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威(一)

日夜兼程地趕路,終於在太陽落山前來到進了京城。

“大帥,回府嗎?”親兵營指揮使王橫問道。

他的老搭檔張寶去了背嵬軍任都指揮使,原來在一起,王橫就是瞧張寶不順眼,橫挑鼻子豎挑眼,如今自己當了指揮使,才知道差事的不容易,有時候還挺想那個傢伙的。

岳飛都沒給王橫正眼,只有短短的四個字:“明知故問!”

王橫討了好大的沒趣,不滿地喝道:“去老地方!”

所謂的老地方,就是內城正西太平興國寺附近的武威館,這是樞密院屬下專門用來招待進京公幹高級官員的館驛。軍團都指這個級別的官員,在京城都有宅院,家屬也都在京城居住,按理說好不容易見到妻兒老小,應該回家纔是。但是,自打大宋立國就傳下的規矩:進京官員未面聖之前,照例應該住在館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先國後家的爲官理念。無論什麼時候都有特殊的人物存在,象吳階、種無傷、牛皋等人,回京之後纔不會住到館驛呢!吳階嘛,是官家特許的;種無傷,明知故犯;牛皋則是根本不把規定當回事。也是奇怪,他們這樣做並沒有御史進行彈劾。

岳飛做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理”字,還有一層駙馬都尉的身份,就更不能給官家添亂了。所以,尤其在小事上做的一絲不苟,誰都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一行十幾人來到館驛前,岳飛甩鞍下馬,吩咐道:“派人到樞密院,通知當值的官員,就說我們到了。另外,派人回府,告訴帝姬,明天見過聖上,我就回去。”

親兵還沒來得及答應,只聽門內一人說道:“你比我預想的還快了半個時辰,如果不是岳雲提醒,還真要來晚了呢!”

聲音格外熟悉,擡頭一看,岳飛連忙上前跪倒在地:“臣岳飛,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桓笑吟吟地攙起愛將:“種無傷就沒有你這麼多講究,你呀你!回京卻不回家,你這麼做不要緊,只怕十妹要抱怨我這個當三哥的不近人情了。”

“這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帝姬從來沒有說過什麼!”眼前這位官家,總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誰能想到會在這裡遇到官家呢?

趙桓漫不經心地說:“有些日子沒看到十妹了,愛卿陪朕一行如何?”

“是!臣敢不遵命!”

一個“敢”字看得出岳飛是不情願,但是官家說的話就是聖旨,要無條件遵從,在官家這裡不講究什麼情願不情願。岳飛的性情改了很多,基本上能既能堅持原則又能適當變通,這纔是趙桓需要的大將。

“兒子見過父親大人!”岳雲上前見禮。

岳飛掃了一眼兒子,“哼”了一聲就算是聽到了。

鄭七郎上前,抱拳拱手:“徒兒參見師父!”

岳飛劍眉一挑,未作任何表示。

七郎大黑臉發紫,囁嚅道:“小弟見過姐丈!”

岳飛點點頭緩緩說道:“什麼時候回京的?”

“昨天晚上!”平時大咧咧愛胡鬧的鄭七郎,看到岳飛,就象老鼠看到了貓,後背一個勁兒地冒冷汗。原來的師父變成了姐丈,哎呀,這不是玩死人不要命嗎,別提多彆扭了。

岳飛曾經說過,當着外人就要叫姐丈,這是顧及皇家的體面,是大局;私下裡才能叫師父的。

趙桓也沒想到,十九與鄭七郎天造地設一般的美滿姻緣,竟會產生這樣的尷尬事兒。讓七郎叫“姐丈”,比殺了他還難受,實在是難爲他了。再瞧岳雲,比兩個當事人還不自在,想想也是,從小長大的生死兄弟,轉眼之間就變成了姨丈,換誰受不了啊!

趙桓笑道:“本來這是你們之間的私事,朕不該管,但是造成今天的尷尬局面,朕也有責任。依照朕的意思,七郎今後想叫什麼就叫什麼,嶽愛卿就不要再難爲他了。”

“陛下,這……”

趙桓沉下臉:“嗯?”

接下來的話沒有說,給岳飛留着面子,那就是誰都能猜得到的——你敢抗旨不遵?

“是,臣遵旨!”

趙桓撫掌大笑,隨便的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一個人一生的困擾,確實是可以稍微得意一下的。

於是,君臣二人並轡而行,朝着蕃衍宅方向行來。

父皇的病基本穩定下來,過去的一個月可把趙桓累壞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從金國方面傳來,宗翰要採取行動了。不管哪一方獲勝,都會使金國實力大減,這就是上天賜給大宋的機會。趙桓很急,盼着岳飛儘快回來。只有指揮官到了,才能商討具體的行動方案。

遠遠地就看到柔福帝姬趙嬛嬛帶着一幫人站在府門前,趙桓下馬,趙嬛嬛上前見禮:“三哥來就來唄,怎麼還帶了那麼一個沒趣的人。”

岳飛呵呵笑着,也不在意;趙桓說道:“準備點吃的,朕餓了。”

“早就預備下了,快請吧!”天真爛漫的少女,變成了風姿綽約的夫人,雍容華貴之中又有那麼一點精明幹練,這就是歲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跡。

轉眼就是十五年,趙桓很是看了幾眼這御賜的駙馬府,一時間感慨良多:“十五年了,不算長也不算短。十妹還滿意三哥爲你選的駙馬嗎?”

嬛嬛瞟一眼男人,輕笑道:“還成,不算太差!”

岳飛將最小的兒子嶽震不停地拋向空中,如同那年洞庭大捷回京,拋嶽雷一般。

來到內堂,趙嬛嬛親自擰了毛巾,伺候趙桓梳洗,大熱的天,洗洗舒服多了。剛剛坐定,一名不認識的青年,帶着四個兄弟上前見禮,一打聽才知道,這個人是當年鐘相的智囊黃佐的兒子黃天霸,黃佐自殺,黃天霸被岳飛收養,目前正在東京大學讀書。

孩子們下去,酒宴正式開始。

心情好,吃什麼還在其次,趙桓吃的很好,嬛嬛唯恐招待不週,還順便埋怨了兩句岳飛窮大方。從廳堂的佈置來看,日子過得一般,與他們二人的身份很不相稱,趙桓知道內情:岳飛將俸祿的大部分用來賙濟陣亡將士的親屬以及家庭困難的士兵,柔福帝姬基本上從岳飛那裡拿不到錢,有時還要倒貼,出生在帝王之家的嬛嬛能做到這樣,委實不易。不過,享受上雖然差一些,又有哪一個駙馬比得上岳飛?所以,嬛嬛抱怨歸抱怨,還是得意的時候居多!

夜色悄悄地將整個天地間添得滿滿的,燈光頑強地固守着自己的家園,絕不肯退縮半步。

種無傷接到聖上口諭,過府議事。

趙桓坐在中間,岳飛、種無傷在兩邊相陪,將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趙桓說道:“自從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各讓給契丹人,中原大地再無寧日。朕從來沒有忘記過靖康元年金兵圍城之恥,況且不收復燕雲十六州,不但無法向祖宗交代,也沒辦法保證持久的和平。朕決議趁金國內亂出兵,首先收復山前七州,使我軍有險可守,在戰略山取得主動。此次出兵,由岳飛統一指揮,種無傷配合行動,調你們回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燕雲十六州指的是幽州、薊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順州、新州、嬀州、儒州、武州、雲州、應州、寰州、朔州、蔚州。十六州中的幽、薊等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東南,稱爲“山前”,其餘九州在太行山西北,稱爲“山後”。長城自居庸關以東向西南分出一支,綿亙於太行山脊,至朔州以西復與長城相合,這就是內長城。中原地區失“山後”,猶有內長城的雁門關寨可守,失“山前”則河北藩籬盡失,異族騎兵就可沿着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衝河朔。

大宋立國之初,關中殘破,立都汴梁,調東南漕運供給京師,但是沒有人可以否認,汴梁城的地理位置其實是不適合作爲一國之都的。靖康之初的危難,就是最好的證明。蕩平西夏,收復河西,一方面取得了養馬之所,解決了戰馬來源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後顧之憂。其實,燕雲十六州纔是趙桓最想拿回來的地方,這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最終命運。

岳飛皺着眉頭說道:“以什麼名義出兵呢?”

種無傷不以爲然地說道:“名義,隨便找一個理由就是了!”

這就是岳飛和種無傷兩員大將的區別,岳飛慮而後動,種無傷天馬行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那您就隨便找一個吧!”趙桓抿一口茶,擡眼望着愛將。

種無傷很隨便地坐着,說話的語氣也很隨便:“如果要給國內的官員百姓一個出兵的理由,很簡單,燕雲十六州本我華夏國土,收回來天經地義。聽說,太上皇最大的心願就是滅亡金國,一雪前恥,陛下爲聖孝天子,替太上皇完成心願是大孝,哪個敢出來反對?還有一個不算理由的理由,我們中華始祖黃帝的發源地就是現今奉聖州的永興縣,此地本在十六州之內,誰能說這塊地方以及它周邊的地區不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第八章 臺灣第十一章 祥瑞(一)請假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八章 遇刺(一)第五章 打援(二)第十章 神仙(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七章 蘭若第六章 曙光(二)外篇 陽關曲(三)第一章 夢想(一)第三章 巨匠(二)第一章 厚積(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三章 涼州(三)外篇 破陣鉞(一)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遠航(四)第三章 南洋(二)第一章 心路(四)關於和親外篇 照夜白(三)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八章 對壘(一)第十四章 杭州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十四章 杭州第十章 國賊第二章 春雨(三)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三章 武威(一)第七章 護軍第一章 夜花(二)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六章 曙光(一)第九章 銀行(一)第四章 升龍(六)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國色(二)第五章 打援(二)第三章 涼州(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六章 破陣(二)外篇 破陣鉞(一)外篇 破陣鉞(四)第十一章 北客第六章 君臣(二)第十章 發芽第十章 小町王(三)外篇 望燕雲(八)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五章 縱橫(四)第五章 夢蝶外篇 照夜白(一)第三章 南洋(一)第二章 人道第七章 戰火(二)第三章 遠航(一)第一章 蕭牆(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光復(四)第一章 厚積(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六章 破陣(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三章 巨匠(二)第三章 凱旋第二章 善惡外篇 望燕雲(三)第十二章 柱國(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七章 血光(四)扯脖子喊啊第八章 對壘(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一章 夜花(三)第四章 親征(二)第八章 宋州(四)第一章 盟好(一)第四章 協力(一)第五章 火藥(三)第三章 涼州(一)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五章 冷夏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三章 武威(三)
第八章 臺灣第十一章 祥瑞(一)請假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八章 遇刺(一)第五章 打援(二)第十章 神仙(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七章 蘭若第六章 曙光(二)外篇 陽關曲(三)第一章 夢想(一)第三章 巨匠(二)第一章 厚積(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三章 涼州(三)外篇 破陣鉞(一)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遠航(四)第三章 南洋(二)第一章 心路(四)關於和親外篇 照夜白(三)第八章 宋州(三)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八章 對壘(一)第十四章 杭州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十四章 杭州第十章 國賊第二章 春雨(三)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三章 武威(一)第七章 護軍第一章 夜花(二)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六章 曙光(一)第九章 銀行(一)第四章 升龍(六)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國色(二)第五章 打援(二)第三章 涼州(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六章 破陣(二)外篇 破陣鉞(一)外篇 破陣鉞(四)第十一章 北客第六章 君臣(二)第十章 發芽第十章 小町王(三)外篇 望燕雲(八)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五章 縱橫(四)第五章 夢蝶外篇 照夜白(一)第三章 南洋(一)第二章 人道第七章 戰火(二)第三章 遠航(一)第一章 蕭牆(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光復(四)第一章 厚積(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六章 破陣(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三章 巨匠(二)第三章 凱旋第二章 善惡外篇 望燕雲(三)第十二章 柱國(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七章 血光(四)扯脖子喊啊第八章 對壘(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一章 夜花(三)第四章 親征(二)第八章 宋州(四)第一章 盟好(一)第四章 協力(一)第五章 火藥(三)第三章 涼州(一)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五章 冷夏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三章 武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