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

幽州右北平,薊侯府內,公孫瓚也正在爲劉表之事而發愁。

“君侯,劉景升近日約談了烏桓各部首領,其人恐怕要有大動作啊!”

公孫越神色憂愁,其他幕僚將校也大多神情凝重。這一年多來,他們已經深刻了解到了劉表和劉虞的不同。

與劉虞堂堂正正的行事風格不同,劉表並不忌諱使用一些陰謀詭計,其行事作風謹慎之中透露出幾分狠辣,在下手之時也從不會手下留情。

這位幽州牧不及劉虞在北疆的威望,但卻憑藉着高超的手段,讓烏桓人對他頗爲服膺,自發的聚集在他的旗下,給公孫瓚的行動帶來了諸多不便,這些幕僚將校也大多在其手上吃過不少虧。

是以在得知劉表恐怕要撕破臉之時,所有人都頗爲擔心。

公孫瓚鎮定自若,冷笑道:“無妨,劉景升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幽州苦寒,又值隆冬,他如何會在這種時候動手?就算要攻打我們,也是來年開春的事了。”

不管心裡怎麼想,既然公孫瓚這麼說了,所有人都輕輕點頭表示贊同。只要公孫瓚還有信心,他們也不會畏懼與劉表一戰。這位南征北戰多年的薊侯,於戰事一道上的天賦足以爲人稱道,也足以讓屬下投之以萬分的信任。

見穩定了人心,公孫瓚又道:“不過他畢竟是幽州牧,州郡大多還是支持他的,在這一點上倒也不可不防。戰前之事,也是兵法一環,還是要想些法子盡力削弱他的力量爲上。”

“派人威脅那些太守縣令如何?若他們敢站在劉表那邊,小心將來我們清算。”

“末將帶兵去各州郡轉上一轉,讓他們看看君侯麾下精銳是何等模樣!那些大戶會明白輕重的。”

“還可以綁架他們的家眷用以威脅。”

衆人討論的熱火朝天,所提出的建議也越來越離譜,終究是有清醒的人連忙制止道:“不妥,如此有礙君侯聲名啊,不利於四方賢士投效。”

“咳!”公孫瓚輕咳一聲,淡然道:“不錯,本侯是幽州人,這裡的人就是本侯的父老鄉梓,豈能用陰私下作手段?倒是那些外來的太守,確實需要警告一番,但也不必擄其家眷,我意在開春之後收拾收拾邊境的鮮卑部族,或許可以邀請他們來看看。”

公孫越眼前一亮,擊掌道:“君侯此計大妙!只要我們能摧枯拉朽的擊潰鮮卑,不愁他們不生畏懼之心。”

衆人鬨笑道:“檀石槐死後,鮮卑就是一羣無頭的羊!連烏桓都不如。收拾他們易如反掌!”

當年檀石槐還在之時,鮮卑是能讓漢帝國爲之頭疼的龐然大物,甚至擊潰了遠征的幾萬精銳漢軍。但檀石槐死後,其子和連遠不及他,在進攻北地時被人射死,鮮卑又陷入了大分裂狀態。

尤其是右北平、代郡一帶的鮮卑,是一羣部落大人的聯盟,勢力參差不齊,也是個個心懷鬼胎,甚至沒有一個統一的首領,是分裂的幾部鮮卑裡最弱的一支。

別說公孫瓚麾下的精銳,就算是那些以前常被鮮卑欺負的烏桓人,都時不時的在鮮卑那打打秋風,一雪往日之恥。

對於公孫瓚麾下的將校來說,打鮮卑基本等於撈軍功和財物,自然是人人奮發。

公孫瓚卻嗤笑一聲,諷刺道:“你們以爲本侯是準備打右北平左近的鮮卑?”

“這……君侯的意思難道不是嗎?”公孫越也僵住了,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這些東部鮮卑勢力之弱小,北境人人皆知,擊潰他們安能起到震懾的作用?倒是被人嘲笑的可能更大吧?既然要打,那自然要找硬骨頭打!代郡以北聽說崛起了幾支實力不俗的鮮卑部族,本侯準備遠征代郡,諸君覺得如何啊?”

公孫瓚說的意氣風發,公孫越等人卻是神情僵硬。且不論中部鮮卑部族的難啃,單說從幽州東部的右北平調兵往西部的代郡去,這擺明了就是在挑釁幽州牧劉表。

這種跨郡的軍事行動,常理來說是需要州牧或刺史牽頭組織的。

當然,公孫瓚的身份特殊,他是降虜將軍,有軍事自主權。而他的封號薊侯也是對幽州牧深深地惡意,因爲他的食邑薊縣正是幽州的州治所在。

在動兵之時,公孫瓚也確實不怎麼需要請示劉表,畢竟手中的軍隊都是他的私人部曲。

可理論是一回事,實際又是一回事。代郡鮮卑的勢力頗爲不俗,若是不帶個一兩萬人,那不叫遠征,那叫送人頭。但一萬人以上的部隊橫跨大半個幽州,劉表能忍下來那可真是見了鬼了。

他絕不會讓公孫瓚經過州郡治所,以防止這位軍閥頭子撕破臉直接火併。

公孫瓚不會不明白這一點,但他卻仍然提出了這個計劃,擺明了就是刻意刺激劉表。看來薊侯雖然面色雲淡風輕,但心裡還是對劉表的行爲頗爲窩火。

對於公孫瓚來說,遇到這種情況,第一時間一定是懟回去,而不是忍氣吞聲的尋找時機。

而當兩個人都刻意激化矛盾的時候,激烈的衝突恐怕就是不可避免之事了。

想了想,公孫越還是勸道:“君侯……此事是不是慎重些爲好?”

“慎重?本侯很慎重了,今日開始準備,來年開春發兵,數月備戰時間還不夠慎重?”公孫瓚一臉不以爲然。

公孫越扯了扯嘴角,艱難的道:“君侯……這畢竟是比較逾矩的事,萬一真的火併起來是不是不太好?如今不比往日,我們若和劉景升火並,劉冀州他……”

公孫瓚勃然色變,冷聲道:“怎麼?你們害怕冀州牧了?是左將軍的名頭把你們鎮住了?別忘了,他只是總署冀並軍務,可沒說要讓他管幽州事務!還是說你們覺得抵抗不了冀州?”

“這個嘛……”不少人心中都暗暗叫苦,能不能贏,心裡難道沒底嗎?冀州是河朔大州,物產豐饒,人口衆多。而幽州此前甚至要靠着冀州稅收補貼才能勉強度日,一直到劉虞改革後纔算稍有起色,但也只是勉強自足罷了,着實比不得冀州的繁華。

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關於劇情推進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關於劇情推進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
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雜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五)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關於劇情推進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關於劇情推進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