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盟好(二)

靖康五年四月二十日,西夏濮王、中書令李仁忠親赴西平府,與大宋談判。大宋尚書右丞秦檜、冠軍大將軍吳階親自出迎,秦檜拉着李仁忠的手,連道:“哎呀,相公遠來,蓬蓽生輝啊!”

李仁忠微笑頷首,聯袂而入。

當天,爲李仁忠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大宋軍團都指揮使以上官員全部到齊,真是給了李仁忠天大的面子。

第一天的談判,李仁忠義正詞嚴,提出西夏的條件:“大宋從佔領的夏國土地上退出去,保證不再進犯夏國領土,賠款一千萬兩白銀,以及茶、絲綢等物若干!”

秦檜笑着道:“我大宋皇帝陛下以天下蒼生爲念,願意雙方盟好,共享太平。相公提出的條件,不是本官可以全部作主的,還須請旨,所以,相公稍候幾天如何?”

李仁忠沒有理由反對,因而雙方休會,等待朝廷裁決。

從那天之後,秦檜帶着李仁忠,今天聽戲,明天遊山,談風弄月,圍棋賞花,過的是逍遙的日子,只是絕口不談談判的事情。起初,李仁忠覺得可能真的需要等朝廷處置,並沒在意;等了十幾天,算算日子,怎麼也差不多了,連連催促,秦檜連說不急,再等等再等等!

李仁忠想發怒,頗有無從發揮的感覺!秦檜態度好啊,總是笑着!

秦檜的笑,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笑無處不在,笑得意味深長,笑得陽光明媚,笑得你沒脾氣。對上這樣的人,就是想發脾氣,也難呢!

***,兩人帶着幾名隨從,信馬由繮,來到靈州川邊。中午,就在樹林中避避太陽,五月的太陽,正是熱的時節!

隨從取出幾樣小菜,滿上酒,兩人邊吃邊談!

“秦相公是江寧府人氏?”李仁忠問道。

秦檜頷首道:“是啊!想想也有十幾年沒回去了,真想回去看看啊!花雕酒,再配上鮮美的河豚魚,那就是神仙的日子了。當官不自由,自由不當官,唉,早先怎麼就沒想到呢!”

李仁忠吟道:“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貴及人臣,豈能事事圓滿?”

李仁忠才華橫溢,書畫儼然大家,圍棋琴藝也具有極高水準,這樣的人不用說在西夏,就是在大宋也是極爲難得。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秦檜大概瞭解了這個人,貪婪成性,就沒見過如此貪婪的人。這不,就是因爲沒吃到河豚,也能有這麼多的不滿?

秦檜道:“說到河豚,還有一個掌故,關於東坡居士的,相公要不要聽?”

李仁忠顯示出濃厚的興趣,秦檜接着說道:“蘇東坡居常州時,裡中士大夫家有妙於烹河豚的,請東坡來共享,女人和孩子都跑到屏風間,希望能得到蘇東坡的品題。只見蘇東坡下箸大嚼,竟無一言,家**失所望,這時蘇東坡忽下箸道:也值一死!於是全家大樂。”

“天不可拘,地不可束,雖驚濤駭Lang,我自怡然自樂!真乃千古一丈夫也!”李仁忠悠然讚道。

“是啊,是啊!恨不能與東坡同世,幸未與東坡同世。”

恨不能,那是想一堵先賢風采而不能,所以恨;幸未與東坡同世,與蘇東坡同世之人,風采完全被其掩蓋,也實在是人生的悲哀呢!

“西湖美嗎?”

秦檜由衷道:“當然,很美,很美,就像賀蘭山一樣!路入西泠照曙霞,氤氳香霧覆晴沙。孤山月落鍾初歇,古埠煙迷柳半遮。芳草欲迓遊子騎,好風將送泛湖槎。綠窗猶擁鴛衾臥,簾外聲聲喚賣花。”

讚的是蘇堤春曉!

李仁忠癡癡道:“涼飈蒲院麥秋天,歷亂荷開照水妍。治袖翻紅吳苑女,舞衣剪翠蕊珠仙。花心瀉露清銷暑,葉底披襟小泊船。一陣豔香心已醉,夕陽幾處送繁弦。”

蕊珠仙子駕臨,說的自然就是麴院荷風!

“嫋嫋隨風萬縷輕,搖空似Lang暗藏鶯。只緣夢綠嬌翻舌,豈爲啼紅巧弄叢。

畫舫能傾遊客耳,香聞解動美人情。最愁春暮花如雪,老卻歌喉懶不鳴。”

這已是柳Lang聞鶯!

正想再誦一首“三潭印月”,忽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幾名士兵飛馬而來,飛身來拜:“官家御筆手扎!”

秦檜朝東南三拜,拆開觀瞧,半晌看罷,竟遞給李仁忠,苦笑道:“本官該回去嘍,這些日子與相公相得甚歡,真是不捨呀!”

李仁忠顧不上答話,心中狐疑,大宋官家的信,我也能看嗎?

信上面只有聊聊幾語:“着三日內回京!”

這樣的信,看看也是無妨的!這個秦檜,既賣了人情,又沒違反原則,真是圓滑的可以!

仁忠大喜道:“明日立即會談,如何?”

秦檜起身,踱着步道:“不是明日,而是現在!本官受命,提出大宋的條件:按照貴我雙方現在所控制的區域,重新劃定疆域,我方絕不後退一步!”

這是什麼話?

鹽州以東,那幾個州也就算了,既然人家佔了,想拿回來也不容易;但是,西平府一定要拿回來,否則,夏國的滅亡遲早間事!

立時,李仁忠明白:這些天,秦檜都是在做戲,不禁大怒:“西平府必須立即歸還,否則,我大夏發傾國之兵取回來就是!”

西平府,對於大宋不過就是一個前出的基地,而對於西夏卻是事關生死,這一點,官家也預料到了。

此次出兵,戰果之輝煌出乎意料,大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聽說,韓世忠困守范陽多日,那邊的事情也需要馬上解決,不能兩邊同時開戰,國家的經濟也承受不起的。

所以,官家的底線是:西平府可以讓出來,但是,必須讓西夏拿出足夠的東西來交換。鹽州以東的土地,絕不退讓,種無傷拿下的黑山軍司的土地,也是一定要留下的。黑山軍司之地,多沙海,卻是通向漠北草原克烈部的寶貴通道,打通與漠北草原的聯繫,意義重大,軍事上經濟上都將受益,所以,這是必須堅持的。

官家的眼光真是很準,不得不令人佩服啊!

看着李仁忠暴怒的樣子,秦檜笑道:“相公暫休雷霆之怒,慢發虎狼之威,慢慢商量嘛!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可以商量的!”

李仁忠心中一緩,再聽秦檜的條件,差點昏死過去:“爲了西平府,我大宋死傷將士不計其數,就這麼白白交出來,將士們不會答應,恐生事端,還請相公諒解一二。我看這麼辦:貴國拿五萬匹馬,必須是三等綱馬以上的好馬才行;鹽十萬石;白銀五百萬兩,來交換西平府好了。另外,兩國重新簽訂一份通商條約,我國商人過境,稅賦不得超過一成。暫時就這麼多,相公,相公,你怎麼啦?”

李仁忠面色鐵青,呼吸困難,手劇烈地哆嗦着,指着秦檜道:“強盜,強盜!”

秦檜還在笑,不緊不慢道:“相公以爲,我三十萬大軍,幾十萬民夫,日廢鬥金,是來你們夏國遊山玩水的?”

良久,李仁忠稍好一些,只是不想說話!

“再者說,夏國窮山僻壤,也沒什麼好玩的。本官該回京了,相公只有三天的時間,是戰是談,相公一言以決之!”

說罷,秦檜也不理會李仁忠,自顧自地去了。

戰還是和?

能戰鬥下去,我又爲何而來呢?

李仁忠長嘆一聲:從未受過這般屈辱,爲了國家還是要忍下去的。

三天後,宋夏兩國簽訂盟約:夏國以五萬匹馬,五萬石鹽,一百萬兩白銀交換西平府。原屬夏國的黑山軍司、神勇軍司、嘉寧軍司、祥佑軍司土地歸大宋管轄,原住民聽其去留。宋夏兩國通商,稅賦定爲貨品總價值的一成,糾紛協商解決。

夏國濮王、中書令李仁忠,連慶祝宴會都沒有參加,匆匆離去。他彷彿看到了死去的晉王李察哥的眼睛,死不瞑目的眼睛。李察哥是氣死的,他也好不到哪去,也快氣死了,被那個秦檜氣死了。

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二章 奇襲(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二章 春雨(七)第八章 雪紅序一 風流第六章 屠龍(二)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五章 縱橫(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四章 廟算(二)第八章 雪紅第六章 家國(三)第一章 魂傷(一)第五章 打援(一)第十一章 北客第五章 縱橫(二)第八章 變革(二)第一章 中宮(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爲雲(二)第二章 春雨(五)第四章 風化(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八章 宋州(一)外篇 望燕雲(八)第八章 對壘(三)外篇 高麗公(三)第六章 秦淮(一)第五章 播種(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三章 遠航(三)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七章 灌溉(一)外篇 破陣鉞(一)第三章 南洋(一)第六章 私奔第一章 蕭牆(二)月底了第四章 風化(二)第一章 夜花(三)第七章 血光(一)第六章 武尊第十章 神仙(四)第三章 涼州(三)第三章 南洋(一)第二章 視疾(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十章 神仙(四)第四章 協力(一)外篇 望燕雲(七)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十章 神仙(一)第七章 光復(三)第一章 入夢第五章 定州第七章 灌溉(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一章 天道第一章 夢想(一)第五章 打援(二)第五章 火藥(三)第十章 神仙(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一章 夢想(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八章 常日(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二章 狼王第八章 宋州(一)第七章 戰火(二)月底了第六章 曙光(四)第一章 疾苦第二章 視疾(二)第一章 夜花(一)第十三章 奔馳(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無主(二)第八章 無主(二)外篇 照夜白(一)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章 神仙(四)外篇 照夜白(一)第二章 狼王外篇 陽關曲(三)第九章 銀行(一)第四章 風化(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九章 太歲(三)外篇 望燕雲(五)第七章 光復(三)
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二章 奇襲(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二章 春雨(七)第八章 雪紅序一 風流第六章 屠龍(二)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五章 縱橫(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四章 廟算(二)第八章 雪紅第六章 家國(三)第一章 魂傷(一)第五章 打援(一)第十一章 北客第五章 縱橫(二)第八章 變革(二)第一章 中宮(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爲雲(二)第二章 春雨(五)第四章 風化(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八章 宋州(一)外篇 望燕雲(八)第八章 對壘(三)外篇 高麗公(三)第六章 秦淮(一)第五章 播種(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三章 遠航(三)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七章 灌溉(一)外篇 破陣鉞(一)第三章 南洋(一)第六章 私奔第一章 蕭牆(二)月底了第四章 風化(二)第一章 夜花(三)第七章 血光(一)第六章 武尊第十章 神仙(四)第三章 涼州(三)第三章 南洋(一)第二章 視疾(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十章 神仙(四)第四章 協力(一)外篇 望燕雲(七)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十章 神仙(一)第七章 光復(三)第一章 入夢第五章 定州第七章 灌溉(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一章 天道第一章 夢想(一)第五章 打援(二)第五章 火藥(三)第十章 神仙(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一章 夢想(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八章 常日(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二章 狼王第八章 宋州(一)第七章 戰火(二)月底了第六章 曙光(四)第一章 疾苦第二章 視疾(二)第一章 夜花(一)第十三章 奔馳(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無主(二)第八章 無主(二)外篇 照夜白(一)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章 神仙(四)外篇 照夜白(一)第二章 狼王外篇 陽關曲(三)第九章 銀行(一)第四章 風化(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九章 太歲(三)外篇 望燕雲(五)第七章 光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