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揚州事件

肆虐大江兩岸半月之久的大雨終於完全停了,陽光露出久違的笑臉,水位也開始緩慢回落着。

由於各地官府措施得力、救助及時,總算沒出現饑民鬧事的況。

古語云,大災之後,必有凶年,其實說的就是疫病會隨着洪水的退去,接踵而至。

路強再次給各地官府下旨,在表彰各地官府的同時,要他們也要做好防止疫病的工作,及時清理大水退去的污物,牲畜的屍體也必須深埋,並倡導百姓多喝開水,避免病從口入。

路強這一系列旨意發下去,把各地官府的醫師們都弄懵了,咱們這個皇帝快成萬事通了,怎麼什麼都明白?

路強明白的還不止這些呢!有感這次水患的發生,疏通河道,修築堤壩已經刻不容緩了。

在這方面路強雖不是專業人士,但後世電視上看多了,如何加固堤壩卻是知道的。爲此,他專門寫了幾條,準備在早朝的時候傳達下去。

這個時候的辦事效率還沒那麼高,不是說了就立刻能辦的,而且大水還沒有完全退去,所以必須一件一件的來。

就在路強從王神的房中穿戴整齊出來,要去召開朝會的時候,侍衛忽然來報,代千秋有急事求見。

“嗯!”

代千秋掌管着晉國最大的報組織,不過也不是天天到路強這來彙報,因爲他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每天他都會挑選一些重要的報整理成冊,然後由專人送到路強書房,卻不知今天怎麼突然跑來了?

路強也正好是要出去的,所以也沒讓人傳見,而是直接走了出去。

代千秋神凝重地等在門外,眼見路強出來了,忙快步迎上,躬施禮後,從袖中掏出一封密信遞了過來。

“陛下,這是剛收到的,微臣感覺事態緊急,就直接給您送來了”

路強也感覺出問題的嚴重,接過密信打開一看,卻見上面只寫着幾行字。

“揚州佛教信徒聚衆抗法,因爲很多都是普通百姓,官府不敢擅自鎮壓,似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不用問路強也知道,這一定是知風堂在各地的暗探送回來的。

“真當老子不敢殺佛嗎?”

路強的眼中閃過一道殺機,揮手命代千秋退下,舉步向議事廳而去。直覺告訴他,這是一起有專人組織、蓄謀已久的事件。

民變從來都是從一個小事開始的,而官府若是處置不及時,就會漸成燎原之勢,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揚州緊鄰建康,路強相信韓延之一定已經得到消息,並第二百三十章揚州事件

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只是這些鬧事的不是匪徒,也不是敵人,恐怕他也不敢太過鎮壓。

現在路強召集羣臣議事的地方,其實就是原來他府中的議事堂,只不過又擴建了而已。地方雖然不大,卻很得路強喜歡。

羣臣已經到齊,大水退去,各地處置得當,衆官員在鬆口氣的同時,心也跟着好了起來,路強來的時候,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說笑着。

不過羣臣很快就笑不從來了,因爲他們突然發現皇帝的臉色沉的嚇人。

羣臣見禮以畢,路強也不耽擱,直覺就把發生在揚州的事說了從來,並要羣臣儘快拿個主意出來。

王鎮惡首先道:“陛下,佛教信徒不是一般的教衆,其廣泛度,上至七十老翁、下至垂辮童子,各行各業無所不有,處置起來必須小心謹慎,臣建議,應以安撫爲主,武力鎮壓爲輔”

佛教徒實在太多了,就是讓路強殺,他也殺不絕,而且正如王鎮惡所說,佛教徒遍及各行各業,一個不慎,會出大亂子的。

不過路強卻不同意以安撫爲主的主意,就象一個頑童似的,你若過分縱容,他只會變本加厲,到最後你想收服也收服不住了。

在坐的都是文官,何無忌等武將雖也在江陵,但除了有大事發生,他們很少來談論政務,不過今天況特殊,路強已經命人去找何無忌、趙倫文等人了。

王誕善於揣摩路強的心思,見路強聽了王鎮惡的話不置可否,就知道路強不贊同王鎮惡的主意。

沉吟片刻道:“陛下,臣覺得這件事幕後一定有人組織,臣建議先以言語安撫不明真相的百姓,然後抓其頭腦,這樣鬧事的信徒沒了主心骨,自然就散去了”

這時有近侍報,何無忌、趙倫文、鄧祥等將領到了。

何無忌等人向路強見禮之後,聽了旁邊官員的解說,再看路強已經把目光落在他們上,就知道皇帝是要聽他們的意見。

何無忌毫不猶豫地道:“這沒什麼可商量的,大軍圍之,勒令信徒散去,有不遵從者,格殺勿論”

武將就是武將,提的建議都是鏗鏘有力,不過卻正合路強的口味。

陶淵明搶先道:“萬萬不可,一旦其他地方的信徒知道揚州血腥鎮壓信徒的事,弄不好是要出大亂子的,臣贊同王尚書的辦法,應以安撫爲主”

王誕見自己的主意也沒有被皇帝採納,腦筋一轉,頓時明白皇帝怕是已經有主意了。

這時就見路強把手指向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兵部左侍郎魯宗之。

“你可第二百三十章揚州事件

是有主意了?”

魯宗之躬一禮道:“臣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頓了一下又道:“首先,朝廷要明令各地,加強對治下百姓的監管,嚴聚衆,不管是何原因,一經發現,就地拿問”

“其二,下官贊同何大將軍的主意,大軍圍之,限令信徒散去,不然一體格殺,以高壓手段迅速平息這件事,不讓事態蔓延出去”

“最後則是對主謀者的抓捕,不給他們串連其他同夥的機會”

說了半天,只有魯宗之的話最合路強的心思。

時間緊迫,路強已經不想就這個問題再爭論下去,當即下旨給韓延之,以雷霆之勢平息這件事,同時傳旨給檀道濟,要他調軍隊在揚州左近巡視,封鎖道路,抓捕可疑人員。

最後一道旨意則是下給各地官府的,要他們密切注意治下寺院的動靜,有發現聚集的況,直接鎖拿,不給他們興風作浪的機會。

至於追查幕後主謀的事,自有代千秋去做,這是無需路強心的。

羣臣散去後,路強命人持着自己的佩劍交給魯宗之,命他即刻前往揚州,協助韓延之處理這件事。

原本好的心,被這些和尚一鬧,什麼心都沒了。剛批了幾道奏摺,近侍來報,國師求見。

這個兄弟的不適合管理教會,路強已經打算換人了。

命人把兄弟請了進來,揮手命趙永把近侍們都帶出去,纔對兄弟道:“你可是得到什麼消息了?”

司馬德文苦笑一下,道:“皇兄,可否讓臣弟去山中修行?”

路強這次沒有反對,沉吟片刻道:“他們都要你幹什麼?”

司馬德文在懷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文書,親手交到路強手上,道:“這是一百三十九家寺院主持聯名寫給皇兄的,皇兄看看就知道了”

路強不用看,幾乎就能猜出裡面寫的是什麼,不過還是沉着臉打開看了起來。

上面的文字有些囉嗦,不過大意路強還是看明白了,這一百多所寺廟的主持,所說的無非是佛教一心寵佛,不干涉地方事務,歷屆朝廷對待佛教均尊崇有加,皇帝應該秉承先皇的做法,不干涉佛教事務,保護寺廟財產等等。

路強冷笑着道:“一百多家寺廟主持,可是夠嚇人的了”

路強最痛恨的就是被人要挾,一怒之下,就想派人將這一百多個主持全抓起來,不過冷靜一想,這恐怕是幕後主持者最希望看到的。

“哼!過後再和你們算賬”

隨手將請願書丟在書案上,沉吟片刻道第二百三十章揚州事件

:“皇覺寺就不要回去了,去蜀中吧!那裡雖山路難行,但風景秀麗,適合你修行,有什麼需要,儘管提”

聽路強終於肯放他走了,司馬德文的臉上由衷地露出一絲喜意,合十道:“即是清修,還要那些俗物何用?臣弟只想做皇兄講的那個布袋和尚,找一山谷,結蘆而居,自耕自織”

聽了司馬德文的話,路強從心底敬重起這個兄弟來,以自己對他的關,他想要什麼沒有?卻偏偏放棄所有榮華富貴,一心向佛,這纔是修佛的最高境界。

伸手拉着兄弟的手臂,佯怒道:“就這麼急着離開皇兄嗎?就不能等你的侄兒侄女出生再走嗎?”

司馬德文能感受到皇兄對自己那份真摯的感,眼圈卻也有些紅了。強笑道:“皇兄不是說過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嗎!臣弟給未出世的皇侄想了個名字,僅供皇兄參考,一爲桐,梧桐之桐,一爲慧,秀外慧中之慧”

“司馬桐、司馬慧”

路強默唸了幾遍,他倒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姓路,不過估計那樣的話,所有人都得瘋。

當晚,司馬德文就在路強近衛的護送下,悄悄離開江陵,直奔蜀中而去。

鬧心事一個接着一個,路強現在真有股想殺人的衝動,一個人呆坐在書案後看着那份厚厚的請願書,好半天,嘴角忽地露出一絲詭笑。

“趙永,傳徐緯來見朕”

徐緯就是徐道覆的兒子。?...??

第300章 現學現用第24章 茅山老道第56章 計劃有變第101章 意外來客第225章 找茬來的第120章 江陵新貌第249章 潤物無聲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31章 人怕出名第326章 大帝 終章第246章 準備反擊第21章 老婆那去了第31章 人怕出名第180章 報警第174章 招風第160章 垂死掙扎第166章 刺史家事第79章 新皇旨意第126章 再添猛將第133章 踏浪而來第262章 新戰法第178章 傳說第113章 劍指廣州第120章 江陵新貌第48章 解惑第117章 大事第249章 潤物無聲第21章 老婆那去了第287章 八方來使第151章 連戰第158章 萬里長城 萬里空第271章 牛鬼蛇神第242章 聞風而來第237章 震懾第7章 金殿之上第201章 該談談了第146章 內鬼第312章 破長安第131章 難題第79章 新皇旨意第248章 禍起蕭牆第310章 大戰之前第250章 燕地消息第236章 西涼使節第224章 緩衝區第139 是兵是匪第110章 誰是漁翁第246章 準備反擊第163章 兵進成都第43章 脫胎換骨第20章 夜色深深第130章 血戰桂陽第283章 誰佔便宜第180章 報警第60章 整頓江陵第214章 皇帝也爲難第318章 再接再厲第255章 人心難測第155章 斷腕第87章 並不太平第186章 身份之議第116章 人才第304章 沒那麼容易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111章 耀武揚威第318章 再接再厲第224章 緩衝區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39章 良師第243章 誘敵深入第225章 找茬來的第305章 父子第56章 計劃有變第278章 主動找茬第156章 禮物第236章 西涼使節第105章 何爲真佛第153章 戰書第267章 草原明珠第54章 合作第29章 貴人出門第84章 星星之火第216章 魏軍來了第215章 再踏征程第54章 合作第258章 輕裝上陣第79章 新皇旨意第325章 開戰第301章 渾水第120章 江陵新貌第243章 誘敵深入第135章 借刀殺人第56章 計劃有變第123章 百年大計第4章 不再孤單第172章 中山暗流第254章 考題第131章 難題第208章 徐州攻略第263章 沒完沒燎
第300章 現學現用第24章 茅山老道第56章 計劃有變第101章 意外來客第225章 找茬來的第120章 江陵新貌第249章 潤物無聲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31章 人怕出名第326章 大帝 終章第246章 準備反擊第21章 老婆那去了第31章 人怕出名第180章 報警第174章 招風第160章 垂死掙扎第166章 刺史家事第79章 新皇旨意第126章 再添猛將第133章 踏浪而來第262章 新戰法第178章 傳說第113章 劍指廣州第120章 江陵新貌第48章 解惑第117章 大事第249章 潤物無聲第21章 老婆那去了第287章 八方來使第151章 連戰第158章 萬里長城 萬里空第271章 牛鬼蛇神第242章 聞風而來第237章 震懾第7章 金殿之上第201章 該談談了第146章 內鬼第312章 破長安第131章 難題第79章 新皇旨意第248章 禍起蕭牆第310章 大戰之前第250章 燕地消息第236章 西涼使節第224章 緩衝區第139 是兵是匪第110章 誰是漁翁第246章 準備反擊第163章 兵進成都第43章 脫胎換骨第20章 夜色深深第130章 血戰桂陽第283章 誰佔便宜第180章 報警第60章 整頓江陵第214章 皇帝也爲難第318章 再接再厲第255章 人心難測第155章 斷腕第87章 並不太平第186章 身份之議第116章 人才第304章 沒那麼容易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111章 耀武揚威第318章 再接再厲第224章 緩衝區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39章 良師第243章 誘敵深入第225章 找茬來的第305章 父子第56章 計劃有變第278章 主動找茬第156章 禮物第236章 西涼使節第105章 何爲真佛第153章 戰書第267章 草原明珠第54章 合作第29章 貴人出門第84章 星星之火第216章 魏軍來了第215章 再踏征程第54章 合作第258章 輕裝上陣第79章 新皇旨意第325章 開戰第301章 渾水第120章 江陵新貌第243章 誘敵深入第135章 借刀殺人第56章 計劃有變第123章 百年大計第4章 不再孤單第172章 中山暗流第254章 考題第131章 難題第208章 徐州攻略第263章 沒完沒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