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義捐

兩個御史這個時候已從房子裡出來,明白了前因後果,對這個老漢也有點佩服,能夠轉身就把剛得到的十兩紋銀捐出來,而且不是口頭說說而已。這樣的人,他們還真沒怎麼見過。

很快的,在御史的監督下,登記完了物資。於海寧本來還想過去跟昨天在身邊的那些人說下,中興伯的東西已送到。但看着營地裡早就不是昨天的那個環境,幾萬人,也找不過來,就算了,回去還借來的平板車了。

戶部的吏員手腳都還沒活動開,就又閒得無事了。

其後,斷斷續續地來了幾個,都是奉了府里老太太,夫人之類信佛人的命令來捐款的,戶部的吏員也都認真的記了下來。

再說那一夥公子哥們,吃得酒足飯飽,相約來到迎春樓。

此時,裡面的姐兒剛起牀,雜役也還在打掃衛生。這夥人就先在大廳喝起了茶,大聲的聊着天。

其中有兩個人無聊,又拿大白話的佈告來當笑料講,嘲笑起朝廷來。

迎春樓的頭牌,月兒姑娘,正好梳洗完畢,隱約聽到那兩個傢伙聊的內容,有點奇怪,讓服侍她的丫鬟小柯去打聽打聽。

很快的,小柯打聽完了上來跟她說起這個笑話。

沒想月兒根本沒有像她所想的那樣笑,而是站起來,匆匆下樓。小柯帶點奇怪,跟着月兒下去。

樓下大廳的一桌公子哥看到迎春樓的頭牌月兒姑娘,朝他們走過來。都興奮起來,紛紛迎了過去。

月兒姑娘見他們圍了上來,就停住腳步,向他們淺淺地福了福,然後張開櫻桃小口:“請問,是哪兩位公子在談那個,那個大白話的佈告?”

一夥人面面相覷,不知道月兒姑娘是什麼意思。不過能和月兒姑娘說說話,也是樂意的,那兩人就承認了。

沒想月兒姑娘帶着笑容,輕聲細語道:“兩位公子少年才俊,不知是否記得佈告內容?”

大白話的一個好處,就是容易記憶。

大家都想表現一下,沒想其中一個自告奮勇的搶先說了:“月兒姑娘,本公子記得,記得一字不漏。”

月兒姑娘朝他一笑:“能否勞煩公子背一次給奴家聽聽?”

都以爲月兒姑娘是想聽笑話。那個人就背起了佈告上的內容,還抑揚頓挫的賣弄着自己的朗讀水平。

沒想,整個佈告背完了,也沒見到預想中月兒姑娘笑得花枝招展的模樣,反而沒有了開始的那絲笑容。

雖然沒有親眼見到難民營的情景,但東閣大學士溫體仁的文筆不是蓋的,有過苦難經歷的月兒姑娘深深地體會到了那大白話佈告裡面難民的悲涼處境。

她朝周圍的公子哥們福了福身,然後道:“奴家有些不舒服,先上樓了。小柯去拿些奴家珍藏的龍井茶給各位公子泡了品嚐品嚐。”

說完後,轉身上樓。開始走得不快,等到樓梯的一半時,忽然加快了腳步。

下面的公子哥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難道是誰嚇到了月兒姑娘,怎麼跟逃似的。

月兒姑娘快步回到自己的房間,坐在梳妝檯前,眼淚像斷了繩的珠子,落到了腳下。

月兒姑娘想起了兒時的噩夢,遼東大地上,建虜肆虐,大量漢民被屠殺,父母帶着她逃到了東江島,卻因爲飢寒交迫而被迫賣掉了自己。那些苦難經歷一直印在她的腦海裡,哪怕她現在已經是衣食無憂的迎春樓頭牌。

現在朝廷布告上說京師裡面有一羣和自己以前一樣經歷的人,正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朝廷無力賑災,號召百姓進行捐助,想着那難民絕望的心情,月兒的心一陣陣的疼。

沒有想多久,就讓剛送完茶葉回來的小柯去把和她一起從遼東過來的姐妹們叫過來,說有要事商量。

等她的姐妹們帶着詫異的神情過來了後,月兒姑娘把情況做了說明,表示要把自己的積蓄捐出去,看姐妹們的意思怎麼樣,要不要和自己一起去。

除了個別考慮要存自己年老珠黃後的養老錢而猶豫之外,其她人都毫不猶豫的贊同了月兒的意思。就算那幾個有考慮的,也都表示要捐一部分。

把捐出來的銀兩湊在一起算了一下。竟然有足足兩百六十六兩之多。

這麼多銀兩怎麼送過去,光憑几個弱女子實在是不安全。

最後還是月兒姑娘拿定了主意,讓小柯去請老鴇過來。

迎春樓的老鴇,是個中年婦女,一看就是一個很精明的人,此時卻帶着一絲疑惑走進了月兒姑娘的房間,大清早的,會有什麼事情呢。

等到弄清楚了月兒姑娘請她過來的原因之後,愣了片刻,然後馬上就同意了月兒姑娘的要求,另外還表示,迎春樓作爲一個有節操,富有同情心的煙花之地,也要出一份綿薄之力,要捐一百兩紋銀。同時派出護院打手,護送月兒姑娘們前往王恭廠捐款。

房間裡的姑娘們見老鴇有如此的同情心,先是好奇,然後紛紛表示能在如此善良的媽媽手下,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很快,迎春樓的捐款隊伍就出發了。

最前面一輛車的情況是,一個打手,舉着“捐款”的牌子坐在最前面,後面位置,有一個大鼓固定着,一個打手負責敲鼓。這輛車子的最後面,背對着車頭坐着一夥迎春樓的樂師,吹着嗩吶等樂器。

第二輛車,是捐款的姑娘們。

第三輛車,還是一羣打手,拉着橫幅,上寫“迎春樓及姑娘們義捐三百六十六兩紋銀”。

在出門之前,老鴇還特意囑咐了第一輛駕車的人,讓他帶着車隊,多繞點路。

月兒姑娘在這個時候,才明白了老鴇的用意。有點無語,但回頭一想,自己的用意,不也實現了麼。於是,心裡也就釋然了。

那夥公子哥們在一邊從頭看到尾,直到捐款車隊離開迎春樓,才緩過神來。

這些人,有的連道倒黴,早知道就不說了,這下沒樂子了。

有的人說換一家不就得了,那還沒有樂子。

但也有幾個若有所思,告辭了同伴,回家去了。

妓院基本都是在一條街上的,迎春樓的這份動靜,驚動了其它妓院。

能開在京師的老鴇都不是笨人,一見迎春樓的陣勢,頓時明白了用意。也不甘落後,紛紛做出了相應的行動。

一時之間,京師的很多人都被街上的喧鬧驚動了,紛紛出來看熱鬧。

明白了原委後,有罵作秀的,也有罵不要臉的,當然,也有佩服的,慚愧的,不一而足。

這也影響到了一些比較富裕人家觀點的轉變,總不能比風塵女子還不如吧,也準備捐點東西。

沉靜的京師一下熱鬧了起來。

王恭廠的吏員,看着登記簿上面寥寥無幾的幾行文字,有點嘆氣,也有點無奈。

本身就是朝廷該管的事,讓老百姓來做,老百姓會樂意麼?這不,一共纔來了幾個人。就這麼點東西,夠幾個難民過冬啊!

正當他們爲這些難民哀嘆的時候,聽到了遠處傳來鑼鼓喧天的聲音。

一時之間,吏員,兵丁,難民營裡面的難民,還有屋裡的御史,都被驚動了,紛紛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過去。出了什麼事了?

很快的,隊伍出現在他們眼前,這個時候,已經形成了浩浩蕩蕩的一支車隊,各種樂器,標語都有。

難民營這邊的人根本不用猜他們的來意,因爲全寫那橫幅上了。

兩個御史相對無語,終於盼來了捐款的人,結果卻是如此身份之人。

難民們卻不是這個想法,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生死掙扎的時候,伸手幫了他們一把的,不管他們是什麼身份,都是感激的。中國人不就傳承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思想麼!難道還有哪位聽到過這句話有限制條件,一定要有什麼樣的身份纔要感恩?

很快,這麼大的動靜,被剛放出籠子的東廠番子調查清了原委,一份報告送到了崇禎皇帝的案頭。

以此紀念明末那些節操比有些讀書人高得多的風塵女子!

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17章 漢奸第573章 出發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6章 再坑第73章 汰兵插曲第593章 殺明軍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547章 有喜了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77章 叮囑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214章 萬人敵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15章 追債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35章 盧象升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336章 袁可立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9章 廠衛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645章 這一年第14章 趁機撈錢第48章 結賬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59章 廠衛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42章 交易第251章 打賭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2章 相識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647章 空城計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27章 薊州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378章 一羣豬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12章 宗族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
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17章 漢奸第573章 出發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6章 再坑第73章 汰兵插曲第593章 殺明軍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547章 有喜了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77章 叮囑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214章 萬人敵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715章 追債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35章 盧象升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336章 袁可立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9章 廠衛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645章 這一年第14章 趁機撈錢第48章 結賬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59章 廠衛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42章 交易第251章 打賭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2章 相識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647章 空城計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27章 薊州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378章 一羣豬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12章 宗族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