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聖訓

朕爲大宋天子,居九州之中,爲天下共主。爲黎民計,朕實不願生靈塗炭,甚或求和於西夏,兄事於女真。然則,豈有以君侍臣,以上奉下之理乎?河西之地,燕雲十六州本中國之地,必當取之,上順昊天之意,下慰黎民之望也!

宋即中國,中國即宋!

大漢興,大宋強,則天下乃安!

民族、國家、天下,豈能分而論之?

……

朕當與英才共治天下!

着各級官員,安民保境、理事辦差當以實際情形爲準繩,一切從實際出發,切莫墨守陳規、不思進取!

朕之大宋,須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萬民安樂祥和之大宋也!

——《世祖高皇帝聖訓》蝴蝶來了又去了,它們把弟弟們都帶走了嗎?

難道,世間真的有靈魂存在,還是朕幻視幻聽?

唉,不管怎樣,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很快樂呢!快樂就好,快樂就好啊!沒有人爲了痛苦活着,沒有人爲了屈辱活着,也沒有爲了活着而活着。活着,總要有目標,才能活出人生的樂趣呢!

一路上,心事重重,似乎放下了什麼,又好像更加揪心了。不行,一定要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否則,怎麼能甘心,也無心做事啊!

能解心中疑惑的只有朱孝莊,這些事情,也只有問他才合適。

到了城門邊上,不期然看到了巧笑倩兮、顧盼生輝的和香,和香旁邊站着滿臉無辜的小磕巴。

她怎麼來了?

她也想我嗎?就如我一般地在想她?

和香來了,一切煩惱頓時煙消雲散,和香在笑,趙桓也笑了。他們就像展翅雙飛的蝴蝶,知道彼此的心哩!

“等了多久?”

“也沒多久。本是不想來的,左右在家沒事,閒得無聊,隨便出來走走,嗯,恰好碰到了他,就來了!”

巧,真是巧!如果真是這麼巧,是否能說明我倆就是天作的因緣,註定要相守一生的;如果不是,那她就是有心爲之,那就說明……

小磕巴剛想解釋幾句,忽覺胳膊處一陣疼痛,回頭怒道:“你掐我作甚?”

香奴兒一臉的陽光,笑道:“柯華哥哥,剛剛有一隻蚊子,落在了你的胳膊上,所以……小妹也是一片好心,你不要生氣好不好?”

小磕巴大名叫柯華,老迷糊叫米青,香奴若是不說,小磕巴自己都要忘了!

這妮子,今天是怎麼了,嘴巴抹了蜂蜜不成?

香奴兒一個勁地丟顏色,王德等人遠遠地站着,再瞧瞧這邊的情況,小磕巴突然感覺自己怎麼就那麼多餘?一瞬間,什麼都明白過來,拉起香奴的小手,故作驚訝道:“香奴妹妹,今天天氣很好,是也不是?”

“真的耶!你若是不說,人家還沒注意。柯華哥哥,你來說說,今天的天氣怎麼就那麼好呢?說嘛,人家想聽!嗯……”

香奴兒的聲音越來越弱,和香努了一下小嘴,輕啐一口,道:“這個死妮子,真是的,好生氣人!看我回家怎麼收拾你!”

“香奴兒說得沒錯啊,今天的天氣真是不錯!”趙桓笑道,“和香,趙某有一個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

“又來了,人家又沒堵住你的嘴!”

趙桓突然變得一本正經,似乎要問什麼重要的事情,還重重地吸了三口氣,和香靜靜地等着,不知他要問些什麼。

“和香,你來說說,今天的天氣怎麼就那麼好呢?”

和香大怒,惡狠狠地撲上來,揚起威力無邊的粉拳,雨點一般砸在那人的身上:“你好壞,也來取消人家!你好壞啊!”

趙桓“哈哈”大笑,陡然感覺有如芒刺在背,不消回頭也能想象得出:和香一般千嬌百媚的小娘子,當街撒嬌,自然是萬般的事情。長街上的男子,恐怕早就將他殺了千遍,剁了萬段了。

心中升起萬丈豪氣,也不顧忌什麼,拉起和香的手兒,道:“走,我們去朱孝莊府裡打秋風!”

“快放開,大家都看到了,奴家本沒什麼,你卻是不成的。快放開,聽到沒有?”

趙桓悄聲道:“就是要讓他們看到,就是要活活饞死他們,若是有膽子,儘管來搶好了。呀呀呔,哪個敢與俺大戰三百回合!”

“你瘋了嗎?”

“是的,我瘋了,在和香中幸福地瘋了!”

和香也是女人,還是一個愛面子勝過一切的女人,否則,也不會蹉跎至今。和香喜歡聽這樣的話,尤其是出自九五之尊的天子口中,嘻嘻,就是一直聽下去也不會厭倦呢!

朱孝莊的府邸,趙桓不是第一次來,門房的家人笑着迎出來,裴誼撂下一句:“官家過來瞧瞧!”

家人愣神的功夫,趙桓一行人已經進來了。

還隔着很遠,女子的笑聲飄出來;轉過月亮門,胭脂的香味已是甚濃,擡眼一看,原來是在玩老鼠捉貓的遊戲。

趙桓拉着和香邁步而入,院子裡衆女子看到和香,進而看到和香身邊的男子,皆大驚失色,慌忙跪下。院子中間站着一名男子,白綢衣、白綢褲,頭上彆着簪子,沒帶襆頭,眼睛上蒙着一條紅巾子,雙手亂摸,嘴裡叫喚着:“小乖乖,看你往哪裡逃!等我抓到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扮作老鼠的貓,正是大宋正牌國舅、翰林侍講學士、欽封開國男爵朱孝莊。

“哎,怎麼啦?忽然沒了動靜?”朱孝莊喃喃自語,“天啊,莫非是大魔神王下凡,講將我的小乖乖都嚇死了不成?大魔神王,哪裡走,朱孝莊來也!”

說着,向前撲來。和香瑩瑩一笑,閃到一邊,朱孝莊一把抓住了一條胳膊。

嗯,不對呀,這胳膊疙疙瘩瘩,摸着感覺不對啊!

孝莊心中詫異,嘴裡卻是一刻也不停:“嗚呼呀,天啊,我抓住大魔神王了,我抓住大魔神王殿下了!”

另一隻手向上摸,忽地被人家一把抓住,只聽大魔神王說道:“大魔神王殿下啊,朕抓住朱孝莊了!”

嗨,抓到的不是大魔神王,而是比大魔神王更加可怕的主兒咧!

孝莊跪倒在地,叩首連連:“臣朱孝莊,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冒犯龍臂,罪該萬死!聖人言,不知者不怪,請陛下稍加留意,則臣死亦無撼矣!”

先是認罪,態度相當良好;然後再搬出聖人來壓朕,朕就偏不能讓你如願!

“朱孝莊多行乖張,玷污士林體面,着……”

朱孝莊一把扯下眼睛上的紅布,摟頭打斷趙桓的話,大聲叫道:“你們都是死人啊?陛下親臨,還不趕快巴結?小如,吩咐伙房準備御膳,把洗手蟹上來,再準備幾樣小菜,到桃樹下把滿堂春取出來,快點去啊,你個死婆娘等什麼!”

看到小如還不動身子,孝莊恍然大悟:“沒錢是吧?把書房裡的畫拿去,就是我最喜歡的那一幅,暫時頂帳,有了錢再贖回來就是!”

小如傻着去了,孝莊又招呼道:“花娘,趕緊把正廳收拾好,準備香案,迎駕嘍!再弄些花來,和香小娘子也在,不能讓人家說咱俗氣不是?”

“梅娘,備茶,備茶啊!準備顧渚紫筍,陛下最是喜歡的。對,對,就是我一直捨不得喝,放在書房書架最上面,用紅布包着的就是!”朱孝莊跳腳地張羅,“步蓮,快過來,陪小娘子去更衣。岫雲,別傻站着,該乾點啥乾點啥,要不你也跟着去吧!陪小娘子說說話,總比貓強些吧!”

一時間,國舅府雞飛狗跳,老鼠上房啊!

孝莊終於忙活完了,過來奏道:“陛下,您剛纔的話似乎沒說完,哎呀,也許是臣的耳朵不靈光,沒聽清也是有的。臣請陛下聖訓!”

人家都這樣了,還訓什麼!

趙桓道:“啊,這個,朕一時忘了,想起再說吧!”

進得廳來,坐在正中間的椅子上,呀,好舒服啊!似乎比福寧殿的那把椅子還要來得舒服些。低頭一看,能不舒服嗎?福寧殿裡的椅子,他剛坐了半年,而這把椅子,已經坐了十年了,難怪啊!

孝莊一直觀察着官家的表情,心中一緊,忙道:“這把椅子,臣一直捨不得坐,每天都是三拜九叩,看到這把椅子,臣就想到了陛下的天恩,臣感動得熱淚橫流啊!臣……”

“得,得!”趙桓擡手止住這個十分羅嗦得傢伙,他怎麼變得這麼羅嗦了?

“陛下今天怎麼有功夫來到臣的狗窩?”

“你這也叫狗窩?哼,依朕看,只怕比福寧殿還要奢華呢!”趙桓總是忘不掉被朱孝莊敲詐的東西,那可是全套裝備,都是平時喜歡的東西,想想都心疼好一陣啊!

“嘿嘿,”孝莊道,“陛下是天性節儉,不喜歡這些,臣以爲,陛下的脾性與堯舜禹湯沒什麼兩樣。臣是輕佻,沒什麼東西還要擺架子,窮顯擺窮顯擺。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越窮越顯擺,人家富人都怕露富,從不顯擺呢!”

“按照你的意思,朕是富人還是窮人啊!”

孝莊道:“縱觀五千年,陛下是帝王中至窮之君,亦是至富之君!”

“何解?”

“說陛下至窮,陛下自奉節儉,國之臣民亦心有不忍,比之大漢文景兩帝,猶有過之,可謂直追三皇五帝。說陛下至富,陛下胸懷機樞,有囊括天下之志,是爲一;陛下通經明史,學富五車,魏武帝、唐太宗望塵莫及,是爲二;陛下風流天成,俊朗自具,萬千妙齡少女莫不延頸以待,是爲三;陛下仁孝,得祖宗庇護,是爲四;陛下待民如父之教子,億兆黎民愛君如父,是爲五;陛下……”

趙桓自嘲道:“卿說的是朕嗎?”

“當然!”

“朕怎麼聽着象是在說傳說中的君王啊!”

孝莊道:“陛下在臣心中,在百官心中,在萬民心中,比傳說中的君王還要傳說啊!”

“哈哈”,君臣二人,相顧大笑。

這個朱孝莊,這個朱孝莊啊!如何對他生氣,又怎麼氣得起來?他是不是最瞭解朕心思的人?人聰明成這個樣子,也實在是不容易!他若是外人,哼,真是留不得呢!

茶是最喜歡的“顧渚紫筍”,菜是“洗手蟹”,幾樣小菜也精緻,酒是孝莊獨家配方的“滿堂春”,嗯,喝起來比“薔薇露”似乎還爽口些。

所謂洗手蟹,就是將生蟹剝開,調以鹽梅、椒橙,然後洗手再吃,故名洗手蟹。這個吃法,既能體味蟹的鮮美,又有梅橙的清香,真是享受啊!

還沒吃,香氣已經將饞蟲勾起來,趙桓看着在桌邊伺候的幾個女人,道:“坐下一起吃吧!”

她們還要推脫,孝莊道:“陛下既然說了,你們也坐下吧!你們不坐,和香妹妹也坐不安呢!”

和香笑道:“還是孝莊哥哥知道體諒人,不像某些人……”

趙桓趕緊接過話茬,道:“快吃吧,多新鮮啊!”

女人啊,一嘮叨起來就沒個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東西將她的嘴堵住,或者,用甜言蜜語塞滿她的心!

這一餐,進得暢快。

至書房奉茶,小敘了片刻,女人們去說悄悄話,屋子裡只剩下君臣二人。

小篆輕啜了一口香茶,道:“陛下是爲早上之事而來?”

趙桓大驚,他是如何知曉的?

孝莊微微一笑,接着說道:“臣沒有那個神通,是臣的師傅告訴臣的!”

“天授仙師到了?爲何不請來一見?”趙桓問道。

“師傅只是路過京城,昨晚就南下了。”

已經走了,爲何還知道今天早上的事情,未卜先知?

“師傅說,怨靈悟道,已經託生了。人自強,無愧於心,雖鬼神亦無可奈何也!”

那麼,也就是說,早上看到的蝴蝶,聽到的聲音都是真的了?世間真有如此玄妙的事情?心結解開了,趙桓霍然開朗,隨手拿起一封折本,展開觀瞧:

“大宋天子,居九州之中,爲天下共主。天子爲黎民計,不願生靈塗炭,甚或求和於西夏,兄事於女真。然則,豈有以君侍臣,以上奉下者之理乎?又,河西之地,燕雲十六州本中國之地,必當取之,上順昊天之意,下慰黎民之望也!

宋即中國,中國即宋!

大漢興,大宋強,則天下乃安!

民族、國家、天下,豈能分而論之?

夷狄胡蠻,習中國文化,服中國衣冠,則爲中國之人;習本族文化,服本族衣冠,則非中國之人。以此觀之,羌人、女真則爲異族,西夏、金國則爲仇眥。天子爲大漢計,爲中國計,不得不奉天伐罪,以安中國,以安天下。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聖人之途也;存天理,去人慾,聖人之心也!

聖人之天下,亦非今日之天下;聖人之國家,亦非今日之國家。爲學之人,能不稍加留意乎?

……”

後面則爲儒學今後的發展,展開論述,孝莊此文,用意着實深遠,正是當前國家急需的東西。時下,酸士腐儒對年初討伐西夏,多有微辭。說什麼本爲一國之民,修德來遠可也,奈何伐之。說什麼,西夏皆不毛之地,得之於中國無益,失之於中國無損,奈何伐之。總而言之,關於民族、國家、天下,國人的認識不能統一,思想不能統一,又怎麼能全力富國強兵,徹底打敗西夏、女真。

孝莊的文章,強化了民族、國家的觀念,而刻意弱化了天下,正是大勢所趨。哼,朕爲天下共主,李乾順、完顏晟可不這麼認爲,就連朕自己也心虛呢!但是,又不能不承認這一點,否則君權天授就說不通,君權天授說不通,則大宋朝廷的合法性就不能成立,那麼,問題就大了。

趙桓想了想,道:“後面關於儒學的部分,可以刪去;前面再加上一些東西。”

“臣聽着呢!”

趙桓斟酌着,道:“國家的責任,就是——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朕的施政理念,與天下英才共治天下;各級官員做事的方針,一切從現實出發,實事求是。”

國家責任,沒問題;施政理念,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改爲與天下英才共治天下,這就有個唯纔是舉的意思在裡面。後面的,一切從現實出發,實事求是,可是新鮮。孝莊一邊記錄,一邊問道:“實事求是,這樣沒錯吧!”

字是那幾個字,趙桓輕輕點頭,孝莊由衷讚道:“陛下這纔是大學問,臣只能算作小聰明。有這實事求是一條,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暫時就這麼多,你再斟酌一下,改成詔書格式,送朕看!”趙桓道,“這件事,辦的很好。儒學的改良,就讓他通過自身機制去完成好了;朕要的是有才能的人,不管他是什麼家,只要有才能就好。”

這個話,只能君臣私下裡說說,若是宣揚出去,立即就會天下大亂的,士子們還不鬧翻了天?

“朕要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是什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然,事情先做了再說,現在只能做不能說,慢慢來吧!”趙桓道。

不過談了一個時辰,兩人都收穫良多。

從朱府出來,和香悄聲道:“孝莊哥哥一家子,和和美美,真羨慕啊!”

和香在思念父親吧?朝廷的政事改革,進行得七七八八,是該把那個人弄回來了。接下來,就是地方機構的改革,是不是應該到處走走,看看?

第十二章 追捕第四章 大喜第九章 逐鹿(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十章 良臣第一章 蕭牆(二)外篇 望燕雲(八)第三章 武威(四)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六章 家國(一)第八章 無主(二)第一章 疾苦外篇 望燕雲(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七章 戰火(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八章 宋州(二)第十章 承極(一)第一章 盟好(二)第九章 生根第六章 求賢第九章 驕傲(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春雨(三)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二章 春雨(四)外篇 高麗公(一)序一 風流第十章 日中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九章 聖使第八章 遇刺(一)第八章 宋州(二)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十四章 盛宴(二)第五章 火藥(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三章 遠航(三)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九章 生根第四章 親征(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七章 戰火(一)第三章 凱旋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一章 魂傷(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六章 破陣(二)序二 無疆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一章 中宮(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十章 日中第四章 升龍(四)第四章 死鬥第七章 雲頂(一)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八章 宋州(七)第七章 雲頂(一)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七章 勇氣(一)外篇 紫電獸(一)第二章 狼王第三章 初戰第十六章 聖訓第二章 護花(二)第六章 君臣(一)請假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二章 上京外篇 破陣鉞(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四章 親征(一)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八章 盛事第八章 臺灣第四章 折衝(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一章 厚積(二)第二章 南郊(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七章 色魔月底了第五章 火藥(二)第五章 火藥(一)第十二章 追捕第五章 縱橫(三)
第十二章 追捕第四章 大喜第九章 逐鹿(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十章 良臣第一章 蕭牆(二)外篇 望燕雲(八)第三章 武威(四)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九章 日出(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六章 家國(一)第八章 無主(二)第一章 疾苦外篇 望燕雲(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七章 戰火(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八章 宋州(二)第十章 承極(一)第一章 盟好(二)第九章 生根第六章 求賢第九章 驕傲(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春雨(三)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二章 春雨(四)外篇 高麗公(一)序一 風流第十章 日中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九章 聖使第八章 遇刺(一)第八章 宋州(二)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十四章 盛宴(二)第五章 火藥(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三章 遠航(三)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九章 生根第四章 親征(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七章 戰火(一)第三章 凱旋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一章 魂傷(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六章 破陣(二)序二 無疆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一章 中宮(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十章 日中第四章 升龍(四)第四章 死鬥第七章 雲頂(一)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八章 宋州(七)第七章 雲頂(一)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七章 勇氣(一)外篇 紫電獸(一)第二章 狼王第三章 初戰第十六章 聖訓第二章 護花(二)第六章 君臣(一)請假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二章 上京外篇 破陣鉞(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四章 親征(一)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八章 盛事第八章 臺灣第四章 折衝(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七章 日高見(二)第一章 厚積(二)第二章 南郊(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七章 色魔月底了第五章 火藥(二)第五章 火藥(一)第十二章 追捕第五章 縱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