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淮(二)

這些都是問題,非常棘手的問題。聖人的話,不好反駁;社會風氣,也不是幾年就能夠扭轉過來的。登基之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果不是一連串軍事上的勝利作爲保證,想實行都是難上加難。

胡三救的人多,殺的人也不少。死在他手上的孕婦就有四名。動手術,不能解決輸血的問題,難免死人啊!如果中國人能做到爲病人輸血,通過血液循環用藥,中醫將迎來自己的春天,那之後的中醫是個什麼樣子,誰都無法預計呀!姜林跟胡三學習過剖腹手術,只是不知有沒有成功的經驗!

江寧大學,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農學部、醫學部,這是創舉,必將載入史冊!張邦昌做的不錯,搞成這個樣子,委實沒什麼需要挑剔的地方。

五月十五,秦淮湖畔,萬民遊湖賞花,花開在湖裡,卻不是荷花而是比荷花還要美的人哩!

趙桓攜皇后朱雲蘿奉太上皇、皇太后,乘坐恢弘的龍舟,兩邊還有四艘大船,上面坐皇家內眷,親貴官員。人人插花,各個帶笑,一團喜慶呢!

趙桓尋覓了一番,和香不知到哪裡瘋去了,這丫頭,來到江南,整天紅撲撲着小臉,笑不夠,瘋不夠呀!

這座龍舟之上,坐着兩名宰執:張邦昌與趙鼎,還有三員大將:劉琦、張憲、王德。只要官家在場,王德從來是不坐的,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地立在後面,面無表情,有幾分門神的風采。

鑼鼓喧天,萬歲的呼喊聲在秦淮河上掀起層層漣漪,第一艘畫船過來了。

這是江寧府一年一度的“秦淮花會”,賞花卻不遊園,各種鮮花,將一艘艘船兒裝扮得分外妖嬈,鮮花叢中的人兒,想不美,想不香也難啊!

青春年少的女子,穿色彩鮮豔的衣裳,翩翩起舞,船兒輕輕擊水,緩緩前行,來到龍舟前面。人羣往兩邊一分,穿紅掛綠的麻姑,手捧仙桃,盈盈下拜,唱道:“帝女天孫遊戲,細把錦雲裁碎;幾夜巧鋪春,盡向枝頭點綴。奇瑞,奇瑞,現出皇家富貴。”

唱到此節,舞女們輕搖綠油油的枝葉,霍地,現出一片爽心的紅色,滿眼都是喜慶的紅花。

衆女再拜:“太上萬年無期,今上吉祥安康”

一頭仙鶴,不知從何處飛來,落在麻姑身側,嘴裡叼着兩條彩綬。

麻姑欣喜萬分,輕撫着仙鶴的頭,道:“難道,你也是來道喜的嗎?”

仙鶴叫了兩聲作爲迴應,看它的樣子,就是恨自己不會說話呢!

綬帶展開,左邊是“慈孝通天”,右邊是“大宋萬年。”

“哈哈”,趙佶大笑,高聲道,“賞!”

自有女官上前,將黃白之物,撒向畫船。

雲蘿悄聲道:“那鶴兒從何而來?”

趙桓還在尋找和香,聽到問話,道:“哦,朕也沒看清爽呢!”

雲蘿輕哼一聲,道:“陛下的心思早不在這裡,又如何能看清?”

平日裡,除了牀第之間,稍可一觀女兒風情,雲蘿都是一副雍容端莊,母儀天下的模樣。年近三十的婦人,今日忽然現出這般嬌態,竟把趙桓看呆了。女人,只要是女人,沒有不撒嬌的,沒有不妒忌的。她本是很大度的人,竟也會妒忌嗎?

第二艘畫船,上面的胡女,舞蹈起來,腰肢比湖邊的楊柳還要柔軟,如小花蛇在草叢中游動。火紅的肚兜兜下面,露着誘人的肚臍,飽滿圓潤,似十五的明月。一張嫵媚多情的臉兒,眉心中央,點綴着一點嫣紅,更是撩人!看到此女,忽然想到春夏秋冬四女,側頭望向右側的龍舟,只能依稀看到她們的影子,又哪裡能夠看清?

這艘船,行到遠處,岸上的遊人將手中的鮮花紛紛拋上船去,收穫了更多的花呢!本來,這一年一度的“秦淮花會”,要選出當年的花魁,城內的大小妓院費盡了心思,將自家的姑娘打扮得比花還要美,一定要取得花魁之位。而勝負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哪位姑娘得到的賞錢多,去年的花魁——綠筠,得到了五萬貫賞錢,爲十年之最。今年,趙桓訂了一個新規矩,甭管什麼身份,凡是參加“秦淮花會”的人,每人手裡一朵鮮花,看中的名花,就贈一朵花,以最後得到的鮮花數量,作爲評判勝負的標準。官家來了,自然要改改規矩,若是不改,難道要與那些商賈鬥富不成?至於明年如何,管不了那麼多,就隨它去吧!

左等右等,綠筠姑娘的畫船到了。這條船,遠比前面的船兒氣派;船上的人,也贏得了更多的喝彩聲!

“綠筠!”

“綠筠”

“花魁!”

“花魁!”

琵琶聲響,二八佳人,披花衣,穿花鞋,嫣然一笑,水雲袖“啪”地一甩,啓朱脣喜滋滋唱道:

“曉掛芙蓉帳。有十分思憶,十分惆悵。不曾相別,相別如何樣。恨雞鳴日上,不等鴛鴦情暢。今早分離,又是何日何時再了前賬。

眼底情人難依傍,問今宵哪個成儷伉。新舊間愁,一夜一回償。有誰銘腑臟,度爾煙花飄蕩。偶作新詞待,卿卿按節,時啓朱脣唱。”

聲音綿軟,幾分慵懶,幾分哀怨,幾分企盼,幾分嬌柔。這般美豔娘子,怎能不多看上幾眼?這般如花女子,怎不令人憐惜?輕歌曼舞間,一雙小巧的宮鞋顯出嬌滴滴的模樣,這樣小的小腳,如何能支撐她的身體,這樣的小腳,想必就是所謂的“衩頭蓮”吧!看她動作瀟灑自如,無一絲病態,想必麗質天生,這雙可人的小腳也是天生的,這就好,自然就好啊!

趙桓早就下旨,嚴厲禁止民間女子裹腳,將剛剛露出一點苗頭的全民“戀足癖”扼殺在搖籃之中。都是大腳,才能顯出小腳的美態;如果都是小腳,滿眼都是病態的女人,又怎會覺得美呢?

龍舟上的人,包括雲蘿在內,都把自己僅有的一朵花獻了出去,趙桓也是想獻的,忽地心中一動,又忍住了。

那邊船上的綠筠,一個幽怨的眼神飄過來,趙桓竟有些不敢面對的意思,好像自己做了什麼錯事,被她發覺,沒奈何,只得低下頭去。

剛剛獻完花的都賽,笑着跑來,道:“官家還要等嗎?”

趙桓瞧着這美豔的女人,戲謔道:“本是要獻給都賽的,怎奈都賽不能參加比賽,又當如何?”

明知男人說的是假話,都賽還是非常歡喜,當着這麼多的人,說這樣羞人的話,還是第一次,如何能夠不喜?

快樂的時候,就連時間也是快樂的,轉眼間已經是第三十三艘畫船了!此次花會,共有五十艘船,一多半已經過去了嗎?

船兒遠遠地駛來,船上的人越來越清晰。

四名戎裝女子,一人用刀,一人舞劍,一人使槍,一人彎弓搭箭,身上披精巧的連環甲,白花花的甲葉在陽光下分外耀眼;頭上纏着紅巾,腳下蹬着長筒紅色皮靴,大紅絲綢的斗篷,風兒吹過,“呼啦拉”抖起來,煞是威風。

趙桓聚精會神的看着,身後的王德看到這番情景,心頭一驚,不由得跨前一步,手按到刀把上,身上的氣勢陡然散發出來,趙桓、雲蘿都有所覺察,回身看看嚴陣以待的王德,不知發生了什麼。

粗看,這四名女子與先前的女子沒有什麼不同,舞姿翩翩,使刀弄槍,別樣風情。但是,看在王德眼裡,卻是令一番光景。她們可不是尋常女子,都是學過武藝的,而且武藝很高呢!尤其是那名正欲射箭的女子,眼神有意無意,總會向官家的身上撩幾眼,眼中沒有柔情,盡是仇恨!王德自幼修煉武藝,於弓箭一道用心最多,弓箭講究的是眼力、精神。此女子眼力驚人,定是善射之輩。她手裡的弓,乃不可多得的良弓,箭壺裡的箭,也是匠人精心打造的好箭。以現在的距離,她的箭射出來,王德還有把握接下來;距離再近一些,五丈內,兩船正對,那就不好說了。如果,她不射官家,而是射向太上皇,那又如何是好?太上皇、官家都不能出任何閃失,這艘船上的任何人也是不能出問題的!

怎麼辦?

握住刀把的手,全是汗水,臉上也是汗澇澇的,正緊張地想着對策,忽見劉琦、張憲二人猛地起身。三人都是久經戰陣的大將,對危險有着天生的敏感,對視片刻,已然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船兒距離龍舟還有二十丈,危險迫在眉睫。

張憲上前,慨然請道:“臣願舞劍,爲太上皇、陛下助興!”

太上皇沒有感到任何不妥,趙桓看到三名愛將的樣子,似有所悟,搶在父皇前面,道:“好!”

張憲上前,劉琦退後,佔到太上皇身邊,王德不動。王德身後的岳雲、鄭七郎,不約而同上前幾步,跟在張憲身後;老迷糊將王德鐵弓悄悄摘下,握在手中,小磕巴叩着箭壺內的鵰翎。只要一個動作,他們的箭和弓就可以送到王德手中。

張憲悄聲道:“兩賢侄助我!”

距離畫船八丈,女子的弓已經慢慢拉開,弓弦上的箭,遙指蒼穹。

張憲大吼一聲,猛地躍下。岳雲、鄭七郎,一人扶背,一人頂腰,奮力向前推去。張憲在空中一個漂亮的翻身,落在畫船之上,喝道:“某乃張憲是也,願與四位小娘子共舞一曲,爲太上今上助興!”

張憲堪堪擋在射箭女子身前,擋住了對方的視線。要想向龍舟射出箭矢,必須要過了他這一關才行,或者,直接把箭射到他的胸膛之上。

“好,好啊!”

“張大帥威武!”

岸上響起如濤般的響聲。

船兒距離龍舟還有六丈!

“小女子敢不從命!”

射箭的女子話音剛落,另外三名女子,刀槍劍一齊攻到。張憲不能讓她把箭射出去,所以,張憲不能動。即使有所限制,張憲還是張憲。虎軀一震,心神清明,眼前的動作頓時慢了下來。上身輕輕一搖,避過迎面長槍,左腳踢向使刀女子的手腕,逼得對方變招;手中寶劍疾風般斬下,“當”地一聲,將來劍擊落。趁着女子一愣神的功夫,手腕翻動,攪住女子的寶劍,幾個翻轉,她的劍已經飛到了天上。

“女子無才便是德,爲何要舞槍弄棒!”

說話的功夫,丟了劍的女子騰空而起,就要搶回寶劍,忙裡偷閒,還要踢上一腳;身前槍影霍霍,不知多少槍頭在閃爍。身後又一刀刺到,想不移動身形,如何能避過這般緊密的攻擊?

畫船距離龍舟正好五丈,已經進入最佳射擊距離,女子的弓拉得正滿,冷森森的箭鏃,指向張憲的前胸。

張憲大吼一聲,身子前傾,閃過頭上的一腳,寶劍刺進槍影的中心,一聲脆響,擊開梨花槍,腳下用立,拔身而起,向前衝去。身後的剛刀落空,身前的箭,卻是越來越近。

這四名女子恁地強橫,現今形勢下,不能大開殺戒,又要護得陛下週全,張憲別無選擇,只能以身犯險。在她們心中,殺了一個張憲,是否划算呢?

射箭的女子,略一猶豫,張憲的劍已經到了,已然刺到哽嗓咽喉。

那女子大恨,銀牙一咬,兀自不顧性命,射出了箭。

張憲身後,三女一齊殺到。

好一個張憲,電光火石箭,一個鐵馬橋,閃過來箭,手中的寶劍輕輕一挑,將女子身上的紅斗篷挑落,接在手中,大紅的斗篷舞動起來,如同紅色的氣Lang,將船上的風光盡數罩住。手上的斗篷在轉,身軀也在四名女子中間遊走,宛如花叢中的蝴蝶,那般輕盈,那般灑脫。

船兒駛出七丈遠,再想射出箭矢,已是難上加難。

“還不收手,要抄家滅族嗎?”

“我們的家不是已經被你們毀了嗎?”

“大王,奴婢盡力了!”

行刺失敗,四名女子俱是一般絕望的神色,也不待張憲來攻,或用刀或用劍,自裁而死。

“唉!”

一聲長嘆,大紅斗篷落下,蓋住四名可憐的女子。船兒駛出很遠,岸上的人早沒心顧及這邊的情況,還要看更美的花呢!

張憲回到船上,躬身見禮,也不坐,就在趙桓身後,與王德並肩而立。

五十艘畫船都過去了,也許還是綠筠姑娘得到的花兒最多,也許綠筠姑娘還會獲得今年的花魁呢!

就在這時,“嗨呦”一聲長長的號子聲,一葉偏舟,自東而來,舟上一名搖櫓的老者,還有一名天真爛漫的少女。少女一身粗布衣服,烏黑的長髮隨便梳了一根大辮子,隨意地垂在腦後。左邊是裝魚的竹婁,右邊是滿筐的蓮子。手裡搖着一枝蓮花,半挽着褲腿,露出雪白的肌膚,一雙赤腳,放在水中,撩撥着水兒,玩的正高興呢!

看到岸上那麼多的人,擡眼向遠處望去,看到富麗堂皇的龍舟,少女驚道:“爹爹,你看,前面好多的人,還有龍舟呢!”

“是嘍,爹爹早就看到了!”

“快些回去,爲何還向前劃呢!”少女蹙眉問道。

“今天是秦淮花會,花會花會,缺了我家香兒,哪裡還是什麼花會啊!”

少女的眼睛裡盡是興奮,一個個地望過去,都是比花還要美的女人,羞道:“奴家如何能和那些姐姐比?你看,她們的衣服好漂亮啊!呀,快看,那位姐姐的耳墜,好像是珍珠啊!”

“衣服好有什麼用?我的香兒沒有好衣服穿,還不是天下最美的女子?”

“真是的!就你說我美,快些回去吧!香兒好怕啊!”

老者大笑,船兒向前的速度更快了。

岸上的人,聽到父女兩人的對話,一齊盯着少女看,可不是嗎,真是人間少有的美人呢!雖然沒有綾羅衣裳,沒有珍珠耳墜,沒有胭脂,沒有香氣逼人的鮮花,可還是一位萬中選一的俏佳人啊!天然去雕飾,戲水若芙蓉,在這樣的日子裡,在這樣的場景下,更是超凡脫俗,美不勝收啊!

“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

“好美的小娘子!”

“真美!”

“美!”

岸上的人嘖嘖稱奇。

魚舟行到龍舟前面,皇太后鄭氏和太上皇說着什麼,太上皇撫髯而笑;趙桓不顧雲蘿妒忌的目光,癡癡地看着;張邦昌老臉一紅,道一聲:“這個丫頭,”;趙鼎起初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身子向前探去,細細一看,待到看清楚了船上的女子,馬上坐回椅子,連連搖頭;岳雲、鄭七郎拍手叫好;就連一向不苟言笑的王德都在傻笑!

裝扮成打魚人家女兒的和香,嘻嘻笑着,時而還要做上一個鬼臉,硬是將氣氛引到了極點。

和香一下子跳起來,赤着小腳,小手叉腰,朝岸上的人喊道:“我美嗎?”

岸上人齊聲高呼:“美!”

“做不做得花魁!”

“做得!”

趙桓氣血翻騰,怎還坐得住!霍地起身,來到近前,揚手將手中的鮮花拋下!

“萬歲萬萬歲!”

萬千臣民同聲高呼。

和香恁地的輕盈,接住飄落的鮮花,伸到鼻前,深深一吸,萬分陶醉。陶醉的和香,竟醉了所有的人咧!

趙桓道:“要不要上來!”

和香可勁地點頭,岳雲、鄭七郎將繩子拋下來,道:“抓住!”

和香抓住繩子,黑白太歲一齊用力,將美若天仙的和香拉上龍舟,盪漾在清風中的和香,更是令圍觀之人,生出萬種滋味。和香小跑着來到太上皇、父親面前,躬身一拜,低頭再不說話了!

趙佶笑道:“親家翁,生的好女兒啊!”

張邦昌回道:“整天就知道胡鬧!慚愧,慚愧!”

到了這時,人們才知道這位就是張相公的嬌女,官家未過門的妃子張和香,名滿京城的張和香呢!

一時間,萬歲之聲響徹雲天。

也許,明年就會有很多大家閨秀,來參加秦淮花會。有了她們,纔算是真的花會!

回到行宮,趙桓的興奮勁兒就是過不去啊,就是高興啊!和香征服了江寧府,靠自己的青春、美貌征服這座城市,她是自己的女人,怎能不高興呢!

陪太上皇吃過晚膳,回到殿裡,心裡暖暖的,非得找點什麼事情做,才成呢!

裴誼忽然進來稟報:“陛下,虎翼軍團都虞候,楊欽將軍求見!”

嗯?這麼晚了,又會有什麼事情?難道是刺客的事情?不是說那四名女子都死了嗎?划船的人根本不知情,都是普通的船工啊!

腦子一下子清醒過來,道:“喚他進來!”

楊欽進殿,跪倒請安,趙桓道一聲“平身,上茶,”楊欽等不及茶水上來,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奏!”

“講!”

楊欽要說的果然是一件大事。原來,今日行刺的女子,都是鐘相餘孽,楊麼派來的。楊麼、鍾子儀京城行刺失敗,鍾子儀腰斬於市,楊麼逃到了東南。鐘相藏了一批財寶,知道這個消息的只有楊麼、鍾子儀等少數的幾人,楊麼啓出寶藏,到了東南沿海,盤踞在幾個小島上,招兵買馬,積蓄實力,圖謀再起。楊麼已經召集了幾千人,戰船也有幾十艘,馬上就要攻擊琉求。楊麼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雷德進,爲楊麼立了大功,近期與楊麼生了嫌隙,遭到楊麼重罰。雷德進還有一個兄弟,叫雷德通,雷德通沒有受兄長的牽累,還受信用。二人密謀,取楊麼而代之;或者,殺楊麼降宋。這一次,雷德通作爲主將,帶人前來行刺,行刺不成,唯恐回去丟了性命,自動找上門,把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這時,劉琦也到了。

楊欽先去找劉琦,劉琦不在,就直接來見官家,劉琦聽到有急事,也急匆匆地趕來了。

展開地圖,琉求以及周邊的澎湖,是兩個很大的島子,近年有很多內陸的人員過去開荒,還有一些獲罪的官員流放到琉求。如果失去琉求,叛賊以之爲基地,擾亂沿海,必將導致東南震動,海外貿易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必須速速派兵進剿。

劉琦雙眼冒光,極其興奮,奮然請戰:“臣願率兵,剿滅此賊!”

趙桓沉聲問道:“需要多少人馬?多少戰船?”

“虎翼軍團本部軍力足可擔當!”

趙桓搖頭道:“一定要趁着敵人力量弱小,一舉摧之。來人,傳張憲來!”

щщщ▪ Tтkд n▪ c ○

裴誼答應着,派人去傳令,劉琦眼見功勞又要有人來搶,道:“陛下,不用張憲幫忙,臣也行啊!”

“駕船開炮,你沒問題;上島廝殺呢?即便也行,能不能全殲叛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朕要的是全殲,懂嗎?你來看,虎翼軍團全員四萬餘人,人數是不少,陣線拉得也長啊!從北面的登州到南面的瓊州,面面俱到,都要駐防,如何能迅速集結?再說,平常該做的事情,還是要有人做嘛!”趙桓不緊不慢說道,“就這麼定了,此戰你爲主帥,張憲爲副,三個月之內,盡數剿滅,有沒有問題?”

劉琦道:“沒問題!臣若打不下這一仗,也沒臉回來見陛下了。不過,陛下南巡,也要有人護駕啊!您看是不是留下楊欽……”

趙桓瞧瞧楊欽,笑道:“你可願意?”

聽着有仗打,楊欽樂得什麼似的,一聽又沒自己的份了,立即變成了蔫黃瓜,那個沒精神啊!官家問了,又要裝出願意的樣子,真是挺難爲人的!

“臣,臣願意!”

“哈哈,”趙桓指着楊欽說道,“你看,你看!這個樣子象是願意嗎?不願意就不願意,要說實話,朕絕不勉強!”

楊欽大驚,跪倒叩頭,道:“臣願意!”

看着他惶恐的樣子,趙桓把人攙起來,道:“朕開個玩笑,怎麼就當真了?領兵的願意打仗,朕高興還來不及,哪裡會怪罪!都去,都去!朕有一個王德,百事無憂,有磐石之安,你們儘管去吧!你們去迎迎張憲,商量好作戰方略,明日報與朕知。去吧,去吧!”

兩人告退,趙桓忽然又想到了什麼事,道:“這個,依朕看,可以把琉求島改名爲臺灣,這樣叫着順口些!”

劉琦、楊欽想不明白,臺灣比琉求順口在哪裡。心裡糊塗,嘴上還是答應着,退了下去。

西海湖那邊剛剛打完,又要打仗了,收復臺灣,然後就在島上設立縣治,看他孃的誰還能把臺灣從朕的手裡奪走!哼,哼!不要命的儘管來奪好了!

關於和親第一章 心路(三)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六章 曙光(五)第十章 日中第六章 曙光(一)第一章 厚積(二)第四章 親征(二)第三章 凱旋第三章 遠航(三)外篇 照夜白(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五章 火藥(二)第二章 春雨(三)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五章 天意(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四章 折衝(一)第十一章 北客第二章 春雨(五)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縱橫(四)第三章 遠航(三)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三章 太原(一)外篇 望燕雲(一)外篇 望燕雲(三)第四章 廟算(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六章 武尊第五章 天意(二)第九章 倉惶(二)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八章 常日(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六章 交趾(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二章 人道第四章 廟算(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五章 江寧(一)第十章 國賊第四章 折衝(二)第八章 虎鬥(一)扯脖子喊啊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三章 巨匠(一)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四章 協力(二)第一章 盟好(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三章 手足第五章 蹊徑第八章 宋州(七)外篇 照夜白(二)第八章 宋州(二)第四章 廟算(二)第九章 驕傲(六)第二章 南郊(一)第十章 驚心(二)第四章 風化(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三章 巨匠(一)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五章 縱橫(一)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七章 血光(一)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南洋(二)第十章 飄蕩第二章 南郊(一)第六章 曙光(三)第五章 打援(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二章 追捕第七章 蘭若第七章 弄月(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三章 武威(一)上架公告第四章 協力(二)第三章 凱旋
關於和親第一章 心路(三)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六章 曙光(五)第十章 日中第六章 曙光(一)第一章 厚積(二)第四章 親征(二)第三章 凱旋第三章 遠航(三)外篇 照夜白(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五章 火藥(二)第二章 春雨(三)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五章 天意(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四章 折衝(一)第十一章 北客第二章 春雨(五)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縱橫(四)第三章 遠航(三)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三章 太原(一)外篇 望燕雲(一)外篇 望燕雲(三)第四章 廟算(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六章 武尊第五章 天意(二)第九章 倉惶(二)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八章 常日(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六章 交趾(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二章 人道第四章 廟算(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五章 江寧(一)第十章 國賊第四章 折衝(二)第八章 虎鬥(一)扯脖子喊啊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三章 巨匠(一)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四章 協力(二)第一章 盟好(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三章 手足第五章 蹊徑第八章 宋州(七)外篇 照夜白(二)第八章 宋州(二)第四章 廟算(二)第九章 驕傲(六)第二章 南郊(一)第十章 驚心(二)第四章 風化(二)外篇 望燕雲(五)第三章 巨匠(一)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五章 縱橫(一)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七章 血光(一)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南洋(二)第十章 飄蕩第二章 南郊(一)第六章 曙光(三)第五章 打援(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二章 追捕第七章 蘭若第七章 弄月(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三章 武威(一)上架公告第四章 協力(二)第三章 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