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或者說邯鄲大族的鼻子都很靈敏,次日清晨,李澈便又收到了大量的奴契,甚至還有佃農契約。

劉樂沒有親自來見李澈,而是託劉紀轉告,言稱風寒入骨,實在難以動身,請縣君見諒。

李澈倒是能理解這老狐狸的想法,一向求穩,自恃運籌帷幄,卻在此處栽了跟頭,還被鬥了好些年的老對手給救了一命,難免有些抹不開面子。

看着面前的這些竹簡、帛紙、蔡侯紙,李澈心裡樂開了花。自今日起,邯鄲各族憑藉天下亂象而趁勢積攢的力量便告消亡,地頭蛇終究是輸給了過江的猛龍。

只是還有用的着他們的地方,既然瓦解了他們的力量,那也該給他們吃點定心丸。

李澈笑着對劉紀道:“相君有意遣派督郵巡查各縣,這離不開各大名門的支持啊。”

劉紀一怔,本來有些晦暗的眼神微微亮起,問道:“縣君此言當真?”

“本侯何時誆騙過你們?”李澈故作不悅的說道。

劉紀連忙賠禮道:“是下吏失言,縣君勿怪。”

“讓各族議一議,別隨便選些歪瓜裂棗出來糊弄人,到時候在其他縣丟了人,可別來找本侯哭訴。”

給了甜棗,還是要再拿棒子敲打下,否則難免被塞來幾個鍍金的廢柴,督郵權責太大,一個不慎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劉紀肅然道:“請縣君放心,我等知曉分寸的。”

“如此便好。”李澈微微頷首,又笑道:“今日分田,子理可要好好配合葉史。”

劉紀心裡暗歎一聲,作爲兩大家族的代表,本來他與葉蟄之間的地位不相上下,但由於邯鄲勝此次佔了先機,導致葉蟄地位大大拔高,李澈這意思也就是從今天開始,葉蟄爲主,他爲輔。

但這種事顯然他沒有置喙的餘地,只能恭敬的點頭道:“下吏一定好好配合葉功曹,絕不讓縣君失望。”

見李澈滿意的點頭,他又道:“分了田地,還需要有農具,我等族中有不少閒餘農具,與其放在庫中腐壞,倒不如用來幫助鄉親們,是以祖父將這些農具盡數起出,請縣衙分發給鄉親們。

還有明年的農種,劉氏也可以分擔一部分,爲縣君分憂。”

李澈怔了怔,沒想到劉樂竟然這般果決,既然晚了一步,那就在其他地方爭先一點。

最貴重的東西終究是耕牛,農具和種子不過是些小錢,卻是縣衙如今缺少的東西,拿出這些利益,劉氏沒有損失多少,但卻能在官府這加回不少印象分,確實是惠而不費的做法。

畢竟此前交易了不少土地出來,劉氏也確實用不上那麼多農具了。

“劉公深明大義,子理可要代本侯好好感謝劉公啊。”

……

夜間,李澈審閱着葉蟄呈上來的報告。分田之事繁雜,不是一天能解決的,今天也只是處理了百餘戶。

分出田地後,還需保證這些人會老老實實的耕地,而不是繼續遊手好閒。是以縣衙也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但凡分到田地卻不耕作的,全家發爲官奴,終生不得變易。

官奴和豪族的私奴可不一樣,基本都是外族俘虜或者罪人,官府使喚起官奴,那是往死裡用的。

看了一會兒,李澈擡頭對韓浩道:“元嗣,安全問題也要注意下,雖然趙國黑山的主力已經沒了,但零星的匪寇不絕。

大族田地還可以武裝他們剩餘的佃農,依靠塢堡來抵抗,普通百姓可做不到。縣衙既然誇下了海口,那隻能苦了你們,好生保衛百姓。”

韓浩肅然道:“君侯言重了,保境安民本爲縣吏的本分,談何辛苦?下吏在家鄉時曾經組織鄉鄰聚衆抗匪,對這些事也算是有不少經驗。

大族能武裝他們的佃農奴隸,縣衙也可以訓練百姓。要讓他們團結起來,在遇到匪寇時互幫互助,匪較之民,終究還是少數,只要百姓能齊心協力,不難抵擋住匪寇的進攻。

只是如此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匪寇短期會因爲無利可圖、損失過大而撤退,但若是一直沒有劫獲,恐怕……”

這話韓浩也就只是敢在李澈面前說,聚民抗匪是好事,但也是封建王朝歷來比較忌諱的事。

在這種官逼民反的時代,這些聚起來的民,一個不慎就會變成匪,還會因爲鄉鄰合力,而變成巨寇。

李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揉着眉頭道:“可惜本侯只是一介縣令,權力太小。很多匪寇事實上也是被逼落草的,若本侯有權,赦免一二也未嘗不可。剿匪,終究是要剿撫並用的。”

趙國的匪寇已經被打的心驚膽戰,根本沒了膽氣。事實上九成的匪寇遠沒有小說中那種快意瀟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而是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整日裡在山林穿梭,提心吊膽,生怕被官府剿滅的日子。

他們會去當匪寇,只是因爲在做百姓的時候,連上頓都沒得吃。若能赦免這些匪寇,以他們屯田,想來趙國匪患必然能大大減輕,還能增加官府收入。

但李澈顯然沒有這麼大的權力,特別是韓馥即將到任,萬一讓他抓到什麼把柄,盧植可未必會保自己。

韓浩也知道這一點,是以並沒有接這話茬。

李澈摸出一塊令牌遞了出去:“既然元嗣已有成算,那便照你的方法去做吧。縣卒你儘可調遣,若需調動國中士兵,可持本侯令牌去見關司馬與張司馬,他們會與你方便的。”

韓浩動容道:“君侯信重,浩必不負君侯重託!”踏前兩步,單膝跪下接過了令牌。

韓浩的人品還是有保障的,歷史上他爲河內太守王匡領兵抵抗董卓。董卓抓了他舅舅來威脅,他也沒有背叛。

只是做他的上司要小心別被人綁了,韓浩是什麼威脅都不吃的,夏侯惇被擒,韓浩也是不顧其死活,斷然下令對綁匪動手。

也是夏侯惇心胸開闊,不計私怨,換成某位大魏諸侯王,韓浩豈能好過?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縣衙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關於劇情推進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青州亂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縣衙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以義告,以道誅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關於劇情推進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五十四章 仁恕之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