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算計

一段時間後,皇太極臉色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走到門口,對親衛吩咐道:“馬上召集各位貝勒在崇政殿議事,說有要緊事,速速前來,不得推託。”

貝勒們剛進熱乎乎的被窩,又被皇太極叫了起來,不由得心裡暗自埋怨。

全部到齊後,皇太極把情況通報了一遍,不過,皇太極挖了一個坑,只是說蒙古朵顏各部對明國極爲不滿,表示投靠我們大金,願意借道給我們,一起去明國發財。

大家既然沒有別的辦法,朕就決定繞道蒙古,從喜峰口入關發大財去。誰要是不去,就拿出更好的主意。本次發財行動,要全軍出動,在錦州前線留一部疑兵即可。

有人不幹了,說要是繞那麼遠的路過去,結果那邊明國的城市也像錦州一樣難啃,那到底是硬啃還是灰溜溜的撤回來。

皇太極當場表示:咱現在餘糧不多了,錦州又打不動,爲了大金的生死存亡,繞道這麼遠攻擊明國,遇到難啃的骨頭,朕願意先率領自己的正黃旗、鑲黃旗先上,爲大家趟出一條血路來。

大家還有沒有意見,如果沒有意見的話,回去各自發動本旗所有力量,準備發財了。

其餘人等一是因爲沒有更好的主意,二則遇到困難皇太極表示自己先上了,三則各懷鬼胎,就沒有人反對,回家收拾東西去吧。

天聰三年十月,也即崇禎二年,皇太極讓范文程擬了一道聖旨,傳諭女真各部道:我們是好人,明國這個大惡人屢次欺負我們,大恨有七,萬般無奈興兵反抗,纔有一席之地,我們是真心不想打,只想好好過日子,結果明國狗皇帝又自大不准我們立國。現在沒辦法了,只有再次反抗了,由捷徑入,破釜沉舟,誓不返斾。

要說地方偏僻不能立國的,那遼,金,元怎麼說?想當年明國的太祖不也只是一個和尚麼。僥倖得了天下,現在憑什麼就不讓我們立國,我以抱恨興師,恐不知者以爲自強徵討。

好了,大家都知道出兵的原因了吧,那就收拾收拾家當,一起搶他娘去;後金集結了大約披甲三萬餘人,跟隨的餘丁三萬,隨軍廝卒(運送qiang劫到的財物,看守俘虜的奴隸)兩萬,共八萬餘人,號稱十萬大軍,借道蒙古朵顏部,開始偷襲明國。

十月二日從瀋陽出發,取道遼河套,往科爾沁方向出發,一路上叫齊了一大幫嘍囉,一起去發財。

但是,後金大軍行至喀喇沁青城地方宿營時,皇太極挖的坑開始起作用了,三貝勒莽古爾泰串通大貝勒代善,反對繼續進兵,力主班師回瀋陽。

當晚,他們來到皇太極帳前,下令諸貝勒大臣不準進帳,只由他與代善兩人單獨謁見皇太極,申明阻止大軍前進的理由:他們說,如此孤軍深入,離後方越來越遠,一旦不能攻入明廷腹地,糧草不濟,人馬俱疲,再想撤兵就來不及了;再者,即使真能攻入明地,也必遭致明軍的四面圍攻。到那時,恐怕連退路都沒有。

努爾哈赤留下的八王議政制度極大的束縛了皇太極的雄心,但因爲先王所留,不好直接廢這狗屁制度,唯有先打擊其餘幾人的威望,讓女真子民知道這幾個人不堪當作領袖,只有我皇太極英明神武,這樣廢除八王議政制度纔能有望成功。

當莽古爾泰和代善一掉到坑裡,皇太極馬上一臉激動的給所有貝勒大臣表示,目前大金形勢險惡,萬般無奈纔有此決定,既然已經來了,朕不二話,爲了大金,朕豁出去了,硬骨頭我先啃好了。大家都跟我後面,朕先上。

其實皇太極當大汗,莽古爾泰和代善一直不服氣,明裡暗裡都經常給皇太極使絆子,這次也不例外,也是在給皇太極挖坑,出發前不反對,到了快要開打的時候,來勸皇太極了,要是皇太極在這樣勞師動衆之後,真同意毛都沒有搶到,就拍拍屁股回去了,估計大汗的位置就沒有幾天可以坐了。

可惜皇太極沒上當,一番慷概激揚的演講,讓大家一致同意發財行動繼續。

十月二十七日凌晨,正當小冰河時期,天氣格外的冷,滴水成冰,大安口關東五里,龍池寨,寨門外面約莫四五十米處,潛伏着一羣屬正黃旗的巴牙喇兵,伏在冰冷的地上一動不動,好像在自個家一樣。

領頭的是一個牛錄額真,叫舒穆祿,心裡在納悶着:先前幾個烽火臺裡面的明軍一個放哨的都沒有,全部躲在被窩裡睡覺,至死都不知道是誰幹的。但現在前面寨子裡面的哨兵這麼敬業,站那微弱的燈光下,看着外面,一動不動。難道真要強攻不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這夥巴牙喇兵絲毫沒有抱怨,撓癢,哈氣之類的動作,就跟石頭一樣靜止在那裡。

寨子裡的那個哨兵也還是一動不動,看來是和咱的巴牙喇一樣的兵,這個寨子不好對付啊!

最後,舒穆祿看看天色,離大汗交代的時間限制越來越近了,強攻就強攻吧,他決定了。

把手一揮,然後帶頭向前潛行,能前進多少算多少。

慢慢地,越來越近了,哨兵還是不動,看來是沒有發現。萬幸啊。隨着距離縮短的每一步,舒穆祿越來越緊張,希望不要被發現。

終於潛行到了寨門下面了,上面的哨兵還是沒有動靜。

舒穆祿看看潛行到寨門下面的手下越來越多,心裡淡定了。這個時候,就算髮現也晚了。

當下做了一個手勢,帶頭在同行夥伴的幫助下攀爬寨牆。

舒穆祿不愧爲牛錄額真,第一個翻上了寨牆,翻上去的一瞬間,抽刀在手,猛的朝那個哨兵劈了過去。

沒有預想中的驚叫,反抗,格鬥。哨兵應聲而倒。

щшш▪ttкan▪CO

舒穆祿定睛一看,差點吐血,你道是爲啥,原來那個哨兵不是人,準確的說,不是活人,是一個稻草人而已。在凌晨幽暗的燈光下,還以爲是個真人呢。

一個稻草人,讓最勇敢的巴牙喇耽擱了這麼久時間,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被其他旗的人笑死。

巴牙喇憋了一口氣,開始找活的明國士兵。

結果和之前烽火臺上遇到的一樣,都鑽被窩裡在睡覺。

這夥明國士兵死狀極慘,幾乎被剁成了肉醬。後來據說是因爲這些人和大金的巴牙喇一樣極其勇敢,並且武藝高強,沒辦法下就只好往死裡揍,就成這樣了。

沒有意外的,寨子幾乎在不抵抗中陷落了。

大安口關西五里的沙嶺寨比龍池寨陷落的更早,因爲那邊沒有稻草人。

天色微微發亮,建虜就出現在了大西口關前,發起了強攻。

雖然是強攻,其實遇到的反抗很少,沒有花多少功夫,建虜就佔領了大安口,參將周鎮被殺。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建虜毫不費力的攻佔了大安口,龍井關。

龍井關比大安口好點,遊擊王純臣在家丁的拼死掩護下,逃走了。

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應該是趁敵不備,儘速追擊,多擴大戰果。但實際情況是恰恰相反,到達漢兒莊這個地方後,皇太極下令停止進攻,大家跑了那麼遠路來,辛苦了,先休息休息。

另外,蒙古的朋友們,能給我們大金面子,不但借道給我們,還一起過來發財,我皇太極也不會虧待大家,這兩個地方,就歸你們發財好了。

大金的其他貝勒想不通了,紛紛趕到皇太極的大帳裡,質問爲什麼停止攻擊,難道是事到臨頭就怕了,不敢往裡面打了?

皇太極表示山人自有妙計,各位少安毋躁。大家都辛苦了,先回去休息休息,回頭要行動了再通知大家,絕不耽擱大家發財。然後就把他們都轟走了。

等這些人一走,皇太極馬上回到營帳裡,譴退閒雜人等,只留下范文程,問道:“範永鬥所派傳旨信使可有出發?”

其實皇太極是事先知道整個計劃的,也知道這個時候,範永鬥那邊應該已經行動了。只是事關重大,情不自禁的又確認一次。

范文程躬身回道:“主子,範永鬥昨日已派人告知奴才,他那邊已安排那個太監出發,預計十月二十九日到達山海關外隱藏,等到十月三十日,僞裝成從明國京師八百里加急傳旨給袁崇煥。”

皇太極聽了,就靜了心,不再問,看看地圖,然後對范文程說:“好,按照預定計劃,這幾日都進行休整,但需廣派巴牙喇前往周邊地帶探視敵情,地形,待收到確切消息後前往預定地點設伏。”

范文程忽然跪了下來,對着皇太極說道:“奴才恭喜主子,袁崇煥日夜兼程趕來救援,其主力必然疲憊不堪,以我大金天兵殲滅之,絲毫不費力。待其關寧主力一滅,山海關就屬於主子的了,以後海闊天高,任由主子遨遊。奴才爲主子欣喜。”

皇太極哈哈大笑,笑完了親自扶着范文程起來:“此事,憲鬥出力甚多,朕不會忘記的,等朕正式稱帝,必授你爲大學士,幫朕處理政務。”

范文程聽了大喜,趕緊再次磕頭致謝。

新人新書,紅票,謝謝!

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49章 扁人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6章 再坑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79章 李自成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96章 滅口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623章 擔得起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46章 東廠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854章 請罪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30章 餉銀(2)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116章 陶瓷廠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1章 佈告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35章 盧象升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68章 突圍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40章 軍需官第806章 執着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84章 相逢而泣第647章 空城計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86章 理想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6章 東廠第794章 鋼鐵廠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574章 應對第486章 徐霞客
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49章 扁人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6章 再坑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79章 李自成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96章 滅口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623章 擔得起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46章 東廠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854章 請罪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30章 餉銀(2)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116章 陶瓷廠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1章 佈告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35章 盧象升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68章 突圍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40章 軍需官第806章 執着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84章 相逢而泣第647章 空城計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86章 理想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6章 東廠第794章 鋼鐵廠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574章 應對第486章 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