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銀行(二)

曹千里高聲道:“官家,曹家千里馬行願捐十萬貫!”

潘福暗罵自己,怎麼讓別人搶了先呢?潘福道:“官家,豐樂樓願捐二十萬貫!”

這下可好,你捐二十萬,我捐三十萬,誰也不肯落後,最多都喊到五十萬貫了。

曹千里、潘福暗自後悔,說的少了,折了面子呢!

站在一邊的裴誼,支着耳朵聽着,掐着指頭算着,粗粗地算下來,至少也有一千萬貫了。官家幾句話,就有一千萬的進項,乖乖,官家真是古往今來少有的明主啊!

趙桓擺手示意大家靜一靜,誠懇地說道:“你們爲國爲民的一片忠心,朕都看到了,朕也會記在心裡。朕說的不是這個,朕不是向大家要錢而是向大家借錢。朕想啊,有你們商戶爲一方,由國家爲一方,用國家的名用你們的錢,把這個帝國銀行先辦起來。國家佔七成,你們佔三成。也象你們做生意一樣,每年都會有紅利分的。至於具體管理,朝廷出一部分人,你們也出一些人。你們中有不願意的,朕決不勉強。”

啊?

真的?

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

國家一個子不出,就要佔七成,是多了點。可是,官家就是白要,你也得給不是?

想到這裡,潘福跪倒叩頭,率先說道:“官家真是千古第一仁君啊!官家這樣待我們,吾等再要退縮,還是人嗎?臣願出六十萬貫,肯請官家俯允!”

曹千里表示,也願出六十萬貫。

裴誼耳朵也不夠用,指頭也不夠用:這麼算下來,五十多人,每人平均就算它四十萬,不就是兩千萬了嗎?

趙桓滿心喜悅,對着坐在草地上的五十幾人,深深一揖,動情地說道:“謝謝,謝謝大家。朕代表百官萬民,謝謝大家了!”

以潘曹二人爲首,富商們叩頭還禮,許多人都被官家感動的哭起來。

人說,無商不奸,還有人說,無奸不商。這些奸滑得冒煙的人精,在手腕高超的官家趙桓面前,顯露出難得的真情。

趙桓笑笑道:“挺高興的日子,不要哭哭唧唧的。不日,朕將下旨:大宋所有商家,與士農工享有同樣的權利。今後,朝廷也會盡量幫助你們,把生意做大。你們有錢了,國家也就富了,咱大宋的百姓也就都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又是一個天大的恩典,感動得大家,只有哭才能表達現在的心情啊!

第二天,尚書右丞秦檜帶領相關人員,與商家們就具體問題進行會議。會議進行的很順利,兩天的工夫,所有的事情都商量妥了。帝國銀行開業典禮之前,發生了意外。不知哪個走漏了風聲,先是京城,後來京畿州縣都得到了消息。幾千商戶聚集在宣德樓外,伏闕請願:要求官家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視同仁。趙桓升宣德樓,當場表示:此事還可以再商量。

很快,商量的結果出來了。大宋帝國銀行在原來三千萬股本的基礎上,增加四千萬,共計七千萬。這個數字,與去年全國的稅收只差八百萬,真是一筆鉅款啊!有了錢,宰執們的日子好過,臉上都有了笑容。

靖康元年七月初七,“大宋帝國銀行”於京城正式成立。這一天,成爲後世史學非常重要的一天,據說,它的重要意義無論怎麼說都不過分呢!

七月天,秋老虎甚是兇悍,天氣好像比前些日子還熱。

武德郎、駙馬都尉、守殿酋日軍軍都指揮使岳飛嶽鵬舉,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全權負責全國廂軍精簡工作。岳飛從手下挑選了兩百名官兵,都是忠直之士,將選拔的標準說清楚,把他們派往全國各路。而他自己親自負責京畿路、京東路、京東東路。忙活了三個多月,日夜兼程,帶在身邊的親兵都病倒了三四個,他的身體也有些吃不消了。幸好,事情已經進行得差不多,只剩下京東東路的青州一地。前幾天,柔福帝姬託人捎信來,她有喜了,此際,岳飛恨不得直接飛回京城去呢!

青州境內的廂軍駐紮在城內,岳飛上午趕到青州城,馬上進入軍營,開始工作。

五千名士兵在校場排列整齊,等候訓話。

岳飛拿過名冊,大略翻了翻,示意親兵張保可以開始了。

黑鐵塔一般的張保上前幾步,喊道:“十八歲以下,三十五歲以上的士兵,向前三步,走!”

一大半人都出列,站到前面。

張保說道:“你們去輜重營領錢,可以回家了。”

士兵們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小聲議論着。慢慢地,聲音越來越大,幾百人跪倒在地,大哭起來。這樣的情況,岳飛見得太多了。

廂軍大概五十萬人,空額嚴重,滿打滿算也就四十萬出頭,其中還有很多人是臨時抓來頂數的。年齡小的,十三四的也有,年紀大的,五十多的不在少數。看臺下跪着的人羣中,五十多的少說也有三四百。

岳飛看着淚流滿面的老人,再也不能無動於衷,走下高臺,把前面的幾個老人扶起來,溫言撫慰:“老人家,快快請起。”

老人們看到岳飛,以爲有了希望,站起來,充滿希望地看着眼前的將軍。

“弟兄們:朝廷此次精簡軍隊,也是萬不得已。請大家體諒朝廷的難處,朝廷說了,回家的人每人發五貫錢做安家之用。而且,免一年的賦稅。我嶽某人拜託大家了。”岳飛說完,竟然拜了下去。

“要我們體諒朝廷,朝廷體諒我們沒有?”

“用着我們的時候,不來也得來。現在可好,全都讓我們回家,有這個道理沒有?”

“對,我們上京找官家評理去!”

“俺家鄉大旱,家裡還靠俺的軍餉活命呢!嗚嗚,這不是要俺一家人的命嗎?”

“俺爹孃都死了,俺沒處去,俺不走!”

士兵們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

岳飛面對這老的老,小的小,心裡着實不是滋味。

“哎呀,快看,老仇頭昏過去了。”人羣中忽然有人喊着。

岳飛分開人羣,急忙趕過來。岳飛把老人抱在懷裡,吩咐人拿水來,又是喂水又是掐人中,終於把老仇頭弄醒了。

老仇頭是河北西路真定人氏,出來當兵二十幾年了。年初,金兵攻打真定,家裡的老婆孩子下落不明。老仇頭回去過一次,回來後問什麼都不說,只是哭。後來,大家慢慢地知道:他一家七口人,包括一名正在吃奶的孫子都死了,死在了金兵的刀下。

這樣的人,讓他回家,他還能活嗎?

岳飛眼圈發紅,面對醒過來的老人,不知該說些什麼。

老人笑道:“兄弟們不用爲我操心,我沒事呢!嶽將軍,求您一件事兒成嗎?”

岳飛忙道:“老人家請說,只要嶽某辦得到!”

“辦得到,辦得到!”老仇頭望着天上的雲,“求您替我多殺幾名金狗,行嗎?”

“行,嶽某一定辦到!”岳飛的眼淚就下來了。

“好了,扶我起來!”

老仇頭對大家擺擺手,笑一笑,一步一步,艱難地往外走。風吹拂着花白的鬚髮,後背佝僂着,時不時地咳嗽兩聲,彷彿一根枯草在風中飄啊,飄啊!

老人流淚了……

岳飛流淚了……

無數人流淚了……

張保的哭聲最響,似乎死了親孃老子。

“敬禮!”岳飛抽出佩劍,以軍中最高的禮節送別這位默默的老人。

“刷!”鋼刀破天;

“撲撲!”長槍貫日。

“砰砰砰!”戟鉞重重地釘在地上,發出沉悶的鈍響。

老仇頭走了,被精簡的士兵選擇了默默地離開。

走了一小半,在剩下的人羣中,岳飛欣喜地發現:有一個人與衆不同。

他有一雙鷹一般的眼睛,他有一身沖天的殺氣。

岳飛指着那人,道:“你,出列!”

這人年紀不大,卻有少年人難得的持重;距離越近,全身的殺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報上名來!”岳飛觀察着他的一舉一動,問道。

“中山張憲!”

“有何本事!”

“你可以來試試!”

張保大喝一聲:“大膽!”

幾步衝到張憲面前,揮拳就打。拳頭掛着風聲,速度亦是極快,瞬間已攻到張憲面門。

張憲避也不避,一拳擊出,只聽“砰”地一聲,張憲“騰騰”連退三步,方止住退勢。再看張保,小山似的身軀變成了斷線的風箏,在空中翻了三翻滾了三滾,“逛當”摔在地上,揚起漫天黃沙。

“嗷,嗷!”張保嚎叫着,爬起來再上。

岳飛面沉似水,道:“退下!”

張保聞言,儘管不情願,還是乖乖地地退了回來。

岳飛淡淡道:“請!”

士兵們紛紛退後,場內只剩下嶽張二人。

兩人對峙移時,張憲先動了。

身形閃動,眨眼之間已到面前,飛腳直踢岳飛下頜。岳飛不動如山,待對方招式用老,一拳擊出,正中目標。

張憲“唉呦”一聲,退到五尺開外,咬牙再上。

岳飛的前後左右出現了無數個張憲,轉眼再看,只見無數的虛影將岳飛圍在覈心,如何能夠分辨出哪個是真哪個爲假?

“砰”,岳飛站在原地,鬢角已見了汗;張憲單手支地,不住地喘着粗氣。

顯然,這一回合是張憲敗了張憲圓睜虎目,直視一丈開外的岳飛,叱道:“馬上再戰,如何?”

岳飛默默頷首!

一聲呼哨,一匹棗紅馬風馳電掣般飛來,張憲飛身躍上馬背,擎槍在手,飛馬來戰。岳飛平端丈八蛇矛槍,冷目如電,催動寶馬照夜白,迎戰來敵。

雙方你來我往,惡戰三十幾合,不分勝負。

兩馬錯鐙之際,張憲偷眼瞄着岳飛,悄悄把長槍掛在馬上,取弓搭箭,大喝一聲:“看箭!”

一記“回頭望月”,鵰翎箭應弦而出。

觀戰的官兵,同聲驚呼,張保更是大聲喝罵:“哇呀呀,我幹你十八代祖宗!”

岳飛身爲大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功夫還是有的,況且張憲提醒在先。岳飛圈馬回身,掛大槍,抽弓搭箭。兩膀用力,弓開如月,迎頭就是一箭。

“當”地一聲脆響,火花飛濺,張憲射出的箭矢偏了偏,從岳飛耳邊擦過;而岳飛射出的一箭,方向不改,勢道更猛。

張憲回頭觀看之際,冷不防來箭已到,“哎呀”一聲,躲閃已是不及。

一隻紅翎,飄飄蕩蕩,落在馬頭上。

張憲摸摸頭頂,盔纓已然不見了蹤影,難道?

“好,好哇!”

喝彩如雷!

張憲面紅耳赤,翻身下馬,拜倒於地:“將軍神功,萬不能及。冒犯虎威,願請就死!”

岳飛緊趕幾步,扶起張憲,道:“願爲國效力乎?”

“但憑差遣,無有不從!”

“哈哈!”岳飛大笑,重重地拍打着張憲的肩膀,拍得山響。

張保好生納悶:“將軍什麼時候這樣高興過?”

青州之行,岳飛收下虎將張憲,自是高興萬分。事情一了,岳飛歸心似箭,飛馬直趨京城。

第一章 夢想(二)外篇 紫電獸(二)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四章 作樂第二章 南郊(一)第五章 鳥羽院(二)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序二 無疆外篇 破陣鉞(二)第九章 逐鹿(一)序二 無疆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七章 血光(五)外篇 望燕雲(八)第三章 遠航(二)第四章 升龍(三)第九章 銀行(一)第三章 遠航(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八章 對壘(一)第五章 鳥羽院(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九章 逐鹿(二)第二章 春雨(二)第四章 風化(二)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三章 南洋(一)第八章 盛事第十章 國賊第一章 中宮(二)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二章 南郊(二)第三章 凱旋第一章 心路(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八章 無主(二)第四章 大喜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一章 盟好(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生根第二章 人道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涼州(二)第六章 私奔扯脖子喊啊第七章 血光(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八章 雪紅第十二章 追捕第一章 魂傷(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五章 冷夏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章 神仙(一)第三章 遠航(三)外篇 高麗公(五)外篇 照夜白(三)第五章 播種(一)第十章 國賊第三章 遠航(四)外篇 高麗公(一)第十四章 杭州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三章 遠航(一)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四章 升龍(三)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光復(二)第六章 屠龍(二)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八章 遇刺(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十章 承極(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八章 變革(一)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四章 風化(二)外篇 陽關曲(二)第九章 驕傲(二)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章 良臣第九章 天使(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七章 戰火(四)第六章 秦淮(一)
第一章 夢想(二)外篇 紫電獸(二)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四章 作樂第二章 南郊(一)第五章 鳥羽院(二)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序二 無疆外篇 破陣鉞(二)第九章 逐鹿(一)序二 無疆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七章 血光(五)外篇 望燕雲(八)第三章 遠航(二)第四章 升龍(三)第九章 銀行(一)第三章 遠航(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八章 對壘(一)第五章 鳥羽院(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九章 逐鹿(二)第二章 春雨(二)第四章 風化(二)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三章 南洋(一)第八章 盛事第十章 國賊第一章 中宮(二)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二章 南郊(二)第三章 凱旋第一章 心路(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八章 無主(二)第四章 大喜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一章 盟好(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生根第二章 人道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涼州(二)第六章 私奔扯脖子喊啊第七章 血光(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八章 雪紅第十二章 追捕第一章 魂傷(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五章 冷夏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章 神仙(一)第三章 遠航(三)外篇 高麗公(五)外篇 照夜白(三)第五章 播種(一)第十章 國賊第三章 遠航(四)外篇 高麗公(一)第十四章 杭州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三章 遠航(一)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四章 升龍(三)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光復(二)第六章 屠龍(二)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八章 遇刺(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十章 承極(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八章 變革(一)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四章 風化(二)外篇 陽關曲(二)第九章 驕傲(二)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章 良臣第九章 天使(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七章 戰火(四)第六章 秦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