的話有責怪的意思,就又說道:“以山西解州鹽池爲例,鹽丁最多時爲兩萬餘人,可現在差不多隻有四百來人了。”

崇禎皇帝知道一點情況,不但竈戶有逃亡,還有軍戶,民戶都有這個現象,但沒想,逃亡的情況如此嚴重,不禁大吸一口冷氣。

誰知鍾進衛卻呵呵一笑道:“這個沒關係,他們逃亡肯定是活不下去了。只要我們改變政策,不但讓他們活下去,還能讓他們富起來,看他們還逃不逃,到時,都會爭着搶着來當這個鹽丁。”

“鍾師傅快接着說。”崇禎皇帝聽了忙急着吩咐鍾進衛快點說。

“就是調動鹽丁的生產積極性,不用管鹽丁怎麼做,只要交上鹽就成。朝廷可以這麼規定:鹽丁一天要交多少基礎鹽,交了這些鹽後,再交上來的鹽,可以換額外獎勵,交的越多,獎勵的越多。而且誰交的鹽好,就獎勵他一筆銀子,然後把那人的製鹽方法教給其他人,這樣質量也會上去。鹽丁幹得多,做得好,有額外賞錢,收入就多。朝廷也不愁產量和質量了。”

шшш ◆ттκan ◆CΟ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話,細細想了一會,不由道:“果然是個好方法。”其實鹽丁之所以逃亡,有部分原因是朝廷規定了鹽丁製鹽的方法,比如,製作海鹽,一定要讓鹽丁用煮鹽的方法來做,以便控制產量,防止鹽丁藏留私鹽。

“當然,陛下,要做事之前,怕是要先整頓現在鹽政的那些人。否則好事都能讓他們變成壞事。”鍾進衛說到這裡,看了下王承恩,然後又道:“好在現在廠衛都已重新出山,陛下一邊派得力之人去整頓鹽政,一邊讓東廠和錦衣衛分別監督,這樣應該會好點。”

“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朕是知道的。”崇禎皇帝連忙表態道。

鍾進衛卻還在那邊說好處:“陛下,鹽價下來後,不但沒有私鹽的運作空間,產量上去後,每年的鹽稅會大有收入,而且讓鹽價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中所佔比例大爲降低,可以騰出銀子來購買其他東西改善生活,比如買點肉,做幾件衣服,都是陛下的德政!臣那個世界,衣服是隨便穿,舊一點就扔了都沒人要,哪像現在這樣,義捐裡面,就沒多少舊衣服能捐出來的。”

“什麼,老百姓能有這麼多衣服?你那個世界的衣服這麼不值錢?”崇禎皇帝和王承恩一聽,都有點不信。

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360章 災情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621章 玄虛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486章 徐霞客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25章 拖拖拖第247章 思海戰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121章 徐光啓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223章 贖罪銀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12章 傳言第11章 昏迷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74章 應對第91章 捨命相救第72章 比對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49章 跳雷第336章 袁可立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854章 請罪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624章 勳章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28章 浩劫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66章 看稀奇第116章 陶瓷廠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67章 將爺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85章 密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章 變故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1章 難民營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7章 漱口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94章 一線生機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576章 大灰狼第103章 開中法第567章 煩惱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336章 袁可立第323章 死營第77章 胡正言第597章 勝利者第597章 勝利者
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360章 災情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621章 玄虛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486章 徐霞客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25章 拖拖拖第247章 思海戰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121章 徐光啓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223章 贖罪銀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12章 傳言第11章 昏迷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74章 應對第91章 捨命相救第72章 比對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49章 跳雷第336章 袁可立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854章 請罪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624章 勳章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28章 浩劫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66章 看稀奇第116章 陶瓷廠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67章 將爺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85章 密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章 變故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1章 難民營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7章 漱口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94章 一線生機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576章 大灰狼第103章 開中法第567章 煩惱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336章 袁可立第323章 死營第77章 胡正言第597章 勝利者第597章 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