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

依照衛將軍的要求,鄴城大小官吏並沒有按照官場通行做法出城相迎,雖然暗地裡無數雙眼睛看着這支隊伍,但表面上仍是風平浪靜,波瀾不驚。

對於不關心政事的普通百姓而言,甚至根本不知道李澈的歸來。

輕掀車簾觀察,李澈欣慰的發現鄴城比起一年前來說有着巨大的變化。最爲明顯的一點便是人氣足了,往來匆匆的行人爲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的人氣。

在鄴城,甚至感覺不到亂世的痕跡,彷彿天下正是太平盛世,大漢正是強盛之時。

李澈的思維發散,感慨道:“想必幾年前的雒陽也是這般吧,也難怪天子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

陳羣嘆息道:“天子長居深宮,縱然知曉民間苦難,但也難以感同身受。民不知天子之樂,天子亦不知民之苦啊。”

“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沒來頭的,李澈忽的想到了一百年後的晉惠帝,司馬衷腦子不大好,徑直將這話說了出來,以至於千古之後仍爲笑柄。事實上每一位亡國之君大抵都有着這樣的想法。

雖然不知晉惠帝之事,但陳羣還是懂了李澈的意思,哈哈笑道:“正是如此,陛下未嘗有飢餓之苦,如何能感同身受?”

不管怎麼說,鄴城的安穩終究是一個好的現象,李澈喟然道:“願吾等閉眼的那一日,天下每一城都能有這般光景吧。”

……

“大王,衛將軍進城了,如今直往王宮而來。”

劉備此時正埋首文案奮筆疾書,聞言也不擡頭,只是淡淡的吩咐道:“不必通稟,讓他徑直來見孤便是。”

……

“沮將軍、鍾縣君,衛將軍往王宮去了。”

鍾繇爲鄴城令頗顯大材小用,其主要職責還是輔助軍師將軍沮授,掌冀州人事任免,是以大多時候都與沮授一起辦公。

沮授擡頭問道:“當真無一人出迎?簡府君何在?”

“簡府君仍在太守府,未有動靜……”

沮授有些詫異:“他倒是沉得住氣……”

鍾繇微笑道:“任誰經歷了那麼多,也能養出一副氣定神閒的修養來。簡府君爲趙相時受了二十七次彈劾,爲魏郡太守又受了一十六次彈劾,縱然將軍把大多數摺子都壓了下去,簡府君多少還是能聽到些風聲的。這種時候,多做多錯,魏王日理萬機,與他接觸終究比以前少了許多,或許……他也摸不清楚魏王究竟作何想法。”

“是啊……”沮授喟然道:“即便是坐立行止無法度,君前常常失儀的簡憲和都知道有些事該有所忌憚,有所敬畏。這衛將軍怎的就這般自信?他……根本沒有君臣相處的自覺啊。”

“但當簡憲和都有所顧忌的時候,他這樣的人才更受大王青睞,除非有朝一日大王真的生起了唯我獨尊之心……”

“那於我等而言也是禍非福。”

鍾繇輕輕頷首,轉而道:“審別駕當真鐵了心要鬥下去?”

“他太強硬,不懂什麼叫變通,且由他去吧。”

“可……審別駕爲何不能低頭看看自己腳下和背後?”

鍾繇的話若有所指,沮授卻不置可否:“由他去吧,不給點教訓,他清醒不了。”

……

衆人心思各異之時,李澈與陳羣慢悠悠的晃進了魏王宮,瞅了瞅這與當年州牧府相比沒什麼大變化的魏王宮,李澈呵呵笑道:“看來大王並不準備在鄴城待多久。”

陳羣撫須道:“鄴城並不適合作爲都城,既承漢統,都城還是長安或者雒陽爲好。”

“依我個人而言,倒是更喜歡長安啊,離西域近些。”

“若大王有意西域,自然以長安爲佳。關中沃野千里,險塞難攻,但控制關東也稍顯困難,不及雒陽方便,如何取捨……也決定了未來的方向。”

李澈聳聳肩:“選擇太難做,那兩個都要,如何?”

陳羣愕然,詫異道:“君侯當真敢想啊,同時維持兩個都城,且不論何爲中心,單是兩套朝廷的靡費之巨,便足以讓人望而卻步,三代雖有陪都,卻只流於形勢,想必並非君侯所願。”

陪都起源頗早,依史書記載,早在炎黃時期便有設置“別都”的記載,及至西周,周武王營造洛邑以爲陪都,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最終也只是成了平王東遷的去處。

設置陪都,是因爲古代交通不便,當王朝疆域過大的時候,朝廷便需要以陪都來擴大權力的輻射面積,以便有效掌控疆域。

秦與西漢並無陪都,而對於東漢王朝而言,長安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陪都,畢竟東漢歷代帝王雖常常駕幸長安,但也只是爲了祭祀前漢帝陵,同時讓長安宮殿沾沾人氣,並沒有將其打造成另一個政治中心的意思。

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陪都當是起自唐朝,唐以長安與洛陽爲二都,在唐高宗時期,整個朝廷都會隨着君王不時往返於兩都之間,以便更好的控制關中與關東。

那是大唐盛世的象徵,是以大唐國力供養才能做到的奢靡行爲。對於李澈而言,較之於後來明朝的兩京制,他自然更喜歡這樣的制度。畢竟明朝的應天府天高皇帝遠,南京朝廷並沒有對控制地方起到多大的作用。

當地官員反倒是與江南世家沆瀣一氣,藏污納垢,白白耗費大量國庫銀子養出一堆蛀蟲。

“不需要兩套朝廷。”李澈談興一起,笑道:“在雒陽與長安之間修出一條大道,天子與臣工可以每隔年餘時間便換一處地方理政。如今兩地之間本就有官道,稍作擴建即可。”

“耗資靡巨,勞民傷財,想來明遠認爲有不得不這般做的理由?”

不知不覺兩人便到了劉備所在的後殿前,聞聲而出的劉備恰好聽到了兩人交談的話語,忍不住開口問道。

見禮之後,李澈微微笑道:“大王若只想維持現狀,那自然是不必如此。但若要將大漢的影響力播撒到更遠的西方,同時掌控好關東地區,建立一個遠邁歷代先皇的強漢,那便不得不如此。”

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關於劇情推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五十章 雙雄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四百四十三章 釋權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七十章 迎駕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
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關於劇情推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變則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五十章 雙雄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二百零四章 焚糧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章 公孫紀第四百四十三章 釋權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七十章 迎駕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