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燕國忠臣

“十萬漢民乞請南歸”

這個消息如一道炸雷般在燕國的金

上響了起來,頓時將燕國君臣炸的是外焦裡嫩。

誰也不傻,這麼明顯的事,如果不是晉朝人在後面作怪,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甚至可以說,從晉朝皇帝離開那天起,這件事就已經開始運作了。

上黨郡從上到下的官員,在慕容雲君臣故作不知的

況下,早已經被段子長已各種名義換上心向晉朝的漢人。

所以這個時候慕容雲如果下令大軍出動的話,說不定上黨郡立刻就成了導火索,從而將這件事無限度地擴大,而在邊境枕戈待旦的晉朝大軍,就會以保護漢民的名義進入燕國境內,到那時丟失的怕就不止上黨一個地方了。

好算計呀、好算計!

慕容雲現在對路強甚至都有點恨不起來了,同路強比起來,他的心智如同三歲孩童一般。

這回連劉木也不敢胡亂開口了,燕國境內大部分是漢人,如果沒有路強這個強勢又野心勃勃的漢人君主在,燕國大可出兵迅速平息此事,可現在誰還敢提出兵?

雖說一下冒出十萬漢人請求南歸,讓人聽着有點難以相信,可就燕國目前的狀況來說,只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慕容雲發了通脾氣後,再次轉向馮弘道:“還是馮卿再去一趟江陵吧!告訴司馬德宗,朕可以把洛陽當做答謝他的禮物,割讓給晉朝,但朕的條件是一次

支付一百萬旦糧食,同時要他派人儘快平息上黨事件”

頓了一下,才咬着牙道:“如果他不答應,朕也不惜與他一戰”

馮弘躬

領命,不知爲什麼,他心中竟有一絲喜悅,靠着馮拔的關係,他才能進入燕國朝廷中樞爲官,起初也是一心報國,不過隨着江南漢人朝廷的崛起,以及燕室的無能,讓他這個漢人,心中也開始有了變化。

十萬漢人百姓乞請南歸,其實不過一個故事而已。

漢人在天下分佈廣泛,之前元帝南逃的時候,很多士族門閥,連帶着躲避戰亂的百姓一起逃到江南,當時走也就走了,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生活在燕國的百姓,尤其是上黨左右已經遠離戰亂的百姓,再要他們背井離鄉前往江南,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想要去江南的百姓不是沒有,但也只是少數,故土難離,這是漢人的一個通病,所以發給慕容雲的那道信函,不過是段子長在孫護的授意下搞出來的。

孫護和段子長也知道慕容雲不會輕易相信,但他們的目的是洛陽,這不過是個楔子而已。

馮弘也不耽擱,第二百三十九章燕國忠臣

回家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要趕奔江陵,不過還沒等他出府,馮家的另一個重量級人物馮萬泥就找上門來。

看着馮萬泥的臉色,馮弘就知道他有話說,忙把下人都打發出去。他們二人是叔伯兄弟,平時感

還算不錯。

“堂兄此來,可是爲洛陽而來?”

馮萬泥瞪視着馮弘,半晌才道:“你可是有南歸之心?”

馮弘聽了馮萬泥的話嚇了一跳,忙跳起來走到門口,探頭向外看了看,纔回

小聲怪道:“你想要兄弟死嗎?這種話怎能亂說?”

“大哥的心思你知道嗎?”

大哥指的自然是他們馮家目前的家主馮拔。馮弘雖也是馮拔的兄弟,但由於

格原因,同這個兄長平時交流不多。

馮弘聽了一愣,不由問道:“什麼心思?” wωw¸t tkan¸Сo

馮萬泥拍了拍馮弘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燕國以漢人居多,爲什麼不能把燕國也變成漢人國家?”

說罷再不理會仔細品味他話中含義的馮弘,大步離去。

“把燕國也變成漢人國家”

仔細琢磨了這句話後,馮弘頓時嚇出一

冷汗:“大哥要謀反自立”

馮拔因扶保慕容雲有功,現任侍中、徵北大將軍、錄尚書事、武邑公,可謂軍政大權集於一

,如果他想造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而一旦馮拔上位,他們這些馮家人豈不也要跟着雞犬升天了?

想到這,馮弘的心頓時

了起來,他知道馮萬泥與家主走的最近,而馮萬泥此來同自己說這些話,顯然是受了家主的吩咐,如此一來,自己還需要去向晉朝獻媚嗎?

想明白之後,馮弘一改之前的心思,重新制定了與晉朝的交往目標後,才啓程前往洛陽。

之前一直都是孫護作爲晉朝的代表與燕國交易的,所以馮弘這次也不需去江陵,只到洛陽即可。

讓馮家人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計劃雖周密,可還是被知風堂探知到了。

馮拔

謀造反的密報,幾乎是和馮弘與孫護交涉條件同時送到江陵的。

燕國也要玩內亂了?

看到這份密報,路強不由笑了起來,對他這個有想法的鄰居來說,別國鬧得越歡當然越好。

“要不要提醒一下慕容雲呢?嗯!可以考慮一下”

隨即看了看孫護的奏報,不由失笑暗道:“一百萬旦糧食,就不怕噎着你嗎?”

沉吟片刻,提筆給孫護去了封信,信的內容有要他抓緊修葺洛陽皇宮,還有就是,如果馮弘暗示想要得到支持的話第二百三十九章燕國忠臣

,可以隱晦地告訴他,如果他們想建立漢人國家,晉朝或許會支持他們。

這些話當然是上不得檯面的,相信孫護知道該如何回覆馮弘。

隨即又給檀道濟下旨,命他即刻率軍進駐洛陽一帶,西控函谷關,東控虎牢關,北上萁關,並以萁關爲基地,形成對上黨郡的支援態勢。

隨着這道軍令的傳出,羣臣終於明白皇帝爲什麼一直不肯說要定都在那裡了,可有不少人也持不同意見,因爲洛陽地勢雖好,還都那裡的意義也很重大,但那裡畢竟距離秦、燕兩國都太近了。

這是路強早就計劃好的,任誰說也不會動搖他的決心。

檀道濟作爲路強的心腹,早就得到路強的授意,麾下五萬大軍早已時刻做好準備,可以說晉朝軍隊是同路強給孫護的回信,一起進入洛陽的。

大軍進入洛陽後,立刻一分爲三,一萬軍隊前往萁關,五千軍隊駐防函谷關,五千軍隊進駐虎牢關。

之前這幾處關隘都是由燕**隊防守的,不過隨着晉軍的強勢進駐,燕**隊早得到命令,紛紛將關隘讓出來,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下退往燕國腹地。

至此,路強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

對晉**隊的快速反應,

在洛陽的馮弘只能報之苦笑,若不是想着兄長篡位後,在燕國某一高官,真想就此投降晉國。

而心中也不無對兄長的擔心,有這樣一個強鄰在,即便篡位成功,恐怕今後的

子也不會好過。

仔細看了路強的回信後,孫護不由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這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沒什麼仁義可講,所謂的信義道德,大家不過嘴上說說就行了,用不着當真的。

隨即命人把馮弘請了過來。

馮弘藉着談糧食的事,已經試探過孫護的態度,但孫護在沒有得到路強確切答覆之前,又怎能隨便答應他?

在驛館焦急等待消息的馮弘聽說孫護找他,又眼見晉**隊開進來,就知道應該是江陵回信了,所以立刻就趕了過來。

一見到馮弘,孫護可謂是滿面

風,笑着道:“讓馮大人久等了,無奈你這次所提數目實在太過巨大,所以必須徵得陛下同意才行”

“呵呵!無妨,看孫大人的樣子,貴國陛下可是已經有回覆了?”

“那是自然,實不相瞞,洛陽作爲我晉國先祖定都的地方,一直有朝臣不斷勸說陛下以武力收回,只是陛下顧及同燕皇的交

,這才一拖再拖,呵呵!幸好燕皇深明大義,不然我家陛下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了”

聽了孫第二百三十九章燕國忠臣

護這番大言不慚的話,馮弘真有抽他兩耳光的衝動,不過面上還不得不故做歡言地道:“貴國幫助我國這麼多,區區一個洛陽,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啊!孫大人有所不知,當時我家兄長曾立主將上黨以南之地,全部奉送給貴國的,無奈...唉!不說也罷”

聽了馮弘的話,孫護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一語雙關地道:“如果是那樣就最好了,馮大人應該知道,我家陛下曾與上黨軍民一起奮勇殺敵,與當地軍民結有深厚的友

,到現在還念念不忘當地百姓的淳樸,若能讓那些百姓歸到我家陛下麾下,我家陛下一定會有重謝的,只是燕皇沒有同意你家兄長的主意,真是有些可惜了”

孫護說着,一臉惋惜之色,有些話不用說透,點到爲此即可,畢竟馮拔還沒有真的動手。

這就是漢語的高深之處,短短几句話,孫護即表明了晉朝所求,而馮弘也得到自己想聽的信息。

只不過馮弘並不知道晉朝已經探知他兄長的心思,還以爲是來自晉朝皇帝對土地的野心呢!

這個結果也算是皆大歡喜了,馮弘立刻返回驛館給兄長去信,報告洛陽近況的同時,也告訴他一切正常。

晉、燕兩國這些動作,當然瞞不過近在咫尺的秦國,尤其是聽說洛陽城裡的皇宮,正在被重新修葺後,一股不祥的預感頓時涌上姚興的心頭。

“司馬德宗究竟想幹什麼?”

第228章 決堤了第277章 出海第49章 結友第57章 兄弟重逢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8章 早做準備第221章 奇兵第73章 裂痕第180章 報警第287章 八方來使第111章 耀武揚威第228章 決堤了第104章 下一個目標第34章 一箭之功第163章 兵進成都第172章 中山暗流第100章 大捷第35章 風起雲涌第197章 開戰第8章 早做準備第10章 來個高人第309章 四面圍城第178章 傳說第102章 我代表荊州第305章 父子第104章 下一個目標第81章 暗流第86章 一條大魚第324章 雲動第262章 新戰法第151章 連戰第204章 皇親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45章 夜襲第5章 皇帝近侍第266章 蕭牆第68章 主動出擊第51章 拆夥第48章 解惑第64章 整軍第173章 有人惦記第38章 救美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224章 緩衝區第70章 兵臨城下第152章 第一次交戰第73章 裂痕第296章 後事第187章 喜事第287章 八方來使第114章 盧循用人第249章 潤物無聲第110章 誰是漁翁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96章 豈能罷休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137章 謀而後動第15章 天降祥瑞第34章 一箭之功第261章 拓跋珪的反應第251章 各有所第130章 血戰桂陽第28章 靜觀其變第144章 面子之爭第123章 百年大計第244章 戰前美點第37章 重逢第157章 敲竹槓第92章 轉變心思第22章 結個仇敵第187章 喜事第280章 打包帶走第138章 聰明人第108章 樂極生悲第115章 張網以待第237章 震懾第218章 智鬥第2章 原來如此第129章 爾虞我詐第274章 火葬第129章 爾虞我詐第151章 連戰第292章 又見魏軍第152章 第一次交戰第260章 突入燕境第116章 人才第132章 天鬆的陰謀第237章 震懾第171章 夕陽公第248章 禍起蕭牆第131章 難題第149章 東擋西殺第159章 待客之道第306章 棋局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26章 北府軍官第322章 暗戰第149章 東擋西殺第1章 建康有雪第163章 兵進成都
第228章 決堤了第277章 出海第49章 結友第57章 兄弟重逢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8章 早做準備第221章 奇兵第73章 裂痕第180章 報警第287章 八方來使第111章 耀武揚威第228章 決堤了第104章 下一個目標第34章 一箭之功第163章 兵進成都第172章 中山暗流第100章 大捷第35章 風起雲涌第197章 開戰第8章 早做準備第10章 來個高人第309章 四面圍城第178章 傳說第102章 我代表荊州第305章 父子第104章 下一個目標第81章 暗流第86章 一條大魚第324章 雲動第262章 新戰法第151章 連戰第204章 皇親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45章 夜襲第5章 皇帝近侍第266章 蕭牆第68章 主動出擊第51章 拆夥第48章 解惑第64章 整軍第173章 有人惦記第38章 救美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224章 緩衝區第70章 兵臨城下第152章 第一次交戰第73章 裂痕第296章 後事第187章 喜事第287章 八方來使第114章 盧循用人第249章 潤物無聲第110章 誰是漁翁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96章 豈能罷休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137章 謀而後動第15章 天降祥瑞第34章 一箭之功第261章 拓跋珪的反應第251章 各有所第130章 血戰桂陽第28章 靜觀其變第144章 面子之爭第123章 百年大計第244章 戰前美點第37章 重逢第157章 敲竹槓第92章 轉變心思第22章 結個仇敵第187章 喜事第280章 打包帶走第138章 聰明人第108章 樂極生悲第115章 張網以待第237章 震懾第218章 智鬥第2章 原來如此第129章 爾虞我詐第274章 火葬第129章 爾虞我詐第151章 連戰第292章 又見魏軍第152章 第一次交戰第260章 突入燕境第116章 人才第132章 天鬆的陰謀第237章 震懾第171章 夕陽公第248章 禍起蕭牆第131章 難題第149章 東擋西殺第159章 待客之道第306章 棋局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26章 北府軍官第322章 暗戰第149章 東擋西殺第1章 建康有雪第163章 兵進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