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流花

靖康五年七月,世祖高皇帝下旨,合併三省,還六部事權。

長達十年的政事改革,自此始也!

——《世祖本紀》進入七月,朝廷連下幾道諭旨:

同知樞密院事何慄進知樞密院事;宣招河東路大總管、神衛軍團都指揮使王稟進京,出任同知樞密院事;樞密院都承旨張浚籤書樞密院事,樞密院一正兩副三位長官就齊了。

初九日下達旨意,合併門下、中書、尚書三省爲新尚書省,門下中書兩省原任官員,或履新職,或等待新的任命!聖旨中申明,還六部事權,由於兵部早已併入樞密院,只剩下吏、禮、工、刑、戶五部,再成立一個商部,管轄全國通商事宜!

十一日,大封功臣:冠軍大將軍封郡公,懷化大將軍韓世忠封開國公,捧日軍團都指揮使岳飛封開國公,天武軍團都指揮使種無傷封開國公,王稟、曲端、劉琦封開國縣公。以下立功人員,各有封賞。

吳階爲統兵大將軍,封郡公衆望所歸;岳飛本就是開國侯,封開國公也在情理之中;年僅二十四歲的種無傷,出盡了風頭,屢立大功,開國公當之無愧,國人比之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而韓世忠一躍而爲開國公,國人多有微辭,軍方大將卻並沒有不同聲音。

事情辦的很圓滿,總算是皆大歡喜。

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李綱,閉門養病;尚書右僕射、中書侍郎張邦昌南下江寧府,籌備大學事宜;京城主事的只剩下兩名副職,尚書左丞趙鼎和尚書右丞秦檜!

一大攤子事情要處理,尚書省少了兩名宰相,趙鼎爲人剛直,得罪人還行,做事就不大靈光了;千金重擔壓在秦檜一個人身上,忙得螞蟻似的,大恨分身乏術啊!

安撫官員,調整人事,還要處理日常事物,短短十幾日,秦檜整整瘦了一圈,東方英看在眼裡,急在心中。除了努力做事,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幫助恩相!

進午飯的時候,看四下無人,東方英嘟囔着:“趙相公也是的,家裡一堆事情撂下不管,還有心跟着陛下去看什麼新武器試射,這算什麼事嘛!”

秦檜靠在子椅裡閉目休息,卻也沒睡着,懶懶地說道:“不要如此講話,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管別人的事情!況且,那邊的事情也不是小事呢!”

馬上又要做事了,東方英取來一個溼毛巾,遞給秦檜:“相公,擦把臉吧!”

秦檜一邊擦臉,一邊想着下午該做的事情!忽覺心頭一顫,全身發冷,似乎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了!

秦檜的感覺不錯,當天差不多同一時間,在汴梁南部二十里的流花橋,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

早上,趙桓帶着四位執政,由一千名殿前班直護衛,至城南盤龍山,軍器署的武器實驗場,觀看第二代火槍的試射!

其實,早在威遠大將軍炮成功試射前,第一代火槍就出來了!

第一代火槍,槍管由生鐵打造,槍管口徑爲五至六分,長兩尺七寸,槍管固定在木柄之上,火繩點火,裝鐵彈或石彈,射程四十步!每一次發射,必須用火摺子點燃火繩,才能射擊,;而裝填彈藥的時候,需要先裝填爆炸藥、再添鐵彈。鐵彈前裝,需要用木榔頭敲擊送彈棍,才能將鐵彈送下,完成一次射擊!這樣一來,射擊速度很慢,一刻鐘最多可完成二十次射擊!威力有限,射程短,射速也不理想,不但趙桓不滿意,就是軍方也不買帳呢!

所以,第一代火槍沒有列裝部隊,只成爲一件標誌而已!

第二代火槍又能怎樣,誰心中都沒底,軍器署的東西,失敗是正常的,經過無數失敗錘鍊的研究人員和朝廷要員,早都習慣了!

站在射擊隊伍兩丈遠的地方,趙桓問道:“距離槍靶有六十步?”

陳規笑着回奏:“陛下聖明,正好六十步呢!”

射程提高了三成,射速呢?

“臣請旨,是否可以開始了?”

趙桓點頭示意可以開始,負責現場指揮的軍官高聲喊道:“裝藥!”

射手們動作麻利,將爆炸藥裝進槍管。

“裝彈!”

射手們將一小團黑糊糊的東西裝進槍管,竟不用送彈棍,也不用木榔頭,這是爲何?

陳規小聲解釋着:“此次使用浸蘸過油脂的麻布,包着彈丸,裝入槍膛。彈丸可以自動滑下,而且本次試射的彈丸採用鉛彈,鉛彈柔軟,更容易裝填!這樣做,不但可以減少射擊準備時間,還可以密閉槍膛,增加射擊的速度,所以,射程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呢!”

趙桓頻頻點頭,看着前面的射手,心中亦在讚歎:宋強是個程序設計員,不懂什麼冶煉、槍械知識,除了給他們一些方向性的指導,具體的工作都要他們來做!現在看來,他們做得很好,非常好呢!

“射擊!”

火摺子將火繩點燃,只聽一陣槍聲,六十步外的靶子發出脆響,應該被打漏了吧!

幾名士兵拿着靶子跑過來,送陛下御覽!靶子上有一個明顯的小窟窿,看來,正中目標啊!

趙桓笑道:“好,好嘛!一刻鐘可以完成多少次射擊?”

陳規答道:“三十次!”

趙桓看着王稟,道:“執政來說說,這東西怎麼樣?”

王稟慨然請道:“臣請先試槍,再來回答陛下的問題!”

趙桓含笑點頭,王稟上前,學着射手的樣子,裝藥、裝彈、射擊,只聽“砰”地一聲,竟正中靶心!

王稟把槍反反覆覆地看了個遍,半晌纔將槍交還射手,回到趙桓身邊,躬身道:“陛下聖明,自當知道訓練一名弓箭手,而且是一名好的弓箭手非常不容易,所以國朝武舉以箭爲先。但是象岳飛、韓世忠那樣的神力者畢竟很少,弓箭射程與膂力直接相關,所以單論弓箭一項,我國是比不過西夏、女真的!”

王稟說的都是事實,君臣頻頻點頭,就連實驗場上的士兵們也在聚精會神地聽着。

“火槍卻不同,對人的力量沒有要求,幾乎人人可以射擊!而且威力更大,在五十步的距離上,與神臂弓相比,威力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真是一個好東西呢!如果火槍可以列裝,戰爭就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戰爭了。”王稟的話無疑給軍器署的人打了氣,包括陳規在內都已是喜上眉梢!

王稟又道:“不過,還是有幾個問題!首先,下雨天遇敵,如何射擊?其次,射擊產生的反擊力量很大,如果進一步增加火槍的威力,勢必要增加裝藥量,那麼射擊形成的反擊力量會更大,射擊的準確性將大打折扣!還有一條,臣剛纔射擊過後,摸了一下槍管,槍管很熱,也許射擊一刻鐘之後,就不能進行射擊了!”

王稟到底是領過兵打過仗的人,雖然第一次接觸火槍,提出的意見卻一針見血,火槍要列裝部隊,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陳規也不用官家來問,率先說道:“王執政所提到的問題,臣等正想辦法解決,伏請陛下聖訓!”

“王執政的意見,就是朕的意見,千方百計也要把事情解決好!”趙桓望着前方的盤龍山,“另外,朕給你們提供一些思路,具體問題需要你們自己解決!是否可以考慮,將爆炸藥和彈丸裝在一起;如果能裝在一起,就不要射手臨時裝填,戰鬥時只要射擊就好了!此舉必將極大的提高射擊速率。威遠大將軍炮也是這個問題,能解決裝填問題,發射速度提上來,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啊!”

“臣遵旨!”陳規等人跪倒領旨!

趙桓面帶憂戚,道:“西夏、金國已經可以製造黑火藥,轟天雷、手榴彈已經成爲敵我雙方共用的利器。大宋有的別人也會有,如果我們不能率先取得突破,將士們將流更多的血,更多的血啊!五年之內,必須解決上述問題,聽明白沒有?”

趙桓想到了彈殼,彈夾;一個小小的彈殼,以現在的技術水平造出來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吧?彈夾上的彈簧,鍊鋼水平上不去,恐怕也弄不出合格的彈簧來!即使造出來了,能不能大規模生產?唉,腦子裡的東西是不少,而今也看到了科技發展的曙光,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地慢慢來,違反規律的事情做不得,給陳規下達這樣的命令,算不算大躍進呢?

陳規身軀一震,官家從來沒有象今天一樣下達死命令,五年能不能完成任務?

正在思索,忽聽官家又道:“必須,明白嗎?”

陳規的倔脾氣被鉤了起來,道:“臣領旨!完不成任務,臣甘受一切懲罰!”

“好!”所謂請將不如激將,看來效果還不錯啊!

趙桓道:“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尚書省、樞密院不得推諉!”

“臣領旨!”宰執們山呼領旨!

簡單吃了點東西,君臣啓駕返京!

隊伍前行五六裡的樣子,忽然感覺肚子異常難受,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忙道:“停下!”

王德催馬過來,問道:“請陛下御令!”

趙桓一手捂着肚子,道:“朕肚子難受,看起來必須就地解決了!”

王德指着岳雲、鄭七郎命令道:“去那邊的田地裡查看一下,立即回報!”

“明白!”二員小將催馬衝了出去,不久傳回安全的手勢!

裴誼帶着幾名內侍黃門,帶着一應物件,扶着官家急匆匆衝進麥田,王德率領百餘名班直在外圍成一圈,背身而立!

岳雲、鄭七郎帶着四名班直,扯起一面紅布,將官家圍在裡面。

趙桓悠閒地坐在檀木筒上,仰望天上的白雲,聞着禾苗的香氣,好不愜意!

官家順利出恭,自有內侍過來善後,當皇帝就是好啊,擦屁股都不用自己動手呢!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少不得要耽擱一刻鐘。

繼續前行,至蔡河上的流花橋邊,前方清路的班直耀武揚威,策馬狂奔,高聲宣和:“行人迴避,行人迴避嘍!”

其實,路上本沒有人,但是陛下威儀,天家體面,半點馬虎不得,該有的程序,一樣也不能少!趙桓本想把這些沒用的虛樣文章儘可能地減下來,竟遭到宰執的強烈反對,皇帝都不在乎,他們怎麼就那麼在乎呢?

忽聽“轟隆”一聲,耳朵嗡嗡直想,橋面上濃煙滾滾,一人一馬被轟上了天,沙飛石走,然後重重地砸進水裡,“咚,咚”響過,水花四濺,聲勢好不嚇人!

王德最先反應過來,怒吼一聲:“護駕!”

裴誼等內侍將官家圍在覈心,外面“刷刷”了圍了十幾層。除非攻擊來自天空、地下,趙桓安全的很,就是一隻蚊子想飛進來也是不能的!

王德、岳雲、鄭七郎、老迷糊、小磕巴等人率兵四面嚴防死守,弓上弦,刀出鞘,眼睛注意着左右的動靜,一絲一毫的變化都逃不過勇士的眼睛!

幾息之間,四周寂靜無聲,王德高聲吼道:“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許隨便走動,違令者,立斬!”

再令八名都頭,四人過河巡視,四人向四周散開,發現可疑蹤跡,立即回報!

把一切安排妥當,王德催馬來到宰執面前,急道:“請四位執政,入內見駕!”

何慄在前,趙鼎、王稟、張浚在後,四人進入內圈,見到陛下,跪倒請安!

如果,剛纔趙桓不鬧肚子,將會發生什麼?

按照路程計算,趙桓應該就在橋上,對手把他的行程、行進速度算得毫釐不差,可謂用盡心機,必欲置他於死地啊!

到底會是誰?

何慄道:“立即回京,方爲上計!由此向西五里,還有一橋可以通過,請陛下定奪!”

王稟怒道:“事情緊急,陛下亦要聽我等安排,何須聖裁?”

這是什麼話?出了狀況,陛下的話就不管用了?

趙桓淡淡地說道:“好,朕就聽卿等安排!”

王稟又道:“不管能不能查到線索,一刻鐘之後,聖駕需立即北上!馬上派人回京,調韓世忠、張伯奮各率五千人馬,沿途戒備,再不能出一點閃失的!通知王希夷,京城清道,護衛陛下還宮!”

調韓世忠、張伯奮兩路人馬一起過來,就有一個各爲牽制的意思在裡面!這個時候,誰都不能相信,官家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何慄點頭表示同意,並沒有因爲王稟搶了他的風頭,而有絲毫不滿,看來這個西府長官還是有些肚量的!

就在這時,出去巡視的人馬回報,發現疑點,是否追查!

王德暴怒:他身爲虎賁軍團都指揮使,一切威脅官家的人都是自己的敵人,而且這次的敵人最囂張,居然用上了炸藥!如果不是官家鬧肚子,可怎麼好啊!

王德要殺人,抓住賊子,王德一定要活剮了他!

聽到發現了疑點,豈能放過:“臣王德請旨,願率百騎,將賊子的腦袋給陛下拿回來!”

趙桓稍稍鎮定了一點,道:“一定要生擒活捉,明白嗎?”

“是!”王德率領老迷糊、小磕巴等百餘騎,絕塵而去!

大隊人馬由流花橋向西,行五里,穿橋而過,前面一馬平川,再無河流橋樑!

忽聽陣陣馬嘶,旌旗招展,韓世忠全身甲冑,飛馬而來,上前抱拳拱手:“臣韓世忠迎駕!”

韓世忠行的軍禮,竟不下馬!

看到韓世忠,趙桓心中的驚慌全無,有韓世忠在,天就塌不下來!

“回京!”

“是!”韓世忠策馬回馳,“都把眼睛給我睜大嘍!畏縮不前者,斬!衝撞聖駕者,斬!不請亂動者,斬!”

士兵們撤出刀槍,列在道路兩旁,三步一騎,端地是威風凜凜,煞氣無邊!

裴誼只覺得腦後生風,死死抓住手裡的繮繩,這時節若是馬驚了,是不是就要一名嗚呼了?

趙桓笑道:“是不是有些興師動衆?”

何慄正色道:“陛下何出此言!”

趙桓也不再說什麼,催馬向前!

再行十里,張伯奮率五千騎兵趕來,這可真是萬無一失了!

京城,王希夷率領班直早已將道路清理完畢,韓世忠、張伯奮亦率兵進城,嚴密關防,趙桓悠哉遊哉,回到寢宮福寧殿!

秦檜早已得到消息,候在殿外,看到官家,“撲通”跪倒,“嗚嗚”大哭起來!平日智計百出的秦相公,一句話沒有,咧嘴開哭,這算哪門子事啊?

趙桓心中一暖,扶起愛臣,道:“好啦!朕不是沒事嗎?我們君臣命大的很,要建千秋偉業,誰想阻攔,就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腳,令其永世不得翻身!”

趙鼎卻道:“陛下此言差矣,行刺陛下,要誅九族!”

“誅九族!”宰執們恨得咬牙切齒,定要誅殺亂臣賊子九族呢!

若是不相干的人,當然是要誅九族的;但是,趙桓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也許,不能如意呢!

第十章 神仙(四)第十五章 天下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二章 奇襲(二)第六章 君臣(二)第十四章 作樂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六章 秦淮(一)第二章 人道第八章 虎鬥(一)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五章 觀潮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十一章 祥瑞(二)外篇 高麗公(四)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三章 手足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七章 血光(四)第五章 天意(二)第一章 夢想(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一章 中宮(一)第二章 定計第八章 無主(一)第十一章 回家第六章 震動(一)第六章 曙光(一)第六章 會戰(二)第五章 火藥(三)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七章 戰火(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八章 宋州(六)外篇 破陣鉞(二)第三章 南洋(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二章 護花(三)第八章 對壘(三)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十章 承極(一)第三章 遠航(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外篇 破陣鉞(四)第三章 涼州(三)第四章 升龍(六)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一章 蕭牆(一)第二章 盤龍山(二)又是一年啊外篇 高麗公(一)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章 飄蕩第六章 交趾(五)第一章 蕭牆(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章 神仙(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二章 春雨(五)第五章 火藥(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九章 驕傲(六)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七章 光復(二)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章 發芽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七章 血光(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十四章 杭州第六章 秦淮(二)第八章 遇刺(一)第六章 交趾(三)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四章 廟算(一)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十四章 杭州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二章 國色(一)
第十章 神仙(四)第十五章 天下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二章 奇襲(二)第六章 君臣(二)第十四章 作樂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六章 秦淮(一)第二章 人道第八章 虎鬥(一)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五章 觀潮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十一章 祥瑞(二)外篇 高麗公(四)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三章 手足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七章 血光(四)第五章 天意(二)第一章 夢想(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一章 中宮(一)第二章 定計第八章 無主(一)第十一章 回家第六章 震動(一)第六章 曙光(一)第六章 會戰(二)第五章 火藥(三)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七章 戰火(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八章 宋州(六)外篇 破陣鉞(二)第三章 南洋(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二章 護花(三)第八章 對壘(三)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十章 承極(一)第三章 遠航(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外篇 破陣鉞(四)第三章 涼州(三)第四章 升龍(六)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一章 蕭牆(一)第二章 盤龍山(二)又是一年啊外篇 高麗公(一)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章 飄蕩第六章 交趾(五)第一章 蕭牆(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章 神仙(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二章 春雨(五)第五章 火藥(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九章 驕傲(六)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七章 光復(二)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章 發芽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七章 血光(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十四章 杭州第六章 秦淮(二)第八章 遇刺(一)第六章 交趾(三)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四章 廟算(一)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十四章 杭州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二章 國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