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劇情推進

這段時間由於各種因素影響,一直只有一更,先向大家說聲抱歉。

這本書由於已經撲街,所以我個人是比較放飛自我了,除了讀者們最忌諱的一些衆所周知的雷點,以及許多讀者強烈反對的設定外,我基本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放飛在寫,以前看過的各種網文套路模板都給甩了。

一直追更的讀者也能發現,這本書前期很像縫合怪,其實是我在試探各種梗和寫法的接受度,但是應該是我水平不行,所以反響不太好。

當然,放飛自我不是說胡亂寫,歷史的考據以及劇情斟酌上我是絕對用了心的,而歷史問題,由於史書的微言大義,素來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這些看法倒也說不上對錯,一直爭執的話就好像是漢朝那些讀書人在爭《春秋》的解釋權一樣。

關於書中一些比較受爭議的點,我稍微解釋一下。

第一個是羣裡有的老書友覺得賈詡的人設崩了,這方面我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賈詡是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他不是一味的苟,攛掇李傕他們作亂就是例子。而達成抱負後,纔是那個明哲保身的賈詡。

第二個是關於主角的劇情少,這確實是我的問題,在寫到其他劇情時有些收不住手,這也是我總結的本書撲街要素之一,是很對不起大家。

第三個就是雒陽劇情的問題,這段劇情我自己回身讀的感覺是在感性行動上用力過猛了,不管是不要命的作亂,還是最後赴死。

但這些都是在歷史記載上的加工,吳匡、張璋敢在沒摸清楚狀況的時候就起兵誅殺朝廷重臣爲何進報仇,這也是大逆的行爲,所以我設定他願意爲何進報仇弒殺太后。

而士卒投降,張璋他們自刎,我的解釋也放在了書評區裡,或許有些讀者覺得從利益角度講太牽強。

其實這又牽扯到一個矛盾點,一部分書友認爲朝廷權威絕對性,君王當面下旨,基本上沒有軍隊敢反抗。另一些書友認爲當皇帝和重臣近距離接觸到了軍隊,失去了神秘性和身份權威,那他的命令就沒有意義了。

我個人覺得身份這個東西在古代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封建制度的核心就是這套洗腦的等級玩意兒,沒有二十世紀幾十年的天翻地覆,哪有那麼容易洗乾淨?

而漢王朝作爲真正意義上承接奴隸制與封建制的朝代,他的等級制度也更特別,實在難說他們會像現代人一樣,敢對落地的鳳凰當雞打。

最後是關於女主的問題,這是我第一個放飛自我的點,玩真三國無雙和無雙大蛇時候我覺得呂玲綺很好看,所以就加進去了。。。

另外我覺得甄姬也挺好看的。。。

大概就這些廢話了。。。總之我能做的兩項保證,一是不會太監,二是不會敷衍。至於後面的劇情是否合書友的意,實在難說。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但惡言相向的我會直接禁言處理,不管是對我還是對其他書友。

比如之前有個人在我書評區莫名其妙的用諧音詞辱罵另一名書友,應該是在另一本書裡產生的矛盾,我直接永久禁言了,大家說話都文明些。。。

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七十章 迎駕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內務(上)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七十章 迎駕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五百章 演(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二百六十章 謀權(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
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七十章 迎駕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內務(上)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七十章 迎駕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戰爭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窮途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五百章 演(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二百六十章 謀權(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