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

雖說“七月流火”,天氣開始轉涼,但秋老虎的威力也不容小覷,高壇上的公卿們可在華蓋下納涼,戍衛的禁軍與旁觀的參賽者只能頂着秋日冒汗,但場上的韓浩不同,他卻是冷汗直冒。

“咕嚕……”看着面前這腰大十圍的壯漢,韓浩嚥了口唾沫。這是來自人類對大型生物的天然恐懼。

參賽者中,許褚的力量是公認的最強,所謂一力降十會,就算是關羽,也未必能勝過許褚,更別說他韓浩了。

身高八尺有餘,滿臉橫肉,腰大十圍的許褚就像一隻人型兇獸。加之許褚生性沉默寡言,只是一臉漠然的看着韓浩,更是憑添了幾分壓抑。

隨着一聲開始的喝令,韓浩狠狠一咬牙,健步如飛的向着許褚發起“決死衝鋒”,右手握拳,徑直對着許褚臉上而去。

許褚仍然是一臉漠然,伸出巨大的手掌,一言不發的捏住了襲來的拳頭,韓浩感覺自己的右手像被鉗住一樣,奮力抽拉卻紋絲不動。不甘心的韓浩眼睛通紅,又是一腳踹了過去。

隨後便是一陣騰雲駕霧一般的感覺,與地面親密接觸帶來的劇痛終於讓他清醒過來,看了看身體在地面上摩擦出的血痕,韓浩苦笑道:“在下認負。”

許褚也是拱手一禮,淡淡一句:“承讓。”在滿場忌憚與敬畏的眼神中轉身走了下去。

接下來是曹洪與周泰,看到韓浩的遭遇,再看看精壯的周泰。“聰明人”曹洪摩挲下巴,嘿嘿一笑道:“周兄神武,洪就不獻醜了,認負。”

周泰聞言一怔,隨即鄭重一禮道:“多謝曹兄相讓。”

高壇上的曹操見狀,一口氣憋到胸口,險些忍不住破口大罵。但他素知曹洪的憊懶性子,氣過了後又是一陣搖頭失笑。

李澈也是感到一陣好笑,這曹洪真是沒有半分英雄氣,精打細算,趨利避害。只看這表現,誰又能想得到他會做出捨生救曹操,說出“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這句名言?

隨後連續四場,樂進、夏侯淵、張遼、夏侯惇都擊敗了對手,便輪到了關羽與徐晃。

“大兄,得罪了。”關羽拱手對徐晃說道,其餘人都有些訝異,關羽與許褚完全可以並稱全場最沉默寡言且最傲氣的人,卻不想他竟然主動開口致歉。

身高八尺,面容堅毅,方面闊耳,同樣少言語的徐晃也主動露出一絲微笑,回禮道:“雲長,盡力施爲吧。”

關羽拱手應諾,面色漸漸沉凝起來。雖然沒有全力交手過,但幾次點到即止的交鋒可以看出,徐晃武力上弱不了他太多,鬆懈大意的話很可能會吃大虧。

兩人對視良久,神情凝重的掃視對方全身以尋找破綻。關羽力沉於腰,屈腿蓄力,徐晃亦是如此。

不知過了多久,只見剎那間,兩人竟同時出手,兩條鞭腿狠狠的撞在了一起,隨後腳步在地上一劃,一陣黃沙飛舞,關羽絲毫不受影響,右手一記直拳直取徐晃膻中。

徐晃不慌不忙,左手一擋,右手一拳擊在來襲的手肘處,關羽感覺右手一陣脫力,徐晃也是面色大變,左手竟生生失去了感覺。

而這時,關羽的左手也拉住了徐晃右手,生生將一名八尺大漢拉的一晃,隨即一記勢大力沉的膝撞擊在了徐晃的小腹處。

徐晃頓時感到腹內一陣翻江倒海,險些忍不住劇痛而倒地。他回擊一拳打在關羽胸口,關羽那重棗般的臉色猛的又變紅了幾分,上身前屈,雙手環抱,一記倒摔將徐晃摔得七葷八素。

待徐晃稍稍清醒,一隻大手已經按在了喉嚨處,只能苦笑一聲:“晃,認負。”

“大兄,承讓了。”關羽將徐晃扶起,略有些歉意的說道。

“無妨,雲長好身手啊,倒是讓爲兄大開眼界了。”徐晃心胸豁達,不以爲意的一笑,兩人互相攙扶着走了下來。

圍觀者連忙給兩人讓出一條路來。雖然真正戰鬥僅僅一分鐘,但也足稱精彩。

兩人都用勢大力沉的戰法硬碰硬的比了個高下,與之前的張飛呂布之戰相比又是另一種特色,更是比之前的六場“父子局”精彩了萬倍,圍觀者們對二人也是心生敬畏。

……

“關司馬這樣硬碰硬的戰鬥,之後的比試怎麼辦?”呂韻有些忍不住問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樣決勝負很快,但也是兩敗俱傷之舉。一手一腿受創,胸口還硬生生捱了一拳。關羽恐怕只有全盛期六成左右的力量了。

後面的對手都不是可以輕鬆對付的,特別是許褚,就算是十分力也未必能勝,何況現在?

“小娘,二兄與飛可不是爲了當什麼勞什子郎官而來的。”回來後侍立在劉備身後的張飛不屑的嘿然一笑:“能有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就已經足夠了。二兄對這徐公明推崇備至,能這樣戰上一場,即便後面勝不了,又有什麼干係?”

呂韻一陣語塞,雖然關羽一直批評她名利心太重,她也以自己父親爲戒,但十幾年的觀念,很難一朝一夕轉變。

“好了好了。”李澈拍拍手,笑着解圍道:“益德這一戰可痛快了?”

張飛捋了捋自己的黑鬚,滿意的笑道:“多賴先生之謀,這呂布確實有幾分門道,力氣遜飛幾分,但武藝還要更精湛些。可惜名利心太重……”

呂韻面色一黑,李澈連忙打個哈哈,指着校場道:“快看快看,下一場要開始了。”

……

最後一戰,是史渙對戰于禁。這是一場懸念不大的戰鬥,翹關時于禁五百斤,史渙三百斤,騎術上兩人差距不大。雖然看不到兵法考覈的答案,但在衆人看來,于禁在這十六人裡起碼能進前八,而史渙屬於墊底的。

史渙的心態卻很好,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是以笑着行禮問好。

于禁卻只是默默頷首回禮,久經軍伍的他素來沉默寡言,也不知該說什麼。

史渙也不生惱,在比賽開始後主動發起了進攻,卻訝異的發現于禁竟然硬生生見招拆招而不反擊,十招過後,還不待于禁動手,史渙主動後躍,苦笑道:“於兄高明,在下認負。”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會大將軍何進召天下勇士演武,澈憚呂布,暗命張飛尋釁於布。

——《漢記·李澈列傳》

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四十三章 舉薦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五百章 演(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一章 初見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三十章 三荀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
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四十三章 舉薦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五百章 演(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一章 初見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三十章 三荀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七十八章 七星龍淵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