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

推薦好友好書:科幻冒險小說《征服天堂》,作者:短處用刀,書號:31623,好書大家看,越看越愛看!順便廣告八月到了,我還是要點擊要鮮花要收藏要訂閱。偷偷地告訴你們,本書馬上了,快來吧!

相關鏈接:http://lishi.QB5200.org/book/31623.html——————————————————————————————————賣貨的攤主不識貨,一個勁兒地搖頭,旁邊一名老者過來,端詳了一會兒馬上掏錢買了畫,左虎子把錢交給賣米的攤主,這就錢貨兩清了。

下一個目標是買肉,這幾天可把兄弟們苦壞了,得好好補補。東市沒有賣肉的攤子,倒是有賣活牛活羊的,這還是多虧了武尊王世雄的恩賜,東瀛人也可以吃肉了。選中了一頭小肥牛,三頭大肥羊,付賬的時候,又是剛纔的老者,買走了一個香爐,替左虎子解決了燃眉之急。

揹着袋子的虎賁湊到虎子耳邊,道:“咱們好像吃虧了……”

啊?可不是嗎?要不那個老頭爲什麼一直跟在屁股後面,樂得鬍子都翹了起來?左虎子窮苦人家出身,過好日子沒幾天,這個心疼這個後悔呦!一巴掌扇在小兵的臉蛋子上,罵道:“你個混賬東西,怎麼不早說?”

小兵委屈地想哭,生怕玷污了虎賁軍團的榮譽,強忍着:“我剛想到就說了……”

“哭什麼哭,就不能早提醒我一聲?嘴不僅能吃飯還可以說話,腦袋都幹什麼用了。看女人能管拉屎吃飯啊,你們這幫混蛋要活活氣死我不成!”左虎子吃虧上當,拿手下人撒氣,酒井忠利發現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馬上過來說:“左指揮,下官知道一個收購古董字畫的地方,價錢公道,要不要去先去換了錢再來買東西?”

左虎子一把將酒井忠利提溜起來,惡狠狠地說:“你敢騙我,我就一槍崩了你,然後再放火燒鋪子,聽明白了?”

“是是是!”酒井忠利不停地點頭。

這一回,虎子多留了一個心眼,先在另外一家鋪子詢了價,再到那家鋪子把東西賣了。王巖喜歡吃新鮮的黃花魚,李顥喜歡吃生猛的鮑魚,虎子喜歡吃粉條一樣的魚翅,都買最好的。虎子心情大好,給每位兄弟都發了一些錢,喜歡什麼就買點什麼,就連酒井忠利和他的手下都有份。一行人買齊了東西,歡天喜地迴轉亭子院。晚宴之上,王巖興致勃勃地說:“櫻花酒好,黃花魚好,東瀛好,左虎子好,我也好!”

李顥愁眉苦臉地說:“汴梁哪都好,就是鮑魚沒有平安京的新鮮,如果能在汴梁睡覺在平安京吃飯,那該多好啊!”

左虎子已經吃了三碗粉絲,大叫過癮,拍拍肚子還沒夠,叫起來:“把鍋裡的都給我留着,明天早上熱熱再吃!好吃,真好吃!俺娘如果活着,能吃到這樣好吃的粉絲,該多好啊!”

早上捱了一巴掌的小子就是嘴欠:“左指揮,這是魚翅不是粉絲!”

“我就叫它粉絲咋地吧!你說,是魚翅還是粉絲?”

小子嚇得一哆嗦,落荒而逃。

七月初,天氣清涼了一些,亭子院慢慢地有了客人。相撲高手過來找夷臘葛切磋技藝,藤澤朋齋帶着朋友過來向李顥請教圍棋真諦,王巖身邊圍着一羣丹青好手,舞文弄墨,倒也其樂融融。

“報,中納言武田仁豐求見。”

王巖淡淡地說:“本官諸事繁忙,今天不能會客,請中納言改日再來吧!”

第二日武田仁豐天剛亮就來了,王巖索性推脫身體不適,還是不見。

中納言不見,大納言也不見;左大臣右大臣關白大臣,統統不見。

七月初七,左虎子小跑着進來稟報:“乖乖不得了了,天皇來了!”

王巖臉色一沉:“不見!”

李顥趕緊接了一句:“那是不可能的,更衣!”

大宋使節譜再大,天皇還是要見見的。

將天皇迎入正廳,恭敬地行禮,近衛天皇瞧着大廳的擺設,微微一愣,盯着中納言武田仁豐,道:“爲何如此怠慢客人?似這般簡陋,成圖體統!”

武田仁豐斜眼睛瞟了一眼兩位使節,見人家根本沒有幫着說話的意思,心中暗罵,微微諾諾好不緊張啊!

“尊使有什麼需要儘管提出來,千萬不要客氣。”作爲主人,近衛當然要說一些主人應該說的話,李顥借坡下驢,拱手做禮道:“啓稟天皇陛下,近來館驛用度困難,幾乎到了斷糧的境地。手下小兵餓急了,拿了館驛的東西到外面換吃的,想必也是有的。外臣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有些誤會,請陛下明察!”

近期發生了什麼,大家心知肚明,偏偏不能直說;主人讓客人餓肚子總是說不過去的,近衛天皇嚴厲地斥責武田仁豐,勒令其曉諭相關人等,一定要照顧好使團的飲食起居,再有差錯,定當嚴懲。

茶上來,四平八穩地品一口香茶,近衛道:“大宋水軍介入了我國與蝦夷族之間的戰爭,不知是何用意!”

王巖道:“羅亞多將軍率領幾艘戰艦北上蝦夷城,進行撤僑行動,外臣是知道的;近來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沒有得到確切消息,所以不敢妄加評論。天皇陛下一定知道詳細情況,還請賜教。”

隨駕的大納言平忠正在天皇的首肯下說道:“六月初一,大宋水軍在津輕海峽,擅自闖入我軍預設的戰場,導致我方重大損失,今有戰船一百餘艘下落不明,請大宋給我國一個交代;六月二十九日,貴軍與蝦夷人聯合進攻兒山城,致使徵夷大將軍至今未歸,我五萬將士的靠鮮血換來的領土城池化爲烏有,更有甚者,蝦夷人乘機侵佔我陸奧、出羽大片土地。從大日本與大宋兩國友好關係出發,我國不想擴大事態,一再忍讓,大宋意欲何爲?”

六月二十九日,兒山城又打勝了?難道俘虜了徵夷大將軍藤原秀衛?羅亞多好手段,難怪人家要來興師問罪。

王巖斟酌着說道:“現在,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消息,所以很難回答大納言的問題。不過臨行之際,我國皇帝陛三令五申,一定要與貴國友好相處,希望做好鄰居,世代友好下去,當時羅亞多將軍也是在場的。李副使是不是這樣?”

“正是!”

“羅亞多將軍乃我國水軍著名將領,深明大義,即便自己受委屈也會以大局爲重,應該不會莽撞從事。到底是誰擅自挑起事端,到底是誰破壞了兩國友好,相信終究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到那個時候,我們自然會給貴國一個交代。”王巖不緊不慢地說。

沉默片刻,李顥面有悲慼,問道:“請問大納言,貴軍在兒山城損失大嗎?難道徵夷大將軍身邊的人一個都沒有回來?難道我軍真的參加了蝦夷人的軍事行動?”

損失當然很大,可不能明說;藤原秀衛十有**是死了,但是沒見到屍體就不能下最後的結論;最後一個問題倒是可以回答:“我軍將士曾經與宋軍交手多次,蝦夷人是不可能有火槍、火炮、手榴彈等武器的,不是大宋軍隊難道他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李顥搖頭說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類不瞭解的事情,我們不能憑空臆斷,還是要講究證據的。關係到兩國友好的千秋大業,萬萬草率不得。爲了徹查此事,請貴國派士兵保護我方船隻的安全,我方要立即派人北上尋找羅將軍率領的艦隊,此事再不能拖延了。”

大宋水軍還需要日本艦隊的保護,簡直就是笑話。但是李顥說話的態度很鄭重,提出的要求也合情合理,事情就這麼決定了下來。

千呼萬喚,“咔嚓”一聲,狗兒判官回來了。

王巖、李顥再加上一個性急的左虎子,將狗兒拉到小書房,左虎子一把將狗兒按到椅子上,道:“快說說,北面發生了什麼?”

“羅亞多真的在津輕海峽擊敗了東瀛水軍主力?”到現在王巖對津輕大捷還是不能盡信。

“兒山城是怎麼回事?藤原秀衛是死是活?”狗兒回來了,也就意味着馬上要進行談判,徵夷大將軍的死活當然是不能忽略的問題,李顥和前面的兩位一樣着急呢!

狗兒一路風塵,嗓子冒煙,可憐兮兮地說:“我想出恭!”

“憋着!”三人異口同聲地吼道。

“那,那,給口水喝總行吧?”退而求其次,後面不甚急,還能頂一陣兒,上面實在渴得不行了!

左虎子倒水,王巖掌扇,李顥拿過來溼毛巾,在狗東西臉上好一頓揉,狗兒舒服地直叫,李顥恨恨地罵道:“除了給父親大人拿過毛巾,也就是你了,快說!”

狗兒喝了水,享受着超高規格的呵護,道:“唉,我知道自己重要,你們離不開我;我也知道你們想我,想得五迷三道,神魂顛倒。王大使掌扇,李副使淨面,左指揮倒茶,唉,我就是現在死了也值了。嗚嗚,還是家裡好啊,我再也不想離開你們了。”

“快說!”三位暴跳如雷,恨不得活撕了這個披着人皮的賴皮狗兒。

“好好!我說我說!”狗兒請三位坐了,從津輕海峽大戰開始講起,一五一十將過去一個多月發生的事情都說了一遍,說完之後,飛也似的衝出書房,再不解決掉要憋死人咧!

勝利比想象的還要輝煌,大宋處於極其有利的地位,談判也會很輕鬆吧!

狗兒回來,王巖道:“着實辛苦你們了,官家如果聽到這些事情,不知要多高興呢!”

左虎子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興高采烈地出去找人喝酒,三位使團核心人物還要商量談判的具體細節。

狗兒道:“請兩位稍加留意,不能就這麼輕鬆放過東瀛,痛打落水狗還是需要的。只有把狗打疼了,狗才會有記性,纔不敢再出來咬人!”

李顥打趣道:“呵呵,這個你有經驗,我們誰都比不了啊!”

王巖想了想,擔憂地問:“還要打仗?”

狗兒道:“艦隊儲存的軍需物資消耗了八成以上,兒山城的一聲爆炸就用去了五千斤炸藥,乖乖,羅亞多的心可是夠大的,一點都不心疼。打是不能再打了,從古到今,勝利者有充足的理由向失敗者提出補償。”

“賠款?”王李二人異口同聲地問。

狗兒一本正經地說:“我們損失也很大,傷亡三百多人,補充彈藥、醫治傷患、撫卹家屬都需要錢,況且我們跨海東來,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實在與兩位使節的賢明不符啊!官家得到意外的驚喜,臣子纔會得到意外的賞賜,依王大使的資歷水平做一個禮部尚書綽綽有餘;至於李大官人,就此升任侍郎還不是手到擒來?”

王巖想了想說道:“我中華乃禮儀之邦,信義著於四海,恃強凌弱,見利忘義的事情還是不能做,這不是節外生枝嗎?”

李顥則說道:“難道不不怕狗急跳牆?”

“如果東瀛是鐵板一塊,當然會有所顧慮,來到東瀛之後事情看得更清楚,他們彼此鬥得你死我活,我們只不過是渾水摸魚罷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說到底,國家之間起作用的是利益,不是什麼信義,王侍郎當世大儒,自然會知道這點子道理。對大宋有利的事情,我們當然要不遺餘力地去做;至於東瀛如何,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事情。爲了防止狗急跳牆,做些準備就是了。聽聞蝦夷人要建國,大宋是不是應該現在就考慮與蝦夷國未來的關係?源義朝是我們打入東瀛朝廷的一根釘子,平清盛似乎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只要源氏暗中相助,局勢就不會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關鍵時刻,武尊還可以出來說說話,穩定人心嘛!”

李顥忽然說道:“傳言胡判官與小町女王打得火熱……”

“這是什麼話,蝦夷建國,就可以在北方牽制東瀛,東瀛一天不統一就不會對大宋產生威脅,這是符合大宋利益的。蝦夷族有石炭、木材、黃金、白銀,我們有蝦夷人需要的一切,生意馬上就會紅火起來,蝦夷族對抗東瀛的本錢也會越來越雄厚;東瀛人馬上就會發現與大宋往來的好處,會哭着喊着跟我們做生意的。”

王巖笑道:“張口生意閉口生意,應期老弟不像朝廷命官,倒更像一個生意人哩!”

李顥道:“當年大唐與東瀛白江口一戰,殺得東瀛人血流成河;此後東瀛人連續派出四批遣唐使,全面學習大唐,至今東瀛還保留着很多大唐民俗遺風。適逢東瀛民族野心膨脹之際,又來了一場津輕海峽大戰,東瀛人敗得更慘,按照一般邏輯來分析,東瀛人絕對不敢對強者不敬,那麼我們提出一些格外要求,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顯然,狗兒說服了李顥,李顥再來說服王巖,王巖出身儒家,卻不是假道學,深明變通之法,很快就答應下來。三人足足商量了兩個時辰,這才散去。

七月九日,使團正使王巖代表大宋向東瀛提出賠償戰爭損失、開放港口等一系列建議,掀起軒然大波。

七月二十二日,談判還在進行中,大宋使團提出:遵照皇帝陛下的敕令,我國已經與日高見國締結盟約,應日高見國的邀請,大宋水軍艦隊入駐蝦夷城,大宋有義務保證日高見國的安全。負責談判的左大臣藤原賴長差點昏過去,參與談判的平清盛差點動刀子。

八月初三,大宋國與東瀛國正式達成協議,史稱“平安盟好”。東瀛賠償大宋戰爭損失——銅一百萬斤,白銀一百萬兩,黃金十萬兩。開放難波津、值嘉島、博多津等五處爲通商口岸,東瀛有權利抽取貨物總價值的十分之一爲稅金,東瀛有義務保證大宋商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東瀛選派五百人到大宋汴梁學習,大宋爲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大宋不能介入東瀛與日高見國之間的任何爭端,東瀛國也不接受大宋的調停。

羅亞多回到了平安京,東瀛人看羅亞多的眼神,如同在仰望他們敬仰的天照大神。東瀛人不是一般的賤,對待這樣的國家,不出手則矣,出手就把他徹底擊垮,讓他沒有翻身的機會,他反過來會象對待祖宗一樣孝敬你,何樂而不爲呢?不是所有人都回來了,有三百七十六名兄弟,自願放棄軍職,加入了日高見國。此事幹系重大,羅亞多不能決定,派人回國請示樞密院,聽說是官家拍板定下來的。那些混賬東西不懂得什麼大道理,他們是被蝦夷女人徹底俘虜了,離開了那些女人他們就生不如死,那麼就讓他們好好活着吧!他們都是大宋軍隊的精銳,他們將成爲日高見隊的中堅力量,假以時日,由他們訓練出的士兵,拿着大宋提供的精良武器,跟東瀛人對壘疆場,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有失必有得,順姬、柔姬跟着情郎一同來到平安京,這裡只不過是她們漫漫旅途的開始,她們要到大宋去,她們想成爲大宋的兒媳。

第六章 家國(二)第四章 死鬥第十一章 流花第一章 心路(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二章 追捕第二章 魂傷(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八章 無主(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七章 血光(六)第七章 蘭若第一章 疾苦外篇 破陣鉞(二)第十一章 論劍(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二章 國色(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一章 厚積(一)第二章 南郊(一)第五章 縱橫(三)第八章 變革(一)第四章 風化(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六章 家國(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六章 破陣(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八章 對壘(五)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四章 死鬥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三章 手足第四章 升龍(四)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四章 廟算(一)第三章 出山(一)第二章 春雨(五)第七章 勇氣(一)第九章 聖使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陽關曲(三)外篇 望燕雲(六)外篇 高麗公(二)第九章 日出(二)第八章 偉業第八章 對壘(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八章 雪紅第三章 武威(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八章 臺灣第十四章 落日(一)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十章 國賊第一章 狼窩第二章 護花(三)第十章 神仙(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一章 魂傷(一)第三章 遠航(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九章 聖使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八章 對壘(一)第八章 宋州(一)第九章 聖使第十章 神仙(二)第一章 蕭牆(二)外篇 陽關曲(五)第二章 春雨(五)第四章 升龍(一)外篇 望燕雲(五)外篇 照夜白(三)第五章 天意(一)第八章 常日(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定計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八章 對壘(四)請假第十章 飄蕩第七章 雲頂(二)第七章 戰火(三)第九章 銀行(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八章 變革(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三章 遠航(一)
第六章 家國(二)第四章 死鬥第十一章 流花第一章 心路(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二章 追捕第二章 魂傷(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八章 無主(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七章 血光(六)第七章 蘭若第一章 疾苦外篇 破陣鉞(二)第十一章 論劍(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二章 國色(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一章 厚積(一)第二章 南郊(一)第五章 縱橫(三)第八章 變革(一)第四章 風化(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六章 家國(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六章 破陣(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八章 對壘(五)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四章 死鬥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三章 手足第四章 升龍(四)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四章 廟算(一)第三章 出山(一)第二章 春雨(五)第七章 勇氣(一)第九章 聖使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陽關曲(三)外篇 望燕雲(六)外篇 高麗公(二)第九章 日出(二)第八章 偉業第八章 對壘(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八章 雪紅第三章 武威(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八章 臺灣第十四章 落日(一)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十章 國賊第一章 狼窩第二章 護花(三)第十章 神仙(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一章 魂傷(一)第三章 遠航(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九章 聖使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八章 對壘(一)第八章 宋州(一)第九章 聖使第十章 神仙(二)第一章 蕭牆(二)外篇 陽關曲(五)第二章 春雨(五)第四章 升龍(一)外篇 望燕雲(五)外篇 照夜白(三)第五章 天意(一)第八章 常日(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定計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八章 對壘(四)請假第十章 飄蕩第七章 雲頂(二)第七章 戰火(三)第九章 銀行(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八章 變革(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三章 遠航(一)