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胡正言

崇禎皇帝等他們客套完了,就把鍾進衛的意思說給畢自嚴聽。

畢自嚴雖然也是搞金融工作的,但由於時代的限制,對紙幣的這種種要求認識的也不深刻,因此纔有上面這張圖樣。

現在聽崇禎皇帝說了之後,想了片刻,奏道:“陛下,有一人,姓胡名正言,字曰從,號十竹,安徽休寧縣人氏,擅長篆刻、繪畫、制墨等。天啓七年,輯有《十竹齋畫譜》,用他所獨創的“餖版”、“拱花”印刷技法印製,其墨色精美、雕刻細膩。是此道中的大師人物。”

鍾進衛在一邊聽了有點好奇,所獨創的“餖版”、“拱花”印刷技法,聽着好像很厲害,於是問道:“什麼是餖版、拱花?”

崇禎皇帝也沒聽過,聽鍾進衛問了,也露出一絲好奇的神態,等待着畢自嚴的解釋。

畢自嚴微笑着道:“餖版印刷,是根據印色需要,每色刻一小版,印時依序逐次套印,狀如拼湊餖飣,故名餖版。”

說到這裡,鍾進衛恍然大悟道:“是彩色印刷麼?”

“中興伯所言極是。”畢自嚴表揚道。

“那拱花呢?”鍾進衛問了另外一項技術。

“拱花就是一種不着墨的刻版印刷方法。用凸凹兩版嵌合,能使版面拱起花紋。”

這不就跟後世的凹凸印刷差不多麼。不錯,鍾進衛一聽很是興奮,這兩種技術在自己那個時代的人民幣上都有使用,現在要用出來,估計也沒人能造假了。

畢自嚴還在獻寶,不過是對着崇禎皇帝的,他說:“陛下,臣正好收藏了一套十竹先生所出的《十竹齋書畫譜》,臣明日帶來獻於陛下,陛下看了就能知道十竹先生的技藝。”說完了心裡又微微有點心疼。

崇禎皇帝對於畢自嚴所描述的已是好奇,見可以看到實物,更是高興,當下,他問畢自嚴道:“畢卿,這位十竹,眼下是在那裡?朝廷印製新式紙幣怕是離他不得。”

畢自嚴想了下,說道:“臣聽聞他離開安徽休寧,前往南直隸了。”

崇禎皇帝看看鐘進衛,鍾進衛也笑着說道:“應該是要這個人不可。紙幣印刷精美的話,說不定對紙幣的發行,推廣都會啓到很好的效果。”

“好,朕派錦衣衛前往安徽,南直隸尋訪這位十竹先生,請他來京師參與國事。”崇禎皇帝當下拍板。

議完此事後,沒畢自嚴什麼事,他就告退回去幹活了。建虜入侵以來,他的事情應該是六部尚書裡面最多的。

畢自嚴退出去後,一時之間,君臣兩個相對無言。馬上,鍾進衛打破了沉寂,向崇禎皇帝說道:“陛下,這次的汰兵,臣有幾點總結,想跟您說說。”

“哦,鍾師傅,有話儘管直說。”崇禎皇帝一聽,就知道鍾進衛是有什麼見解要發表,一般來說,都是很有用的東西,所以很期待。

“陛下,外面的勤王軍,一次汰兵,能汰掉如此之多的人數,剩下的是否強兵還有待考究。也難怪野豬皮的兵能肆虐到關內。”

“野豬皮?”崇禎皇帝不懂。

“哦,野豬皮,就是建虜,臣的一個蔑稱。”鍾進衛不小心口誤了,只好解釋道。

解釋完了之後,他問崇禎皇帝道:“陛下,不知道現在京營和這些勤王軍比,怎麼樣?臣好像聽說現在京營放個炮,都能打到自己人。”

崇禎皇帝聽了,臉色微微有點發燒。不過,對於鍾進衛,崇禎皇帝也沒什麼保留的,道:“朕知道,眼下的京營,花架子比較多,真要去打仗的話,怕比勤王軍也好不了多少。”

其實,不是好多少的問題,而是爛多少的問題,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更是嚴重。

“陛下,這次汰兵可謂很險。”然後鍾進衛跟崇禎皇帝分析了祖大壽這支部隊爲什麼配合,以及在汰兵行動中的作用。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道:“朕之前答應了孫師傅,對祖大壽既往不咎的,這次汰兵中的表現,又讓朕很滿意。鍾師傅可以使人告訴他,就算他與建虜作戰被抓了,朕也信他是忠心的了。”

鍾進衛的腦袋一下宕機,歷史上祖大壽在大淩河戰敗假降後迴歸大明,崇禎皇帝反而升他的官,難道原因是在這裡?可歷史上自己沒穿越啊。

想不清楚,還是不想了。鍾進衛放下腦中的漿糊,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經過此次汰兵,覺得大明軍制改革的必要性,認識更深刻。現在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這一點,其實在之前的會議上,大家都已經有共識的,只是因爲建虜尚在京畿之地,還沒敢籌備這事。

“陛下,軍制要改革的一個前提,最好是陛下手中有一支強軍,威懾其他部隊不敢有異動才行。”

是啊,朕的手裡沒有一支強軍,否則也不會讓化外之夷都欺負到家門口來了。崇禎皇帝想道。

其實在歷史上,再過些年的崇禎皇帝,會對此更有深刻的印象。那個時候帶兵的總兵之類,囂張跋扈,簡直就是軍閥了,而朝廷對他們卻無可奈何。甚至時任總理剿匪事務的盧象升都要出言相求祖大壽的一個家奴,只因他手裡有關寧鐵騎這支強軍。

“陛下,臣建議對京營也來一次汰兵,然後選拔難民中強壯之士充入,加以訓練。可以一舉兩得。”鍾進衛向崇禎皇帝提建議。

邊角的一個內侍聽鍾進衛這麼一說,飛快的擡頭朝鐘進衛看了一眼,馬上又低了下去,沒有任何人發現他的動作,當然也就不知道他爲什麼會有如此舉動。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建議,並沒有馬上回復,而是在御椅上沉思了起來。過了好一會,才擡頭對鍾進衛說:“朕知道鍾師傅的用心,是有一舉兩得之收效,但眼下不合適,朕沒有孫師傅汰兵時候的關寧軍,你明白麼?”

聽崇禎皇帝說孫承宗汰兵時候的關寧軍,鍾進衛那還有不明白的道理。

鍾進衛也知道崇禎皇帝擔心的有道理,自己欠考慮了。

京營是拱衛京師的,要是汰他們的話,不比勤王軍。勤王軍的那些將領,眼下被汰兵了,回去照樣能吃空餉,喝兵血,這也是他們最終沒有鬧的一個原因。

而京營,要是被汰了的話,就沒機會吃空餉了。這橫刀奪財的事,怕是會有激烈反抗。在眼下這個關口,萬一要是鬧起來,誰都承當不了這個責任,說不得還便宜了建虜,可不能冒這個風險。

於是鍾進衛點點頭,心裡暗道還是崇禎皇帝考慮問題老到。

“不過這一步棋子,朕遲早是要走的,到時候,還得鍾師傅多幫幫朕。”崇禎皇帝道。

“陛下,臣責無旁貸。”鍾進衛馬上保證。

說完這個事情,好像就沒事了,鍾進衛就想告辭。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私事。於是,又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還有一私事。”

私事,這倒很少聽鍾進衛提,崇禎皇帝很感興趣,於是問道:“鍾師傅,何事?”

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12章 傳言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747章 鄭成功第295章 獻俘第323章 死營第24章 防禦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254章 白杆軍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43章 《甘薯疏》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354章 競拍第126章 闖侯府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746章 天津衛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122章 溫育仁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515章 持久戰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315章 立威第47章 物價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179章 兵書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4章 汰兵歸去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314章 賭約第30章 餉銀(2)第547章 有喜了第132章 開民智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323章 死營第647章 空城計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574章 應對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29章 餉銀(1)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
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12章 傳言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747章 鄭成功第295章 獻俘第323章 死營第24章 防禦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254章 白杆軍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43章 《甘薯疏》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354章 競拍第126章 闖侯府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746章 天津衛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122章 溫育仁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515章 持久戰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315章 立威第47章 物價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179章 兵書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4章 汰兵歸去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314章 賭約第30章 餉銀(2)第547章 有喜了第132章 開民智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323章 死營第647章 空城計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574章 應對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29章 餉銀(1)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